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Web AppBuilder的棉田病虫害信息服务平台构建 被引量:6
1
作者 许金霞 赵庆展 +2 位作者 张清 靳光才 周文杰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5-160,共6页
为及时获取和共享棉田病虫害信息,以便农技人员采取防治措施,使用移动终端进行病虫害信息采集,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基于Arc GIS Server服务发布、Arc GIS Javascript API等关键技术,利用Web App Builder框架构建团场棉田病虫害信息服务... 为及时获取和共享棉田病虫害信息,以便农技人员采取防治措施,使用移动终端进行病虫害信息采集,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基于Arc GIS Server服务发布、Arc GIS Javascript API等关键技术,利用Web App Builder框架构建团场棉田病虫害信息服务平台,设计病虫害信息服务产品的生成与表现方式,建立病虫害发布流程,实现了棉花病虫害信息及时分析统计、发布与大面积共享。测试表明,该平台具有交互性好,响应速度快,用户界面丰富、体验性强等特点,可为棉花病虫害防治提供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田病虫害 信息共享 服务发布 WEB GIS 监测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无人机油菜长势调查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宁川 赵庆展 韩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5-268,共4页
精准农业以实时准确地获得作物生长信息为前提,可精确调控各种环境因素,促进农业物资合理利用和实现高产。在各种生长信息中,作物长势相关的参数是研究的重点。基于无人机的作物长势调查能够适应农田的复杂环境,在作业效率和降低成本上... 精准农业以实时准确地获得作物生长信息为前提,可精确调控各种环境因素,促进农业物资合理利用和实现高产。在各种生长信息中,作物长势相关的参数是研究的重点。基于无人机的作物长势调查能够适应农田的复杂环境,在作业效率和降低成本上也有明显的优势。为此,开发了基于机器视觉的油菜长势调查方法,利用无人机搭载数码相机拍摄油菜图像,经过机器视觉分析处理后区分不同生育时期的油菜。以H分量值作为与生物量相关的特征参数,用于反映油菜的长势。在实际的应用中,建模样本的H值与实测生物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建立的模型准确计算出检验样本的生物量,为油菜的长势调查和产量预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无人机 油菜 长势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坡土壤盐渍化光谱响应特征与动态监测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尹小君 宁川 +2 位作者 韩峰 张雅 高军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6期277-281,共5页
土壤盐渍化是我国干旱区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分析不同地物和不同等级土壤盐渍化光谱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机器学习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以Landsat-TM和Landsat-ETM^+多光谱遥感影像和野外调查数据为数据源,分析... 土壤盐渍化是我国干旱区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分析不同地物和不同等级土壤盐渍化光谱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机器学习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以Landsat-TM和Landsat-ETM^+多光谱遥感影像和野外调查数据为数据源,分析天山北坡典型区域土壤盐渍化的变化规律和转移特征。结果表明:盐渍土壤区别于水体、沙漠和植被的最佳波段是710~900 nm;重度盐渍土壤的光谱反射率在波长为400~900 nm范围内普遍高于其他盐渍化土壤;SVM模型对1990年、2000年/2014年3期天山北坡典型区域遥感影像的分类精度达到84%以上,Kappa系数均在0.86以上,土壤盐渍化面积在1990-2000年间增加了1 032.86 hm^2,在2000-2014年间减少了1 581.84 hm^2;1990-2000年间,裸土转移为盐渍地的面积比较大,2000-2014年间,盐渍地转化为耕地和裸土的面积比较大,土壤盐渍化面积先增后减的变化波动,表明随着土地利用和农田灌溉方式的改良,新疆北疆地区土壤盐渍化程度得到了明显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土壤盐渍化 光谱响应特征 动态监测 S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与双注意力网络的城市边缘区不透水面变化检测
4
作者 穆正阳 戴建国 +4 位作者 张国顺 侯文庆 陈沛沛 曹宇娟 许淼淼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55-362,共8页
不透水面作为城市化的重要特征,可直观反映城市化范围,利用遥感影像与计算机视觉检测不同时序间城市边缘区不透水面的变化,是观测城市扩张的有效手段,对于城建规划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和自然环境的... 不透水面作为城市化的重要特征,可直观反映城市化范围,利用遥感影像与计算机视觉检测不同时序间城市边缘区不透水面的变化,是观测城市扩张的有效手段,对于城建规划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和自然环境的过渡区域,地物类型复杂凌乱,具有高度异质性,为变化检测任务带来了巨大挑战。为解决这些问题,该方法采用SE(Squeeze and Excitation)压缩激励结构与多尺度融合模块(Multi-scale Fusion Module,MSFM)对Deeplabv3+网络进行改进优化,构建高精度不透水面变化提取网络MSDANet(Muti-scale Dual-attention Network,MSDANet),实现不透水面变化自动提取。同时,基于Google Earth卫星影像平台,获取2017年与2021年乌鲁木齐城市边缘区可见光影像,构建一个注释良好的高分辨率不透水面变化检测数据集HISCD,并将其开源。通过与7种主流变化检测网络进行对比,MSDANet取得了最好的结果,具有良好的变化提取能力,能够精准提取多种不透水面变化类型。在HISCD测试集中OA,Precision,Recall,F1与MIoU各指标分别达到了90.77%,80.51%,78.83%,79.63%与68.80%。该方法为城市扩张分析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方法,为城市空间规划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城市扩张 不透水面 变化检测 高分辨率 变化检测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GIS与北斗/GPS的放牧监测系统 被引量:9
5
作者 王伟强 汪传建 +3 位作者 余晓平 文春雷 张雅 孙世泽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02-206,共5页
现有的牧群追踪系统仅实现了牧群位置实时显示、历史轨迹查询和围栏报警功能,已无法满足草地畜牧管理部门对于牧场放牧强度和牧群采食情况监测等功能的更高需求。针对上述问题,结合草地科学理论与空间分析方法,提出基于放牧时空轨迹数... 现有的牧群追踪系统仅实现了牧群位置实时显示、历史轨迹查询和围栏报警功能,已无法满足草地畜牧管理部门对于牧场放牧强度和牧群采食情况监测等功能的更高需求。针对上述问题,结合草地科学理论与空间分析方法,提出基于放牧时空轨迹数据的牧群采食量分布模型和牧场放牧强度监测方法。在已建立的物联网位置服务平台基础上,集成Web GIS空间分析技术与可视化技术,建立了物联网牧群轨迹数据采集与Web GIS时空数据分析的放牧监测系统。系统实现了牧群位置地图显示、牧场放牧强度监测、牧群采食量分布监测3个功能。以新疆天山北麓牧场为案例对系统进行了应用分析,结果表明,系统能有效地实现牧群位置信息、牧场放牧强度信息、牧群采食量分布信息的动态监测,可为相关管理部门对放牧信息的监测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 监测 采食量 放牧强度 WEBGIS 北斗/GPS 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无人机遥感影像分类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伟 赵庆展 +2 位作者 汪传建 陈洪 李沛婷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7-191,共5页
针对SVM容易出现过学习、泛化能力下降的问题,利用LSSVM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的自身优势,对高分辨率无人机多光谱影像进行地物分类识别。采用固定翼无人机搭载Micro MCA12 Snap多光谱相机,获取研究区域玛纳斯河畔的多光谱影像,首先利用最... 针对SVM容易出现过学习、泛化能力下降的问题,利用LSSVM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的自身优势,对高分辨率无人机多光谱影像进行地物分类识别。采用固定翼无人机搭载Micro MCA12 Snap多光谱相机,获取研究区域玛纳斯河畔的多光谱影像,首先利用最佳波段指数法与光谱信息、纹理信息结合得到最佳特征波段组合,从而降低数据维度,进而利用粒子群优化和网格搜索算法分别进行参数寻优并交叉验证方法对影像进行SVM和LSSVM对比试验。结果表明,Micro MCA12 Snap多光谱传感器所选择的1、6、11波段组合及NDVI、NDWI、Mean特征信息组合,粒子群优化LSSVM分类的总体精度较网格搜索LSSVM高0.092%,Kappa系数高0.006;粒子群优化LSSVM分类的总体精度较粒子群优化SVM分类高2.021%,Kappa系数高0.008。试验方法改善了各种地物特别是裸地与沙石的区分,是对该相机及特征组合进行分类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粒子群优化 网格搜索 交叉验证 无人机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GIS的棉蚜虫害监测预警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5
7
作者 周文杰 赵庆展 +3 位作者 靳光才 许金霞 张清 张鸿静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3-168,共6页
为快速准确实现棉蚜虫害监测并向农技人员及农户提供预警防治信息,使用移动GIS技术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一二五团研究区棉蚜虫害信息进行采集,采用反距离插值方法得到棉蚜虫害的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对栅格数据进行重分类和矢量化处... 为快速准确实现棉蚜虫害监测并向农技人员及农户提供预警防治信息,使用移动GIS技术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一二五团研究区棉蚜虫害信息进行采集,采用反距离插值方法得到棉蚜虫害的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对栅格数据进行重分类和矢量化处理,从而得到棉蚜虫害空间分布矢量图,利用基于位置的空间链接得到每个条田块的棉蚜虫害发生等级并将专题图进行发布,实现棉蚜虫害监测;棉蚜虫害预警则是在监测基础上,利用基于温湿系数的棉蚜发生等级预报模型推算棉蚜未来5 d内的发生情况,并将预测值与插值结果进行比较,标记各个条田块的棉蚜发生趋势,同时记录棉蚜发生等级大于经济阈值的条田块,然后利用Jpush推送技术向用户终端推送棉蚜发生趋势以及预警防治信息。研究区初步应用表明,用户可利用手机APP实时掌握棉蚜虫害的发生等级,全面了解棉蚜虫害的发展趋势,具有操作简便、高效便捷、实时性强等特点,可为棉蚜虫害的监测、预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GIS 棉蚜 监测 预报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GIS的棉田病虫害服务发布系统
8
作者 靳光才 赵庆展 +1 位作者 周文杰 许金霞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6-199,共4页
针对棉田病虫害信息发布时效性差、服务形式单一、针对性不足等问题,基于移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GIS)技术研发了服务器/客户端(C/S)架构下的棉叶螨病虫害信息发布系统。服务端运用ArcGIS Server实现对病... 针对棉田病虫害信息发布时效性差、服务形式单一、针对性不足等问题,基于移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GIS)技术研发了服务器/客户端(C/S)架构下的棉叶螨病虫害信息发布系统。服务端运用ArcGIS Server实现对病虫害专题的统一发布与管理。针对病虫害专题图和基础棉田信息进行交叉分析,然后使用ArcMap中的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简称SQL)语句筛选出虫害等级较高的区域,并提取对应的农户信息,最后采用JPush第三方推送平台,将监测及预警信息直接推送到特定农户。客户端基于Android平台,集成JPush开发包构建应用程序,通过注册信息可实现推送信息的订阅,随后可接收服务端推送的文本预警信息或专题图。结果表明,系统对服务的发布具有时效性高、针对性强等特点,可为农情信息发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GIS 棉花 病虫害 服务 推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GIS的棉蚜虫害热点发生区域监测系统
9
作者 周文杰 赵庆展 +3 位作者 靳光才 许金霞 张清 张鸿静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6-370,共5页
为快速准确实现棉蚜虫害热点发生区域监测,系统采用移动GIS技术加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一二五团研究区基础地理数据矢量图,对棉蚜发生的点区域或面区域进行采样,采用反距离插值方法获取棉蚜虫害发生等级栅格图,然后对栅格数据进行... 为快速准确实现棉蚜虫害热点发生区域监测,系统采用移动GIS技术加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一二五团研究区基础地理数据矢量图,对棉蚜发生的点区域或面区域进行采样,采用反距离插值方法获取棉蚜虫害发生等级栅格图,然后对栅格数据进行裁剪、重分类、矢量化和空间链接处理获取每个条田块的棉蚜虫害发生等级,在此基础上计算每个条田块Getis-OrdGi*统计量,获取每个条田块的GizScore,当该值为正且数值越大时,则表示该条田块为棉蚜虫害发生的热点区域,棉蚜虫害暴发的可能性越大。研究区初步应用结果表明,用户可利用手机APP实时掌握棉蚜虫害的发生等级,全面了解棉蚜虫害发生的热点区域,具有操作简便、高效便捷、实时性强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GIS 棉蚜虫害 热点区域 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历史帧路径搜索的红枣动态图像采集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俊杭 曾窕俊 +3 位作者 马本学 汪传建 罗秀芝 王文霞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0期219-219,220-223,共2页
图像采集是实现红枣品质分级和检测的关键前提。针对基于静态图像的采集方式不能全面反映外观品质、实时性差和基于传输式图像采集方式的机械、电路设计复杂且适用性不足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历史帧最小路径搜索,实现对视频中红枣目标进... 图像采集是实现红枣品质分级和检测的关键前提。针对基于静态图像的采集方式不能全面反映外观品质、实时性差和基于传输式图像采集方式的机械、电路设计复杂且适用性不足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历史帧最小路径搜索,实现对视频中红枣目标进行跟踪、标定,建立红枣动态样本集的方法。首先利用RGB(red,green,blue)颜色空间转换HSV(hue saturation value)空间图像的明度(V)分量,基于V分量建立掩膜对RGB图像执行掩膜去背景。同时,针对视频图像中获得的二值图像,建立坐标系,获得每帧图像基于轮廓外接最小正矩形的特征向量,将当前帧和前一帧中的特征向量基于最小路径搜索的方法,加入约束条件,实现对视频中每个红枣目标的跟踪和标定,最后基于正矩形参数的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简称ROI),实现动态样本建立。利用此算法,对拍摄的视频图像的检测表明建立的动态样本集能更全面地反映红枣外观品质。该算法简单、有效,特别在实现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红枣在线检测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红枣检测 路径搜索 跟踪标定 动态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