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自控光肩星天牛灾害的诱杀树沙枣与抗性树种新疆杨配植模式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杨宗基 王立祥 +4 位作者 骆有庆 任利利 王小强 王小兵 陈宇琳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53,I0005,I0006,共12页
为筛选诱杀树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和抗性树种新疆杨Populus alba var.pyramidalis合理配植比例,实现生态自控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灾害,以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部分地区的已有光肩星天牛长期危害,且包括沙枣树和新... 为筛选诱杀树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和抗性树种新疆杨Populus alba var.pyramidalis合理配植比例,实现生态自控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灾害,以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部分地区的已有光肩星天牛长期危害,且包括沙枣树和新疆杨等多树种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调查、对比和分析沙枣自然调控天牛种群的能力,筛选和提炼出可实现“有虫不成灾”的诱杀树沙枣与抗性树种新疆杨的合理配植模式。结果显示:混交林内沙枣树上光肩星天牛的刻槽数远高于抗性树种新疆杨,表现出显著的引诱功能;沙枣树对光肩星天牛的卵和初孵幼虫的杀灭率在99.8%以上,具有很强的诱杀能力,发挥了对新疆杨的高效保护作用;在不同沙枣配比的林带中,沙枣树对光肩星天牛种群的调控能力有较大差别,防护林带中沙枣树与新疆杨行间或株间配植比例约为2∶8,园林绿化林中沙枣树与新疆杨以块状或带状配植比例约为3∶7时,可达到“有虫不成灾”,实现光肩星天牛灾害的生态自控。在防护林建设中,应充分发挥沙枣对光肩星天牛的诱杀功能,合理配植诱杀树种沙枣与抗性树种新疆杨,使光肩星天牛种群数量稳定在成灾水平之下,为服务“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诱杀树 沙枣 抗性树种 新疆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焉耆垦区防护林主要树种适宜性评价研究
2
作者 张英凡 楚光明 +4 位作者 刘长青 王小兵 王俊刚 杨振安 吕露雨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9-199,共11页
从焉耆垦区生态环境建设和防护林体系保护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林地资源监测和实地调查,以树种的生态适应性、生态功能、综合效益和观赏价值作为防护林树种选择的主要评价准则,选取抗寒能力、抗旱能力、抗蛀干害虫能力、防风能力、经济... 从焉耆垦区生态环境建设和防护林体系保护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林地资源监测和实地调查,以树种的生态适应性、生态功能、综合效益和观赏价值作为防护林树种选择的主要评价准则,选取抗寒能力、抗旱能力、抗蛀干害虫能力、防风能力、经济效益等15个评价因子作为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3级评价体系,运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和法得出该区域64种主要防护林树种的树种适应性评价的总体得分值(Y),并根据该数值对防护林树种的适宜性进行等级划分。分析得到,Ⅰ级(Y≥4.0)适宜性优良的树种有泓森槐、胡杨、新疆杨等8种,Ⅱ级(3.6≤Y<4.0)适宜性较好的树种有刺槐、沙枣、山楂、美国黑核桃等19种,Ⅲ级(3.2≤Y<3.6)适宜性一般的树种有樟子松、大果榛子、臭椿、苹果等19种,Ⅳ级(2.8≤Y<3.2)适宜性较差的树种有梣叶槭、白榆、垂柳等13种,Ⅴ级(Y<2.8)适宜性极差的树种有箭杆杨、黑杨、竹柳等5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种选择 生态经济型 抗蛀干害虫型 层次分析法 防护林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差异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28
3
作者 位杰 马建江 +2 位作者 陈久红 王小兵 任晓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87-91,共5页
对不同产地库尔勒香梨果实的外在品质和内在品质进行测定,比较不同产地香梨的品质差异。应用"合理-满意度"和多维价值理论的合并规则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存在差异,29团、31团、9团香梨果... 对不同产地库尔勒香梨果实的外在品质和内在品质进行测定,比较不同产地香梨的品质差异。应用"合理-满意度"和多维价值理论的合并规则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存在差异,29团、31团、9团香梨果实品质的合成"合理-满意度"数值较高,表现较好。香梨果实品质表现从优到差的地区排序结果依次为库尔勒市、阿拉尔市、尉犁县、图木舒克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地 库尔勒香梨 果实品质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生境下柽柳群落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袁林 葛留威 +1 位作者 谭磊 吕瑞恒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12-18,共7页
以两种生境柽柳群落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其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两种生境柽柳群落土壤含水率随土层加深先降低后升高,土壤容重随土层的增加而逐渐增大,pH值介于8.15~9.01之间,有机质、全盐量... 以两种生境柽柳群落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其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两种生境柽柳群落土壤含水率随土层加深先降低后升高,土壤容重随土层的增加而逐渐增大,pH值介于8.15~9.01之间,有机质、全盐量、全氮、全磷表现为随着土层加深逐渐减低。生境Ⅰ过氧化氢酶和脲酶随着土层加深,其活性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生境Ⅱ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在土层0~20 cm酶活性最高,碱性磷酸酶随土层增加略微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生境Ⅰ的全盐量与其它指标相关性最强,全盐为本生境土壤性质的主要影响因子;生境Ⅱ土壤含水率与其它指标相关最强,含水率为本生境土壤性质的主要影响因子。经配对T检验分析表明,两个生境的容重、含水率、全盐、有机质、pH、碱解氮、全磷、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指标差异显著,全氮、全钾、过氧化氢酶和脲酶差异显著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柽柳 生境 理化性质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