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蚜吡虫啉、啶虫脒不同品系解毒酶活性测定和增效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郭天凤 史雪岩 +1 位作者 高希武 刘晓宁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8-394,共7页
通过棉蚜Aphis gossypii吡虫啉和啶虫脒抗性、敏感品系解毒酶活性测定和增效剂试验,明确与抗药性产生密切相关的解毒酶。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生化分析方法,研究棉蚜吡虫啉和啶虫脒品系解毒酶活性变化和增效剂的增效作用。解毒酶活性测定... 通过棉蚜Aphis gossypii吡虫啉和啶虫脒抗性、敏感品系解毒酶活性测定和增效剂试验,明确与抗药性产生密切相关的解毒酶。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生化分析方法,研究棉蚜吡虫啉和啶虫脒品系解毒酶活性变化和增效剂的增效作用。解毒酶活性测定表明,棉蚜吡虫啉和啶虫脒抗性品系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细胞色素P450s O-脱乙基比活力都高于敏感品系,其中抗感品系中羧酸酯酶、细胞色素P450-O-脱乙基比活力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吡虫啉抗性品系三种解毒酶活性分别为敏感品系的3.26倍、1.08倍、1.60倍和1.58倍;啶虫脒抗性品系三种解毒酶活性分别为敏感品系的2.91倍、1.04倍、1.69倍和1.46倍。增效剂磷酸三苯酯(TPP)、增效醚(PBO)、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在吡虫啉敏感品系中的增效比分别为1.12、1.09、0.97,在吡虫啉抗性品系中的增效比分别为2.02、1.75、1.05;在啶虫脒敏感棉蚜品系中的增效比为1.02、1.03、1.02,在啶虫脒抗性棉蚜品系中的增效比为1.77、1.61、1.04。增效剂试验和解毒酶试验表明,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在棉蚜对吡虫啉、啶虫脒的抗性产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吡虫啉 啶虫脒 解毒酶活性测定 增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蚜对吡虫啉的抗性选育和现实遗传力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郭天凤 马野萍 +9 位作者 丁荣荣 杜晶 周晶 李国萍 蔡晓丽 王国平 赵富强 李家胜 史雪岩 高希武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0-334,共5页
【目的】为了评估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对吡虫啉的抗性风险,在室内进行了棉蚜对吡虫啉(imidacloprid)的抗性选育和抗性现实遗传力分析。【方法】采用单头反选育法和群体汰选法,分别得到了棉蚜对吡虫啉敏感品系(LC50为0.176 m... 【目的】为了评估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对吡虫啉的抗性风险,在室内进行了棉蚜对吡虫啉(imidacloprid)的抗性选育和抗性现实遗传力分析。【方法】采用单头反选育法和群体汰选法,分别得到了棉蚜对吡虫啉敏感品系(LC50为0.176 mg/L)和抗性品系(LC50为14.657 mg/L)。采用阈性状分析方法,获得棉蚜对吡虫啉的抗性现实遗传力(h2)。【结果】相对于田间原始种群(LC50为0.346 mg/L),吡虫啉敏感棉蚜品系对吡虫啉的LC50减少了2倍;获得的吡虫啉抗性棉蚜品系,经过40代的选育,得到抗性倍数为室内敏感品系的83.27倍的抗性品系。棉蚜对吡虫啉的抗性现实遗传力(h2)为0.1478。进一步预测其抗性发展速度,基于80%~90%的选择压力,预计抗性增长100倍时,吡虫啉可使用30.2~38.1代。【结论】这些研究说明棉蚜对吡虫啉存在抗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吡虫啉 抗性选育 现实遗传力 抗性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蚜啶虫脒不同品系解毒酶活性测定和增效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郭天凤 周晶 +8 位作者 叶玉霞 王国平 蔡晓莉 刘铨义 曾庆涛 冯洋 赵富强 李家胜 马野萍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34-1339,共6页
【目的】通过棉蚜啶虫脒抗性、敏感品系解毒酶活性测定和增效剂试验,明确与抗药性产生密切相关的解毒酶。【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生化分析方法,研究棉蚜啶虫脒品系解毒酶活性变化和增效剂的增效作用。【结果】棉蚜啶虫脒抗性品系羧... 【目的】通过棉蚜啶虫脒抗性、敏感品系解毒酶活性测定和增效剂试验,明确与抗药性产生密切相关的解毒酶。【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生化分析方法,研究棉蚜啶虫脒品系解毒酶活性变化和增效剂的增效作用。【结果】棉蚜啶虫脒抗性品系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细胞色素P450s O-脱乙基比活力都高于敏感品系,其中抗感品系中羧酸酯酶、细胞色素P450s O-脱乙基比活力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啶虫脒抗性品系三种解毒酶活性分别为敏感品系的2.91、1.04和1.69倍。增效剂磷酸三苯酯(TPP)、增效醚(PBO)、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在啶虫脒敏感棉蚜品系中的增效比为1.02、1.03、1.02,在啶虫脒抗性棉蚜品系中的增效比为1.77、1.61、1.04。【结论】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在棉蚜对啶虫脒的抗性产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啶虫脒 解毒酶活性测定 增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滴施次数及比例对机采棉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殷星 禄涛 +7 位作者 曾庆涛 张文 耿亚红 杨振华 周华 闵伟 冶军 侯振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71-1978,共8页
【目的】研究氮肥随水滴施次数和分配比例对机采棉生长、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方法】2017~2018两年田间试验,设置5个处理:(1)不施氮肥(CK),(2)施肥8次+前轻后重(习惯施肥,N8-B),(3)施肥8次+前重后轻(N8-F),(4)施肥10次+前轻后重... 【目的】研究氮肥随水滴施次数和分配比例对机采棉生长、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方法】2017~2018两年田间试验,设置5个处理:(1)不施氮肥(CK),(2)施肥8次+前轻后重(习惯施肥,N8-B),(3)施肥8次+前重后轻(N8-F),(4)施肥10次+前轻后重(N10-B),(5)施肥10次+前重后轻(N10-F)。【结果】增加氮肥施用次数显著提高棉花干物质重和氮素吸收量。在相同氮肥滴施次数下,氮肥分配“前重后轻”处理(F)棉花干物质重和氮素吸收量均显著高于“前轻后重”处理(B)。2017和2018年,施肥10次处理棉花产量较施肥8次处理分别增加17.9%和34.7%,棉花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4.02和28.61个百分点。N8-F和N10-F处理棉花产量较相同施肥次数的N8-B和N10-B处理分别增加7.0%~11.1%和12.1%~21.5%,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2.0~26.5和11.2~24.9个百分点。【结论】增加氮肥滴施次数及前期施用比例可促进滴灌机采棉生长和氮素吸收,提高机采棉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棉 氮肥 滴施次数及比例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引棉花品种(系)在北疆适应性分析
5
作者 叶玉霞 王国平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10期118-121,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对从各地引进的棉花品种(系)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纤维品质、综合表现及与本地品种的差异进行鉴定,客观评价参试品种(系)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筛选出适合本区域种植的棉花品种。
关键词 棉花 外引品种(系)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