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氮肥对头状沙拐枣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 1
-
-
作者
李金瑶
徐贵青
王立生
吕平
石东方
郑伟华
-
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实验站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和草原工作总站
新疆瑞绎昕生态园林技术有限公司
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出处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30-2340,共11页
-
基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和草原工作总站委托项目“准噶尔盆地南缘兵团受损生态公益林免灌植被恢复成效评价”(E1400209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绿洲荒漠过渡带典型灌丛的地下水依赖性及其存续前景”,“绿洲化过程中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累积与其驱动机制研究”(32171874,42271068)。
-
文摘
【目的】探索施用氮肥对提高植物抗旱性的影响。【方法】以干旱区重要造林树种头状沙拐枣(Calligonum caput-medusae)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两组水分处理(亏缺供水和正常供水)和两组氮肥处理(未施氮和施氮),测定幼苗同化枝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1)同正常供水相比,亏缺供水下的幼苗同化枝相对含水量(RWC)、正午同化枝水势(Ψm)、最大气孔导度(g_(s))、叶绿素含量(Chl)、表观量子效率(Φ)和可溶性糖(SS)含量显著降低;而脯氨酸(Pro)含量显著增加;(2)同未施氮组相比,施氮减缓了亏缺供水和正常供水下头状沙拐枣幼苗同化枝相对含水量的下降,但不显著;同正常供水比,亏缺供水下施氮降低了头状沙拐枣幼苗的同化枝水势;(3)正常供水下,施氮提高了幼苗Pro、SS含量,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亏缺供水下,施氮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Pro含量和SS含量(P<0.05),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沙拐枣幼苗生理活性受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影响,而施氮有助于降低干旱胁迫造成的影响。施氮提高了亏缺供水和正常供水下头状沙拐枣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和细胞溶质浓度,有助于头状沙拐枣幼苗降低氧化应激反应并减少损伤,增加渗透调节物质。
-
关键词
头状沙拐枣
施氮
抗旱性
生理生化
-
Keywords
Calligonum caput-medusae
fertilization
drought resistance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
分类号
S511.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4种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的药效试验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杨超
刘薇
-
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林木种苗管理站
新疆瑞绎昕生态园林技术有限公司
-
出处
《新疆农垦科技》
2018年第10期36-38,共3页
-
文摘
为区域内葡萄安全生产以及探索葡萄灰霉病的高效防治措施,本研究对4种葡萄灰霉病的防治药剂进行了预防和治疗效果试验。通过室内药效测定和田间试验表明,在治疗葡萄灰霉病效果方面,40%嘧霉胺SC(施佳乐)的治疗效果较好,为67.9%~75.3%;在预防效果方面,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速克灵)的效果较好,为74.7%~79.8%。40%嘧霉胺SC(施佳乐)和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速克灵),是防治葡萄灰霉病的高效、低残留、安全性好的杀菌剂。
-
关键词
杀菌剂
葡萄
灰霉病
防治效果
-
分类号
S436.63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免灌人工梭梭林生长与土壤水分变化的耦合关系
被引量:5
- 3
-
-
作者
朱家龙
周智彬
王立生
吕平
姜咏雪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国家荒漠-绿洲生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莫索湾沙漠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大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和草原工作总站
新疆瑞绎昕生态园林技术有限公司
-
出处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79-1590,共12页
-
基金
兵团项目(E1400209)资助。
-
文摘
为了研究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荒漠-绿洲过渡带区域龟裂土立地条件下免灌人工梭梭林生态特征,探讨林分的最佳建植密度,对莫索湾1983—2021年38 a集水造林地初始种植梭梭、梭梭自然更新苗及不同坡位的土壤水分进行了调查,研究了梭梭生长对密度差异的响应,同时分析了各林地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探讨了梭梭生长与土壤水分的关系,以期为人工梭梭林的营建与可持续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当梭梭造林密度为6 m×3.5 m时(480株·hm^(-2)),母树存活率最高。随造林密度增大,母树保存率与梭梭自然更新比逐渐下降;母树保留密度越大的林地,其长势越差、生物量越低;盖度、郁闭度越高的林地,阻碍浅层土壤水分的补给,导致梭梭更新苗长势及生物量越差。(2)梭梭母树的林木生长与其根部140~280 cm深度土壤含水量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且主要利用根部140~240 cm土壤水分,对比3个林地可知该层土壤水分含量越高的林地,其母树的长势越好、生物量越高。(3)当母树保留密度为360株·hm^(-2)(株行距4 m×7 m)时,梭梭长势较好、整体生物量最高,林下植被更为丰富,林地土壤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综上所述,在该地区进行集水造林时,保持该密度更有利于免灌人工梭梭林结构稳定、持续发挥防风固沙效益。
-
关键词
龟裂土
人工梭梭林
集水造林
生长特征
土壤水分
-
Keywords
takyr soil
artificial Haloxylon ammodendron forest
catchment afforestation
growth characteristics
soil moisture
-
分类号
S714
[农业科学—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