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蒸发量的膜下滴灌棉花灌溉预警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寄阳 段爱旺 +3 位作者 申孝军 杨贵森 宋建峰 刘小飞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6-59,89,共5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蒸发量的简易灌溉预警装置,并建立了基于水量平衡原理的灌溉预警模型。通过田间试验,确定了适宜供水条件下新疆膜下滴灌棉花各生育阶段的蒸发皿—作物系数,并建立了适宜的灌溉预警指标,提出了降雨条件下的指标修正方法。... 设计了一种基于蒸发量的简易灌溉预警装置,并建立了基于水量平衡原理的灌溉预警模型。通过田间试验,确定了适宜供水条件下新疆膜下滴灌棉花各生育阶段的蒸发皿—作物系数,并建立了适宜的灌溉预警指标,提出了降雨条件下的指标修正方法。田间应用表明,在北疆棉花膜下滴灌条件下,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分别以累计蒸发量达到140、75、50和120 mm来控制灌水时间,以0.15、0.4、0.7和0.25倍的累计蒸发量作为灌水量进行灌溉管理,可达到节水、高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灌溉预警 蒸发 膜下滴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肥用量对棉花蕾铃脱落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张炎 李宁 +3 位作者 胡伟 高媛 姚银坤 汤明尧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088-2095,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钾肥用量对棉花生育期蕾铃发生与脱落的动态变化、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指标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在氮肥、磷肥和微肥用量相同情况下,设4个钾肥用量处理,即0、30、60、90kg/hm^2 K_2O。[结果]施钾可提高棉花上... [目的]研究不同钾肥用量对棉花生育期蕾铃发生与脱落的动态变化、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指标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在氮肥、磷肥和微肥用量相同情况下,设4个钾肥用量处理,即0、30、60、90kg/hm^2 K_2O。[结果]施钾可提高棉花上部(9~12)果枝上的现蕾数或降低下部(1~4)果枝和上部(9~12)果枝的蕾铃脱落率;同时,施钾可增加棉花各个果节的现蕾数和有效铃数,降低棉花1、2果节棉花蕾铃脱落率。蕾铃总脱落率在7月2~15日出现第1次高峰,8月2~16日出现第2次高峰。施钾显著增加棉花单株铃数和皮棉产量,由棉花钾肥的效应方程,推荐K_2O量为48.6 kg/hm^2。施钾在一定范围内可增加棉花的长度、比强、伸长率以及可纺系数,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棉花整齐度、马克隆值也增加。[结论]施钾显著增加了棉花现蕾数和有效结铃数,降低棉花蕾铃脱落率。现蕾数、有效铃数与施钾量呈显著的正相关,而蕾铃脱落率与施钾量达到了显著的负相关。施钾可显著提高棉花皮棉产量,改善棉纤维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肥 棉花 蕾铃脱落率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青军 李宁 +3 位作者 胡国智 胡伟 孟凤轩 张炎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3-87,共5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覆膜滴灌条件下施用铁、锰、锌等微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干物质累积最快的时期是在播种后62~99 d,NPK+Fe、NPK+Mn和NPK+Zn处理的玉米单株干物质的积累量分别比NPK处理增加8.8...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覆膜滴灌条件下施用铁、锰、锌等微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干物质累积最快的时期是在播种后62~99 d,NPK+Fe、NPK+Mn和NPK+Zn处理的玉米单株干物质的积累量分别比NPK处理增加8.84、4.74、15.69 g。NPK+Zn处理的玉米吸N量比NPK处理提高了3.07%,达到了显著差异,而NPK+Fe和NPK+Mn处理的玉米吸N量与NPK处理没有显著差异。NPK+Fe、NPK+Mn和NPK+Zn处理的玉米吸P量和吸K量与NPK处理相比均没有显著差异。施用铁、锌肥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的产量,增加玉米的百粒重,增产率分别为6.61%和4.46%,但施用锰肥效果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肥 玉米 养分吸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方式对滴灌棉花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李青军 张炎 +1 位作者 王金鑫 李宁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92-1298,共7页
【目的】研究施肥方式对滴灌棉花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在棉花上优化氮、磷、钾配比和基追比例,测定棉花干物质、养分吸收量和产量。【结果】在氮肥全部滴灌追施和50%钾肥初花期之后滴灌追施的... 【目的】研究施肥方式对滴灌棉花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在棉花上优化氮、磷、钾配比和基追比例,测定棉花干物质、养分吸收量和产量。【结果】在氮肥全部滴灌追施和50%钾肥初花期之后滴灌追施的情况下,磷肥65%基施和35%初花期之前滴灌追施(优化处理)比磷肥全部基施的棉花干物质提高17.35%,产量增加5.80%,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2.13、8.41和7.67个百分点。初花期之前滴灌追施氮肥和磷肥,初花期之后滴灌追施氮肥和钾肥的滴灌配方肥处理干物质量显著小于优化处理,但两种滴灌配方肥处理的棉花养分吸收量和产量与优化处理相当,都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结论】棉花初花期之前滴施氮和磷、初花期之后滴施氮和钾能够显著增加棉花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方式 棉花 干物质 养分吸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干旱区不同灌水量对滴灌葡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何建斌 王振华 +4 位作者 何新林 刘敏杰 杨贵森 李宁 谭明 《农学学报》 2013年第2期65-69,共5页
为了解极端干旱区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量对成龄葡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通过在灌水次数一致条件下,设置5个灌水量梯度处理,观测各处理全生育期内滴灌葡萄的生长指标(新稍长度、新稍茎粗等)及产量。结果表明,极端干旱区滴灌灌水量对成龄葡... 为了解极端干旱区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量对成龄葡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通过在灌水次数一致条件下,设置5个灌水量梯度处理,观测各处理全生育期内滴灌葡萄的生长指标(新稍长度、新稍茎粗等)及产量。结果表明,极端干旱区滴灌灌水量对成龄葡萄生长和产量具有显著影响。葡萄的新稍长度、新稍茎粗和果穗的生长变化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灌水量增加而增加。葡萄的新稍打顶前后,分别在灌水量810mm(W5)和742.5mm(W4)处理下新稍生长速率最快,新稍茎粗在810mm(W5)处理下增加速率最快,果穗在607.5mm(W2)处理下生长速率最快。试验条件下,葡萄获得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均较高时的全生育期灌溉定额为722mm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灌水量 葡萄 干旱区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灌区春灌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宁 张永玲 +2 位作者 王兴鹏 肖让 李建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1-43,共3页
针对南疆灌区棉田土壤母质普遍含盐量高,春季干燥返盐明显,影响棉花出苗及后期发育的现状,开展不同定额水平春灌和干播湿出对比试验,研究不同春灌处理对棉花生育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春灌处理对棉花株高、叶面积、现蕾、结铃等... 针对南疆灌区棉田土壤母质普遍含盐量高,春季干燥返盐明显,影响棉花出苗及后期发育的现状,开展不同定额水平春灌和干播湿出对比试验,研究不同春灌处理对棉花生育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春灌处理对棉花株高、叶面积、现蕾、结铃等生殖生长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促进棉花结铃、保铃,提高棉花产量。对于南疆灌区春灌定额1 500m3/hm2,有利于促进棉花生长及产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灌 棉花 生长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疆不同灌水次数对滴灌春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宁 王振华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15,共3页
通过在2012年对滴灌春小麦的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次数对滴灌春小麦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次灌水有利于小麦株高生长、叶面积系数增大,同时有利于小麦理论产量增加,灌水次数对中等定额灌溉处理春小麦生长影响最明显;在相... 通过在2012年对滴灌春小麦的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次数对滴灌春小麦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次灌水有利于小麦株高生长、叶面积系数增大,同时有利于小麦理论产量增加,灌水次数对中等定额灌溉处理春小麦生长影响最明显;在相同的灌溉定额条件下,增加灌水次数,有利于小麦增产,尤其对于中等定额灌溉处理时增加幅度相对较大,而对小及大定额灌溉处理产量的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次数 滴灌 春小麦 生长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配施添加剂NAM对棉花生长发育、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青军 张炎 +1 位作者 王金鑫 李宁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69-2273,共5页
【目的】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尿素配施添加剂NAM对棉花生长发育、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在棉花上施用不同用量的氮肥和配施添加剂NAM,测定棉花干物质、氮素吸收量和产量,明确棉花干物质、氮素吸收、产量及经济效益与尿素配施... 【目的】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尿素配施添加剂NAM对棉花生长发育、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在棉花上施用不同用量的氮肥和配施添加剂NAM,测定棉花干物质、氮素吸收量和产量,明确棉花干物质、氮素吸收、产量及经济效益与尿素配施NAM的关系。【结果】尿素配施NAM能够显著提高棉花茎、叶、壳、纤维的干物质量,但棉籽干物质没有显著增加。等氮量情况下,尿素配施NAM处理比单施尿素显著增加单株铃数,皮棉产量增加7.35%~10.70%,氮素吸收量增加10.83%~11.06%。80%推荐施肥配施NAM与农民习惯施肥、推荐施肥的吸氮量和产量相当,但提高了棉花的经济效益。【结论】尿素配施添加剂NAM有利于促进棉花干物质累积、氮素吸收及产量形成。在氮肥减量20%的情况下,尿素配施NAM仍然具有一定程度的增产和增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NAM 棉花 氮素吸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骏枣滴灌灌水量对不同生育期生长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宋建峰 吕廷波 张波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8-102,共5页
研究南疆和田地区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量对骏枣萌芽期、新梢期和花期生长的影响及土壤水分动态变化情况。通过设置5个水分梯度,研究其对南疆骏枣树新稍、叶片、枣吊生长特征及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的影响。灌水量处理为6300 m^(3)/hm^(2)... 研究南疆和田地区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量对骏枣萌芽期、新梢期和花期生长的影响及土壤水分动态变化情况。通过设置5个水分梯度,研究其对南疆骏枣树新稍、叶片、枣吊生长特征及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的影响。灌水量处理为6300 m^(3)/hm^(2)时新稍增长速度最快,枣树叶片长、枣吊长、开花数生长量均较其他处理明显提高。此时萌芽期平均耗水强度最小,开花坐果后期平均耗水强度最大,萌芽期到开花坐果后期总耗水量变化范围为330.88~428.92 mm。试验区土壤(0~100 cm土层)水分存在明显分层现象,其中80~100 cm土层水含量最高、0~20 cm最低。灌水量与土壤水分也未表现出正相关关系,增大灌水量并没有显著提高土壤水含量。在南疆和田地区6300 m^(3)/hm^(2)灌水量处理相对最适宜滴灌条件下骏枣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骏枣 滴灌 南疆 新稍 枣吊 土壤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水量对滴灌哈密大枣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宁 唐启勇 《农学学报》 2014年第1期57-59,共3页
为了研究不同滴灌灌水量对哈密成龄大枣生长的影响,在灌水次数相同的情况下,设置了5个灌水处理,观测了全生育期内大枣的生长指标(新稍长度、新稍茎粗等).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各个生长指标都随着灌水的增加而增加.综合考虑在本试... 为了研究不同滴灌灌水量对哈密成龄大枣生长的影响,在灌水次数相同的情况下,设置了5个灌水处理,观测了全生育期内大枣的生长指标(新稍长度、新稍茎粗等).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各个生长指标都随着灌水的增加而增加.综合考虑在本试验条件下,滴灌哈密大枣的灌溉定额为720~780 mm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灌水量 大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控光与灌水量对滴灌玉米田间土壤温度变化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任作利 王振华 +5 位作者 李文昊 张继峯 杨文杰 贾哲诚 丁怀军 李宁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61-971,共11页
为了说明不同控光和灌水量条件下,大田滴灌玉米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设置两因素的大田小区试验,采用控光率为0%、20%、50%和70%(L1、L2、L3、L4)的遮阴处理,灌水量为3000、3750、4500和5250m^3/hm^2(W1、W2、W3、W4)4个处理进行分析研究... 为了说明不同控光和灌水量条件下,大田滴灌玉米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设置两因素的大田小区试验,采用控光率为0%、20%、50%和70%(L1、L2、L3、L4)的遮阴处理,灌水量为3000、3750、4500和5250m^3/hm^2(W1、W2、W3、W4)4个处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灌水量处理之间温差显著(P<0.05),W1L1、W2L1、W3L1、W4L1处理0~60cm深土壤平均温差为0.6℃左右,0~30cm深土壤温度对气温响应明显,10cm深处土壤温度日变幅最大,最大可达4.8℃左右;不同控光处理较正常光照处理土壤温度明显下降,W2L2、W2L3、W2L4处理比W2L1处理0~60cm深土壤平均温度下降1.8~2.9℃,W2L2、W2L3、W2L4处理之间0~60cm深平均温差0.6℃左右;W2L2、W2L3、W2L4处理10cm深处日变幅相对W2L1处理较小,对气温的响应程度也明显减小,20~30cm深处土壤温度日变化较平缓;不同控光和灌水量各处理在45~60cm深处土壤温度对气温响应不显著,基本趋于稳定。控光和灌水对土壤温度均有滞后效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温度也有滞后效应,不同灌水量下每10cm深滞后2h左右,不同控光条件下每10cm滞后约1h。研究控光和灌水对膜下滴灌玉米大田土壤温度的影响,为研究光、热和水对膜下滴灌玉米的协同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对科学种植玉米和指导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 玉米 控光 灌水量 土壤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