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肠癌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深度学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石晟铭 肖玲清 +3 位作者 马佳琪 刘晗 武玉鹏 李晓夫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8-222,共5页
直肠癌(rectal cancer,RC)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对其的管理和治疗均面临着显著的挑战。MRI是评估RC的常规手段,然而常规MRI及功能MRI由于各自固有的局限性常常无法为RC患者提供足够的信息,以支持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直肠癌(rectal cancer,RC)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对其的管理和治疗均面临着显著的挑战。MRI是评估RC的常规手段,然而常规MRI及功能MRI由于各自固有的局限性常常无法为RC患者提供足够的信息,以支持个性化的治疗计划。随着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医疗界的迅速进展,深度学习技术在评估RC分期、治疗反应、RC分割和基因分型等方面已经展现出极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基于MRI的深度学习技术在RC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以期为RC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并希望能对未来的科研工作提供新思路与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磁共振成像 深度学习 预测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天山花楸总黄酮回流提取工艺 被引量:8
2
作者 马俊鹏 马迪 +1 位作者 安晓晶 常军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09-512,共4页
目的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天山花楸Sorbus tianshanica Rupr.总黄酮回流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为影响因素,总黄酮含有量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 目的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天山花楸Sorbus tianshanica Rupr.总黄酮回流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为影响因素,总黄酮含有量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18,提取温度90℃,提取3次,每次1 h,总黄酮含有量101.07 mg/g。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回流提取天山花楸总黄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花楸 总黄酮 回流提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氧糖剥夺再复氧(OGD/R)后自噬对凋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磊 李阳 +5 位作者 胡玉奇 许晖 朱超 王旭 赵冬 贺昕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90-597,共8页
目的 观察大脑皮质神经元氧糖剥夺再复氧(OGD/R)后自噬对凋亡的影响。方法 取18只出生在24 h内的新生SD大鼠,采用机械分离胰蛋白酶消化法提取大脑皮质神经元培养7 d后,建立OGD/R模型,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OGD/R组、OGD/R联合巴弗洛... 目的 观察大脑皮质神经元氧糖剥夺再复氧(OGD/R)后自噬对凋亡的影响。方法 取18只出生在24 h内的新生SD大鼠,采用机械分离胰蛋白酶消化法提取大脑皮质神经元培养7 d后,建立OGD/R模型,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OGD/R组、OGD/R联合巴弗洛霉素A1(BafA1)组。采用CCK-8法和乳酸脱氢酶(LDH)实验检测细胞活力,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膜联素Ⅴ/碘化丙啶(annexinⅤ-FITC/PI)双标记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反转录PCR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 P62及胱天蛋白酶3(caspase-3)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LC3、 P62及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采用红色荧光蛋白-绿色荧光蛋白-LC3(RFP-GFP-LC3)腺病毒转染神经细胞检测自噬荧光强度,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自噬体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OGD/R组神经细胞活力明显降低,LDH释放水平明显升高,凋亡增加;LC3、 P62、 caspase-3的mRNA和蛋白表达增强;RFP荧光强度增加,自噬体增加且自噬溶酶体更加聚集,加用自噬晚期抑制剂BafA1后RFP荧光强度显著降低。结论 OGD/R诱导了神经元细胞的自噬和凋亡,抑制自噬后加重了神经细胞的损伤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神经元细胞 氧糖剥夺再复氧(OGD/R) 细胞凋亡 自噬 巴弗洛霉素A1(Baf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良后的大脑皮质神经元细胞的原代培养模型建立及鉴定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磊 韩延峰 +4 位作者 戴朝 李阳 胡玉奇 陈富雷 赵冬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0-105,共6页
目的在传统的大脑皮质神经元的提取和培养方法基础上进行优化改良以获得高收率、高纯度、高质量、低死亡率、背景干净的皮质神经元细胞。方法分别采用传统的含EDTA的0.25%Trypsin分离培养的皮质神经元,与改良后用混有Tryple Express和Dn... 目的在传统的大脑皮质神经元的提取和培养方法基础上进行优化改良以获得高收率、高纯度、高质量、低死亡率、背景干净的皮质神经元细胞。方法分别采用传统的含EDTA的0.25%Trypsin分离培养的皮质神经元,与改良后用混有Tryple Express和DnaseI的消化液,经弹拨分散、手法震荡,提前一次离心后种植培养的皮质神经元。接种后的第1、3、5、6、7 d,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第7 d用免疫荧光法对神经元细胞进行鉴定以及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量。结果与传统的胰酶提取方法相比,改良后获得的皮质神经元生长状态更优,突触发育良好,双极神经元形态典型,杂质细胞及碎片含量少,背景干净,且具有高纯度和高存活率的特性。结论本研究在组织细胞分离消化,弹拨分散、手法震荡,提前一次离心,多重细节方面进行了探索与改良后成功建立了一种结果稳定,简单可行的皮质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是研究神经科学领域较为理想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质神经元 Tryple Express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乳酸脱氢酶 免疫荧光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检测原代皮质神经元细胞氧糖剥夺再复氧后自噬流的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磊 戴朝 +4 位作者 韩延峰 李阳 胡玉奇 陈富雷 赵冬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2-186,共5页
目的用几种高度精细灵敏的方法检测氧糖剥夺再复氧(OGD/R)后神经元自噬流不同阶段的变化。方法原代皮质神经元细胞经过OGD/R后将实验分为OGD/R组及OGD/R+bafilomycin A1(BafA1)组,用RFP-GFP串联荧光标记LC3基因转染检测自噬小体和溶酶... 目的用几种高度精细灵敏的方法检测氧糖剥夺再复氧(OGD/R)后神经元自噬流不同阶段的变化。方法原代皮质神经元细胞经过OGD/R后将实验分为OGD/R组及OGD/R+bafilomycin A1(BafA1)组,用RFP-GFP串联荧光标记LC3基因转染检测自噬小体和溶酶体的融合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自噬的超微结构,SQSTM1/p62结合LC3蛋白翻转实验检测p62与LC3蛋白的定量,p62免疫染色观测其分布与含量。结果荧光显微镜下OGD/R组自噬溶酶体与自噬小体比值明显增高;TEM可观测到不同阶段的自噬结构变化;可溶性p62的比值结合LC3Ⅱ/Ⅰ的比值共同反映了自噬流的活化;p62荧光染色后在BafA1组中分布居多。结论每种方法各有其优点,不同方法和指标能够精准地反映神经元OGD/R后自噬流在不同阶段的具体变化,掌握并应用好这些方法能有效从自噬角度探索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神经元细胞 自噬 自噬流 OGD/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