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源纳米银的合成及其在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孙艳美 热娜古丽·阿不都热合曼 +2 位作者 燕子红 章聚宝 王飒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4-211,共8页
植物源纳米银因其制备条件温和,原材料廉价易得,绿色环保,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特殊的理化性质使植物源纳米银被广泛应用于水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修复。基于此,对不同植物源纳米银的合成及其对废水中偶氮类、芳香杂环类、芳香硝基化... 植物源纳米银因其制备条件温和,原材料廉价易得,绿色环保,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特殊的理化性质使植物源纳米银被广泛应用于水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修复。基于此,对不同植物源纳米银的合成及其对废水中偶氮类、芳香杂环类、芳香硝基化合物、三苯甲烷类、有机卤代物等各种类型有机污染物的催化降解进行了综述,并对植物源纳米银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 纳米银 降解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喀什冬梨果皮三萜提取工艺
2
作者 乔钰婕 艾尔肯·图尔荪 +1 位作者 唐壮壮 阿迪拉·阿布都热西提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51,共6页
采用乙醇提取法从喀什冬梨果皮中提取三萜类化合物。以山楂酸含量、科罗索酸含量、齐墩果酸含量、熊果酸含量、总三萜含量和出膏率6个指标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 采用乙醇提取法从喀什冬梨果皮中提取三萜类化合物。以山楂酸含量、科罗索酸含量、齐墩果酸含量、熊果酸含量、总三萜含量和出膏率6个指标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51 min、液固比42∶1(mL/g)、乙醇体积分数73%,在此条件下提取的三萜类化合物的综合评分为91.42,与预测值误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什冬梨 三萜类化合物 提取工艺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活性自由基聚合的槲皮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在维药祖卡木颗粒活性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买买提·吐尔逊 古丽巴哈尔·达吾提 +3 位作者 热萨莱提·伊敏 楚刚辉 买合木提江·杰力 木合塔尔·吐尔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402-2408,共7页
以二苄基三硫代碳酸酯(DBTTC)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剂(RAFT试剂),槲皮素(Quercetin)为印迹化合物,分别以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4-乙烯基吡啶(4-VP)和2-乙烯基吡啶(2-VP)作为功能单体,利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 以二苄基三硫代碳酸酯(DBTTC)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剂(RAFT试剂),槲皮素(Quercetin)为印迹化合物,分别以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4-乙烯基吡啶(4-VP)和2-乙烯基吡啶(2-VP)作为功能单体,利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槲皮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实验考察了不同的制备条件,利用氮吸附测试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测定,采用色谱法对印迹聚合物的识别能力及分离效率进行了评价.研究了聚合条件-聚合物结构-分离效率的关系,探讨了利用活性自由基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方法及特点;并将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用作固定相,对维药祖卡木颗粒中的槲皮素进行了分离富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活性自由基聚合法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更好的形态结构,对目标分子具有很好的吸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自由基聚合 分子印迹聚合物 槲皮素 维药祖卡木颗粒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维药蜀葵花中芦丁、槲皮素和山柰酚 被引量:6
4
作者 木合塔尔.吐尔洪 热萨莱提.伊敏 +2 位作者 楚刚辉 尹学博 木尼热.阿不都克里木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69-1273,共5页
维药是祖国医药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维药现代化,即利用现代技术研究维药的有效成分,是维药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商品化和产业化的必经之路。本文建立了维药蜀葵花中有效成分芦丁、槲皮素和山柰酚的选择性提取方法,优化了高效液... 维药是祖国医药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维药现代化,即利用现代技术研究维药的有效成分,是维药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商品化和产业化的必经之路。本文建立了维药蜀葵花中有效成分芦丁、槲皮素和山柰酚的选择性提取方法,优化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这3种有效成分的分析条件。采用HC-C18色谱柱(250mm×4.6 mm,5μm)和甲醇-0.4%磷酸(50∶50,v/v)流动相,在柱温30℃和流速1.00 mL/min的条件下实现了3种物质之间以及和干扰物之间的基线分离。维药蜀葵花中芦丁、槲皮素及山柰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2.5~150μg/mL(r=0.999 8),12.5~125μg/mL(r=0.999 9)及12.5~125μg/mL(r=0.998 8),加标回收率(n=5)分别为100.3%(RSD=1.1%)、97.60%(RSD=0.47%)、97.75%(RSD=0.71%)。该方法实现了同时测定维药蜀葵花中芦丁、槲皮素及山柰酚,为其他黄酮类物质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可为其他维药分析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芦丁 槲皮素 山柰酚 蜀葵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气质联用仪测定喀什石榴中70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4
5
作者 阿不力米提·玉麦尔 曹续 +1 位作者 崔智超 阿卜杜拉·玉苏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263-271,共9页
建立喀什石榴中70种农药残留的快速测定方法。3个品种喀什石榴经优化后的QuEChERS技术提取和净化,根据70种农药残留特征碎片离子建立气质联用条件,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0~1.0μg/mL质量浓度... 建立喀什石榴中70种农药残留的快速测定方法。3个品种喀什石榴经优化后的QuEChERS技术提取和净化,根据70种农药残留特征碎片离子建立气质联用条件,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0~1.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5),检出限为0.005~0.02 mg/kg。当添加量为0.01 mg/kg时,回收率为76.4%~108%,相对标准偏差为0.6%~10.4%(n=5);当添加量为0.05 mg/kg时,回收率为75.4%~107%,相对标准偏差为1.4%~11.2%(n=5);当添加量为0.1 mg/kg时,回收率为71.6%~108%,相对标准偏差为0.2%~9.7%(n=5)。该方法简便、快捷,溶剂消耗量少,灵敏度高,适用于喀什石榴类多色素含糖量高,干扰大的样品中农药残留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什石榴 QUECHERS 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锡电化学传感器检测4-碘苯氧乙酸研究
6
作者 王德响 段禹 +6 位作者 孔大彬 王洪 胡民康 张津铭 李胜男 杨文 杜海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9-735,共7页
该文通过水热法合成了珊瑚状的二氧化锡纳米颗粒,将其均匀生长在石墨烯上,构建了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锡电化学传感器对外源植物激素4-碘苯氧乙酸(4-IPOAA)进行电化学检测的方法。采用方波伏安法对不同浓度的4-IPOAA进行检测,结果显示4-IPOA... 该文通过水热法合成了珊瑚状的二氧化锡纳米颗粒,将其均匀生长在石墨烯上,构建了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锡电化学传感器对外源植物激素4-碘苯氧乙酸(4-IPOAA)进行电化学检测的方法。采用方波伏安法对不同浓度的4-IPOAA进行检测,结果显示4-IPOAA在0.5~20μmol/L和20~100μmol/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LOD,S/N=3)为9.86×10^(-2)μmol/L。4-IPOAA的电化学氧化过程受混合控制,有2个电子参与。所制备的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3.8%。使用加标回收法对白菜和黄瓜中的4-IPOAA进行检测,回收率分别为91.3%~106%和91.4%~116%,RSD分别为1.1%~5.2%和3.8%~8.0%。表明该传感器对4-IPOAA的实际检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激素 4-碘苯氧乙酸(4-IPOAA) 石墨烯 二氧化锡 电化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不同产地不同采摘期昆仑雪菊的化学模式识别及抗氧化谱效关系探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赵茜 于佳萍 +1 位作者 章聚宝 楚刚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5-132,共8页
干燥、粉碎10批不同产地、不同采摘期的昆仑雪菊样品,分取0.2 g,用60%(体积分数)甲醇溶液50 mL超声提取30 min,过0.45μm滤膜,所得溶液(质量浓度为4000 mg·L^(-1))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仪,其中各组分在Agilent HC-C_(18)色谱柱上用不... 干燥、粉碎10批不同产地、不同采摘期的昆仑雪菊样品,分取0.2 g,用60%(体积分数)甲醇溶液50 mL超声提取30 min,过0.45μm滤膜,所得溶液(质量浓度为4000 mg·L^(-1))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仪,其中各组分在Agilent HC-C_(18)色谱柱上用不同体积比的0.4%(体积分数)乙酸溶液和乙腈的混合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分离,在285 nm波长下检测。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建立指纹图谱,筛选共有组分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对绿原酸进行方法学考察,并以绿原酸为参照计算各共有组分的含量。以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化学模式识别法对不同产地、不同采摘期的样品进行分类。分别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法测定10批样品的抗氧化活性,以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共有组分峰面积数据和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结果显示:10批样品指纹图谱以及它们与对照指纹图谱之间的相似度均大于0.900,共有组分有24个;两种化学模式识别法均将样品分为4类,推测分类结果和产地、采摘期有关。2种自由基清除法所得的关联度大于0.800的组分各有5个,可选作昆仑雪菊的药效控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抗氧化活性 灰色关联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昆仑雪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化氢团簇(HF)n(n=2~8)拓扑性区别氢键构型的图论列举法和量子化学计算法研究
8
作者 买合木提江·杰力 阿布来提·麦麦提 +1 位作者 阿里木江·艾拜都拉 买买提·吐尔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75-2283,共9页
利用提出的图论程序列举出氟化氢团簇(HF)n(n=2-8)所有可能存在的拓扑性区别氢键构型,通过精密调查获得有可能存在的拓扑性区别构型,发现了满足HF团簇稳定性的若干条件,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上编写FORTRAN程序和Python语言执行程序,再... 利用提出的图论程序列举出氟化氢团簇(HF)n(n=2-8)所有可能存在的拓扑性区别氢键构型,通过精密调查获得有可能存在的拓扑性区别构型,发现了满足HF团簇稳定性的若干条件,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上编写FORTRAN程序和Python语言执行程序,再用画图软件包Graph Viz2.37自动画出对应的有向图或条件性有向图.以对应的有向图作理论框架,分别利用从头算法Moller-Plesset(MP2)二级微扰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 B3LYP计算水平的6-31G**(d,p)基组对氟化氢团簇(HF)n(n=3-7)所有拓扑性区别条件性有向图对应的初始结构进行结构优化并作振动频率分析,获得氟化氢团簇(HF)n(n=2-7)的最稳定构型,发现了氟化氢团簇的五聚体(HF)5、六聚体(HF)6和七聚体(HF)7等一些新的稳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氢团簇 图论列举法 氢键矩阵 有向图 拓扑性区别 量子化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皮纳米银的制备及其对有机染料的催化降解 被引量:3
9
作者 郝佳斌 肖吕才 +3 位作者 马金圆 吴倞仪 孙艳美 王颖洁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61,共6页
以硝酸银为前驱体,石榴皮提取液为还原剂和稳定剂,生物法制备纳米银颗粒AgNPs,探讨了提取液pH、石榴皮提取液质量浓度、硝酸银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AgNPs性能的影响。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透射... 以硝酸银为前驱体,石榴皮提取液为还原剂和稳定剂,生物法制备纳米银颗粒AgNPs,探讨了提取液pH、石榴皮提取液质量浓度、硝酸银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AgNPs性能的影响。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等测试手段对AgNPs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并以AgNPs为催化剂,NaBH(Ac)3为还原剂,酸性橙7、酸性红13、直接黄44和直接蓝15为有机染料目标降解产物,探究了AgNPs催化性能。结果表明:Ag-NPs颗粒近似为球形,晶型为面心立方晶体,平均粒径为(14.7±0.37)nm,特征吸收峰在420 nm附近。NaBH(Ac)3中添加AgNPs后,15 min内对酸性橙7、酸性红13、直接黄44和直接蓝15的降解率分别达到了94.34%、93.54%、97.7%和90.15%;并推测了AgNPs催化降解染料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皮 纳米银 有机染料 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甜石榴皮生物碱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热阳古·阿布拉 坎比努尔·努尔买买提 +1 位作者 热萨莱提·伊敏 夏娜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104,共5页
以甜石榴皮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生物碱。以生物碱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甜石榴皮生物碱的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32%、超声时间51 min、超声温度39℃、... 以甜石榴皮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生物碱。以生物碱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甜石榴皮生物碱的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32%、超声时间51 min、超声温度39℃、料液比1∶17(g/mL),在此条件下生物碱得率为2.35%。抗氧化试验表明,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甜石榴皮生物碱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分别为82.32%、64.36%,IC50分别为0.368、0.590 mg/mL,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皮 生物碱 提取工艺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对石榴皮中白藜芦醇的选择性富集 被引量:1
11
作者 热阳古·阿布拉 热萨莱提·伊敏 吴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3-39,共7页
本实验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以四氧化三铁颗粒为磁芯、白藜芦醇为模板分子、多巴胺为功能单体和交联剂,制备Fe_(3)O_(4)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Fe_(3)O_(4)@molecularly imprinting polymer,Fe_(3)O_(4)@MIPs)。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 本实验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以四氧化三铁颗粒为磁芯、白藜芦醇为模板分子、多巴胺为功能单体和交联剂,制备Fe_(3)O_(4)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Fe_(3)O_(4)@molecularly imprinting polymer,Fe_(3)O_(4)@MIPs)。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及振动样品磁强计对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表面基团、颗粒形状、骨架结构及磁化强度进行表征,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Fe_(3)O_(4)@MIPs对白藜芦醇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Fe_(3)O_(4)@MIPs具有较高的磁化强度和较稳定的形态结构,当吸附时间为150 min、白藜芦醇初始质量浓度为40μg/mL时,最高吸附量达35.101μg/mg,说明该材料对白藜芦醇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综上,以Fe_(3)O_(4)@MIPs为吸附剂,固相萃取石榴皮中白藜芦醇时,能够达到选择性识别及富集目标物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3)O_(4)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 白藜芦醇 吸附性能 石榴皮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磁性胡桃醌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核桃青皮中目标分子的选择性富集
12
作者 热萨莱提·伊敏 热阳古·阿布拉 买买提·吐尔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40-47,共8页
本实验利用表面印迹技术,以氨基功能化Fe_(3)O_(4)纳米粒子为磁核,按胡桃醌、功能单体、交联剂物质的量比为1∶8∶40,采用一步法制备核壳磁性胡桃醌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MIP)(Fe_(3)O_(4)-NH_(2)@MIP)。通过... 本实验利用表面印迹技术,以氨基功能化Fe_(3)O_(4)纳米粒子为磁核,按胡桃醌、功能单体、交联剂物质的量比为1∶8∶40,采用一步法制备核壳磁性胡桃醌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MIP)(Fe_(3)O_(4)-NH_(2)@MIP)。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多种手段对材料的形貌、结构、磁强度等进行表征;通过动力学吸附、等温吸附实验探究聚合物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Fe_(3)O_(4)-NH_(2)表面成功包裹厚度约为75 nm的印迹层,形状为类球状,具有规则的晶体结构,饱和磁化强度为48.50 emu/g,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5 s迅速得以分离;当吸附时间100 min、胡桃醌质量浓度为100μg/m L时,吸附性能较好,吸附量为32.89μg/mg,动力学吸附过程更接近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说明Fe_(3)O_(4)-NH_(2)@MIP可以高效地从核桃青皮提取液中分离富集胡桃醌。本研究对胡桃醌更多生物活性的开发以及拓展其在食品、药业等行业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青皮 胡桃醌 分子印迹聚合物 磁相应性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充锂电池醌类化合物电极材料 被引量:8
13
作者 古丽巴哈尔·达吾提 卢勇 +3 位作者 赵庆 梁静 陶占良 陈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93-1603,共11页
醌类化合物电极材料具有理论比容量高、结构可设计、成本低廉和绿色可持续等优点,被认为是可充锂电池理想的电极材料。本文介绍了醌类化合物电极材料的分类及其结构特点、电化学工作原理及其电化学性能,对醌类化合物的发展、面临的问题... 醌类化合物电极材料具有理论比容量高、结构可设计、成本低廉和绿色可持续等优点,被认为是可充锂电池理想的电极材料。本文介绍了醌类化合物电极材料的分类及其结构特点、电化学工作原理及其电化学性能,对醌类化合物的发展、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概括,探讨了提高该类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方法,并对醌类化合物电极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充锂电池 有机电极材料 醌类化合物 理论比容量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苹果皮根皮素壳聚糖-聚乙烯醇抗氧化保鲜膜的研制 被引量:6
14
作者 陶海燕 赵丽凤 +3 位作者 陈刚 夏娜 贾淑平 李盛彪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48-655,共8页
壳聚糖-PVA复合膜在食品包装领域具有可降解、抑菌、成膜性好的应用优势,但存在阻隔性能差、机械强度低、抑菌性低、热稳定性差等缺点.基于对壳聚糖-PVA复合膜性能上进行改进,将天然抗氧化成分根皮素加入其中,通过溶液复合法制备不同浓... 壳聚糖-PVA复合膜在食品包装领域具有可降解、抑菌、成膜性好的应用优势,但存在阻隔性能差、机械强度低、抑菌性低、热稳定性差等缺点.基于对壳聚糖-PVA复合膜性能上进行改进,将天然抗氧化成分根皮素加入其中,通过溶液复合法制备不同浓度(质量分数0%、1%、2%和3%)富含苹果皮提取物根皮素的壳聚糖-PVA复合膜,测定其机械性质与水蒸气透过率,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根皮素的加入增加了壳聚糖-PVA复合膜的热稳定性、拉伸强度和水蒸气透过率,降低了其断裂伸长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一步研究了薄膜的表面和截面.此外,红外光谱(FT-IR)测试显示,在薄膜基体中形成了氢键.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根皮素的添加对壳聚糖-PVA膜的无定形性没有影响.与对照相比,富含根皮素的壳聚糖-PVA膜的抗氧化活性(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和抗菌能力均有所提高.上述结果表明,根皮素是一种优良的添加剂,有助于壳聚糖-PVA膜的性能提高,在食品包装薄膜开发方面具有潜在应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包装 根皮素 生物功能属性 抗氧化保鲜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野生和人工种植库鲁木提草中柚皮苷和木犀草素的含量 被引量:12
15
作者 木合塔尔·吐尔洪 楚刚辉 +1 位作者 尹学博 木尼热·阿布都克力木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6-190,共5页
本文建立了新疆库鲁木提草中柚皮苷和木犀草素两种活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方法,并实现了野生及人工栽培库鲁木提草中柚皮苷和木犀草素的检测。采用Agilent HC-C_(18)色谱柱(250×4.6mm,5μm)分离,以甲醇-0.2%HAc水溶液作为... 本文建立了新疆库鲁木提草中柚皮苷和木犀草素两种活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方法,并实现了野生及人工栽培库鲁木提草中柚皮苷和木犀草素的检测。采用Agilent HC-C_(18)色谱柱(250×4.6mm,5μm)分离,以甲醇-0.2%HAc水溶液作为流动相,在柱温为室温和流速1.00mL/min条件下进行梯度洗脱,实现了两种活性成分之间以及它们与干扰组分的良好分离。柚皮苷和木犀草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20~1 440mg/L(r=0.9998)和17.5~210mg/L(r=0.9999),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8%~100.2%(RSD=1.8%~2.7%,n=3)和98.3%~100.6%(RSD=1.3%~2.9%,n=3)。研究结果表明野生库鲁木提草中柚皮苷和木犀草素的含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柚皮苷 木犀草素 库鲁木提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牛舌草指纹图谱的多指标成分相对定量与鉴别方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楚刚辉 木合塔尔·吐尔洪 +1 位作者 尹学博 木尼热·阿布都克力木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01-905,共5页
色谱指纹图谱法在中草药产地鉴别或中成药鉴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色谱峰强度和位置易受目标物提取和分离条件的影响,发展更加准确的指纹图谱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色谱峰中某一个常见组分(芦丁)作为内标,分析其他组分的相对含量,以相... 色谱指纹图谱法在中草药产地鉴别或中成药鉴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色谱峰强度和位置易受目标物提取和分离条件的影响,发展更加准确的指纹图谱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色谱峰中某一个常见组分(芦丁)作为内标,分析其他组分的相对含量,以相对含量作为指纹图谱信息,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可以精确给出产地的相似度。以牛舌草的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指纹峰为例,以其中芦丁的组分峰作为基准峰,其他指纹峰以芦丁为参照,计算每个指纹峰以芦丁计的含量,建立了牛舌草的指纹图谱。将获得的相对含量指纹图谱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研究,实现了不同产地牛舌草的区分。该方法建立了牛舌草多指标成分的相对定量与鉴别方法,既节省资源,又具有可操作性,对于其他中药或中成药的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图谱 定量方法 化学模式识别 牛舌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镓酸锌基长余辉纳米粒子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雪峰 热娜古丽·阿不都热合曼 +1 位作者 姑丽各娜·买买提依明 燕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39,45,共6页
长余辉发光纳米粒子(PLNPs)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质,在生物医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PLNPs基质材料从硫化物基质发展到铝酸盐基质、硅酸盐基质以及极具发展潜力的镓酸锌(ZGO)基质。ZGO基PLNPs具有三维尖晶石结构,其大量的... 长余辉发光纳米粒子(PLNPs)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质,在生物医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PLNPs基质材料从硫化物基质发展到铝酸盐基质、硅酸盐基质以及极具发展潜力的镓酸锌(ZGO)基质。ZGO基PLNPs具有三维尖晶石结构,其大量的反位缺陷、较宽的带隙差、超长的近红外余辉发射能够消除生物组织的自体荧光干扰,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检测、诊疗一体化及生物成像等领域。综述了不同基质PLNPs的研究进展,介绍了ZGO基PLNPs在生物检测、成像以及诊疗一体化中的应用,并对未来ZGO基PLNPs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余辉纳米粒子 生物检测 生物成像 诊疗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改性巴旦木壳对阴阳离子染料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楚刚辉 阿依古扎力汗·麦麦提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02-205,共4页
采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在超声条件下制备了改性巴旦木壳,并对其用于阴阳离子染料的吸附进行了研究。以苋菜红为研究对象,考察了pH、吸附时间、离子强度和染料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30min就可以实... 采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在超声条件下制备了改性巴旦木壳,并对其用于阴阳离子染料的吸附进行了研究。以苋菜红为研究对象,考察了pH、吸附时间、离子强度和染料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30min就可以实现CTAB改性巴旦木壳的制备,其对4种阴阳离子染料均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但对阴离子染料的脱色结果更好。以苋菜红为模型,显示改性巴旦木壳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振荡吸附10min即可实现对苋菜红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离子强度对吸附有一定影响。吸附等温线研究表明,该吸附适配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改性巴旦木壳对苋菜红的最大吸附量为13.7mg/g,并且,甲醇可以将改性巴旦木壳上吸附的苋菜红完全洗脱。鉴于CTAB改性巴旦木壳的简便制备方法及对阴阳离子染料良好的脱色性能,可推荐用于废水中阴阳离子染料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改性 巴旦木壳 苋菜红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吸附剂对木犀草素的富集及CARS变量筛选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贺小刚 阿迪拉·阿布都热西提 +4 位作者 库尔班江·努尔麦提 努尔比耶·阿卜杜瓦柯 韩想 冯昱龙 楚刚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04-1410,共7页
该文以咪唑型离子液体作为原料制备吸附剂富集稀溶液中的木犀草素,利用竞争性自适应权重(CARS)变量筛选的方法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木犀草素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考察了吸附剂用量、pH值、振荡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探究了吸附剂的吸... 该文以咪唑型离子液体作为原料制备吸附剂富集稀溶液中的木犀草素,利用竞争性自适应权重(CARS)变量筛选的方法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木犀草素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考察了吸附剂用量、pH值、振荡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探究了吸附剂的吸附能力;富集木犀草素的吸附剂经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检测,采用CARS变量筛选的方法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建立了木犀草素的定量校正模型。结果表明,吸附剂用量为0.15 g、pH值为7、振荡时间为20 min的最佳条件下,吸附率达90.9%,且该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最大吸附量为7.1 mg/g。近红外光谱建模中,与未经CARS变量筛选处理作为对照,对比发现经CARS变量筛选的方法结果更优,并采用连续小波变换(CWT)的光谱预处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经CWT处理后,预测残差(RPD)值增大,说明了模型的可靠性。该方法可有效富集稀溶液中的木犀草素,采用CARS变量筛选结合CWT光谱预处理的近红外光谱方法可实现对稀溶液中木犀草素的灵敏、快捷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型离子液体吸附剂 木犀草素 近红外光谱 富集 CARS变量筛选 偏最小二乘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自由基聚合的白藜芦醇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在葡萄皮白藜芦醇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楚刚辉 吴坤 肖文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127-11131,共5页
RAFT试剂介入制备白藜芦醇分子印迹聚合物并用于实际样品中白藜芦醇的分离富集。以二苄基三硫代碳酸酯(DBTTC)为RAFT试剂,以白藜芦醇为印迹化合物,以丙烯酰胺作为功能单体,利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法(RAFT)制备了白藜芦醇分... RAFT试剂介入制备白藜芦醇分子印迹聚合物并用于实际样品中白藜芦醇的分离富集。以二苄基三硫代碳酸酯(DBTTC)为RAFT试剂,以白藜芦醇为印迹化合物,以丙烯酰胺作为功能单体,利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法(RAFT)制备了白藜芦醇分子印迹聚合物。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色谱法考察了单体与交联剂比例、引发剂用量、溶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印迹聚合物形态结构、印迹聚合物的识别能力及分离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利用RAFT聚合法制备的白藜芦醇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结合量Q达到1 283μg/g,并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通过活性自由基聚合法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更好的形态结构,对目标分子具有较高的吸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自由基聚合 分子印迹聚合物 白藜芦醇 葡萄皮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