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串联电抗器对电力系统短路电流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周明 曹炜 +2 位作者 陈文涛 马勤勇 张旭航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7-153,共7页
合理配置串联电抗器可有效抑制系统短路电流,但同时也会对短路电流特性产生一定影响。结合电网接线和运行状态,研究了串抗配置对电力系统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直流分量、冲击电流以及短路电流零偏的影响,分析评估了串抗后断路器的开断及... 合理配置串联电抗器可有效抑制系统短路电流,但同时也会对短路电流特性产生一定影响。结合电网接线和运行状态,研究了串抗配置对电力系统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直流分量、冲击电流以及短路电流零偏的影响,分析评估了串抗后断路器的开断及关合能力校核标准。研究结果表明:串抗值越大,短路电流越小,且其对串抗的灵敏度也越小。当母联串抗增大到一定值时,将可能产生零偏现象。安装串抗抑制短路电流时,建议考虑短路电流中直流分量的影响,采用短路全电流有效值作为校核对断路器开断能力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电抗器 短路电流 直流分量 零偏 断路器 开断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铝复合材料在电力电气行业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夏兆辉 姚辉 +3 位作者 孙谊媊 王利民 何卫 汤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4-28,32,共6页
介绍了铜铝复合材料在电力电气行业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对铜铝复合导体的制备工艺进行了总结。探讨了铜铝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机理和界面结构。最后,综述了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铜铝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铜铝复合界面 力学性能 电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FC-IRKM的电力用户负荷分类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梁来明 葛翔 +4 位作者 冉懿 李发亮 张良 刘国亮 邓裕东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8年第9期6-13,共8页
为了提升电力用户负荷分类精度,从而为电力企业有效掌握用户用电规律,制定电价,合理评估用电需求,进行了基于改进的FC-IRKM的电力用户负荷分类研究。首先,模糊聚类综合了模糊思想与聚类方法,粗糙集则解决了数据分类不清晰的情况,将两种... 为了提升电力用户负荷分类精度,从而为电力企业有效掌握用户用电规律,制定电价,合理评估用电需求,进行了基于改进的FC-IRKM的电力用户负荷分类研究。首先,模糊聚类综合了模糊思想与聚类方法,粗糙集则解决了数据分类不清晰的情况,将两种方法的优点进行结合,提出了模糊粗糙K均值算法;其次,对IRKM算法记进行了理论分析,结合模糊粗糙算法,提出了一种FC-IRKM算法,并通过遗传算法对其参数进行优化,获得改进后的FC-IRKM算法;然后通过仿真对比实验,验证了在处理相同数据的时候,改进的FC-IRKM算法比其他常见传统算法的分类精度更高,适用性更广;最后将改进的FC-IRKM算法应用于电力用户负荷分类上,分类结果与预期结果相互印证,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该研究为电力企业把握电力用户的用电规律、合理规划供电计划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用户 负荷分类 K均值算法 模糊聚类 用电需求 分类精度 电力企业 M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量能量裕度及权重因子的电力系统节点综合脆弱性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程 于永军 +1 位作者 李华强 徐行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6-141,共6页
从静态能量函数模型角度出发,考虑节点当前运行状态下能量相对于电压的变化率及其运行水平与临界运行状态的距离,提出一种改进的状态脆弱性指标。基于节点的固有网络参数,应用电气介数模型构建结构脆弱性评估指标。依据节点受外界不同... 从静态能量函数模型角度出发,考虑节点当前运行状态下能量相对于电压的变化率及其运行水平与临界运行状态的距离,提出一种改进的状态脆弱性指标。基于节点的固有网络参数,应用电气介数模型构建结构脆弱性评估指标。依据节点受外界不同因素影响而表现出的节点电压水平高低程度,提出综合状态和结构且考虑两者权重因子影响的综合脆弱性评估指标,使之能更全面准确地定位系统中的薄弱环节。IEEE 30节点系统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指标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能量裕度 能量变化率 电气介数 权重因子 节点综合脆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光伏出力模糊性和旋转备用的电力系统环境经济调度 被引量:4
5
作者 于永军 韩华玲 +3 位作者 张磊 刘大贵 祁晓笑 孙谊媊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88-1194,共7页
光伏发电的出力和负荷的不确定性给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提出了新要求。针对光伏出力和负荷难以准确预测的特性,基于可信性理论引入模糊变量,并将光伏出力和负荷用模糊参数表示;用模糊约束取代传统确定性约束,建立含梯形模糊变量的功率平衡... 光伏发电的出力和负荷的不确定性给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提出了新要求。针对光伏出力和负荷难以准确预测的特性,基于可信性理论引入模糊变量,并将光伏出力和负荷用模糊参数表示;用模糊约束取代传统确定性约束,建立含梯形模糊变量的功率平衡和正负旋转备用容量的模糊机会约束模型。采用清晰等价类的方法将模糊约束转换为确定性约束,提出用简化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模型。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经济调度 模糊机会约束 旋转备用容量 简化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LVRT能力的并网光伏系统继电保护问题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张海玉 刘闯 +3 位作者 晁勤 希望.阿布都瓦依提 李育强 刘清贵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60,共8页
具有低压穿越能力(Low voltage ride-though,LVRT)的光伏电站接入电网给保护带来一系列挑战。首先基于光伏电站的结构对光伏系统LVRT能力要求及反孤岛保护检测时间限制两个标准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并基于PSCAD/EMTDC仿真分析了具有LVRT的... 具有低压穿越能力(Low voltage ride-though,LVRT)的光伏电站接入电网给保护带来一系列挑战。首先基于光伏电站的结构对光伏系统LVRT能力要求及反孤岛保护检测时间限制两个标准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并基于PSCAD/EMTDC仿真分析了具有LVRT的光电站故障特性。其次从光伏电站接入配电网和输电网两个角度,在总结了具有LVRT能力的光伏电站故障特性基础上,归纳提出了配电网电流三段保护、重合闸、熔断器等受光伏电站的影响问题。深入分析了光伏电站LVRT能力与逆变器直流侧保护、反孤岛保护,输电网主变保护与线路纵差和距离保护等协调配合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整定原则或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LVRT 故障特性 配电网 输电网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中直流工程入地电流对新疆哈密地区交流电网的影响 被引量:39
7
作者 于永军 杨琪 +3 位作者 侯志远 文习山 祁晓笑 王亮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98-2303,共6页
为分析天中线直流工程入地电流对当前哈密电网的影响,需建立哈密地区交流电网直流电流分布模型。基于场路耦合方法,根据哈密地区交流电网拓扑结构,将包括变压器、线路的地上模型和包括接地电阻、地表电位的地下模型结合起来,建立哈密地... 为分析天中线直流工程入地电流对当前哈密电网的影响,需建立哈密地区交流电网直流电流分布模型。基于场路耦合方法,根据哈密地区交流电网拓扑结构,将包括变压器、线路的地上模型和包括接地电阻、地表电位的地下模型结合起来,建立哈密地区交流电网直流电流分布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和实地测量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并得到了哈密电网采用当前运行方式下,部分变压器将存在严重的直流偏磁风险的结论。在哈密地区交流电网当前运行方式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通过仿真计算和实地测量,验证了针对当前哈密电网直流偏磁问题治理措施的有效性,最后对后续治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中直流工程 当前哈密电网 直流电流分布模型 直流偏磁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低电压穿越能力的集群接入风电场故障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齐尚敏 李凤婷 +2 位作者 何世恩 刘光途 黄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55-62,共8页
结合风电机组的结构和并网原理,对直驱风电机组提出了"卸荷电路+无功补偿"的低电压穿越改进控制方法,对双馈风电机组采用了DC-Chopper和SDBR(series dynamic braking resistor)代替Crowbar的低电压穿越改进控制方法。以PSCAD... 结合风电机组的结构和并网原理,对直驱风电机组提出了"卸荷电路+无功补偿"的低电压穿越改进控制方法,对双馈风电机组采用了DC-Chopper和SDBR(series dynamic braking resistor)代替Crowbar的低电压穿越改进控制方法。以PSCAD为平台分别构建了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的直驱风电机组和双馈风电机组的并网仿真模型;结合风电并网技术规程,采用电压跌落器仿真验证了直驱、双馈风电机组在电网电压跌落下的低电压穿越能力。参照新疆达坂城实际风电场群接入系统方案,构建了包含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的直驱、双馈风电机组的集群风电场仿真算例,研究了风电场送出线故障、集群风电场送出线电压跌落、系统线路电压跌落时风电场群故障穿越特性。仿真结果表明:集群接入风电场送出线电压跌落会影响相邻风电场及系统的电压和频率,故障结束后整个风电接入系统可以在风电接入技术规程要求的时间内恢复至稳态运行状态。研究成果有助于分析风电大规模集群接入系统的运行特性,提高电力系统对风电的接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风电场 低电压穿越 故障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储一体化电站容量双层优化规划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袁铁江 蒋平 +2 位作者 孙谊媊 梅生伟 阿力马斯别克.沙肯别克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204-3212,共9页
在风储一体化电站系统规划问题中,为了达到系统总容量最大且全局经济性最优的目的。提出一种双层规划模型方法:上层规划模型以风储一体化电站总容量最大为目标,考虑当地风能资源与电网资产构成的风电消纳能力等约束条件;下层规划模型以... 在风储一体化电站系统规划问题中,为了达到系统总容量最大且全局经济性最优的目的。提出一种双层规划模型方法:上层规划模型以风储一体化电站总容量最大为目标,考虑当地风能资源与电网资产构成的风电消纳能力等约束条件;下层规划模型以风储一体化系统一次性投资费用最小为目标,优化风储配比,主要考虑风储出力目标和电力瞬时平衡等约束。并设计嵌套的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其次,通过某风电场实例验证,得出该模型规划的风储一体化系统在无风或系统出力与调度计划出力不一致的情况时能以2.8 MW的风电场期望功率持续出力4.9 h的结果,表明该模型规划的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具备响应电力系统出力需求的能力。最后,进一步分析了发电机组类型和风资源Weibull参数对风储容量规划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形状参数位于1-3和尺度参数位于4-10的区域时其规划结果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同时也指出规划模型没有能够全面反映储能作用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储能系统 双层规划 优化配置 遗传算法 Weibull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kV天—中直流对哈密电网变压器直流偏磁影响的仿真和实测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建 马勤勇 常喜强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8-175,共8页
±800 k V天—中特高压直流工程于2013年投运,天山换流站地处哈密电网变电站集中地带,其接地极位置较为特殊,为研究天中直流在单极大地方式运行时对哈密电网变压器直流偏磁的影响,通过交流电网直流电流分布计算软件仿真计算分析了... ±800 k V天—中特高压直流工程于2013年投运,天山换流站地处哈密电网变电站集中地带,其接地极位置较为特殊,为研究天中直流在单极大地方式运行时对哈密电网变压器直流偏磁的影响,通过交流电网直流电流分布计算软件仿真计算分析了哈密电网变压器直流分布的情况,同时在系统高端调试期间对换流站所在的哈密地区电网直流偏磁进行了多点测量,积累了大量实测数据。仿真结果表明,在天中直流大功率单极大地运行时,离天山换流站较近的220 k V中性点接地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较大,实测也发现与仿真类似的结果,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相符合,严重威胁主变偏磁运行,后期通过在直流电流过大的主变加装了直流偏磁抑制装置,实测表明其大大降低了变压器中性点的偏磁电流,提高了哈密地区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中直流 变压器 直流偏磁 仿真与实测 偏磁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用绝缘护套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董新胜 张东 +2 位作者 朱章甫 庄文兵 周利兵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90,97,共6页
为了减少输电线路因鸟粪跳闸,现采用绝缘护套增加线路绝缘以弥补其他防鸟措施的不足,但在绝缘护套进行试验时发现绝缘护套的粘接方式、安装距离对其绝缘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为了使绝缘护套的性能达到最优,通过试验分析了绝缘护套粘接方... 为了减少输电线路因鸟粪跳闸,现采用绝缘护套增加线路绝缘以弥补其他防鸟措施的不足,但在绝缘护套进行试验时发现绝缘护套的粘接方式、安装距离对其绝缘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为了使绝缘护套的性能达到最优,通过试验分析了绝缘护套粘接方式和安装距离对绝缘护套绝缘性能的影响,得出了绝缘护套在粘接时应当在绝缘护套的凹槽和凸棱两侧都应当涂粘接剂,绝缘护套安装后裸露导体距离与可能出现鸟粪的距离最小应当大于60 cm;同时利用ANSYS对不同的粘接方式、不同长度的绝缘护套和安装效果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对现场安装方式和安装效果进行了分析,从现场运行效果来看,线路安装绝缘护套可以有效防止鸟粪闪络。通过以上分析,为绝缘护套在现场安装中提供了指导,同时也为不同类型的绝缘护套试验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摘要:绝缘护套 鸟粪 有限元 电场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空冷凝汽器翅片管污垢层清洗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建江 李涛 +4 位作者 景雪晖 王升龙 宋和豫疆 李骥 张斯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99-102,共4页
直接空冷凝汽器翅片管作为空冷单元的重要换热组件,翅片管的清洁程度直接影响空冷单元的高效换热能力。目前对如何提高直接空冷凝汽器翅片管换热能力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直接空冷凝汽器翅片管粘有污垢层后的清洗状况鲜见报道。对此,本... 直接空冷凝汽器翅片管作为空冷单元的重要换热组件,翅片管的清洁程度直接影响空冷单元的高效换热能力。目前对如何提高直接空冷凝汽器翅片管换热能力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直接空冷凝汽器翅片管粘有污垢层后的清洗状况鲜见报道。对此,本文对直接空冷凝汽器蛇形翅片管污垢层清洗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翅片管表面具有不同厚度的垢层时,在清洗过程中所受到的压力和剪切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清洗带有不同厚度垢层的翅片管,翅片管表面垢层越薄,就越容易清洗,所需清洗时间越短;翅片管表面垢层受到的压力和剪切应力随垢层厚度的减小而减小,随清洗时间的增加而减小;经计算得出,清洗喷嘴的移动速度为1.1-1.5m/min时可更好的清洗翅片管表面的污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工程 空冷凝汽器 蛇形翅片管 污垢 清洗过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 kV换流站典型电极安全距离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邓慰 庄文兵 +2 位作者 秦澔澔 李炼炼 冯满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2-118,共7页
中国相关规程标准中尚未对±200 kV电压等级直流换流站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做出说明,如果按照高一档电压等级±500 kV安全距离来选取±200 kV电压等级的安全距离,存在安全裕度明显偏大的现象。通过对±200 kV换流站... 中国相关规程标准中尚未对±200 kV电压等级直流换流站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做出说明,如果按照高一档电压等级±500 kV安全距离来选取±200 kV电压等级的安全距离,存在安全裕度明显偏大的现象。通过对±200 kV换流站5种典型电极对其它设施(接地)间隙进行正极性标准操作冲击试验,借鉴带电作业相关研究成果,计算得到±200 kV换流站内典型电极的最小安全距离和危险率,同时结合人体在换流站内的活动范围,确定了±200 kV换流站典型不同的设备不停电时的最小安全距离为2.8 m。研究结果可为±200 kV换流站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的最终确定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距离 换流站 典型电极 模拟真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跨覆冰导线脱冰振动模型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刘敏 晏致涛 +1 位作者 冯上铭 游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3-229,共7页
覆冰导线脱冰可能造成金具、导线和杆塔等构件受力破坏,也可能会引起导线闪络、烧断等电力事故。设计了1∶50的三跨覆冰导线的缩尺模型,采用熔断集中荷载的方法模拟导线脱冰,共七种工况研究三跨导线中脱冰量、脱冰跨位置、覆冰厚度和风... 覆冰导线脱冰可能造成金具、导线和杆塔等构件受力破坏,也可能会引起导线闪络、烧断等电力事故。设计了1∶50的三跨覆冰导线的缩尺模型,采用熔断集中荷载的方法模拟导线脱冰,共七种工况研究三跨导线中脱冰量、脱冰跨位置、覆冰厚度和风速等参数不同时,导线的冰跳高度、导线张力和绝缘子轴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边跨脱冰将引起比中间跨脱冰更大的竖向振动,跳跃高度增大了近7%,导线张力也有明显增大;在风荷载作用时,导线脱冰振动会受气动阻尼影响,跳跃高度和振动周期都有所减小,导线张力和悬垂绝缘子的轴力随着风荷载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冰导线 脱冰 模型试验 风洞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相位影响的间谐波与电压闪变的定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于永军 任祖华 +3 位作者 罗忠游 李明 陈龙 祁晓笑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18,共6页
电力系统闪变与间谐波存在密切的关系,文中从信号调制理论的角度进一步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一方面,在充分考虑相位参数的影响下,分析了间谐波叠加在工频信号上所引起的幅度调制和相位调制效应,指出只有发生幅度调制时,间谐波才... 电力系统闪变与间谐波存在密切的关系,文中从信号调制理论的角度进一步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一方面,在充分考虑相位参数的影响下,分析了间谐波叠加在工频信号上所引起的幅度调制和相位调制效应,指出只有发生幅度调制时,间谐波才会引起信号包络的波动。另一方面,从闪变信号的数学模型推导出由调幅波所引起的间谐波参数的定量计算公式。基于MATLAB软件的仿真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波动 间谐波 相位 信号调制 包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发电系统建模及运行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任娟 晁勤 李义岩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2-406,共5页
随着并网光伏发电装机规模的快速扩张,光伏发电大规模接入电网后运行特性的分析研究已成为当下光伏发电相关核心课题之一,而光伏发电系统建模是理论课题研究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文章结合目前国内大中型光伏电站关键部件应用现状建立了... 随着并网光伏发电装机规模的快速扩张,光伏发电大规模接入电网后运行特性的分析研究已成为当下光伏发电相关核心课题之一,而光伏发电系统建模是理论课题研究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文章结合目前国内大中型光伏电站关键部件应用现状建立了光伏发电系统仿真模型,基于PSASP软件仿真分析了光伏发电的正常运行和故障运行特性,同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模型 运行特性 故障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S抑制低频振荡效果的在线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谊媊 李松 +3 位作者 路鹏 李福龙 胡乔良 刘伟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8-33,共6页
一种电厂发电机组励磁调节器PSS抑制低频振荡性能的在线评估方法,根据电厂发电机组励磁调节器实际采用的电力系统稳定器PSS模型,实时计算励磁调节器的电力系统稳定器PSS输出幅值Urpss,将其与低频振荡告警阈值比较,判断电力系统是否发生... 一种电厂发电机组励磁调节器PSS抑制低频振荡性能的在线评估方法,根据电厂发电机组励磁调节器实际采用的电力系统稳定器PSS模型,实时计算励磁调节器的电力系统稳定器PSS输出幅值Urpss,将其与低频振荡告警阈值比较,判断电力系统是否发生低频振荡。同时根据有功功率扰动响应曲线平均阻尼比,评价电力系统稳定器PSS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效果。评估方法研究能够在线判断电厂发电机组所连接的电力系统是否发生低频振荡,在线评估电力系统稳定器PSS抑制低频振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PSS 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0kV输电线路风偏跳闸原因分析及改造措施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杨肖辉 张东 +3 位作者 李晓光 董新胜 张振泉 陈艳超 《电气工程学报》 2017年第1期40-46,共7页
为了查明750kV输电线路风偏跳闸的主要原因,采用解析法对绝缘子风偏后不同角度下的间隙距离进行分析,找出引起线路跳闸的风偏角。然后利用规程法对风偏角进行计算,得出设计风速31m/s的杆塔风偏安全裕量仅为5°,现场风速达到1.1倍设... 为了查明750kV输电线路风偏跳闸的主要原因,采用解析法对绝缘子风偏后不同角度下的间隙距离进行分析,找出引起线路跳闸的风偏角。然后利用规程法对风偏角进行计算,得出设计风速31m/s的杆塔风偏安全裕量仅为5°,现场风速达到1.1倍设计风速下就会发生风偏跳闸。同时通过分析现场监测风速发现现场标准风速最大为27.5m/s,极大风速最大为40.5m/s,得出造成风偏跳闸的主要原因为极大风速超过设计风速的结论。最后针对需要改造的杆塔分析了输电线路防风偏措施的优缺点,得出750kV输电线路建议采用防风拉线型防风措施的结论,并对防风拉线选型进行了分析。通过防风改造有利于提高750kV输电线路的抗风能力,提高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偏 跳闸 危险风偏角 标准风速 极大风速 防风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火打捆高压直流外送下送端电网高频切机方案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赟 陈得治 +4 位作者 马世英 王毅 宋云亭 高峰 杨定乾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7-94,共8页
针对风光火打捆高压直流外送下送端电网的高频问题,分析了既有高频切机方案的适应性,并提出了改进方案。首先,理论分析了不同类型电源的动态频率特性;其次,基于我国西部某省级电网,提出了用于高频切机方案适应性分析的多种典型方式,并... 针对风光火打捆高压直流外送下送端电网的高频问题,分析了既有高频切机方案的适应性,并提出了改进方案。首先,理论分析了不同类型电源的动态频率特性;其次,基于我国西部某省级电网,提出了用于高频切机方案适应性分析的多种典型方式,并仿真对比了不同运行方式下,含风光火的省级送端电网与西北主网解列后的频率特性变化;最后,分析了既有的高频切机方案不适应大规模风光接入的问题所在,对原始高频切机方案进行了改进,提出了"首轮切风光后续轮切火电"的高频切机方案,结合多种典型运行方式进行了仿真校核,验证所提改进方案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火打捆 送端电网 直流闭锁 频率特性 高频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SCR烟气脱硝装置喷氨量优化试验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景雪晖 高磊 +1 位作者 孜克亚尔 李骥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0-75,共6页
电站SCR装置催化剂出口NO_x存在浓度偏差,采用均匀喷氨的方法会导致氨逃逸率居高不下,硫酸氢氨生成物增多,在影响催化剂寿命的同时易造成空气预热器快速堵灰,影响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安全性。合理的氨氮比对系统的脱硝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电站SCR装置催化剂出口NO_x存在浓度偏差,采用均匀喷氨的方法会导致氨逃逸率居高不下,硫酸氢氨生成物增多,在影响催化剂寿命的同时易造成空气预热器快速堵灰,影响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安全性。合理的氨氮比对系统的脱硝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经本次优化调整试验后,SCR装置喷氨量有明显的降低,空气预热器快速堵灰情况有明显好转,局部氨浓度过高的情况也有明显缓解,同时能有效减少硫酸氢铵的生成,保障电厂系统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SCR 运行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