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黄羽肉鸡立体笼养技术与发展前景
1
作者 王丹 窦立静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7期94-96,共3页
该文系统研究了新疆黄羽肉鸡立体笼养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首先,介绍新疆黄羽肉鸡的品种特性及产业概况,分析传统平养模式存在的局限性,讲述新疆关于立体笼养的政策导向。其次,文章重点剖析立体笼养的优势、系统的设计要点、环境... 该文系统研究了新疆黄羽肉鸡立体笼养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首先,介绍新疆黄羽肉鸡的品种特性及产业概况,分析传统平养模式存在的局限性,讲述新疆关于立体笼养的政策导向。其次,文章重点剖析立体笼养的优势、系统的设计要点、环境控制技术、自动化装备配置以及疫病防控体系,简述立体笼养的成本和经济效益测算等。最后,从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3个维度展望了新疆黄羽肉鸡立体笼养的发展路径,为养殖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舍 笼养 环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黑猪杂交代与外三元猪血清主要抗病细胞因子含量分析
2
作者 房文斌 陈强斌 +2 位作者 窦立静 赵艳梅 王宏伟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9期5-8,共4页
为揭示新民黑猪与杜长大三元猪(简称外三元猪)在抗病免疫细胞因子方面的差异,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主要免疫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补体、干扰素、免疫球蛋白、猪白细胞抗原(SLA)在血液中的浓度,为新疆黑猪抗病育种提供... 为揭示新民黑猪与杜长大三元猪(简称外三元猪)在抗病免疫细胞因子方面的差异,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主要免疫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补体、干扰素、免疫球蛋白、猪白细胞抗原(SLA)在血液中的浓度,为新疆黑猪抗病育种提供理论支撑。经检测血清中IgA、SLA-Ⅰ、IL-6含量新民黑猪极显著高于外三元猪(P<0.01),CH50、IFN-γ、IgG、IgM、IL-2、SLA-Ⅱ、SLA-Ⅲ的含量新民黑猪低于外三元猪,差异不显著(P>0.05),C3、C4、IL-4含量新民黑猪显著低于外三元猪(P<0.05),IL-10含量新民黑猪极显著低于外三元猪(P<0.01),从免疫细胞因子含量层面揭示了新民黑猪与外三元猪存在的差异,为新民黑猪的遗传改良与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黑猪 外三元猪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黑猪的肉品质测定及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王丹 万姣 +2 位作者 周彬 孙敬礼 张新银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6期38-40,共3页
我国生猪种业核心猪种长期依赖进口,地方猪优秀种质资源有待进一步挖掘利用,必须在加速生猪新品种(品系)培育上寻找突破口,包括开发生产优质猪肉、推进地方猪种质创新等。新疆黑猪是中国地方猪种的重要一员,以其独特的肉质风味和营养价... 我国生猪种业核心猪种长期依赖进口,地方猪优秀种质资源有待进一步挖掘利用,必须在加速生猪新品种(品系)培育上寻找突破口,包括开发生产优质猪肉、推进地方猪种质创新等。新疆黑猪是中国地方猪种的重要一员,以其独特的肉质风味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新疆黑猪的肉质颜色呈现出鲜红色,这种鲜艳的色彩不仅令人食欲大增,也反映出其肉质的新鲜与健康。关于新疆黑猪肌肉品质的科学研究尚不充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产业的发展。该研究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新疆黑猪肌肉品质的自然科学基础,为其产业化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黑猪 风味 品质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源溶血性曼氏杆菌YtfJ蛋白的表达及其对小鼠免疫原性的研究
4
作者 魏京京 许淑芸 +9 位作者 俞杰 魏增科 何白雪 周霞 吴洁 孙志华 王震 王晓兰 张辉 钟发钢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31-738,756,共9页
为分析牛源溶血性曼氏杆菌(Mh)YtfJ蛋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对YtfJ蛋白部分生物信息学特征分析后,利用原核系统表达并纯化重组YtfJ蛋白(rYtfJ),经SDS-PAGE、western blot检测rYtfJ的表达和纯化效果及其反应原性。结果显示YtfJ蛋白具有良... 为分析牛源溶血性曼氏杆菌(Mh)YtfJ蛋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对YtfJ蛋白部分生物信息学特征分析后,利用原核系统表达并纯化重组YtfJ蛋白(rYtfJ),经SDS-PAGE、western blot检测rYtfJ的表达和纯化效果及其反应原性。结果显示YtfJ蛋白具有良好稳定的理化性质,并含有B细胞抗原表位与T细胞抗原表位,具有外膜蛋白结构特征。SDS-PAGE结果显示,在32.25 ku处出现目的蛋白,且纯化效果较好。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YtfJ能与牛源Mh阳性血清反应。将rYtfJ与白油佐剂乳化后以10μg/只、20μg/只和30μg/只经背部皮下注射免疫6周龄BALB/c小鼠,经眼眶采血后分离血清,通过间接ELISA检测不同时期各组小鼠血清中IgG、IgG1、IgG2a抗体水平并计算IgG2a/IgG21比值,以及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结果显示,3种剂量蛋白免疫小鼠后,小鼠血清中IgG抗体水平逐渐升高,抗体水平于免疫后28 d和35 d达到监测期间内的最高值,整个免疫周期内IgG2a/IgG1均大于1,对照组与白油佐剂组小鼠无抗体产生;免疫后35 d 30μg组小鼠血清中IFN-γ含量极显著高于20μg组和10μg组(P<0.001),30μg组和20μg组小鼠血清中IL-6的含量极显著高于10μg组(P<0.001),21 d时30μg组小鼠血清中TNF-α和IL-10的含量极显著高于20μg组和10μg组(P<0.001)。首免后38 d对小鼠腹腔注射200μL(含3×10~8cfu/只)的Mh,观察15 d内各组小鼠的临床症状及死亡率,并剖杀所有存活小鼠,将肺组织研磨后稀释涂布于牛Mh固体培养基,通过菌落计数法测定小鼠肺脏载菌量。结果显示,攻毒后5 d内对照组和白油佐剂组小鼠全部死亡,眼角出现大量脓性分泌物且被毛凌乱,部分小鼠鼻部出血,30μg组、20μg组和10μg组小鼠的存活率分别为90%(9/10)、80%(8/10)和60%(6/10),死亡小鼠被毛凌乱;各免疫组小鼠肺部载菌量与PBS对照组相比均降低,其中30μg组(P<0.001)和20μg组小鼠肺脏的载菌量(P<0.01)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与白油佐剂组。上述结果首次证实YtfJ蛋白能够与牛Mh阳性血清结合,且可以诱导小鼠产生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反应,可有效抵抗Mh的感染。本研究为研发牛源Mh亚单位疫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性曼氏杆菌 YtfJ基因 生物信息学 原核表达 抗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