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导体Ag@Co-MOF掺杂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1
作者 张钢强 张军 +2 位作者 孙朋涛 李鹏云 张美丽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5,共6页
该文通过水热法合成了2维层状配位聚合物[Co(tib)(mpda)(H_(2)O)_(2)]·H_(2)O(Co-MOF)(tib=均苯三咪唑,mpda=间苯二乙酸).使用超声粉碎法将Co-MOF层状结构剥离形成2维纳米片,再利用光还原法将Ag粒子沉积在Co-MOF表面上,形成Ag@Co-... 该文通过水热法合成了2维层状配位聚合物[Co(tib)(mpda)(H_(2)O)_(2)]·H_(2)O(Co-MOF)(tib=均苯三咪唑,mpda=间苯二乙酸).使用超声粉碎法将Co-MOF层状结构剥离形成2维纳米片,再利用光还原法将Ag粒子沉积在Co-MOF表面上,形成Ag@Co-MOF掺杂材料.Ag粒子的掺杂有利于加速光生载流子的输运,避免电子(e^(-))和空穴(h^(+))的复合,使电荷转移速率加快.Co-MOF的带隙能为3.4 eV,Ag@Co-MOF掺杂材料的带隙能降至2.8 eV,且可见光的吸收度明显增强,这说明该材料可作为半导体光催化剂材料.XPS、SEM、TEM等表征结果表明Ag@Co-MOF掺杂材料被成功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FS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掺杂材料 表征 半导体 催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废水液滴低温浓缩蒸发特性
2
作者 戚江平 杨志国 +5 位作者 李丹 曲欣 梅永平 周浩 詹凌霄 杨林军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31-937,共7页
基于单液滴蒸发实验平台和逆流喷淋低温烟气浓缩装置,对脱硫废水在高湿环境下的浓缩蒸发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探究了烟气湿度、气体流速和水质对废水液滴蒸发特性的影响,研究了废水浓缩蒸发析出的晶体形貌及氯释放特性,以及影响低温烟气... 基于单液滴蒸发实验平台和逆流喷淋低温烟气浓缩装置,对脱硫废水在高湿环境下的浓缩蒸发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探究了烟气湿度、气体流速和水质对废水液滴蒸发特性的影响,研究了废水浓缩蒸发析出的晶体形貌及氯释放特性,以及影响低温烟气余热浓缩过程的关键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脱硫废水单个液滴低温浓缩蒸发过程可分为收缩、膨胀和结晶3个阶段;随着烟气湿度增加,液滴蒸发速率下降,湿球温度升高,最终结晶程度有所下降;气速增大缩短了液滴收缩段的时间,有利于加快蒸发速率,废水含固量提升将使液滴收缩至最小时的临界粒径增大,同时液滴整体温度上升;提高烟气温度、增大烟气流量和适当增加废水进液流量有利于提高浓缩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余热浓缩 单液滴蒸发 高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兵团农村厕所粪污治理及建筑施工管理浅谈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舰林 刘军林 +2 位作者 刘福元 罗志根 陈月花 《新疆农垦科技》 2020年第10期34-36,共3页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农村厕所粪污治理现状,新疆兵团农村厕所的主要类型与粪污治理技术,新疆兵团农村厕所的建筑施工、使用管理及维护等情况。
关键词 农村厕所 粪污治理 施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改性二氧化钛纳米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在煤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邵腾飞 李洋 +6 位作者 甄卫军 周玉生 马春梅 孙朋涛 葛庆 徐建波 陈步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6-106,共11页
以二氧化钛为原料制备了改性二氧化钛(m@TiO_(2)),然后以其为助剂通过熔喷非织造技术制备了聚丙烯/m@TiO_(2)纳米复合纤维膜。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其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热风温度为295℃、热风压力为400 kPa、料筒压力为400 kPa。对聚丙... 以二氧化钛为原料制备了改性二氧化钛(m@TiO_(2)),然后以其为助剂通过熔喷非织造技术制备了聚丙烯/m@TiO_(2)纳米复合纤维膜。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其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热风温度为295℃、热风压力为400 kPa、料筒压力为400 kPa。对聚丙烯/m@TiO_(2)纳米复合纤维膜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在煤化工废水中的应用。结果表明,PP5纳米复合纤维膜的结晶度为37.6%,孔隙率为96.3%,纤维平均直径为3.8μm,且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pH=3、温度为45℃、吸附时间50 min时,测试了PP1与PP5对煤化工废水吸附处理降低化学需氧量(COD)值。结果表明,PP5对COD的去除率达到了20.1%,远高于PP1(COD的去除率11.1%)。25℃下经过光催化降解后,PP5对COD的去除率达到82.5%,表明PP5具有优异的光催化降解煤化工废水中有机物的性能,并且PP5对煤化工废水中有机物的光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聚丙烯/m@TiO_(2)纳米复合纤维膜对降低煤化工废水中的COD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改性二氧化钛 熔喷非织造 纳米复合纤维 煤化工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维Zn-LCP纳米材料荧光感应Cr_(2)O_(7)^(2-)和L-胱氨酸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林涛海 张军 +2 位作者 葛庆 张钢强 张美丽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8-166,共9页
该文利用柔性间苯二乙酸(H_(2)mpda)和刚性共轭体均苯三咪唑(tib)水热合成发光配位聚合物[Zn_(3)(tib)_(2)(mpda)_(3)]_(n)·5H_(2)O(Zn-LCP).mpda^(2-)的2个羧基均与金属Zn(Ⅱ)单齿配位形成1维波浪链,tib作为三节点与金属Zn(Ⅱ)配... 该文利用柔性间苯二乙酸(H_(2)mpda)和刚性共轭体均苯三咪唑(tib)水热合成发光配位聚合物[Zn_(3)(tib)_(2)(mpda)_(3)]_(n)·5H_(2)O(Zn-LCP).mpda^(2-)的2个羧基均与金属Zn(Ⅱ)单齿配位形成1维波浪链,tib作为三节点与金属Zn(Ⅱ)配位形成1维带状链,2个链通过Zn(Ⅱ)交接构成2维面,面与面通过π-π作用力堆积形成3维超分子体.Zn-LCP比表面积(BET)为19 m^(2)·g^(-1),量子产率为25.22%.Zn-LCP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能,对在水中的Cr_(2)O_(7)^(2-)离子和L-胱氨酸感应良好,检出限分别为0.34μm^(-1)和3.6 nmol·L^(-1),荧光猝灭率分别为68.3%和98.3%,高于文献报道值.其荧光猝灭机理是共振能量转移和竞争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热稳定性 荧光性能 污染物 猝灭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W/SAPO-11催化剂对煤焦油加氢尾油模型化合物二十烷加氢异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旭红 吴玉起 +6 位作者 代正华 钟梅 靳立军 刘洋 亚力昆江·吐尔逊 李建 周玉生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5-404,共10页
以SAPO-11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机械化学法制备Ni系催化剂,引入W调节其电子结构、晶粒尺寸与形态分布以及催化剂的孔结构、酸性与酸量等,基于对XRD、TEM、BET、NH3-TPD、吡啶吸附红外等结果的深入分析,探究催化剂NiW配比对催化剂性质和煤... 以SAPO-11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机械化学法制备Ni系催化剂,引入W调节其电子结构、晶粒尺寸与形态分布以及催化剂的孔结构、酸性与酸量等,基于对XRD、TEM、BET、NH3-TPD、吡啶吸附红外等结果的深入分析,探究催化剂NiW配比对催化剂性质和煤焦油加氢尾油模型化合物正二十烷(n-C_(20))加氢异构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Ni/SAPO-11负载W后,比表面积不同程度增加,W质量分数为0.5%时比表面积达到最大值149 m^(2)/g;Ni的平均粒径减小,W质量分数为1%时降至最小值4.43 nm,比Ni/SAPO-11减小36%,且Ni^(0)的含量和表面酸量均最高。此外,W促进了Ni的还原,使得还原峰温向低温方向移动。XPS分析表明,随着W含量的增加,Ni^(0)的结合能降低,W5+的结合能升高。二十烷(n-C_(20))的加氢异构产物分布显示,3Ni1W/SAPO-11作用下n-C_(20)的转化率和异二十烷(i-C_(20))的收率均最高,分别为88.23%和75.72%,且以单支链异二十烷(Mono-i-C_(20))为主,收率达71.65%。在线取样结果显示,n-C_(20)在金属位点与酸功能的双重作用下先生成单支链异构体,随着反应的进行向多支链异构体转化,不稳定的多支链异构体会进一步裂解成小分子烷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O-11 长链烷烃 NiW催化剂 加氢异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柔性苯二乙酸Co/Ni配位聚合物的构筑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林涛海 张军 +2 位作者 葛庆 张钢强 张美丽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4-540,共7页
基于柔性苯二乙酸水热合成2个配位聚合物([Co(tib)(mpda)(H_(2)O)_(2)]·H_(2)O,[Ni(tib)(mpda)(H_(2)O)_(2)]·H_(2)O)(tib=均苯三咪唑,mpda=间苯二乙酸),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进行表征。在[Co(t... 基于柔性苯二乙酸水热合成2个配位聚合物([Co(tib)(mpda)(H_(2)O)_(2)]·H_(2)O,[Ni(tib)(mpda)(H_(2)O)_(2)]·H_(2)O)(tib=均苯三咪唑,mpda=间苯二乙酸),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进行表征。在[Co(tib)(mpda)(H_(2)O)_(2)]·H_(2)O的结构中,tib配体作为三节点与Co(II)离子配位形成2D网格面;顺式mpda以端基式附着在2D网格面上;再通过mpda的未配位羧基O与配位水分子之间O—H…O相互作用(O1…O3键长为0.2624 nm,∠O5—H5A…O2=155.41°)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2个配位聚合物属于异质同晶,晶体结构基本一致。2个配位聚合物的比表面积分别为54和58 m^(2)/g,且[Ni(tib)(mpda)(H_(2)O)_(2)]·H_(2)O具有完整的循环伏安曲线(还原、氧化电位分别为0.205、0.563 V)和良好的扫描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苯二乙酸 配位聚合物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Ln-Co(Ln=Eu、Sm)金属有机骨架的结构、磁性及荧光传感检测柳氮磺吡啶和戊二醛(英文)
8
作者 魏悦悦 孙雪花 +5 位作者 柴红梅 白万乔 任宜霞 高楼军 张钢强 张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75-2485,共11页
采用水热法,利用五羧酸配体3,5-二(2',4'-二羧基苯基)苯甲酸(H_(5)L)制备了2种结构相似的镧系-钴异核双金属有机骨架(Ln-Co-MOF):(C_(2)H_(6)NH_(2))_(5){[Eu_(9)Co(L)_(6)(H_(2)O)_(5)(OH)_(4)]·5DMF}_(n)(1)、(C_(2)H_(6... 采用水热法,利用五羧酸配体3,5-二(2',4'-二羧基苯基)苯甲酸(H_(5)L)制备了2种结构相似的镧系-钴异核双金属有机骨架(Ln-Co-MOF):(C_(2)H_(6)NH_(2))_(5){[Eu_(9)Co(L)_(6)(H_(2)O)_(5)(OH)_(4)]·5DMF}_(n)(1)、(C_(2)H_(6)NH_(2))_(2){[Sm_(9)Co(L)_(6)(H_(2)O)_(3)Cl]·5DMF}_(n)(2),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热重、红外、荧光光谱和磁性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均属于三方晶系R3空间群,均具有新颖的三维结构和良好的热稳定性。其中配合物1具有较强的荧光性能,可以灵敏地识别药物分子柳氮磺吡啶和有机分子戊二醛,检出限分别可以达到0.95和2.10μmol·L^(-1)。此外,配合物1和2在1 kOe时均具有反铁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核双金属有机骨架 荧光传感 柳氮磺吡啶 戊二醛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化尾水资源化回用集成工艺中试
9
作者 张曼曼 段锋 +2 位作者 石绍渊 李玉平 周玉生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6-743,共8页
为实现焦化尾水的资源化回用,开发了以预处理、压力-电驱动膜组合及双极膜电渗析技术为核心的集成工艺,并进行了中试研究。集成工艺中,化学软化和臭氧-双氧水复合氧化工艺用于去除原水中的硬度和反渗透浓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纳滤工艺完... 为实现焦化尾水的资源化回用,开发了以预处理、压力-电驱动膜组合及双极膜电渗析技术为核心的集成工艺,并进行了中试研究。集成工艺中,化学软化和臭氧-双氧水复合氧化工艺用于去除原水中的硬度和反渗透浓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纳滤工艺完成了一价离子与高价离子的分离,电渗析和双极膜电渗析工艺实现了焦化尾水的近零排放和酸碱资源再生。化学软化工艺对原水的硬度去除率可达64.2%;臭氧-双氧水复合氧化工艺对反渗透浓水的COD去除率可达35.0%;纳滤工艺的脱盐率可达30.2%,对氯离子、硫酸根、硬度和TOC去除率分别可达-6.8%、97.3%、78.4%和87.4%;双极膜电渗析工艺可得浓度均为2 mol/L以上的酸和碱,能耗为4.0 kW·h/kg。该集成工艺的水回用率大于90%,酸碱可短程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尾水 资源化 双极膜电渗析 酸碱回用 废水循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AT型全生物降解地膜对南疆棉花和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5
10
作者 王斌 万艳芳 +4 位作者 王金鑫 孙九胜 王新勇 槐国龙 孔立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8-156,共9页
为探讨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材料的全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过程和对作物产量及土壤环境的影响,以PBAT型全生物降解地膜和普通聚乙烯塑料(PE)地膜为处理,在南疆四地州主要棉区和玉米种植区,开展降解地膜大面积应用试验与示范,... 为探讨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材料的全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过程和对作物产量及土壤环境的影响,以PBAT型全生物降解地膜和普通聚乙烯塑料(PE)地膜为处理,在南疆四地州主要棉区和玉米种植区,开展降解地膜大面积应用试验与示范,系统分析了降解地膜的降解性能以及对作物产量、土壤温湿度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地膜的降解过程为先出现裂纹,然后出现孔洞,最后破碎成小块,中间伴随着地膜变薄、变脆。巴州棉花降解地膜出现碎裂期的时间较阿克苏提前4 d,喀什玉米出现大裂期的时间较和田地区提前7 d;但同一作物不同地区之间降解时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降解地膜降解处于诱导期之前,除巴州棉花降解地膜膜下5 cm的平均土温低于PE地膜外,四地州棉花和玉米降解地膜膜下5 cm和10 cm的土壤温湿度均高于PE地膜,但两种地膜的土壤温湿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同一地区,降解地膜覆盖下作物收获期和播种前土壤养分略有不同,但差异不显著(P>0.05)。巴州和阿克苏地区降解地膜覆盖下的棉花产量分别较PE地膜提高8.33%和6.48%,喀什与和田地区玉米分别较PE地膜提高3.67%和14.97%,但两种地膜的作物产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降解地膜降解性能良好,对土壤水分和温度及作物产量的影响与PE地膜相当,以PBAT型全生物降解地膜代替PE地膜应用于南疆农业生产具有可行性,对作物和土壤环境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AT型全生物降解地膜 南疆 降解性能 作物产量 土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降解(Reverte添加剂)地膜在棉花中的应用与示范 被引量:14
11
作者 孙九胜 王新勇 孔立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96-2000,共5页
【目的】验证Reverte添加剂生物降解地膜在棉田中消除残膜污染和对棉花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1)在相同田间水肥条件下,设置Reverte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在棉花上的生产对比试验;(2)分四个时间段,观测降解过程,测量Reverte... 【目的】验证Reverte添加剂生物降解地膜在棉田中消除残膜污染和对棉花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1)在相同田间水肥条件下,设置Reverte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在棉花上的生产对比试验;(2)分四个时间段,观测降解过程,测量Reverte降解地膜在棉田中的破碎情况;(3)把埋土和暴露在阳光下不同时间的8个样品放置老化箱中,测其脆化度。【结果】Reverte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相比,对棉花生育期和产量无明显影响;Reverte降解地膜在棉田中达到了消除残膜污染的效果。棉花诱导期120 d覆膜129 d时,地膜大面积崩裂并形成不规则小块和碎片,部分土地裸露面在85%左右,达到生物降解第一阶段(崩裂阶段)。土壤表面小块残膜和埋于土壤中的残膜经红外线分析测定其羰基系数,进行计算分别为2~3月和3.8~4月进入生物降解第二阶段(生物降解阶段)。【结论】Reverte生物降解地膜在棉田中有显著的崩裂,小块残膜脆裂现象。小块残膜最终在自然环境中被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水,进一步研究还有待于堆肥模拟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地膜 降解过程 老化试验 消除残膜污染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外源微生物对城市生活垃圾堆肥腐熟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葛春辉 徐万里 +3 位作者 马彦茹 孙宁川 张云舒 邵华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0-155,共6页
文章探究高效、低成本的圾堆肥技术,为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生活垃圾为原料,采用7 d翻堆一次的方式,进行为期45 d的堆肥试验。试验设常规和添加5%发酵剂堆肥处理,研究添加外源菌剂对城市生活垃圾堆肥... 文章探究高效、低成本的圾堆肥技术,为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生活垃圾为原料,采用7 d翻堆一次的方式,进行为期45 d的堆肥试验。试验设常规和添加5%发酵剂堆肥处理,研究添加外源菌剂对城市生活垃圾堆肥过程中物理和化学特性变化的影响及对堆肥腐熟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5%菌剂的堆肥处理在堆肥24 h后温度达到53℃,堆肥过程中最高温度达到65℃,温度保持50℃以上达24 d;使堆肥C/N迅速下降,并在35 d后,该值稳定在12.2左右;铵态氮与硝态氮比值开始迅速上升,而后逐渐下降,最终比值稳定在1.2,油菜种子的发芽指数达到85%以上。说明添加5%外源微生物菌剂能加速城市垃圾堆肥腐熟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堆肥 微生物发酵剂 腐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核Ln(Na)‑MOFs(Ln=Tb、Dy、Ho)的晶体结构及对乙醛、Fe^(3+)、Cr_(2)O_(7)^(2-)的荧光传感和邻苯二酚的电化学传感 被引量:2
13
作者 柴红梅 闫佳伶 +4 位作者 任宜霞 高楼军 张钢强 张琰 郝书苑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13-1921,共9页
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3个新型三维微孔同构异核金属有机骨架Ln(Na)‑MOFs:{[LnNa(BDT)(H_(2)O)_(3)]·_(2)H_(2)O}n(Ln=Tb(1)、Dy(2)、Ho(3),H4BDT=3,5‑二(3',5'‑二羧基苯基)‑1H‑1,2,4‑三唑),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 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3个新型三维微孔同构异核金属有机骨架Ln(Na)‑MOFs:{[LnNa(BDT)(H_(2)O)_(3)]·_(2)H_(2)O}n(Ln=Tb(1)、Dy(2)、Ho(3),H4BDT=3,5‑二(3',5'‑二羧基苯基)‑1H‑1,2,4‑三唑),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粉末X射线衍射技术对其进行表征。结构分析表明,Ln(Na)‑MOFs是具有相同的异核双金属单元的三维骨架结构。荧光研究表明,Tb(Na)‑MOF(1)可以荧光传感检测水中Fe^(3+)、Cr_(2)O_(7)^(2-)以及乙醛分子,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也可用于水中邻苯二酚的电化学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核金属有机骨架 晶体结构 荧光传感 电化学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3D微孔Zn⁃MOF对水溶液中Fe^(3+)、Cr_(2)O_(7)^(2-)和丙酮分子的荧光传感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楼军 米竟 +4 位作者 柴红梅 任宜霞 孙雪花 张钢强 张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25-734,共10页
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2种三维微孔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其分子式为[Zn_(3)(DBA)(OH)(1,10⁃phen)_(2)]_(n)(1)和{[Zn_(2)(HDBA)(4,4′⁃bipy)_(1.5)]·H_(2)O}_(n)(2)(H_(5)DBA=3,5⁃二(2′,4′⁃对羧基苯基)苯甲酸;1,10⁃phen=1,10⁃菲咯啉;... 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2种三维微孔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其分子式为[Zn_(3)(DBA)(OH)(1,10⁃phen)_(2)]_(n)(1)和{[Zn_(2)(HDBA)(4,4′⁃bipy)_(1.5)]·H_(2)O}_(n)(2)(H_(5)DBA=3,5⁃二(2′,4′⁃对羧基苯基)苯甲酸;1,10⁃phen=1,10⁃菲咯啉;4,4′⁃bipy=4,4′⁃联吡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为三核锌基金属单元的三维微孔骨架,配合物2为双核锌基的微孔结构。与2相比,配合物1在水中具有较强的发光性能,可作为检测Fe^(3+)、Cr_(2)O_(7)^(2-)和丙酮分子的发光传感器,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MOFs Fe^(3+) Cr_(2)O_(7)^(2-) 丙酮 荧光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堆频率及调理剂对城市生活垃圾堆肥腐熟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葛春辉 唐光木 +3 位作者 徐万里 张云舒 邵华伟 王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1-137,共7页
文章以探究高效、低成本的垃圾堆肥技术,为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目的。以城市生活垃圾为堆肥原料,进行为期35 d的堆肥试验,共设4个堆肥处理。其中处理1:3 d翻堆;处理2:7 d翻堆;处理3:添加0.25%磷酸二氢钾... 文章以探究高效、低成本的垃圾堆肥技术,为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目的。以城市生活垃圾为堆肥原料,进行为期35 d的堆肥试验,共设4个堆肥处理。其中处理1:3 d翻堆;处理2:7 d翻堆;处理3:添加0.25%磷酸二氢钾,7 d翻堆;处理4:添加0.25%乙酸,7 d翻堆。测定堆肥原料的物理化学主要参数,探讨采用的措施对生活垃圾堆肥腐熟进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堆肥35 d时添加乙酸处理发芽指数(GI)、阳离子代换值、铵态氮含量、NH4+-N/NO3--N比值分别为116.8%、93.05 cmol/kg、0.547 mg/g、0.788,与7 d翻堆处理各指标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3 d翻堆处理的各项指标与7 d翻堆处理比较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添加0.25%磷酸二氢钾处理的堆肥腐熟程度与7 d翻堆处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得出以下结论:3 d翻堆和添加乙酸能够明显加快堆肥腐熟的进程,添加0.25%的磷酸磷酸二氢钾对堆肥的腐熟进程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堆肥 翻堆频率 调理剂 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生活垃圾堆肥过程养分成分变化及腐熟度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云舒 徐万里 +5 位作者 邵华伟 葛春辉 孙宁川 王伟 帕提古丽 孔江江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9-203,共5页
以乌鲁木齐市生活垃圾为原料进行高温堆肥发酵,研究了堆肥过程中各营养成分的变化情况及堆肥腐熟程度。结果表明:在乌鲁木齐市生活垃圾处理厂目前生产工艺下,氮素和碳素损失均主要发生在发酵前3 d,发酵后期氮素和碳素损失较少。因此,堆... 以乌鲁木齐市生活垃圾为原料进行高温堆肥发酵,研究了堆肥过程中各营养成分的变化情况及堆肥腐熟程度。结果表明:在乌鲁木齐市生活垃圾处理厂目前生产工艺下,氮素和碳素损失均主要发生在发酵前3 d,发酵后期氮素和碳素损失较少。因此,堆肥发酵前3 d是控制养分损失的关键时期。在堆肥过程中,速效钾含量从堆制当天的1507 mg/kg,增加到结束的2099 mg/kg;速效磷的含量从堆制开始的78 mg/kg,增加到结束的103 mg/kg。不同发酵时期的堆肥样品进行发芽率试验结果表明,生活垃圾在发酵过程中产生植物生长抑制物质较少。C/N比、堆温的试验结果表明生活垃圾经45 d堆制,基本达到了腐熟堆肥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 乌鲁木齐 高温堆肥 营养成分 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酸丁二酯-co-富马酸丁二酯无规共聚物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石磊 王晓莉 +4 位作者 王鑫基 陈志伟 张道友 王自庆 魏忠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19,共6页
采用乙酸锌催化酯交换反应合成了聚碳酸丁二酯(PBC)和聚富马酸丁二酯(PBF)两种预聚体,而后通过熔融缩聚工艺合成聚(碳酸丁二酯–co–富马酸丁二酯),以凝胶色谱(GPC)和核磁共振表征了聚合物结构和分子量,并采用相关手段研究了PBF链段含... 采用乙酸锌催化酯交换反应合成了聚碳酸丁二酯(PBC)和聚富马酸丁二酯(PBF)两种预聚体,而后通过熔融缩聚工艺合成聚(碳酸丁二酯–co–富马酸丁二酯),以凝胶色谱(GPC)和核磁共振表征了聚合物结构和分子量,并采用相关手段研究了PBF链段含量对共聚物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PBF链段的增加,聚合物热稳定性、亲水性和力学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当PBF单元含量增加到80%时,聚合物的熔点达到最高值111.9℃,且最大热分解温度为363.7℃;当PBF单元含量从20%增加到80%时,聚合物由疏水性逐渐变为亲水性,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增长了3~4倍,而断裂伸长率降为原来的1/8。双键的引入会改善PBC链段的反应活性,聚合物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锌 酯交换 聚碳酸丁二酯 聚富马酸丁二酯 聚(碳酸丁二酯–co–富马酸丁二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同构镧系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结构和荧光传感Fe^(3+)和盐酸环丙沙星
18
作者 柴红梅 闫佳伶 +3 位作者 孙雪花 张钢强 任宜霞 高楼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75-784,共10页
采用溶剂热法,以含氮四羧酸3,5-二(3′,5′-二羧苯)-1H-1,2,4-三唑(H4BDT)为配体,成功合成了4种同构镧系金属有机框架(Ln-MOFs):{[La3(BDT)_(2)(HCOO)(H_(2)O)5]·0.5H_(2)O·3DMF}n (1)、{[Ce3(BDT)2(HCOO)(H_(2)O)_(5)]·... 采用溶剂热法,以含氮四羧酸3,5-二(3′,5′-二羧苯)-1H-1,2,4-三唑(H4BDT)为配体,成功合成了4种同构镧系金属有机框架(Ln-MOFs):{[La3(BDT)_(2)(HCOO)(H_(2)O)5]·0.5H_(2)O·3DMF}n (1)、{[Ce3(BDT)2(HCOO)(H_(2)O)_(5)]·3DMF}n (2)、{[Pr3(BDT)_(2)(HCOO)(H_(2)O)5]·3DMF}n (3)和{[Nd_(3)(BDT)_(2)(HCOO)(H_(2)O)_(5)]·3DMF}n (4),并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热重、傅里叶换红外光谱、N2吸附实验和荧光光谱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这些Ln-MOFs均为单斜C2/m空间群晶体,是双核为无机建筑单元的三维介孔结构。其中2可选择性荧光检测Fe^(3+)离子和盐酸环丙沙星药物分子,检测限分别为4.59和0.77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镧系金属有机框架 荧光传感 Fe^(3+) 盐酸环丙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芯光纤分光光度系统的实验研究
19
作者 王卫 林钧岫 +6 位作者 何去奢 冯明昭 王菊芳 廖远敏 赵禹山 潘丽英 何田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9-21,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低成本的液芯光纤分光光度系统。该系统突破了目前对液体折射率必须大于l.46的限制,降低到1.346。系统操作简便,误差小于0.01,满足ppb级的分析要求。
关键词 液芯光纤 分光光度计 物理光学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48对棒CVD还原炉出口的CFD模拟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凯 黄河 +3 位作者 刘娜 黄雪莉 靳立军 马春梅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9-82,88,共5页
现役大型多晶硅还原炉由于内部流场和温度场不均匀,存在产品性能差的问题,因此提出在原料出口增设内接管来改善炉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均匀性问题。利用SolidWorks建模软件建立48对棒多晶硅CVD还原炉模型,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不同硅棒生长... 现役大型多晶硅还原炉由于内部流场和温度场不均匀,存在产品性能差的问题,因此提出在原料出口增设内接管来改善炉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均匀性问题。利用SolidWorks建模软件建立48对棒多晶硅CVD还原炉模型,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不同硅棒生长阶段下的尾气温度的模拟结果,拟合实际温度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进一步对模型网格进行网格无关性验证,验证模拟的准确性。通过对其流场和温度场的截面分析得出:在出口处设置高度为500 mm的上端封闭式内接管,有利于增加还原炉内部物料在炉内的停留时间和多晶硅的均匀沉积。因此在还原炉出口处安装内接管,有利于改善炉内物料停留时间以及流场和温度场的均匀分布,提高多晶硅沉积致密性和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西门子法 CVD还原炉 多晶硅 数值模拟 流场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