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两例尼曼-皮克病家系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冯秀丽 杨忠伟 +1 位作者 范新平 曹旭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44-747,共4页
目的对2例老年C型尼曼-皮克病(Niemann-Pick disease type C,NPC)患者及家系的NPC1和NPC2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基因型与表型关系。方法采集2例NPC患者及家系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引物设计扩增,直接基因测序检测。结果2例患者在NPC1基... 目的对2例老年C型尼曼-皮克病(Niemann-Pick disease type C,NPC)患者及家系的NPC1和NPC2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基因型与表型关系。方法采集2例NPC患者及家系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引物设计扩增,直接基因测序检测。结果2例患者在NPC1基因6号外显子发现1个杂合子位点A644G(H215R),导致第215位氨基酸由His突变为Arg;18号外显子发现1个杂合子位点N931N(C2793T),氨基酸编码没有改变;2例家系其他成员未发现异常。结论 NPC患者具有典型NPC临床特征,在基因水平上发现,相关基因突变位点或新的突变位点,但家系基因特征不明显。因此,对于老年NPC患者或存在其他致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曼-皮克病 基因型 氨基酸序列 突变 骨髓移植 杂合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烟窝处远端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身高180~188 cm患者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叶绍东 刘海明 +12 位作者 高立建 唐杨 王欢欢 宋莹 田涛 刘小宁 宋雷 高展 杨伟宪 陈珏 刘海波 陈纪林 袁晋青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32-838,共7页
目的:探讨身高180~188 cm患者中应用现有器械实施经鼻烟窝处远端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21年8月至2022年4月在我院接受经鼻烟窝处远端桡动脉入路冠脉造影或介入治疗的130例患者,按身... 目的:探讨身高180~188 cm患者中应用现有器械实施经鼻烟窝处远端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21年8月至2022年4月在我院接受经鼻烟窝处远端桡动脉入路冠脉造影或介入治疗的130例患者,按身高分为身高180~188 cm组(n=44)和身高<180 cm组(n=86)。收集两组患者人口基线特征、临床基本资料和用药情况、病变特点以及手术入路血管迂曲情况,比较两组穿刺时间、冠脉造影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时间、对比剂用量、曝光时间、操作成功率及穿刺相关并发症(血管并发症、桡动脉闭塞率)的差异。结果:两组造影导管到位成功率均为100%(身高180~188 cm组1例因路径动脉迂曲改良导管后成功)。身高180~188 cm组和身高<180 cm组穿刺时间[(3.40±1.89)min vs.(3.62±2.50)min],造影时间[(11.48±2.98)min vs.(12.02±5.48)min],PCI时间[(45.14±34.81)min vs.(45.04±25.64)min],放射剂量[(2092.48±1893.38)mGy vs.(1719.36±1320.37)mGy],曝光时间[(924.20±859.99)s vs.(939.60±761.81)s],对比剂用量[(132.73±80.39)ml vs.(134.71±68.31)ml],术后压迫时间[(3.14±0.88)h vs.(2.95±0.30)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介入操作成功率均为100%,且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身高180~188 cm组和身高<180 cm组出现桡动脉痉挛的患者分别为5例(11.4%)和7例(8.1%),出现拇指麻木感的为2例(4.5%)和3例(3.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4 h两组均无桡动脉闭塞发生。结论:本研究初步显示,对于身高180~188 cm且锁骨下动脉无严重迂曲的患者,利用现有器械实施经鼻烟窝处远端桡动脉入路的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身高180~188 cm 远端桡动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7F薄壁鞘管经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徐娜 徐淑清 +19 位作者 刘海明 王攀 唐杨 张海峰 石万克 宋莹 崔成 王欢欢 田涛 刘小宁 张茵 宋雷 高展 刘海波 陈珏 徐波 吴永健 杨伟宪 袁晋青 高立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86-1090,共5页
目的:分析应用国产7F薄壁鞘管经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入路(dTRA)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连续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使用国产7 F薄壁鞘管经鼻烟壶区dTRA行PCI的患者共63例。分析手术... 目的:分析应用国产7F薄壁鞘管经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入路(dTRA)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连续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使用国产7 F薄壁鞘管经鼻烟壶区dTRA行PCI的患者共63例。分析手术成功率、即刻入路相关并发症和24 h桡动脉闭塞的发生情况。结果:63例患者中,1例穿刺失败,更改为右桡动脉穿刺,远端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98.4%;4例患者因闭塞血管病变严重未能开通,PCI手术成功率为93.7%,平均PCI手术时间为(80.1±43.5)min。3例(4.8%)患者成功完成左侧dTRA,47例(74.6%)患者成功完成右侧dTRA,12例(19.0%)患者成功完成双侧dTRA(均为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穿刺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透视时间)分别为(3.0±1.7)min和(38.8±18.9)min。术后4例(6.3%)发生血管并发症,包括1例穿刺部位少量出血,无皮下血肿,1例桡动脉痉挛,2例术后手臂疼痛/肿胀,所有患者均未发生24 h桡动脉闭塞。结论:使用国产7F薄壁鞘管经鼻烟壶区dTRA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具有较高的成功率,行PCI安全、有效,术后即刻入路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桡动脉闭塞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F薄壁鞘管 远端桡动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族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徐娟 高志刚 王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15-1417,共3页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对哈萨克族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在我院行常规内镜检查诊断为食管黏膜病变的哈萨克族患者106例为实验组研究对象,随机选取30例同时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常规内...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对哈萨克族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在我院行常规内镜检查诊断为食管黏膜病变的哈萨克族患者106例为实验组研究对象,随机选取30例同时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常规内镜检查食道黏膜未见异常)作为对照组。分别应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观察两组患者的食管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PCL)的形态学改变,统计其分型结果。同时对实验组行病理学检查,统计其病理诊断结果。结果实验组病理诊断结果:早期食管癌10例,低级别瘤变16例,高级别瘤变11例,食管炎69例;IPCL分型结果:对照组均为Ⅰ型;实验组中早期食管癌的IPCL分型主要为Ⅳ型,低级别瘤变主要为Ⅱ型与Ⅲ型,高级别瘤变主要为Ⅲ型,食管炎分型主要为Ⅱ型。结论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可清晰的显示食管病变位置及病变范围,并能通过食管黏膜IPCL分型来分析组织学的病理类型,对诊断哈萨克族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哈萨克族 早期食管癌 癌前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