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洛莱杂交肉牛新类群在兵团第九师垦区的适应性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高攀 蒋烈戈 +7 位作者 代蓉 苏政 刘鹏 朱婷婷 艾琳 钟发钢 赵博 蔡国宝 《草食家畜》 2022年第3期12-17,共6页
本研究通过监测夏洛莱杂交肉牛新类群与哈萨克牛的体温、呼吸次数、反刍次数、发情周期和妊娠期等生理指标,分析其适应性情况。数据显示肉牛新类群与本地哈萨克牛之间无明显差异,对第九师气候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生长发育性能较原种夏... 本研究通过监测夏洛莱杂交肉牛新类群与哈萨克牛的体温、呼吸次数、反刍次数、发情周期和妊娠期等生理指标,分析其适应性情况。数据显示肉牛新类群与本地哈萨克牛之间无明显差异,对第九师气候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生长发育性能较原种夏洛莱牛还存在差距,但明显高于本地哈萨克牛。经过五十多年的改良驯化,新疆夏洛莱肉牛新类群不仅保留了夏洛莱肉牛生长快、产肉性能好的特点,还继承了哈萨克牛抗逆性强、适应性强的优势,对新疆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洛莱杂交肉牛新类群 适应性 生长发育 哈萨克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模糊PID控制器的精准施肥算法研究与应用
2
作者 李怀胜 崔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5期203-207,共5页
针对农业生产灌溉施肥过程中水肥施用精度不高,造成资源浪费、土壤板制化的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的模糊PID算法控制施肥机的灌溉施肥过程。首先,针对施肥的相关模块以及相应参数,建立施肥机数学模型。然而,基于MATL... 针对农业生产灌溉施肥过程中水肥施用精度不高,造成资源浪费、土壤板制化的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的模糊PID算法控制施肥机的灌溉施肥过程。首先,针对施肥的相关模块以及相应参数,建立施肥机数学模型。然而,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分别搭建PID控制器、模糊PID控制器以及该文提出的控制器,对建立的系统数学模型进行了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响应时间缩短至30 s,相较于PID、模糊PID分别缩短了63.4%和55.9%。该控制算法除了前期震荡外,基本不存在超调量。为了验证该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设计了不同压强下的精度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基于PSO优化的模糊PID控制器在各个压强下都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控制精度在2%左右,而PID控制器的控制精度在20%左右,模糊PID控制器的控制精度在10%左右。由此可见,该研究提出的控制算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提升灌溉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 模糊控制 复合控制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额垦区藏香猪育种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3
作者 朱婷婷 邓顺涛 +3 位作者 刘鹏 苏政 彭健 蒋烈戈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3期84-85,共2页
在藏香猪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养殖周期长,繁育率较低等普遍情况。育种技术在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需要科研人员和相关企业加大对藏香猪育种技术的研究力度,不断优化育种技术的应用效果,最大限度提高种猪繁育性能。本文主要对... 在藏香猪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养殖周期长,繁育率较低等普遍情况。育种技术在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需要科研人员和相关企业加大对藏香猪育种技术的研究力度,不断优化育种技术的应用效果,最大限度提高种猪繁育性能。本文主要对藏香猪生物学特性以及规模化猪场种猪育种关键技术进行有效探究,对塔额垦区藏香猪扩繁养殖计划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香猪 规模化猪场 种猪育种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田甜菜水肥分段变量施肥控制策略及系统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崔瑜 田敏 +4 位作者 张立新 李怀胜 单永超 马霄 付昶鑫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2-46,共5页
针对大田甜菜不同轮灌区所需肥量的不同,设计了水肥分段变量施肥控制系统。同时,研究了不同施肥流量下施肥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基于Smith与Fuzzy-PID算法结合的分段变量施肥策略。采用以STM32F103ZET6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以蠕动泵、变频器... 针对大田甜菜不同轮灌区所需肥量的不同,设计了水肥分段变量施肥控制系统。同时,研究了不同施肥流量下施肥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基于Smith与Fuzzy-PID算法结合的分段变量施肥策略。采用以STM32F103ZET6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以蠕动泵、变频器为施肥执行机构,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试验结果表明:设定施肥流量为0.31m^(3)/h时,采用Smith算法的系统,系统响应时间为155s,最大超调量为3.63%;设定施肥流量为0.80m^(3)/h时,采用Fuzzy-PID算法,系统响应时间为190s,最大超调量为2.01%。在试验过程中,大田甜菜分段变量施肥控制系统表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与较快的响应速度,可满足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FUZZY-PID 分段变量施肥 蠕动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塔额垦区牛羊粪源志贺菌耐药性、毒力基因检测及其致病性分析
5
作者 吴自豪 王雪 +6 位作者 刘鹏 彭健 朱婷婷 李静 张秀萍 齐萌 吴静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2,共6页
为了解新疆塔额垦区牛羊粪源志贺菌的耐药性、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和致病性,对从335份牛羊腹泻粪便中分离鉴定到的32株志贺菌(10株福氏志贺菌和22株宋内志贺菌)进行药敏试验、耐药基因与毒力基因检测、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和小鼠致病性检测。... 为了解新疆塔额垦区牛羊粪源志贺菌的耐药性、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和致病性,对从335份牛羊腹泻粪便中分离鉴定到的32株志贺菌(10株福氏志贺菌和22株宋内志贺菌)进行药敏试验、耐药基因与毒力基因检测、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和小鼠致病性检测。结果显示,32株志贺菌对四环素、多西环素和氨苄西林等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7.50%、87.50%和84.38%;29株(90.63%)呈现多重耐药。从分离株中检测到15种耐药基因,其中blaTEM(96.88%)和blaCXT-M(68.75%)基因的检出率较高;检测到14种毒力基因,其中yijP(93.75%)、ibeB(90.63%)和ipaBCD(78.13%)基因的检出率较高。部分志贺菌具有生物被膜形成能力(2/32,6.25%),并引起小鼠死亡。说明新疆塔额垦区牛羊源志贺菌具有较强的耐药性,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具有一定的致病性,在牛羊健康养殖中具有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菌 腹泻 耐药性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塔额盆地油菜新品种(系)
6
作者 王贺亚 罗静静 +3 位作者 孟玲 李怀胜 艾海峰 贾东海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目的】选育塔额盆地优质春油菜新品种,为塔额盆地油菜选择育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15份油菜品种(系)为参试材料,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参试品种(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参试品种生育期在93~100 d,油菜品种(系)11... 【目的】选育塔额盆地优质春油菜新品种,为塔额盆地油菜选择育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15份油菜品种(系)为参试材料,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参试品种(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参试品种生育期在93~100 d,油菜品种(系)11个性状对产量的有较大正相关的有单株产量、全株角果数、一级分枝数、二级分枝数、千粒重和角果粒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44^(*)、0.36^(*)、0.34^(*)、0.24、0.18和0.16,在育种中应该更加关注提高全单株产量、全株角果数和一级分枝数,降低分枝高度;前4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8.472%;对应的方差贡献率加权求和:F=0.4483F_(1)+0.2671F_(2)+1568F_(3)+1279F_(4)。排名第1的品种为YC_(6)(新油17号),其得分为306.63分,其表征11个性状指标综合表现最佳,在15个参试品种中YC_(6)(新油17号)适应塔额盆地的能力相对最强;可将15个参试品种聚分为4大类群;第1类群包括YC_(2)、YC_(3)等4个品种,平均产量最低,为3433.15 kg/hm^(2),属于低产群体;第2类群包括YC_(5)、YC_(6)等5个品种,平均产量最高,为3669.22 kg/hm^(2),属于中高产群体;第3类群包括YC_(12)和YC_(13)等5个品种,产量较低,平均为3522.60 kg/hm^(2),属于中低产群体;YC_(15)为第4类,产量最高,为3891.90 kg/hm^(2)(高产品种)。【结论】在春油菜育种中更加关注提高全单株产量、全株角果数和一级分枝数,降低分枝高度,同时综合考虑一级分枝数佳、茎粗和主序角果数。第2类群和第4类群各性状指标处于中等偏上,其中又以YC_(6)(新油17号)、YC_(8)(CFZqt221060)和YC_(15)(CFZqt221067)表现最佳,是塔额盆地栽培的高产油菜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额垦区大豆品种比较试验
7
作者 房艳 王旭 +2 位作者 崔瑜 高光瑞 罗静静 《大豆科技》 2025年第1期34-39,共6页
为筛选适宜塔额垦区春播种植的高产、优质、高抗大豆新品种,文章以引进的17个春播大豆品种为试验对象,对其生育期、形态特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农大豆2号、合农138、新农大豆5号及新振豆6号生育期为126~128 d,... 为筛选适宜塔额垦区春播种植的高产、优质、高抗大豆新品种,文章以引进的17个春播大豆品种为试验对象,对其生育期、形态特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农大豆2号、合农138、新农大豆5号及新振豆6号生育期为126~128 d,农艺性状优良,较新大豆8号(CK)分别增产15.54%、13.47%、8.81%和8.03%,综合表现较好,建议在塔额垦区引种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品种 形态特征 农艺性状 产量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因组SNP信息分析新疆夏洛莱牛群体的遗传结构和遗传背景初报 被引量:4
8
作者 蒋烈戈 彭健 +7 位作者 代蓉 高攀 苏政 刘鹏 朱婷婷 钟发钢 赵博 蔡国宝 《草食家畜》 2023年第1期9-15,共7页
近50年来,引入的夏洛莱牛在塔额盆地已初步形成遗传性能稳定、产肉性能好的新类群。然而,在夏洛莱牛的杂交改良和选育过程中,缺乏系统的育种档案资料,存在着群体遗传背景不清、血缘关系不明等问题。本研究利用基因组高通量检测技术,分... 近50年来,引入的夏洛莱牛在塔额盆地已初步形成遗传性能稳定、产肉性能好的新类群。然而,在夏洛莱牛的杂交改良和选育过程中,缺乏系统的育种档案资料,存在着群体遗传背景不清、血缘关系不明等问题。本研究利用基因组高通量检测技术,分析新疆夏洛莱杂交新类群核心群中的全基因组水平SNPs变化,样本SNP数据平均检出率(Call Rate值)大于90%(99.40%),检测后分析群体中有效群体含量(Ne)、群体的多态性标记比例(Pn),群体的期望杂合度(He)和观察杂合度(Ho)等数据,得出现有新疆夏洛莱核心群体的纯度较好,有效群体含量为28.69,个体间的亲缘关系呈中等程度、整个群体分为26个家系,个体基于ROH的近交系数值是0.030。结论:基因组分析运用高通量测序,通过关联分析,对新疆夏洛莱肉牛群体明确系谱信息,开展全基因组选育,指导组建核心育种群,为群体的遗传背景和血缘关系提供科学依据,对提高今后新疆夏洛莱群体选种的正确性,缩短世代间隔,建立现代新型良种繁育体系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夏洛莱 基因组SNP信息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近交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拉尔市流浪猫源蜱种类鉴定及其携带立克次体PCR检测
9
作者 司俊飞 赫永强 +5 位作者 张振杰 朱婷婷 张旭 曹梦雅 赵爱云 齐萌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12期22-27,共6页
为了解猫体表寄生蜱的种类及其携带立克次体情况,从新疆阿拉尔市某居民小区流浪猫体表采集蜱样本,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蜱种类,然后采用PCR法检测其立克次体携带情况,通过序列比对鉴定其基因型,并构建遗传进化树分析其分子遗... 为了解猫体表寄生蜱的种类及其携带立克次体情况,从新疆阿拉尔市某居民小区流浪猫体表采集蜱样本,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蜱种类,然后采用PCR法检测其立克次体携带情况,通过序列比对鉴定其基因型,并构建遗传进化树分析其分子遗传特征。结果显示:4只流浪猫中有1只体表寄生了3只蜱,通过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为图兰扇头蜱;基于蜱线粒体SSU rRNA和COX I基因对3只蜱DNA样本进行PCR扩增,经序列分析比对为图兰扇头蜱;基于立克次体OmpA和OmpB基因,分别对3只蜱DNA样本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比对分析发现,在2只蜱DNA样本中检测到的立克次体序列与我国图兰扇头蜱和黎巴嫩具环扇头蜱源暂定巴布瑞立克次体同源性为100%,将其鉴定为暂定巴布瑞立克次体。结果表明,阿拉尔市流浪猫体表存在图兰扇头蜱寄生,其可携带暂定巴布瑞立克次体。本研究结果为我国猫源寄生蜱及其传播病原学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兰扇头蜱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流浪猫 暂定巴布瑞立克次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塔额垦区小麦、玉米秸秆资源量估算及利用状况调查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攀 刘鹏 +1 位作者 苏政 蒋烈戈 《草食家畜》 2021年第3期18-23,共6页
秸秆是农作物生产中的副产品,是一种可供再综合开发利用的植物体资源[1],塔额垦区小麦、玉米两种作物种植面积大,秸秆资源非常丰富,准确估算其秸秆资源量是综合利用的重要基础。秸秆资源量估算的不确定性主要在于草谷比和可收集系数的... 秸秆是农作物生产中的副产品,是一种可供再综合开发利用的植物体资源[1],塔额垦区小麦、玉米两种作物种植面积大,秸秆资源非常丰富,准确估算其秸秆资源量是综合利用的重要基础。秸秆资源量估算的不确定性主要在于草谷比和可收集系数的变异性,本文采用田间测定和文献调查的方法确定垦区玉米、小麦两种主要农作物草谷比和收集系数[2],估算秸秆理论资源量及可收集利用量等,分析本区各种利用途径适宜性情况[3]。2020年垦区农作物种植面积8.02万hm^(2),其中玉米、小麦4.72万hm^(2),占总种植量的58.85%。据测算,玉米、小麦秸秆可收集利用总量为64.22万t,秸秆还田量30.99万t,占比48.25%,田间打捆收集再利用总量24.18万t,占比37.64%;其中小麦秸秆田间打捆11.02万t,占小麦可收集利用量的77.07%,玉米秸秆田间打捆13.15万t,占玉米可收集利用量的26.35%。塔额垦区秸秆可收集利用量非常丰富,但秸秆收集利用率偏低,利用方式单一,主要是牲畜直接饲喂和秸秆直接还田,能源化"五化"[1]利用格局亟待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小麦 玉米 草谷比 资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云在精准农业上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
11
作者 崔瑜 罗静静 +1 位作者 李怀胜 田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6期221-225,共5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农业物联网的底层支撑技术,大量无线传感器被部署于各类精准农业领域中,不但增强了人们获取各类信息的能力,还实现了信息与物理世界的互通。但无线传感网络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这时随之兴起的云计算技术不但催生了新的... 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农业物联网的底层支撑技术,大量无线传感器被部署于各类精准农业领域中,不但增强了人们获取各类信息的能力,还实现了信息与物理世界的互通。但无线传感网络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这时随之兴起的云计算技术不但催生了新的应用和服务,同时也加强了传感器网络在数据存储和处理等方面的能力,有效促进了农业的发展。通过结合云计算与传感器网络,催生了传感云系统。面向传感云技术,结合云计算强大的虚拟化技术,对其在精准农业领域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传感云 无线传感器网络 精准农业 应用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甜菜根腐病的防效及产量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贺亚 罗静静 +4 位作者 王康 王瑞楠 王旭 高光瑞 房艳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8-454,共7页
【目的】研究微生物菌剂防治甜菜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方法】选用木霉菌(M)、枯草芽孢杆菌(B)、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C)、荧光假单胞杆菌(P)、淡紫紫孢菌(D)、多粘芽孢杆菌(PP)6种微生物菌剂进行甜菜根腐病田间防治试验... 【目的】研究微生物菌剂防治甜菜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方法】选用木霉菌(M)、枯草芽孢杆菌(B)、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C)、荧光假单胞杆菌(P)、淡紫紫孢菌(D)、多粘芽孢杆菌(PP)6种微生物菌剂进行甜菜根腐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经6种微生物菌剂处理,甜菜根腐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与对照(CK)相比显著减低(P<0.05),发病率较对照降低18.18%~50.00%,病情指数降低2.27~5.87,各处理防效达到19.12%~49.45%,防效依次为C>D>B>P>M>PP。施用微生物菌剂能够改善甜菜根际土壤理化性状,其中M、B、C、D处理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6种微生物菌剂可显著增加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施用微生物菌剂能够增加甜菜地上部、地下部及总干物质的积累,甜菜根产量和含糖率均高于对照,产糖量增产幅度达7.43%~38.05%,D、C和M产糖量增加效果最为显著(P<0.05),分别增产38.05%、28.49%和19.78%。【结论】施用菌剂能活化土壤养分,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防效较好,优于木霉菌、芽孢杆菌单施,提高根际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的含量,同时能够增加甜菜地上部、地下部及总干物质的积累,甜菜根产量和含糖率均高于对照,产糖量增产幅度达7.43%~38.05%。微生物菌剂能够改善作物根际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促进作物营养吸收和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根腐病 微生物菌剂 防治效果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与减量施肥对食葵产量及相关性的影响
13
作者 王贺亚 罗静静 +3 位作者 艾海峰 李怀胜 孟玲 王鹏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2,共8页
【目的】研究新疆塔额垦区食用向日葵(以下简称食葵)种植密度与减量施肥双效应互作对产量及相关性的影响,获得食葵最佳种植密度与最佳施肥量协同处理,为新疆塔额垦区食葵栽培技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同庆5号品种材... 【目的】研究新疆塔额垦区食用向日葵(以下简称食葵)种植密度与减量施肥双效应互作对产量及相关性的影响,获得食葵最佳种植密度与最佳施肥量协同处理,为新疆塔额垦区食葵栽培技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同庆5号品种材料,采用密度、减量施肥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3次重复,共计36个小区,主区为种植密度,设置4个水平:M_(1)、M_(2)、M_(3)、M_(4);副区为减量施肥,设置3个处理:F_(1)(N 277 kg/hm^(2)、P 115 kg/hm^(2)、K 130 kg/hm^(2))、F_(2)(减量10%)处理、F_(3)(减量20%)处理,分析种植密度和减量施肥双效应对食葵生物性状、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食葵在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减量施肥对食葵株高、花盘直径、茎粗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影响不显著,均以F_(2)(减肥10%)处理株高最高,分别为208.03、220.40、236.27、240.67 cm,花盘直径表现为最优,分别为21.91、20.41、19.94、19.77 cm,径粗表现最粗,分别为3.95、3.87、3.73、3.61 cm;在不同密度处理之间呈现显著影响,株高表现为M_(4)密度最高为240.34 cm,茎粗和花盘直径均表现为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同一密度下化肥施用量对食葵产量构成因子结实率、单盘粒重、百粒重影响不显著;不同密度下对产量因子影响显著。食葵单盘粒重177.62~187.43 g,百粒重19.36~21.88 g,且均表现为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呈现降低趋势。食葵产量先增加后降低,同一密度条件下,食葵产量以F_(2)平均产量处理最高,为3976.94 kg/hm^(2),适宜的减量施肥对食葵产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种植密度与减量施肥双效应互作对食葵产量影响显著,以组合M_(2)F_(2)处理为最佳,产量表现最高,为4344.35 kg/hm^(2),M_(2)F_(2)处理即种植密度为25965株/hm^(2),化肥减量10%,即尿素450 kg/hm^(2)、磷酸二铵225 kg/hm^(2)、硫酸钾225 kg/hm^(2)。【结论】新疆塔额垦区食葵种植密度与化肥施用量组合在M_(2)F_(2)处理为最优,产量达到最高,为4344.35 kg/hm^(2),且产量构成因子优势明显,结实率达到最高,为82.06%,单盘粒重和百粒重均表现较好,M_(2)F_(2)处理更适宜新疆塔额垦区食葵种植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葵 密度 减量施肥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蝴蝶优化算法在精准灌溉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崔瑜 李怀胜 田敏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6-221,共6页
土壤湿度无线传感器网络(SMWSNs)应用在精准化的农田灌溉信息监测领域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在监测区域一定的条件下,节点覆盖面积达到最大的同时减少部署节点数量。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自适应柯西变异蝴蝶优化算法(ACBOA),... 土壤湿度无线传感器网络(SMWSNs)应用在精准化的农田灌溉信息监测领域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在监测区域一定的条件下,节点覆盖面积达到最大的同时减少部署节点数量。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自适应柯西变异蝴蝶优化算法(ACBOA),自适应权重因子提升了算法的局部寻优能力,柯西变异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并增加其搜索空间。将所提出的算法与其他群智能优化算法进行比较,即蝴蝶优化算法(BOA)、人工蜂群算法(ABC)、果蝇优化算法(FOA)、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仿真结果表明:经过ACBOA优化后SMWSNs的覆盖率最高。最后,在台架测试平台上进行灌溉控制实验,验证了ACBOA优化覆盖后的SMWSNs采集土壤湿度信息的准确性,为农作物精准灌溉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灌溉 土壤湿度无线传感器 覆盖优化 蝴蝶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密度水平对塔额盆地红花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影响
15
作者 王贺亚 艾海峰 +3 位作者 李怀胜 孟玲 王斌 罗静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54-56,62,共4页
[目的]探究塔额盆地红花种植密度对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影响,以期获得最佳种植密度,为塔额盆地红花种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密度梯度试验,3次重复,12个小区,小区净面积14 m^(2),走道50 cm;设置4个密度处理:M1(400 020株/h... [目的]探究塔额盆地红花种植密度对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影响,以期获得最佳种植密度,为塔额盆地红花种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密度梯度试验,3次重复,12个小区,小区净面积14 m^(2),走道50 cm;设置4个密度处理:M1(400 020株/hm^(2))处理,株行距(25+10)cm;M2(333 350株/hm^(2))处理,株行距(30+10)cm;M3(250 770株/hm^(2))处理,株行距(40+10)cm;M4(200 910株/hm^(2))处理,株行距(50+10)cm。[结果]不同密度水平显著影响花丝及籽粒产量,均表现为随着密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以M2处理产量最高,分别为272.25、2 295.9 kg/hm^(2),且明显高于其他密度处理,4个处理产量均表现为M2>M1>M3>M4。说明适宜的密度可以获得最优的花丝及籽粒产量;不同处理的农艺性状存在较大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变异系数在2.94%~53.04%,其中二级分枝变异系数最大为53.04%,分枝高变异系数为25.64%,单株果球数变异系数为11.34%;一级分枝和单株果球数趋势相同,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均以M2处理最大,分别为10.0和12.8个;红花的鲜重和干重在各处理间均表现随着密度增加呈降低的趋势,且以开花期各处理红花鲜重、干物质达到峰值。[结论]塔额盆地红花种植的最佳密度处理为M2,花丝和籽粒产量达到最优,分别为272.25、2 295.9 kg/hm^(2)。产量构成因子一级分枝和单株果球数表现最优,分别为10.0和12.8个。综上得出最优密度处理为M2(333 350株/hm^(2)),能转化为较好的经济效益,更适宜塔额盆地红花种植的推广,为塔额盆地红花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红花 产量 植株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播栽培条件下北疆冬小麦品种筛选与评价
16
作者 李怀胜 孟玲 +2 位作者 王贺亚 王斌 徐向阳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1-5,共5页
为筛选出适宜北疆穴播栽培的冬小麦品种。本研究选取7个冬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分析了穴播栽培条件下不同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与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籽粒产量方面,新冬18号、新冬51号、新冬52号和垦冬杂42号的籽粒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品... 为筛选出适宜北疆穴播栽培的冬小麦品种。本研究选取7个冬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分析了穴播栽培条件下不同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与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籽粒产量方面,新冬18号、新冬51号、新冬52号和垦冬杂42号的籽粒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以新冬52号籽粒产量最高,为9556.04 kg/hm^(2),高出平均值21.89%。农艺性状方面,参试品种株高均在适宜范围内,即64.80~76.67 cm,新冬52号、新冬55号和垦冬杂42号的穗长表现较为突出。新冬18号、新冬52号、垦冬杂42号和新冬53号的穗下节间长度占整个植株的比例较大。品质综合评价较优异的品种有新冬18号、新冬22号和新冬53号。综合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在考虑产量的前提下,新冬18号和新冬52号可作为北疆穴播冬小麦品种选择的优先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播栽培 冬小麦 品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降解地膜对甜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旭 和海秀 +6 位作者 范守杰 彭椿皓 王瑞楠 孟玲 徐巧 白如霄 崔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735-2741,共7页
【目的】研究新疆塔额垦区6μm甜菜专用生物降解地膜对甜菜生长、产量及含糖率的影响。【方法】采用P876μm甜菜专用生物降解地膜(BD)和普通聚乙烯地膜(PE)为处理,以裸地(CK)为对照,分析不同覆膜方式对10 cm土壤温度、甜菜生长以及甜菜... 【目的】研究新疆塔额垦区6μm甜菜专用生物降解地膜对甜菜生长、产量及含糖率的影响。【方法】采用P876μm甜菜专用生物降解地膜(BD)和普通聚乙烯地膜(PE)为处理,以裸地(CK)为对照,分析不同覆膜方式对10 cm土壤温度、甜菜生长以及甜菜产量、含糖率的影响。【结果】BD和PE较CK具有明显的增温作用,3个处理地表下10 cm土壤累计温度表现为PE>BD>CK;在甜菜子叶期和幼苗期,BD和PE均对甜菜根长、表面积、表面积都有显著促进作用;BD和PE较CK都有一定增糖作用,但BD处理增糖更显著,分别增加10.17%和1.6%;BD处理当季地膜降解率可达到75.23%。【结论】BD地膜在甜菜生长的前期能保持良好的完整性,具有较好的增温效果,BD可以显著提高甜菜根长、根表面积、地上地下干物质量、产量、含糖率和含糖量,能够提高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产量 含糖量 土壤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额垦区食用向日葵产量与主要经济性状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静静 王贺亚 +1 位作者 艾海峰 李怀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2期15-18,共4页
[目的]探究塔额垦区食用向日葵产量与主要经济性状之间的关系,找到提高产量潜力的主要性状因子。[方法]对16个食用向日葵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相关性、正态性检验、回归系数、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就产量构成因素来看,单盘籽... [目的]探究塔额垦区食用向日葵产量与主要经济性状之间的关系,找到提高产量潜力的主要性状因子。[方法]对16个食用向日葵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相关性、正态性检验、回归系数、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就产量构成因素来看,单盘籽粒数与产量关系不论在相关系数还是直接通径系数都较大,其次是千粒重的直接通径系数。产量性状的变异分析发现,食葵产量构成因素95%置信区间为:盘径19.76~21.11 cm,单盘籽粒704.74~808.14粒,千粒重214.81~233.09 g,结实率82.40%~85.40%。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最优线性回归方程为y=-7468.284557+4.875448x_(1)+15.615314x_(2)+46.378728x_(3)。x_(1)、x_(2)、x_(3)与y的偏回归系数达到极显著。通径分析显示,直接通径系数的从高到低依次为单盘籽粒数、千粒重、结实率,表明食葵高产育种或栽培必须着重于单盘籽粒数的提高,同时兼顾千粒重和结实率易获得高产。[结论]在保证千粒重的基础上,主攻单盘籽粒数和花盘直径,协调优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提高本地区食用向日葵产量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额垦区 食葵 产量潜力 经济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氮下运筹养分吸收高峰期追施比例对春小麦的影响
19
作者 李怀胜 艾洪玉 +3 位作者 孟玲 王贺亚 张磊 艾海峰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66-1872,共7页
【目的】研究新疆北疆滴灌春小麦高产、优质栽培中合理减氮养分运筹,为春小麦拔节至开花的氮肥施用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新春43号为供试材料,调研213户农户氮肥施入量390 kg/hm^(2)的基础上,按照氮肥减量20%、30%和40%设置3个施... 【目的】研究新疆北疆滴灌春小麦高产、优质栽培中合理减氮养分运筹,为春小麦拔节至开花的氮肥施用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新春43号为供试材料,调研213户农户氮肥施入量390 kg/hm^(2)的基础上,按照氮肥减量20%、30%和40%设置3个施氮水平(312、270和234 kg/hm^(2))及拔节至开花运筹比例(7∶3、5∶5、6∶4),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运筹调控拔节至开花期的氮肥追施比例对滴灌春小麦的影响。【结果】N_(1)条件下,产量以R_(3)最高,较R_(1)、R_(2)增产7.4%、3.7%,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较R_(1)分别增加13.9%、17.5%、26.2%、10.3%,较R_(2)分别增加7.7%、3.6%、10.6%和2.6%;花前、花后同化物转运量差异性不显著,叶面积指数也表现为R_(3)>R_(2)>R_(1)。N_(2)条件下,产量与N_(1)条件下表现一致,干物质积累量各时期表现为R_(2)>R_(1)>R_(3),花前、花后同化物转运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均在R_(2)达到最大,分别为2614.35和6284.79 kg/hm^(2),叶面积指数表现为R_(3)>R_(2)>R_(1)。N_(3)条件下,R_(2)的产量显著高于R_(1)、R_(3),增产幅度分别为25.4%和32.0%,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较R_(1)分别增加4.8%、10.8%、8.5%和23.2%,花前、花后同化物以R_(3)最大,为2242.32 kg/hm^(2),较R_(1)、R_(2)分别增加了50.6%和36.8%,叶面积指数表现为R_(2)>R_(1)>R_(3)。【结论】纯氮234 kg/hm^(2),拔节至开花期氮肥运筹比例6∶4更加适应春小麦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运筹 春小麦 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叶面积指数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额垦区肉羊养殖和良种利用的思考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攀 刘鹏 +3 位作者 苏政 朱婷婷 蒋烈戈 陈瑶 《草食家畜》 2023年第3期6-10,共5页
【目的】养羊业是新疆畜牧业的重要部分,也是塔额垦区的传统和支柱产业,垦区肉羊养殖、出栏均占较高比例。但随着市场化自主经营和养殖方式的改变,诸如良种率低、品种杂乱、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垦区肉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的】养羊业是新疆畜牧业的重要部分,也是塔额垦区的传统和支柱产业,垦区肉羊养殖、出栏均占较高比例。但随着市场化自主经营和养殖方式的改变,诸如良种率低、品种杂乱、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垦区肉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笔者根据塔额垦区肉羊养殖生产现状开展调查和归纳,从饲草料、繁育体系、品种、产业化生产等方面分析,指出肉羊产业中品种开发和利用的突出问题。【结果】提出提高优势资源利用、科学高效的养殖对策和局部区域良繁选育、特培育种和规模杂交改良的良种开发利用思路建议。【结论】肉羊养殖和良种利用是一个系统且科学的工程,需要多方协调并长期开展,逐渐构建和完善良繁体系,才能实现垦区肉羊产业持续发展和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额垦区 肉羊 品种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