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杨河市麦后复种大豆品种黑河35高产栽培技术
1
作者 杨忠旺 方红联 +2 位作者 赵春丽 牛敏 范雅静 《大豆科技》 2024年第5期48-51,共4页
麦后复种大豆是大豆扩面增产的重要途径之一,发展复种大豆可提高土壤肥力和产量,获得较高经济效益。文章对胡杨河市麦后复种大豆品种黑河35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包括复种选地、种子处理、滴灌带选择、抢时早播、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等,... 麦后复种大豆是大豆扩面增产的重要途径之一,发展复种大豆可提高土壤肥力和产量,获得较高经济效益。文章对胡杨河市麦后复种大豆品种黑河35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包括复种选地、种子处理、滴灌带选择、抢时早播、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等,旨在为胡杨河市麦后复种大豆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河市 麦后复种 黑河35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脱叶催熟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冯志超 王俊刚 +1 位作者 丁荣荣 王中华 《新疆农垦科技》 2019年第8期27-28,共2页
本文结合奎屯地区棉花脱叶剂催熟技术应用实际,从棉花脱叶催熟剂类型选择、使用条件、施用机械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科学使用棉花脱叶剂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棉花 脱叶催熟剂 施用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疆复播大豆种植技术 被引量:4
3
作者 彭勇 双文 +2 位作者 王忠华 毛鹏志 刘欣 《新疆农垦科技》 2023年第4期7-8,共2页
北疆沿天山北麓冬小麦收获后热量资源仍然丰富,≥10℃积温2 000~2 200℃,选择极早熟大豆品种,麦收后抢抓农时复播大豆,可实现复播大豆高产种植。本文从复播大豆的品种选择、构建合理的高密度群体、化学调控、水肥运筹、病虫害防控、机... 北疆沿天山北麓冬小麦收获后热量资源仍然丰富,≥10℃积温2 000~2 200℃,选择极早熟大豆品种,麦收后抢抓农时复播大豆,可实现复播大豆高产种植。本文从复播大豆的品种选择、构建合理的高密度群体、化学调控、水肥运筹、病虫害防控、机械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复播大豆种植技术,为大面积推广麦后复播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播 大豆 种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沃液元素9+1水溶肥在棉花上的应用
4
作者 孙玉岩 王文博 《农村科技》 2024年第2期31-33,共3页
本文通过田间对比试验,探究施用沃液元素9+1水溶肥对棉花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基础上667米2投入新型肥料沃液元素9+1水溶肥0.9千克,能促进棉花生长发育,减少蕾铃脱落,增加单株成铃数、单铃重,提高衣分,667米2... 本文通过田间对比试验,探究施用沃液元素9+1水溶肥对棉花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基础上667米2投入新型肥料沃液元素9+1水溶肥0.9千克,能促进棉花生长发育,减少蕾铃脱落,增加单株成铃数、单铃重,提高衣分,667米2增产籽棉28.9千克、增效167.2元。建议棉花种植过程中,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应用新型肥料沃液元素9+1水溶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液元素9+1水溶肥 棉花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节胺化学打顶对棉花株型结构、产量形成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王海标 王林 +2 位作者 毕显杰 王文博 宋敏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4-79,共6页
研究2种氟节胺化学打顶剂对棉花株型指标、产量形成及纤维品质的影响,为棉花化学打顶技术的推广提供依据。试验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喷施打顶剂A和B,A为25%氟节胺悬浮剂,B为40%氟节胺悬浮剂,2种打顶剂均分2次于7月3日、7月24日喷施,用量均... 研究2种氟节胺化学打顶剂对棉花株型指标、产量形成及纤维品质的影响,为棉花化学打顶技术的推广提供依据。试验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喷施打顶剂A和B,A为25%氟节胺悬浮剂,B为40%氟节胺悬浮剂,2种打顶剂均分2次于7月3日、7月24日喷施,用量均是60 mL+95 mL,人工打顶作为对照。测定各处理棉花株型、棉铃空间分布、产量形成因素、纤维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化学打顶棉花株高、主根长、单株果枝数比人工打顶增加,主茎节间缩短,果枝与主茎夹角略微减小,株型紧凑;同一时期棉花开花数、结铃数、吐絮数略微增加,但差异不显著;顶部果枝结铃数减少,内围铃数增加;衣分显著增加,产量及构成因素略微增加,但差异不显著;对棉花整株纤维品质不产生显著影响,对中部棉铃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可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初步表明,氟节胺化学打顶可以有效控制棉花株高,塑造良好株型,提高棉花产量,对整株棉铃纤维品质无显著影响。化学打顶技术良好的应用效果对实现新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化学打顶 株型 产量 纤维品质 棉铃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地区稻草鲜活部分掩埋还田后腐解动态 被引量:3
6
作者 石广跃 方红联 付炳春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1期123-126,共4页
针对苏北地区大面积生产上小麦经常出现因稻草全量还田而导致小麦严重缺苗断垄,进而造成小麦明显减产的问题。淮安市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已经持续7年成功实施了稻麦秸秆全量还田,进行了稻草鲜活部分埋入麦田以后腐解动态试验。试验结... 针对苏北地区大面积生产上小麦经常出现因稻草全量还田而导致小麦严重缺苗断垄,进而造成小麦明显减产的问题。淮安市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已经持续7年成功实施了稻麦秸秆全量还田,进行了稻草鲜活部分埋入麦田以后腐解动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苏北地区稻草掩埋还田以后鲜活部分至小麦成熟期干重累计下降了67.60%,其中小麦拔节前下降的25.02个百分点,主要由呼吸消耗与活细胞败亡所致,小麦拔节期至成熟期是鲜活稻草腐解的主要时期,与小麦快速生长、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完全同步。因此,苏北地区实施稻草全量还田时,应增施小麦拔节孕穗肥中的氮肥,而不是基肥,以消除争氮矛盾,同时促进小麦高产与秸秆腐解快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稻草 秸秆还田 掩埋还田 腐解动态 苏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比脱叶剂对早熟机采棉的应用效果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文博 马晓梅 +1 位作者 孙玉岩 王海娟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7期140-142,300,共4页
新陆早51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早熟陆地棉品种,该品种丰产性好,纤维品质优良,且形态特征适宜机采。本试验通过对新陆早51号喷施不同配比脱叶剂,对脱叶后棉花脱叶率、吐絮率、单铃重、衣分等指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对... 新陆早51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早熟陆地棉品种,该品种丰产性好,纤维品质优良,且形态特征适宜机采。本试验通过对新陆早51号喷施不同配比脱叶剂,对脱叶后棉花脱叶率、吐絮率、单铃重、衣分等指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对80%瑞脱隆脱叶效果较敏感;脱吐隆和80%瑞脱隆对该品种棉铃吐絮效果差异不显著;不同药剂处理对该品种单铃重、衣分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叶剂 机采棉 脱叶率 脱叶药效 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C处理对不同棉花品种生理生育特性影响的研究
8
作者 刘铨义 冯杨 +3 位作者 王国平 王文博 曾庆涛 蔡晓莉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3期140-143,共4页
进行了DPC(缩节安)对新陆早36号、993和新陆中26号棉花品种的生理生育特性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生理上DPC可以促使叶绿素合成,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光全效能强;在生育上DPC可以有效地降低果枝始节、始节高和株高,增加有效果台数、单株... 进行了DPC(缩节安)对新陆早36号、993和新陆中26号棉花品种的生理生育特性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生理上DPC可以促使叶绿素合成,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光全效能强;在生育上DPC可以有效地降低果枝始节、始节高和株高,增加有效果台数、单株成铃和铃重,减少脱落。打顶后喷施缩节安,可以塑造棉花理想株型,对倒二枝果枝长度影响最大,其次是倒三枝,最小是倒一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DPC 生理生育特性 SPAD值 叶片氮含量N% 光化学效率Fv/F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