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地区哈萨克族、汉族男性银屑病患者骨代谢结果分析
1
作者 窦清惠 张新菊 +2 位作者 孙燕 邸新颖 杨静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17-1619,1623,共4页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哈萨克族、汉族男性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可能存在的骨代谢结果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入选对象为2012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皮肤科就诊并已明确诊断的哈萨克族男性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共112例,作为研究组。同...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哈萨克族、汉族男性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可能存在的骨代谢结果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入选对象为2012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皮肤科就诊并已明确诊断的哈萨克族男性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共112例,作为研究组。同时,根据年龄、体重等选择同期就诊且已行相关检查的112例汉族男性银屑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由两组患者血清Ca、P、ALP、GLU、25-OH-D_3的浓度比较可见,哈萨克族组血清Ca、ALP、25-OH-D_3明显高于汉族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股骨颈及Ward三角骨密度比较,哈萨克族男性银屑病组骨密度值均略高于汉族组,其差异在L_1、L_3、L_4,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L_2、股骨颈及ward三角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哈萨克族男性银屑病患者组骨代谢水平明显高于汉族男性银屑病患者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族银屑病 寻常型银屑病 骨代谢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地区维族、汉族绝经后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结果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孙燕 窦清惠 李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04-907,共4页
目的探讨新疆维族、汉族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骨密度变化及骨代谢的差异,为临床骨质疏松症的诊治工作提供进一步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2月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维吾尔族、汉族女性且已绝经2型糖尿病患者共40... 目的探讨新疆维族、汉族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骨密度变化及骨代谢的差异,为临床骨质疏松症的诊治工作提供进一步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2月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维吾尔族、汉族女性且已绝经2型糖尿病患者共405人,按族别分为两组,记录并分析患者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骨钙素、25羟维生素D3变化,并进行骨密度测定。结果维吾尔族组血清钙略低于汉族组,但无统计学差异,血清磷水平差异亦不显著;维吾尔族组血清碱性磷酸酶、25羟维生素D3水平均低于汉族组,P<0.05,维吾尔族组血清骨钙素高于汉族组,P<0.05;按绝经年限不同统计:维吾尔族女性骨量减低比例较高,发生骨质疏松的比例维吾尔族组亦高于汉族组,骨密度正常组汉族比例明显高于维吾尔族。两组股骨颈、股骨大转子、腰椎骨密度值比较,维吾尔族组骨密度值均低于汉族组,在维吾尔族股骨颈及腰椎骨密度下降更明显,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维吾尔族绝经后糖尿病患者骨代谢水平较汉族下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期 2型糖尿病 骨代谢 维吾尔族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钙化与骨质疏松发病的共同危险因素 被引量:3
3
作者 窦清惠 吴卫东 刘俊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1004-1009,共6页
血管钙化是血管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骨质疏松患者亦常伴有血管钙化。国内外的研究显示二者存在共同的机制及危险因素。促进血管钙化的因素包括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等;阻止或延缓血管钙化的因素有:基质谷氨酸... 血管钙化是血管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骨质疏松患者亦常伴有血管钙化。国内外的研究显示二者存在共同的机制及危险因素。促进血管钙化的因素包括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等;阻止或延缓血管钙化的因素有:基质谷氨酸蛋白、骨保护素、骨桥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以及血管活性因子等。本文二者的共同机制和危险因素进行综述,为二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钙化 骨质疏松 危险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7例维吾尔族和汉族男性冠心病患者骨量结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窦清惠 朱梅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9期770-772,共3页
目的对男性冠心病患者骨密度进行检测,了解冠心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方法连续收集已确诊的男性冠心病住院患者147例,对其进行一般资料记录及骨密度测定。将147例患者分为维吾尔族组(78例)及汉族组(69例),并按不同年龄段及不同部位对其... 目的对男性冠心病患者骨密度进行检测,了解冠心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方法连续收集已确诊的男性冠心病住院患者147例,对其进行一般资料记录及骨密度测定。将147例患者分为维吾尔族组(78例)及汉族组(69例),并按不同年龄段及不同部位对其骨密度值进行统计。结果维吾尔族组骨量减低及骨质疏松患者比例较汉族组高,但是无统计学差异(P>0.05),维吾尔族组不同部位的骨密度值略低于汉族组,其中在左股骨近端的骨密度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的两组冠心病患者骨密度均有下降,但是维吾尔族下降更明显。50岁以后其骨密度下降的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民族男性冠心病患者的骨密度值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存在一定危险因素的患者更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冠心病 骨密度 不同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1例男性银屑病患者骨量结果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窦清惠 邸新颖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9-281,共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男性银屑病患者代谢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骨质疏松与银屑病的关系,为进一步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组61例明确诊断的男性银屑病患者均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同时根据年龄、体重指数、族别选择61例同期在我院体...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男性银屑病患者代谢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骨质疏松与银屑病的关系,为进一步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组61例明确诊断的男性银屑病患者均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同时根据年龄、体重指数、族别选择61例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男性志愿者进行配对研究。记录并分析了患者静脉血测定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并进行骨密度测定。结果两组钙、磷及碱性磷酸酶水平无明显差异,银屑病组血清钙略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而血清磷水平平均差异不显著;2组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比较,银屑病组均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发现银屑病组股骨颈骨密度下降较明显,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股骨颈骨密度值比较,银屑病组无论是骨量减低还是骨质疏松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银屑病组。结论男性银屑病患者骨代谢水平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男性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229例中老年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骨代谢测定结果分析
6
作者 窦清惠 张新菊 +2 位作者 孙燕 邸新颖 杨静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7-640,共4页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骨代谢结果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将229例已明确诊断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根据年龄、性别不同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非银屑病健康体检者229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男性血清Ca、P银屑病组...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骨代谢结果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将229例已明确诊断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根据年龄、性别不同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非银屑病健康体检者229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男性血清Ca、P银屑病组低于非银屑病组,Mg、ALP、TG、LDL-C男性、女性银屑病组均高于非银屑病组;银屑病组血清25-OH-D3高于非银屑病组;腰椎骨密度男性、女性非银屑病组均略高于银屑病组,男性银屑病组L_1、L_2及腰椎骨密度均值低于女性银屑病组,腰椎均值具有统计学差异;银屑病组右侧股骨颈及ward’s三角区骨密度略高于左侧;银屑病组患者按不同病程统计银屑病患者出现骨量减低及骨质疏松症大多发生于病程10~15年及5~10年组(分别占28.319%和27.876%),其次是15~20年组(占22.566%);分组统计男性组骨密度正常比例明显高于女性组(女性组占8.850%,男性组38.496%);同组内比较:男性发生骨量减低及骨质疏松症或骨折的比例占44.585%,而女性组占72.222%,明显高于男性组;女性组15~20年组及大于20年组出现骨折,共2例骨折(占2.778%),男性大于20年组出现1例骨折(占0.637%)。结论银屑病患者组骨代谢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在银屑病发病的早期即应该开始骨质疏松的预防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寻常型银屑病 骨代谢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