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阶段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经不同剂量熊去氧胆酸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11
1
作者 石光英 马晓媛 谢敬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447-145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剂量的熊去氧胆酸(UDCA)对不同时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免疫学改善程度,为临床PBC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住院及门诊收治的180例PBC患者,依据病变程度...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剂量的熊去氧胆酸(UDCA)对不同时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免疫学改善程度,为临床PBC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住院及门诊收治的180例PBC患者,依据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PBC早期、PBC肝硬化期和PBC对生化应答不佳期,各60例。按照8~10、13~15、20~25mg·kg^-1·d^-1不同剂量的UDCA治疗将每类患者再分成3组,每组20例。对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和不同剂量UDCA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变化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应用13~15 mg·kg^-1·d^-1剂量UDCA治疗后的PBC早期患者其CD3+CD4+细胞百分比[(54.8±11.6)%vs(34.7±7.7)%]、CD4+/CD8+比值[(2.3±1.0)vs(1.6±0.6)]及干扰素γ的水平[(33.0±12.3)ng/L vs(23.7±7.2)ng/L]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4的分泌量[(29.0±4.6)ng/L vs(38.5±7.1)ng/L]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5、2.7、2.9、5.0,P值均〈0.05)。结论 13~15mg·kg^-1·d^-1剂量的UDCA治疗PBC早期患者可显著改善其免疫状况,应规范使用UDCA以充分发挥其应答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胆汁性 T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类 熊脱氧胆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