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马鹿WNT5B基因序列特征及其在鹿茸组织中的表达特征
1
作者 向欣 杨晨晨 +3 位作者 林川 陈红 吕皓 韩春梅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4,共8页
为探究WNT5B基因在塔里木马鹿茸再生发育中的作用,以塔里木马鹿茸为试验材料,克隆WNT5B基因CDS区序列,利用大肠杆菌重组技术表达塔里木马鹿WNT5B蛋白,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序列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检测WNT5B基因在... 为探究WNT5B基因在塔里木马鹿茸再生发育中的作用,以塔里木马鹿茸为试验材料,克隆WNT5B基因CDS区序列,利用大肠杆菌重组技术表达塔里木马鹿WNT5B蛋白,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序列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检测WNT5B基因在鹿茸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塔里木马鹿WNT5B基因CDS区长1074 bp,编码358个氨基酸;与欧洲马鹿和加拿大马鹿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100%,与牛和白尾鹿的相似性为99.4%;塔里木马鹿WNT5B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在37℃、IPTG浓度1 mM的诱导条件下,3~48 h内成功表达塔里木马鹿茸WNT5B蛋白,分子量约40 kDa。WNT5B基因在塔里木马鹿茸的茸皮、间充质、软骨和骨4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骨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其次在软骨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茸皮和间充质组织(P<0.01)。综上,本研究成功获得了塔里木马鹿茸WNT5B基因CDS区序列,并确定了WNT5B在鹿茸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马鹿 鹿茸 WNT5B基因 分子克隆 免疫荧光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上游多枝柽柳地上部分生物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加利 姜喜 +1 位作者 周禧琳 庞新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93-1899,共7页
【目的】研究塔里木河上游河岸多枝柽柳地上部分生物量的最优模型。【方法】以塔里木河上游河岸多枝柽柳为研究对象,选取D、H、DH、D2H、CH等预测变量,采用幂函数方程对多枝柽柳地上部分生物量、叶生物量、枝生物量建立预测模型。【结... 【目的】研究塔里木河上游河岸多枝柽柳地上部分生物量的最优模型。【方法】以塔里木河上游河岸多枝柽柳为研究对象,选取D、H、DH、D2H、CH等预测变量,采用幂函数方程对多枝柽柳地上部分生物量、叶生物量、枝生物量建立预测模型。【结果】多枝柽柳的叶生物量最优模型为Wl=51.567(CH)0.497,多枝柽柳的枝生物量最优模型为:Wb=29.425(D2H)0.948,多枝柽柳的地上部分生物量最优模型为W=45.423(D2H)0.794。【结论】多枝柽柳叶、枝、地上部分生物量最优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730、0.925和0.885,总相对误差RS的绝对值均小于5%,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RMa均小于20%,拟合效果较好,可以用来估算多枝柽柳地上部分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枝柽柳 生物量模型 塔里木河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麻NAC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其干旱胁迫下表达分析
3
作者 谢文龙 王彦芹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5,共12页
基于白麻基因组数据,在白麻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了53个NAC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染色体分布、系统发育、基因和蛋白结构、蛋白理化性质与功能、顺式作用元件进行预测分析,并结合干旱胁迫下的转录组数据分析NAC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白麻的A... 基于白麻基因组数据,在白麻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了53个NAC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染色体分布、系统发育、基因和蛋白结构、蛋白理化性质与功能、顺式作用元件进行预测分析,并结合干旱胁迫下的转录组数据分析NAC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白麻的ApNAC基因家族分布在10条染色体中,包括7对片段复制形成的共线性基因对和2对串联重复基因对。53个ApNAC家族成员可以分为15个亚家族,每个成员都含有5个以上的保守基序,同一个亚家族成员有着相似的基因结构。白麻NAC蛋白属于亲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其以转录因子的形式发挥功能,并富集在DNA特异性结合功能以及木质部、叶片和细胞壁的发育调节功能中。启动子区域的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ApNAC基因家族与脱落酸、干旱胁迫以及光响应调控相关。在30%PEG-6000诱导的干旱胁迫下,26个ApNAC成员在不同阶段发生差异表达,其中21个基因整体上调,5个基因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麻 NAC基因家族 干旱胁迫 基因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核桃及后代坚果矿物质营养元素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努尔买买提·阿布地热木 焦灰敏 +3 位作者 周小魏 伊再提古丽·加帕尔 王飞雪 王新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86-192,共7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新疆温185、新新2号核桃品种及后代坚果中12种(P、K、Ca、Mg、Na、Si、Fe、B、Mn、Cu、Zn、Se)矿质元素含量,并利用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新疆温185、新新2号核桃品种及后代坚果中12种(P、K、Ca、Mg、Na、Si、Fe、B、Mn、Cu、Zn、Se)矿质元素含量,并利用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温185'和'新新2号'核桃坚果12种矿质元素素总含量分别为1115.29、933.59mg/100g,其中P元素含量最高,Se元素含量最低;温185和后代核桃仁中P元素含量分别为563.24和608.54mg/100g;新新2号和后代核桃仁中P元素含量分别为386.96和439.28mg/100g,说明P是核桃仁内主要矿质元素。相关性分析显示,温185核桃后代种仁中,K与Mg元素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新新2号核桃后代种仁中Zn与Cu元素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合考虑,以亲本为对照,以超过亲本的高营养价值为筛选优良品系的指标,可以得出,北1-10、北1-11、北3-13、北4-16、北6-9、北6-11;中1-11、中2-12、中3-11、中4-12、中5-9、中6-11可以认为是较优品系,可作为核桃果实的功能性食品开发的适宜类型。温185、新新2号两种核桃品种实生后代矿质元素含量相对丰富,这为品种改良尤其是高含量的营养元素的选择性育种提供了良好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坚果 新疆 矿质元素 相关性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分胁迫对胡杨、灰叶胡杨光合作用-光响应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4
5
作者 伍维模 李志军 +1 位作者 罗青红 韩路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0-35,共6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正常供水(土壤相对含水量70%~80%)、中度水分胁迫(50%~60%)和重度水分胁迫(30%~40%)条件下,胡杨和灰叶胡杨2年生幼苗光合作用-光响应特性。结果表明:胡杨、灰叶胡杨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符合非直角双...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正常供水(土壤相对含水量70%~80%)、中度水分胁迫(50%~60%)和重度水分胁迫(30%~40%)条件下,胡杨和灰叶胡杨2年生幼苗光合作用-光响应特性。结果表明:胡杨、灰叶胡杨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符合非直角双曲线函数。在正常供水条件下,胡杨、灰叶胡杨的最大光合速率(Pn max)分别为24.59、16.68μmol CO2·m^-2s^-1,表观光合量子效率(AQY)分别为0.059、0.036μmolCO2·μmol^-1photons,光饱和点(LSP)分别为603、517μmol photons·m^-2s^-1,光补偿点(LCP)分别为42、41μmol photons·m^-2s^-1、暗呼吸速率(Rd)分别为2.99、1.45μmol CO2·m^-2s^-1。土壤水分胁迫能显著降低胡杨、灰叶胡杨Pn max、AQY、LSP,而对LCP及Rd无显著影响。无论在正常供水还是在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胡杨均表现出更高的光合活性,其Pn、Pn max、LSP、AQY及Rd值均比灰叶胡杨高,而LCP值,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表明生长在同一生境中的胡杨对光照、土壤水分的生态适应能力高于灰叶胡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灰叶胡杨 水分胁迫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试验优化黑果枸杞花色苷微胶囊制备工艺及其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2
6
作者 韩爱芝 蒋卉 +2 位作者 贾清华 马玲 白红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2-87,共6页
建立喷雾干燥法制备黑果枸杞花色苷微胶囊的方法,考察微囊化前后花色苷的稳定性。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壁材中阿拉伯树胶质量分数、β-环糊精质量分数、芯壁比、进料流速、进风口温度、总固形物含量对黑果枸杞花色苷包埋效率的影响,采用B... 建立喷雾干燥法制备黑果枸杞花色苷微胶囊的方法,考察微囊化前后花色苷的稳定性。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壁材中阿拉伯树胶质量分数、β-环糊精质量分数、芯壁比、进料流速、进风口温度、总固形物含量对黑果枸杞花色苷包埋效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优化黑果枸杞花色苷微胶囊的包埋工艺。结果表明,黑果枸杞花色苷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进料转速2 000 r/min、乳化时间10 min、出风口温度80℃、阿拉伯树胶质量分数1%、β-环糊精质量分数50%、进料流速330 mL/h的恒定条件下,选择芯壁比1:2.5(g/g)、进风口温度160℃、总固形物含量22%。黑果枸杞微胶囊包埋效率平均值可达91.01%。黑果枸杞花色苷微胶囊为类似圆球状的、平均粒径(9.16±1.02)μm的玫红色粉末,受光照、空气及温度的影响,明显比微胶囊化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花色苷 微胶囊 喷雾干燥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果枸杞色素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68
7
作者 汪河滨 白红进 +2 位作者 王金磊 褚志强 王奇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10,共3页
利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黑果枸杞色素,并用分光光度法检测黑果枸杞色素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黑果枸杞色素溶液对DPPH自由基、·OH和O2-·均具有较好的清... 利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黑果枸杞色素,并用分光光度法检测黑果枸杞色素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黑果枸杞色素溶液对DPPH自由基、·OH和O2-·均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色素 DPPH自由基 羟自由基(·OH)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提取黑果枸杞多糖的研究 被引量:55
8
作者 白红进 汪河滨 +1 位作者 褚志强 王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5-146,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黑果枸杞多糖的提取效果。方法采用常规水浴法、超声法、微波法、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多糖,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其含量。结果四种方法提取的黑果枸杞多糖含量分别为:9.64%、5.70%、7.35%、10.89%。提取效果...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黑果枸杞多糖的提取效果。方法采用常规水浴法、超声法、微波法、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多糖,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其含量。结果四种方法提取的黑果枸杞多糖含量分别为:9.64%、5.70%、7.35%、10.89%。提取效果为: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常规水浴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结论采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黑果枸杞多糖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多糖 超声提取 微波提取 超声-微渡协同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黑果枸杞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鲁小静 冯艳波 +2 位作者 陈晓瑞 韩爱芝 白红进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6期79-83,共5页
优化黑果枸杞果实多糖的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水浸提取温度、时间、料液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规律,依据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从黑果枸杞中提取粗多糖。最佳工艺条件为热水温度90℃,时间66min,料液比1... 优化黑果枸杞果实多糖的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水浸提取温度、时间、料液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规律,依据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从黑果枸杞中提取粗多糖。最佳工艺条件为热水温度90℃,时间66min,料液比1∶25(g∶mL);在此条件下黑果枸杞多糖得率为29.36%。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热水浸提黑果枸杞多糖的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多糖 响应面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桑叶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降血糖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韩爱芝 王丽君 +3 位作者 贾清华 王子坤 马玲 杨玲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9-143,共5页
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药桑叶多糖提取条件(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进行优化,并用对硝基苯-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法对药桑叶多糖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药桑叶粗多糖提取最佳工艺为:在液料比25∶1(mL∶... 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药桑叶多糖提取条件(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进行优化,并用对硝基苯-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法对药桑叶多糖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药桑叶粗多糖提取最佳工艺为:在液料比25∶1(mL∶g),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 h条件下,药桑叶粗多糖提取率最高为(13.39±0.53)%。降血糖初步研究结果为:药桑叶粗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半抑制浓度(IC_(50))为0.96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桑叶 Box-Behnken试验 多糖 降血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花罗布麻不同部位酚类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韩爱芝 黄军海 +2 位作者 孟庆艳 刘文 白红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27-131,共5页
目的:比较大花罗布麻根、茎、叶、花4个部位中游离态和结合态酚类物质的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差异,并分析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Folin-Ciocalteu法、NaNO2-Al(NO3)3法分析罗布麻的根、茎、叶、花4个部位的游离态和结合... 目的:比较大花罗布麻根、茎、叶、花4个部位中游离态和结合态酚类物质的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差异,并分析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Folin-Ciocalteu法、NaNO2-Al(NO3)3法分析罗布麻的根、茎、叶、花4个部位的游离态和结合态总多酚、总黄酮含量,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3种方法评价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差异。结果:大花罗布麻总酚含量次序为:叶>根>花>茎,各样品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各部位游离酚、结合酚和总多酚含量分别介于3 560.19~6 273.23、13.45~22.01和3 582.2~6 286.68 mg GAE/100 g干质量,其游离态多酚占总酚含量百分比平均为99.60%;游离态黄酮、结合态黄酮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介于1 080.30~2 488.21、9.69~28.59、1 106.81~2 516.80 mg RE/100 g干质量,其游离态黄酮占总黄酮含量的百分比平均为98.64%。大花罗布麻叶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ABTS+·能力和总还原力最强,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含量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50 0)。结论:大花罗布麻各部位中含有较丰富的酚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罗布麻 黄酮 多酚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赵夏博 梅文莉 +2 位作者 龚明福 白红进 戴好富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5-96,99,共3页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降香挥发油,经GC-MS分析鉴定出16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8.04%,其主要成分有氧化石竹烯(54.22%)、7,11-二甲基-10-十二碳烯-1-醇(14.11%)、6,11-二甲基-2,6,10-十二碳三烯-1-醇(10.24%)和橙花叔醇(10.22%)等。同时...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降香挥发油,经GC-MS分析鉴定出16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8.04%,其主要成分有氧化石竹烯(54.22%)、7,11-二甲基-10-十二碳烯-1-醇(14.11%)、6,11-二甲基-2,6,10-十二碳三烯-1-醇(10.24%)和橙花叔醇(10.22%)等。同时,测定了挥发油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降香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均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香 挥发油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甘草黄酮的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罗锋 汪河滨 +1 位作者 杨玲 周忠波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7-128,共2页
采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从甘草中提取黄酮,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含量。结果: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测得甘草中黄酮的含量为2.04%,平均回收率为97.64%(n=6)。结论:甘草黄酮的提取可优选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
关键词 甘草黄酮 超声-微波协同萃取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果枸杞花色苷色素微波辅助提取的优化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张元德 白红进 +1 位作者 殷生虎 张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93-1298,共6页
【目的】优化黑果枸杞花色苷色素的提取方法。【方法】以色素含量为指标,通过提取溶剂、辐射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浸泡时间5个因素,对黑果枸杞花色苷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结果】各因素对黑果枸杞花色... 【目的】优化黑果枸杞花色苷色素的提取方法。【方法】以色素含量为指标,通过提取溶剂、辐射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浸泡时间5个因素,对黑果枸杞花色苷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结果】各因素对黑果枸杞花色苷色素含量的影响依次为:料液比>乙醇浓度>辐射功率>提取时间>浸泡时间;黑果枸杞花色苷色素的优化提取条件为:提取溶剂75%乙醇,辐射功率70W,提取时间20min,料液比1:50,浸泡时间20h,在此条件下花色苷色素提取率为15.32%,总花色苷含量936.27mg/100g。【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花色苷色素 微波辅助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枣品种幼龄树落花落果的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翠云 张娟 +3 位作者 王合理 李天红 李亚琼 闫芬芬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34-1841,共8页
[目的]掌握新疆地域条件下密植枣园幼龄树的落花落果动态变化规律,实现枣树花果量的调控和制定保花保果技术措施.[方法]调查引进新疆南疆的23个枣品种幼龄树全株的开花量变化与生理落花落果情况.[结果]枣品种开花期可从6月上旬持续到8... [目的]掌握新疆地域条件下密植枣园幼龄树的落花落果动态变化规律,实现枣树花果量的调控和制定保花保果技术措施.[方法]调查引进新疆南疆的23个枣品种幼龄树全株的开花量变化与生理落花落果情况.[结果]枣品种开花期可从6月上旬持续到8月中旬,集中花期分布在6月底~7月底,期间主要出现6月28日~7月10日和7月16~22日两个开花高峰期,落花动态变化规律与总花量变化趋势高度一致,也出现两次落花高峰期,分别在7月4 ~10日和7月17 ~ 22日,落花量分别占落花总数的24.48%和15.86%.而生理落果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落果量和落果高峰期因枣品种不同而表现较大差异,一般出现两次或三次落果高峰.从整个开花坐果期的落花落果情况来看,23个枣品种的单株平均落花率分布在91.72% ~99.95%,平均落花率98.40%,落果率分布在7.79%~ 98.96%,平均51.81%.[结论]枣的开花与落花动态变化趋势高度一致,但开花与落花总量在品种间表现较大差异;落果动态变化及落果量和落果高峰期因枣品种不同也表现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花落果 幼龄树 动态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剂抗菌机理简述 被引量:46
16
作者 马超 吴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共5页
该文对现有抗菌剂进行了简单分类,主要包括无机系、有机系和天然生物抗菌剂三大类,并且简单阐述了无机系、有机系和天然生物抗菌剂的种类、特点以及抗菌机理,并指出不同类别抗菌剂存在的问题,对抗菌剂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抗菌剂 抗菌机理 无机系抗菌剂 有机系抗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仑雪菊多糖抗氧化及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洁 曾红 +2 位作者 吕喜凤 肖安家 蒋学玮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9期124-128,共5页
为了研究新疆昆仑雪菊水溶性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以及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通过采用水提醇沉得到昆仑雪菊多糖。通过昆仑雪菊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O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及对α-淀粉酶、α-... 为了研究新疆昆仑雪菊水溶性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以及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通过采用水提醇沉得到昆仑雪菊多糖。通过昆仑雪菊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O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及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昆仑雪菊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是0.939 4 mg/m L、1.172 2 mg/m L、0.595 9 mg/m L、0.816 4 mg/m L,但都没有阳性对照BHT清除效果好,而昆仑雪菊多糖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效果要好于阳性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雪菊 多糖 抗氧化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昆仑雪菊皂苷提取 被引量:6
18
作者 马超 贺翠 +2 位作者 王燕芳 谢利 吴瑛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9期109-112,共4页
以昆仑雪菊为原料,对超声辅助提取昆仑雪菊皂苷的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利用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及响应面法(RSM)分析建立二次回归模型,对水料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3因素进行优化组合。确定超声辅助提取昆仑雪菊皂苷的最佳工... 以昆仑雪菊为原料,对超声辅助提取昆仑雪菊皂苷的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利用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及响应面法(RSM)分析建立二次回归模型,对水料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3因素进行优化组合。确定超声辅助提取昆仑雪菊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料比21∶1(mL∶g)、超声温度61℃、超声时间29min,在该最佳工艺条件下,雪菊皂苷的提取率为7.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雪菊 皂苷 响应曲面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收期大花罗布麻叶中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立军 黎莎莎 +4 位作者 孟庆艳 李国柱 沈红玲 魏小东 刘文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9-181,共3页
建立大花罗布麻叶中黄酮类成分槲皮素、芦丁、金丝桃苷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方法,分析不同采收期的大花罗布麻叶中这3种黄酮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芦丁在大花罗布麻叶的整个生长期中均未检出;槲皮素在10月份有检... 建立大花罗布麻叶中黄酮类成分槲皮素、芦丁、金丝桃苷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方法,分析不同采收期的大花罗布麻叶中这3种黄酮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芦丁在大花罗布麻叶的整个生长期中均未检出;槲皮素在10月份有检出,其他月份无检出;金丝桃苷整个生长期中均有检出,其中6~8月含量较高,故适宜采收期为6~8月;该检测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8.0%~102.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4%~2.63%,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可用于大花罗布麻叶中3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罗布麻 芦丁 金丝桃苷 槲皮素 高效液相色谱-液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超声辅助提取昆仑雪菊原花青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贺翠 王燕芳 +3 位作者 马超 谢利 鲁小静 吴瑛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8期107-111,共5页
以昆仑雪菊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昆仑雪菊中原花青素超声波辅助提取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 Design试验研究超声功率、料液比、不同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溶剂、盐酸用量4个变量对昆仑雪菊原花青素响应值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 以昆仑雪菊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昆仑雪菊中原花青素超声波辅助提取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 Design试验研究超声功率、料液比、不同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溶剂、盐酸用量4个变量对昆仑雪菊原花青素响应值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为35W、料液比为1∶20、乙醇体积分数60%vol、盐酸用量为3.5mL。昆仑雪菊原花青素平均提取率为1.76%,与理论预测值相比,其相对误差约为0.03%,且重复性很好,说明提取工艺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雪菊 原花青素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