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哈密铜镍矿工艺矿物学特性与影响选矿的因素
被引量:
19
1
作者
罗立群
李金良
曹佳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46-1855,共10页
新疆哈密的铜镍矿资源居全国第2位,采用化学方法、显微镜观察、SEM和EPMA分析等手段,研究哈密黄山南铜镍矿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及嵌布特征。结果表明:试样属轻微氧化的中低品位铜镍硫化矿石,其镍、铜的化学元素分析分别为0.62%和...
新疆哈密的铜镍矿资源居全国第2位,采用化学方法、显微镜观察、SEM和EPMA分析等手段,研究哈密黄山南铜镍矿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及嵌布特征。结果表明:试样属轻微氧化的中低品位铜镍硫化矿石,其镍、铜的化学元素分析分别为0.62%和0.15%(质量分数);镍主要以硫化物(镍黄铁矿)和硅酸镍的形式存在。镍黄铁矿形态各异、粒度相对较粗;黄铜矿呈不规则状、粒度极不均匀。哈密黄山南铜镍矿石为星散浸染状构造,结构较为松疏,易生成细泥,恶化分选环境,因此,选择磨矿细度应适宜。现场尾矿中镍黄铁矿的含量很低,多为与磁黄铁矿或脉石毗连镶嵌构成镍的贫连生体,粒度为5~20μm,再回收镍的幅度较小。关键词:哈密铜镍矿;工艺矿物学;镍黄铁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铜镍矿
工艺矿物学
镍黄铁矿
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哈密铜镍矿选矿工艺优化与生产实践
被引量:
5
2
作者
罗立群
李金良
黄红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7-132,共6页
针对哈密某铜镍矿选矿生产实践中浮选泡沫较粘、跑槽现象严重、药剂成本高等问题,对比研究了入选矿石的物化性质,通过适当粗磨、取消预选滑石、调整流程结构等优化工艺的措施;同时筛选药剂种类、调整药剂的配伍、细化药剂的使用,以强化...
针对哈密某铜镍矿选矿生产实践中浮选泡沫较粘、跑槽现象严重、药剂成本高等问题,对比研究了入选矿石的物化性质,通过适当粗磨、取消预选滑石、调整流程结构等优化工艺的措施;同时筛选药剂种类、调整药剂的配伍、细化药剂的使用,以强化对镍连生体的回收,经技术改造后取得了显著成效。研究表明:试样属轻微氧化的高氧化镁、中低品位铜镍硫化矿石,综合硬度系数为6.7,相对可磨度为1.26;矿石为星散浸染状构造,结构较为松疏,易生成细泥恶化分选环境,适宜的磨矿细度为78%左右。实践表明采用模数为3.1的水玻璃替代六偏磷酸钠与常规水玻璃(模数2.7)强化矿泥分散效果,以高醚化度的MIBC增强对滑石和高氧化镁矿物的抑制,取消BK-204优化了药剂用量、添加少量Y89-2加强捕收剂的协同作用是成功的。技术改造后生产过程稳定、经济技术指标优良,新增经济效益2172万多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镍矿
工艺矿物学
浮选
生产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造山带背景铜镍矿床蚀变过程与水的来源——东天山黄山南矿床氢氧同位素的指示
被引量:
4
3
作者
郑旭阳
毛亚晶
+4 位作者
缪君
方坤根
陈寿波
席斌斌
秦克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75-1094,共20页
造山带背景铜镍矿床以富水为主要特征,但水(流体)在成矿中的作用以及其对岩石的改造过程仍不明确。本文以黄山南铜镍矿床为例,通过辉橄岩和橄辉岩等超镁铁岩的蚀变矿物组合和H-O同位素变化规律,限定蚀变过程与流体性质及来源。黄山南超...
造山带背景铜镍矿床以富水为主要特征,但水(流体)在成矿中的作用以及其对岩石的改造过程仍不明确。本文以黄山南铜镍矿床为例,通过辉橄岩和橄辉岩等超镁铁岩的蚀变矿物组合和H-O同位素变化规律,限定蚀变过程与流体性质及来源。黄山南超镁铁岩原生矿物主要有尖晶石、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和少量填隙状角闪石、云母,蚀变矿物有角闪石(浅闪石、阳起石、透闪石、普通角闪石以及镁闪石)、滑石、绿泥石和蛇纹石等。根据岩石结构与蚀变矿物比例,将超镁铁岩分为弱蚀变、中等蚀变和强蚀变3类。蚀变矿物组合与角闪石成分指示超镁铁岩经历了高温蚀变阶段(>700℃),形成了镁质闪石+滑石+绿泥石;中温蚀变阶段(700~550℃)和低温蚀变阶段(<550℃),分别形成了钙质闪石+滑石+绿泥石+蛇纹石与滑石+碳酸盐+蛇纹石的矿物组合。蚀变岩石普遍以中低温蚀变为主,可能与中低温阶段的叠加-改造作用相关。岩石随蚀变程度增加,Si、Na、K、Mn等主量元素和Rb、Ba等微量元素呈现明显降低趋势,表明大多数元素在流体改造过程中从岩石中迁出,说明蚀变过程为开放体系。中-强蚀变岩石中,硫化物矿物边部的形态呈锯齿状,但主体仍为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的矿物组合,指示蚀变过程可能造成了部分Ni、Cu、S元素的溶解与迁移,但是改造程度相对有限。不同蚀变程度超镁铁岩均富集轻H同位素(δD:-86.6‰~-128.6‰)且O同位素变化较大(δ~(18)O:1.7‰~10.8‰)。虽然部分样品的H-O同位素接近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趋势线,但是大多数强蚀变样品则呈现截然不同的趋势,即δ~(18)O值相似但δD值变化较大,指示蚀变过程以岩浆水主导且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去气作用。不同程度的岩浆去气作用可能与岩浆的结晶分异过程密切相关。因此,本文认为黄山南矿床蚀变岩石为岩浆阶段“自蚀变”作用的产物。不同构造背景铜镍矿床的H-O同位素对比指示,岩浆“自蚀变”作用在超镁铁侵入岩中普遍发生,而造山带背景铜镍矿床的蚀变程度可能相对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背景铜镍矿床
东天山
黄山南
蚀变作用
流体来源
氢氧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哈密铜镍矿工艺矿物学特性与影响选矿的因素
被引量:
19
1
作者
罗立群
李金良
曹佳宏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新疆瑞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长沙矿冶研究院
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46-1855,共10页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B03B03)
文摘
新疆哈密的铜镍矿资源居全国第2位,采用化学方法、显微镜观察、SEM和EPMA分析等手段,研究哈密黄山南铜镍矿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及嵌布特征。结果表明:试样属轻微氧化的中低品位铜镍硫化矿石,其镍、铜的化学元素分析分别为0.62%和0.15%(质量分数);镍主要以硫化物(镍黄铁矿)和硅酸镍的形式存在。镍黄铁矿形态各异、粒度相对较粗;黄铜矿呈不规则状、粒度极不均匀。哈密黄山南铜镍矿石为星散浸染状构造,结构较为松疏,易生成细泥,恶化分选环境,因此,选择磨矿细度应适宜。现场尾矿中镍黄铁矿的含量很低,多为与磁黄铁矿或脉石毗连镶嵌构成镍的贫连生体,粒度为5~20μm,再回收镍的幅度较小。关键词:哈密铜镍矿;工艺矿物学;镍黄铁矿;
关键词
哈密铜镍矿
工艺矿物学
镍黄铁矿
选矿
Keywords
Hami copper-nickel ore
process mineralogy
pentlandite
mineral processing
分类号
TD951 [矿业工程—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哈密铜镍矿选矿工艺优化与生产实践
被引量:
5
2
作者
罗立群
李金良
黄红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新疆瑞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理工大学西院图书馆
出处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7-132,共6页
文摘
针对哈密某铜镍矿选矿生产实践中浮选泡沫较粘、跑槽现象严重、药剂成本高等问题,对比研究了入选矿石的物化性质,通过适当粗磨、取消预选滑石、调整流程结构等优化工艺的措施;同时筛选药剂种类、调整药剂的配伍、细化药剂的使用,以强化对镍连生体的回收,经技术改造后取得了显著成效。研究表明:试样属轻微氧化的高氧化镁、中低品位铜镍硫化矿石,综合硬度系数为6.7,相对可磨度为1.26;矿石为星散浸染状构造,结构较为松疏,易生成细泥恶化分选环境,适宜的磨矿细度为78%左右。实践表明采用模数为3.1的水玻璃替代六偏磷酸钠与常规水玻璃(模数2.7)强化矿泥分散效果,以高醚化度的MIBC增强对滑石和高氧化镁矿物的抑制,取消BK-204优化了药剂用量、添加少量Y89-2加强捕收剂的协同作用是成功的。技术改造后生产过程稳定、经济技术指标优良,新增经济效益2172万多元。
关键词
铜镍矿
工艺矿物学
浮选
生产实践
Keywords
copper-nickel ore
process mineralogy
flotation
productive practice
分类号
TD952 [矿业工程—选矿]
TD923 [矿业工程—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造山带背景铜镍矿床蚀变过程与水的来源——东天山黄山南矿床氢氧同位素的指示
被引量:
4
3
作者
郑旭阳
毛亚晶
缪君
方坤根
陈寿波
席斌斌
秦克章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新疆瑞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
有色地质勘查局七〇四队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75-1094,共2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29035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30430、42072105)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所重点部署项目(IGGCAS-202204)联合资助。
文摘
造山带背景铜镍矿床以富水为主要特征,但水(流体)在成矿中的作用以及其对岩石的改造过程仍不明确。本文以黄山南铜镍矿床为例,通过辉橄岩和橄辉岩等超镁铁岩的蚀变矿物组合和H-O同位素变化规律,限定蚀变过程与流体性质及来源。黄山南超镁铁岩原生矿物主要有尖晶石、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和少量填隙状角闪石、云母,蚀变矿物有角闪石(浅闪石、阳起石、透闪石、普通角闪石以及镁闪石)、滑石、绿泥石和蛇纹石等。根据岩石结构与蚀变矿物比例,将超镁铁岩分为弱蚀变、中等蚀变和强蚀变3类。蚀变矿物组合与角闪石成分指示超镁铁岩经历了高温蚀变阶段(>700℃),形成了镁质闪石+滑石+绿泥石;中温蚀变阶段(700~550℃)和低温蚀变阶段(<550℃),分别形成了钙质闪石+滑石+绿泥石+蛇纹石与滑石+碳酸盐+蛇纹石的矿物组合。蚀变岩石普遍以中低温蚀变为主,可能与中低温阶段的叠加-改造作用相关。岩石随蚀变程度增加,Si、Na、K、Mn等主量元素和Rb、Ba等微量元素呈现明显降低趋势,表明大多数元素在流体改造过程中从岩石中迁出,说明蚀变过程为开放体系。中-强蚀变岩石中,硫化物矿物边部的形态呈锯齿状,但主体仍为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的矿物组合,指示蚀变过程可能造成了部分Ni、Cu、S元素的溶解与迁移,但是改造程度相对有限。不同蚀变程度超镁铁岩均富集轻H同位素(δD:-86.6‰~-128.6‰)且O同位素变化较大(δ~(18)O:1.7‰~10.8‰)。虽然部分样品的H-O同位素接近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趋势线,但是大多数强蚀变样品则呈现截然不同的趋势,即δ~(18)O值相似但δD值变化较大,指示蚀变过程以岩浆水主导且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去气作用。不同程度的岩浆去气作用可能与岩浆的结晶分异过程密切相关。因此,本文认为黄山南矿床蚀变岩石为岩浆阶段“自蚀变”作用的产物。不同构造背景铜镍矿床的H-O同位素对比指示,岩浆“自蚀变”作用在超镁铁侵入岩中普遍发生,而造山带背景铜镍矿床的蚀变程度可能相对更高。
关键词
造山带背景铜镍矿床
东天山
黄山南
蚀变作用
流体来源
氢氧同位素
Keywords
Orogenic Ni-Cu sulfide deposit
East Tianshan
Huangshannan
Alteration
Fluid source
Hydrogen and oxygen isotopes
分类号
P597.2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P618.41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18.6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哈密铜镍矿工艺矿物学特性与影响选矿的因素
罗立群
李金良
曹佳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哈密铜镍矿选矿工艺优化与生产实践
罗立群
李金良
黄红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造山带背景铜镍矿床蚀变过程与水的来源——东天山黄山南矿床氢氧同位素的指示
郑旭阳
毛亚晶
缪君
方坤根
陈寿波
席斌斌
秦克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