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adrant通道下经椎间孔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3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邢帅 鹿文博 +6 位作者 李志斌 郑谊 安占天 张锴 高延征 王红强 施新革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3,共5页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经椎间孔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7月至2021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3例,均采用Quadrant通道下经椎间孔单侧入路双侧减压...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经椎间孔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7月至2021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3例,均采用Quadrant通道下经椎间孔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腰椎JOA评分、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Pfirrmann分级评估疗效,采用腰椎正侧位及动力位片和(或)CT评价邻椎活动度及椎间融合情况。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47.3±9.1)个月。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逐步降低(7.3±0.9、3.8±0.7、0.7±0.6),JOA评分逐步升高(9.6±1.3、22.6±2.3、26.9±8.1),ODI逐步降低(66.4±4.7、22.3±1.4、9.8±1.0)(P<0.05);末次随访时,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邻椎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未发生内固定松动、邻椎病等并发症。结论:Quadrant通道下经椎间孔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确切,对椎旁结构破坏小,可有效维持椎体序列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手术 Quadrant通道辅助技术 单侧入路双侧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