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瘢痕子宫对产妇进行再次剖宫产术及第三次剖宫产术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力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1期71-72,共2页
目的:探究瘢痕子宫对产妇进行再次剖宫产术及第三次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医院进行再次剖宫产术或第三次剖宫产术的126例瘢痕子宫产妇及在该院进行初次剖宫产术的92例非瘢痕子宫... 目的:探究瘢痕子宫对产妇进行再次剖宫产术及第三次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医院进行再次剖宫产术或第三次剖宫产术的126例瘢痕子宫产妇及在该院进行初次剖宫产术的92例非瘢痕子宫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进行再次剖宫产术的96例瘢痕子宫产妇作为观察A组,将进行第三次剖宫产术的30例瘢痕子宫产妇作为观察B组,将进行初次剖宫产术的92例非瘢痕子宫产妇作为对照组。然后比较三组产妇的各项手术指标和妊娠结局,分析瘢痕子宫对产妇进行再次剖宫产术及第三次剖宫产术产生的影响。结果:1)观察A组产妇和观察B组产妇术中及术后的总出血量均多于对照组产妇,其手术的时间均长于对照组产妇,其子宫下段肌层的厚度均小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B组产妇术中及术后的总出血量多于观察A组产妇,其手术的时间长于观察A组产妇,其子宫下段肌层的厚度小于观察A组产妇(P<0.05)。2)观察A组产妇和观察B组产妇胎儿窒息、盆腔粘连、术后子宫破裂、血栓形成、子宫复旧不全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B组产妇胎儿窒息、盆腔粘连、术后子宫破裂、血栓形成、子宫复旧不全的发生率均高于观察A组产妇(P<0.05)。结论:与进行初次剖宫产术的非瘢痕子宫产妇相比,进行再次剖宫产术或第三次剖宫产术的瘢痕子宫产妇其各项手术指标和妊娠结局均更差。与进行再次剖宫产术的瘢痕子宫产妇相比,进行第三次剖宫产术的瘢痕子宫产妇其各项手术指标和妊娠结局均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 再次剖宫产术 第三次剖宫产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穿孔(破裂)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伟耀 饶智 +1 位作者 梁志宏 赵象文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4年第11期906-908,共3页
结合结肠穿孔(破裂)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体会。对50例结肠穿孔(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0例患者均经探查确诊,其中入院8 h内确诊20例,24 h内确诊25例,24 h后4例,1周后确诊1例。33例行腹腔镜探查,其中16例在腹... 结合结肠穿孔(破裂)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体会。对50例结肠穿孔(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0例患者均经探查确诊,其中入院8 h内确诊20例,24 h内确诊25例,24 h后4例,1周后确诊1例。33例行腹腔镜探查,其中16例在腹腔镜下完成结肠穿孔修补,4例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结肠穿孔修补,l例同时行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手术,12例中转开腹处理。切口感染二期缝合2例,术后肠瘘再造口1例,肠黏连梗阻1例,盆腔脓肿1例,造口旁疝1例。术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放弃治疗1例。结果表明,提高结肠穿孔(破裂)确诊率主要在于接诊时要考虑此病并运用多种方法证实或排除。而穿孔原因、腹腔情况、全身状态是决定手术方案的关键。腹腔镜下探查并选择性的对部分病例直接进行镜下修补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穿孔 结肠破裂 早期诊断 腹腔镜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20
3
作者 廖辉 伍继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683-1686,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2-03/2015-05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04例152眼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71眼,试验组52例81眼。对... 目的:探讨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2-03/2015-05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04例152眼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71眼,试验组52例81眼。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改良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视力,术后3、7、30d的眼压,术中前房出血、穿透结膜瓣,术后浅前房发生、虹膜炎症、前房积血、滤道阻塞、角膜水肿以及脉络膜脱离多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平均视力为1.4±0.4,视力提高者42例64眼(79.0%),对照组平均视力0.8±0.3,视力提高者31例47眼(6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3、7、30d眼压分别为27.3±4.7、20.7±3.8、16.2±4.4mmH g,对照组术后3、7、30d眼压分别为32.6±3.9、26.5±5.1、20.8±4.7mmH 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中前房出血21眼(25.9%)、术中穿透结膜瓣5眼(6.2%),对照组患者术中前房出血37眼(52.1%)、术中穿透结膜瓣16眼(2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Ⅰ级浅前房14眼(17.3%)、Ⅱ级浅前房11眼(13.6%)、Ⅲ级浅前房2眼(2.5%),对照组Ⅰ级、Ⅱ级、Ⅲ级患者分别为34眼(47.9%)、18眼(25.4%)、19眼(2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虹膜炎症9眼(11.1%)、前房积血10眼(12.3%)、滤道阻塞6眼(7.4%)、角膜水肿8眼(9.9%)、脉络膜脱离2眼(2.5%),对照组术后虹膜炎症21眼(29.6%)、前房积血20眼(28.2%)、滤道阻塞15眼(21.1%)、角膜水肿18眼(25.4%)、脉络膜脱离9眼(1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梁切除术对于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改良青光眼手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急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黄惠 陈新岐 +1 位作者 饶智 潘磊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6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应用于急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47例消化道穿孔患者,根据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围手术期采用ERAS理念进行管理,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进行管理。观...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应用于急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47例消化道穿孔患者,根据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围手术期采用ERAS理念进行管理,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进行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d C反应蛋白(CRP)水平、疼痛评分、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CRP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2/2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78%(8/2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理念应用于急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患者的围手术处理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消化道穿孔修补术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排螺旋CT在小儿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肖岚 毛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0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小儿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26例小儿肺结核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各63例。常规组采用常规DR手段实施诊断,实验组采用16排螺旋CT进行诊断,对两组患儿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儿的诊断检出率92...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小儿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26例小儿肺结核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各63例。常规组采用常规DR手段实施诊断,实验组采用16排螺旋CT进行诊断,对两组患儿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儿的诊断检出率92%明显高于常规组患儿的检出率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排螺旋CT在小儿肺结核的诊断过程中能够显著增加小儿的诊断检出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排螺旋CT 小儿肺结核 诊断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伟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11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前列地尔 急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临床常见阴道炎的药物治疗及疗效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力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2期70-70,72,共2页
目的:观察妇科临床常见阴道炎的药物治疗及疗效。方法:收治霉菌性阴道炎患者3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愈30例(78.95%),好转7例(18.42%),无效1例(2.63%),有效率达到97.37%。结论:局部用药联合栓剂或者口服药物治疗妇科阴道炎... 目的:观察妇科临床常见阴道炎的药物治疗及疗效。方法:收治霉菌性阴道炎患者3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愈30例(78.95%),好转7例(18.42%),无效1例(2.63%),有效率达到97.37%。结论:局部用药联合栓剂或者口服药物治疗妇科阴道炎能够起到较好的作用,抑菌效果明显,治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阴道炎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什地区不同民族3岁以下儿童营养性贫血现状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蒋浩荣 毛莲 黄月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4期74-75,共2页
目的分析喀什地区不同民族幼儿营养性贫血现状及解决措施。方法 1800例喀什地区接受治疗的营养性贫血患儿(3岁以下),按照民族不同分成汉族组、维族组、塔族组,每组600例。检测不同年龄、性别、地域的贫血发生率、血红蛋白检测结果。结... 目的分析喀什地区不同民族幼儿营养性贫血现状及解决措施。方法 1800例喀什地区接受治疗的营养性贫血患儿(3岁以下),按照民族不同分成汉族组、维族组、塔族组,每组600例。检测不同年龄、性别、地域的贫血发生率、血红蛋白检测结果。结果汉族男性幼儿贫血相对较多,塔族及维族女性幼儿贫血相对较多;三组小儿均以1~2岁患病率最高,其次为2~3岁,最低为0~1岁,贫血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男性儿童血红蛋白相对最高,塔族女性儿童血红蛋白含量相对最低;平原及高原地区贫血情况,平原地区贫血率为39.42%(473/1200)低于50.50%(303/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区域3岁以下幼儿贫血相对平原高发,而且血红蛋白含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而且汉族男性幼儿多见,塔族及维族女性小儿多见,可能性原因在于民族之间喂养习惯不同,且高原区域物资相对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性贫血 儿童 血清铁 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URSL和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
9
作者 仲华维 张志江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20期25-26,共2页
目的:对比用URSL(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和ESWL(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期内我院收治的9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资料进行研究。将这90例患者分为ESWL组和URSL组。为ESWL组患者使用ESWL进行治疗,为URSL组... 目的:对比用URSL(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和ESWL(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期内我院收治的9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资料进行研究。将这90例患者分为ESWL组和URSL组。为ESWL组患者使用ESWL进行治疗,为URSL组患者使用URSL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各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URSL组中的中段结石患者和下段结石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ESWL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SWL组患者中的上段结石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URSL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RSL组患者各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ESWL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WL适用于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URSL适用于治疗输尿管中段结石和输尿管下段结石。但是,用URSL对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且其各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低。因此,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为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SL ESWL 输尿管上段结石 输尿管中段结石 输尿管下段结石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提高检验工作质量的技术管理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汪磊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16期111-113,共3页
医学检验工作是通过仪器和技术的使用获得临床数据,为医学诊断提供依据,以提高治疗的准确性。新技术、新设备下的医学检验数据应具有真实性、合理性,从而有效的解决医学临床急诊和门诊相关问题。目前的检验科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人... 医学检验工作是通过仪器和技术的使用获得临床数据,为医学诊断提供依据,以提高治疗的准确性。新技术、新设备下的医学检验数据应具有真实性、合理性,从而有效的解决医学临床急诊和门诊相关问题。目前的检验科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人员流动性大、临床检验科的受重视程度低、检验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各大医院的检查项目素质不一,甚至同一患者在不同的医院和不同的医生检验下其结果也不尽相同。检验质量控制就是通过不同的措施,将检验结果或者数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减少检验误差。另外,基层医院对于检验技术的保护不准确,使工作人员的理论基础薄弱,检验科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强,一些甚至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更别提长期的实践。医院要通过多种手段来确保临床检验的可信度,提高检验者的自身修养,以便于更好地反映被检对象的真实情况。在医学检验结果的保证过程中,检验人员的素质始终应是医院强调的重点,只有本着科学、严禁的态度才能确保检验的准确性。文章侧重于从检验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角度出发,在肯定检验工作质量技术管理重要性的前提下阐述了医学检验工作管理工作的优化,以提高临床检验的质量,保证患者治疗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检验 检验质量 技术管理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四肢骨折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枫 曾雪松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26期20-20,22,共2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在治疗创伤骨科四肢骨折中的疗效。方法:收治创伤骨科四肢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内固定治疗,试验组给予外固定架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在治疗创伤骨科四肢骨折中的疗效。方法:收治创伤骨科四肢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内固定治疗,试验组给予外固定架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架可有效缩短创伤骨科四肢骨折患者的治疗时间,加快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架 创伤四肢骨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阿托伐他汀和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漆瑞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21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阿托伐他汀和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8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使用曲美他嗪进行治... 目的:探讨使用阿托伐他汀和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8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使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和曲美他嗪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平板运动试验的结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平板运动试验时ST段下降1 mm的时间、运动持续的时间、诱发心绞痛的时间及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05,P=0.4881)。结论:使用阿托伐他汀和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心功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阿托伐他汀 曲美他嗪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耳穴压贴与针灸技术对社区老年性高血压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古再丽阿依·帕尔哈提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30期104-105,共2页
目的:分析中医耳穴压贴与针灸技术治疗社区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3月-2020年10月收治老年性高血压患者10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在针灸基础上采用耳穴压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 目的:分析中医耳穴压贴与针灸技术治疗社区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3月-2020年10月收治老年性高血压患者10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在针灸基础上采用耳穴压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耳穴压贴联合针灸治疗,相较于单独针灸治疗,更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血压水平,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耳穴压贴 针灸 老年性高血压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骨折术后骨不连20例效果分析
14
作者 曾雪松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2期67-67,69,共2页
目的:观察使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20例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给予锁定加压钢板方法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愈合率90.0%,平均愈合时间(7.2±0.3)个月。结论:使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骨折术后骨不连... 目的:观察使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20例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给予锁定加压钢板方法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愈合率90.0%,平均愈合时间(7.2±0.3)个月。结论:使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术后不连 锁定加压钢板 愈合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