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灾减灾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易欢 李娟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4年第1期48-50,共3页
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中国是人口大国,对粮食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农业生产在中国发展建设中始终处于重要地位。我国十分重视农业的生产发展,不断推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而气象条件的变化是影响作物... 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中国是人口大国,对粮食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农业生产在中国发展建设中始终处于重要地位。我国十分重视农业的生产发展,不断推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而气象条件的变化是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气象灾害更是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为此,对新疆的天气、气候特点和农业生产状况展开深入剖析,探讨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严重影响,提出具体的预防、应对手段,为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气象灾害 农业生产 防灾减灾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南疆小海子垦区无膜植棉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马丽 张荣 +3 位作者 王潭刚 胡宝 贾梦梦 孔松 《中国棉花》 2022年第6期33-35,共3页
新疆普遍应用的地膜覆盖植棉方式对原棉品质及土壤环境的影响,不利于绿色、协调、可持续的棉花生产。总结了近些年南疆小海子垦区无膜植棉的表现,结合其特性及当地气候条件,提出该区域无膜植棉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为当地棉花绿色、高效、... 新疆普遍应用的地膜覆盖植棉方式对原棉品质及土壤环境的影响,不利于绿色、协调、可持续的棉花生产。总结了近些年南疆小海子垦区无膜植棉的表现,结合其特性及当地气候条件,提出该区域无膜植棉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为当地棉花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南疆 小海子垦区 无膜植棉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优先控制人为源VOCs关键物种及来源识别 被引量:15
3
作者 姑力巴努·艾尼 郑怡 +3 位作者 高可心 麦麦提·斯马义 谢绍东 祖力皮亚·艾尼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9-482,共14页
为了解河南省人为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特征,识别以臭氧(O3)污染治理为目的的关键VOCs物种及其排放源,以五大类人为源活动水平数据为基础,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了2019年河南省县级人为源VOCs组分化排放清单,并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 为了解河南省人为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特征,识别以臭氧(O3)污染治理为目的的关键VOCs物种及其排放源,以五大类人为源活动水平数据为基础,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了2019年河南省县级人为源VOCs组分化排放清单,并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估算其臭氧生成潜势(OFP),基于OFP识别O3污染治理的关键VOCs物种及其排放源.结果表明:(1)河南省2019年人为源VOCs排放总量为175.62×10^(4)t,其中工艺过程源、移动源、生物质燃烧源、溶剂使用源和化石燃料燃烧源对VOCs排放总量的贡献率分别为28.6%、25.2%、20.8%、19.1%和6.3%.(2)空间分布显示,以郑州市为中心的豫北排放量远高于豫南,呈“一高三低”的空间分布特点,郑州市排放量最高,其排放量为27.7×10^(4)t,漯河市、三门峡市和鹤壁市排放量最低,其排放量均小于5.0×10^(4)t.(3)芳香烃是排放量最高的化学组分,其排放量为47.5×10^(4)t,其次为烷烃(46.3×10^(4)t)、OVOCs(40.3×10^(4)t)和烯烃(20.9×10^(4)t),其中甲苯、乙烯、苯等排放量高的10个物种占排放总量的42.0%.(4)河南省人为源VOCs的总OFP为664.0×10^(4)t,其中,芳香烃和烯烃对OFP的贡献最大,均占总OFP的32%,其次为OVOCs,占比为28.0%;本研究的OFP空间分布与国控点O3浓度和PM_(2.5)-O3大气复合污染空间分布规律高度一致.研究显示,乙烯、间/对-二甲苯、甲苯、丙烯和甲醛等对总OFP的贡献率为67.2%,其主要来源是生物质燃烧、小型客车、建筑涂装、汽车涂装、化学合成、涂料制造、建筑和农业机械等,因此这些VOCs物种和排放源是河南省O3污染治理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源VOCs 组分清单 臭氧生成潜势(OFP) 关键物种和排放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品种纤维品质主要性状遗传效应分析
4
作者 刘晓红 石忠健 +4 位作者 吉维维 卡依沙尔·热合曼 姜爱红 王蕾 周涛 《中国棉花》 2022年第11期12-16,共5页
通过对陆地棉杂交F1的纤维品质性状进行遗传分析,为亲本的选配和优质陆地棉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应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采用MINQUE统计方法,对陆地棉284个亲本,及其杂交后代品质性状(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马克隆值、断裂比... 通过对陆地棉杂交F1的纤维品质性状进行遗传分析,为亲本的选配和优质陆地棉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应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采用MINQUE统计方法,对陆地棉284个亲本,及其杂交后代品质性状(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1年试验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对广义和狭义遗传率、亲本的加性效应和组合的显性效应进行估算。结果表明,陆地棉F1的5个品质性状主要受加性及显性效应的控制,且加性效应在选择时要比显性效应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优质 杂交 品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