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芍药与窄叶芍药根中多糖含量测定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马英 田丽萍 +2 位作者 高婷婷 谭勇 王珊珊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5期573-577,共5页
为探讨新疆芍药和窄叶芍药根中多糖的含量并评价其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用Sevage法除蛋白、活性碳脱色,并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的含量;并采用1,1-二苯基-2-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法(DPPH法)和2,2-联氮基-双-(3... 为探讨新疆芍药和窄叶芍药根中多糖的含量并评价其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用Sevage法除蛋白、活性碳脱色,并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的含量;并采用1,1-二苯基-2-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法(DPPH法)和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自由基清除法(ABTS法)对提取的多糖进行体外活性评价。结果显示:纯化后窄叶芍药和新疆芍药的多糖含量达0.82%和0.78%;窄叶芍药和新疆芍药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07 mg/m L和0.13 mg/m L;而两者对ABTS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075 mg/m L和0.096mg/m L。由此可知,本文建立的测定多糖含量的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且窄叶芍药和新疆芍药对清除DPPH与ABTS自由基均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芍药 窄叶芍药 比色法 多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新疆赤芍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媛媛 马晓康 +2 位作者 顾政一 周钢 王宇卿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7期763-764,共2页
目的测定10个不同产地新疆赤芍药材中芍药苷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34.8:65.2);检测波长:230nm;流速1mL·min-1;进样量10μL。结果芍药苷线性范... 目的测定10个不同产地新疆赤芍药材中芍药苷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34.8:65.2);检测波长:230nm;流速1mL·min-1;进样量10μL。结果芍药苷线性范围为0.1002~1.0020mg,r=0.999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101.5%,RSD为0.355%~1.770%(n=9)。结论该实验准确测定10个不同产地新疆赤芍中芍药苷的含量,10批药材中芍药苷的含量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赤芍 芍药苷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不同部位的体外抑菌作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魏雯 高婷婷 +1 位作者 谭勇 武振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研究紫苏不同部位、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抑菌实验效果。方法采用药敏纸片法分别测定紫苏籽油、紫苏叶和紫苏籽皮不同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八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 目的研究紫苏不同部位、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抑菌实验效果。方法采用药敏纸片法分别测定紫苏籽油、紫苏叶和紫苏籽皮不同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八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紫苏叶和紫苏籽皮水浸液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最强,MIC分别为62.5和125 mg·mL-1。结论紫苏叶和紫苏籽皮水浸液、水煎液、醇提液对4种菌均有抑菌作用,水浸液对4种菌的抑菌作用较强,尤其是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抑菌作用 纸片法 二倍稀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化学药剂对野生蔷薇红景天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邱远金 谭勇 +2 位作者 王绍明 李鹏 成玉怀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4-37,38,共5页
用野生蔷薇红景天(Rhodiola rosea L.)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化学药剂及不同浓度处理对其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梯度设置在50—800mg/L的GA,均能明显打破种子休眠和促进种子萌发,其中50mg/L的GA,预处理种子24h和200、40... 用野生蔷薇红景天(Rhodiola rosea L.)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化学药剂及不同浓度处理对其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梯度设置在50—800mg/L的GA,均能明显打破种子休眠和促进种子萌发,其中50mg/L的GA,预处理种子24h和200、400mg/L浸泡种子12h,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较高,发芽率和发芽势达90%以上;而NAA、6-BA和ABT4不同浓度对种子萌发作用力不同,其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同程度抑制种子萌发,只有使用适宜浓度处理种子才能打破种子休眠和提高发芽率。研究表明,不红景天种子最大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出现在200mg/L GA,处理12h,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为94%,发芽指数为2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药剂 蔷薇红景天 种子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复方CK制剂对肾性高血压大鼠的药效学
5
作者 于学东 陈虹 马建慧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58-61,共4页
通过动物实验进行优化复方CK的药效学研究。取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和模型组(n=68)。采用二肾一夹法复制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取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五组:模型组,优化复方CK高、中、低剂量组,卡托普利组,后4组... 通过动物实验进行优化复方CK的药效学研究。取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和模型组(n=68)。采用二肾一夹法复制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取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五组:模型组,优化复方CK高、中、低剂量组,卡托普利组,后4组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灌服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灌胃8周。根据体重随时调整给药量。观察药物对模型动物收缩压及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II和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给药8周后,与模型组相比,优化复方CK高、中剂量组能显著地(P<0.01)降低模型动物收缩压、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II含量,升高血浆一氧化氮含量。由此可知优化复方CK有降压作用,其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II含量、促进血液中的一氧化氮合成与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复方CK 肾性高血压大鼠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7
6
作者 杨媛媛 周刚 +3 位作者 马晓康 顾政一 王宇卿 董晓全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期67-69,共3页
通过查阅赤芍研究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对赤芍的资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指纹图谱技术等方面的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赤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赤芍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山柑多糖提取及其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瑜 张华 +1 位作者 韩博 陈文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205-209,共5页
本文主要目的是测定刺山柑中多糖的含量并研究其抗炎镇痛活性。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用Sevage法除蛋白、双氧水脱色,并用透析法富集多糖,用苯酚-硫酸显色法测定多糖含量。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试验模型,观察多糖的抗炎作用;通过醋... 本文主要目的是测定刺山柑中多糖的含量并研究其抗炎镇痛活性。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用Sevage法除蛋白、双氧水脱色,并用透析法富集多糖,用苯酚-硫酸显色法测定多糖含量。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试验模型,观察多糖的抗炎作用;通过醋酸致小鼠扭体试验和热板试验,观察多糖的镇痛作用。经测定,纯化后刺山柑多糖的含量达36.86%;多糖外敷给药对小鼠耳肿胀的抑制率为71.6%;热板镇痛抑制率为50.1%;扭体反应抑制率为44.4%。本文建立的测定多糖含量的方法简便、准确、重现复好;且刺山柑多糖对急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热和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山柑 多糖 含量测定 抗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叶中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恒 高婷婷 +3 位作者 谭勇 武振华 张红 王振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期88-89,共2页
[目的]测定紫苏叶中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新疆产地紫苏叶中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种类和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测得紫苏叶中含有17种氨基酸和4种微量元素,其中有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目的]测定紫苏叶中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新疆产地紫苏叶中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种类和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测得紫苏叶中含有17种氨基酸和4种微量元素,其中有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结论]紫苏叶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及人体必需的Fe、Zn、Mn和Cu等微量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叶(FOLIUM PERILLAE) 氨基酸 微量元素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槌果藤巴布剂基质的处方优选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华 朱晓薇 +2 位作者 张徽 王新春 陈文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62-64,共3页
本实验采用正交设计法选择槌果藤巴布剂基质制备工艺条件。确定以初粘力和持粘力综合得分为槌果藤巴布剂基质制备工艺评价指标,以影响巴布剂基质成型的四种基质:聚丙烯酸钠、甘油、甘羟铝、酒石酸为因素,以四种基质的用量为水平,并对结... 本实验采用正交设计法选择槌果藤巴布剂基质制备工艺条件。确定以初粘力和持粘力综合得分为槌果藤巴布剂基质制备工艺评价指标,以影响巴布剂基质成型的四种基质:聚丙烯酸钠、甘油、甘羟铝、酒石酸为因素,以四种基质的用量为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优化槌果藤巴布剂基质处方。优化的基质处方最佳配比为聚丙烯酸钠:甘油:甘羟铝:酒石酸=1∶10∶0.067∶0.033,在25℃炼合20min涂布。按最佳工艺条件制备的槌果藤巴布剂基质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外观平整光滑,且能满足黏弹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布剂 正交设计法 槌果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黄色素缓释骨架片的研制及其体外释放度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中垒 李国玉 +3 位作者 谭勇 史彩虹 刘金荣 王金辉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328-333,共6页
制备红花黄色素缓释骨架片,研究其体外药物释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释药机理。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和盐酸壳聚糖为主要骨架材料,采用湿制粒法制备红花黄色素缓释骨架片,并研究HPMC和盐酸壳聚糖含量、片重、片剂硬度、释放介质的p... 制备红花黄色素缓释骨架片,研究其体外药物释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释药机理。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和盐酸壳聚糖为主要骨架材料,采用湿制粒法制备红花黄色素缓释骨架片,并研究HPMC和盐酸壳聚糖含量、片重、片剂硬度、释放介质的pH值和转速等因素对其药物释放性能的影响。最佳制剂工艺条件为HPMC含量(30%)、盐酸壳聚糖含量(3%)、片重(450mg)、片剂硬度(8~10kg);HPMC和盐酸壳聚糖的含量对药物释放行为影响较大;片重、片剂硬度、溶出介质的pH值和转速对药物释放行为影响较小。按最佳制剂工艺条件制备的红花黄色素缓释骨架片体外药物释放机制为符合R itger-Peppas释药模型的Non-F ick扩散,能维持药物在24h内缓慢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黄色素 缓释片 骨架片 释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椿酮诱导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小宇 陈颖 +2 位作者 曲传俊 李德芳 郑秋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50-1356,共7页
为研究臭椿酮(Ailanthone,AIL)诱导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凋亡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以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测定AIL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AIL对A375细胞形态的影响,用荧光倒置显微... 为研究臭椿酮(Ailanthone,AIL)诱导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凋亡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以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测定AIL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AIL对A375细胞形态的影响,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Hoechst33258染色后AIL对A375细胞核的影响,用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AIL诱导A375细胞凋亡的作用,用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和caspase-9的活性,Westernblot检测p-PI3Kβ(Ser1070),PI3Kβ,p-Akt(Ser473)和Akt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接着用PI3K抑制剂LY294002进行干预,进一步验证AIL对PI3K/Akt信号通路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IL能够明显抑制A375细胞增殖,使A375细胞数目变少、附着力和透光性减弱,AIL能够诱导A375细胞凋亡,使其细胞核染色质发生固缩并呈现高亮,且使A375细胞早期及晚期凋亡率均增加,AIL作用后能够使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增加,AIL能够抑制PI3K和Akt蛋白磷酸化,从而使PI3K/Akt信号通路失活。较AIL单独作用,AIL和LY294002共同作用后对PI3K和Akt蛋白磷酸化的抑制作用增强且诱导凋亡作用增加,进一步说明AIL通过失活PI3K/Akt信号通路来诱导A375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椿酮 黑色素瘤 A375细胞 凋亡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山柑果实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8
12
作者 甘永祥 陈文 +4 位作者 王新春 韩博 慕春海 张华 卓越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334-336,共3页
为阐明野西瓜的活性成分,为开发利用药效成分提供科学依据,对其果实进行了较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溶剂萃取和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野西瓜果实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 为阐明野西瓜的活性成分,为开发利用药效成分提供科学依据,对其果实进行了较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溶剂萃取和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野西瓜果实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胡萝卜苷(Ⅰ),邻羟基苯甲酸(Ⅱ),芦丁(Ⅲ),蔗糖(Ⅳ),没食子酸(Ⅴ),山奈酚(Ⅵ),异鼠李素Ⅶ)。结论:化合物(Ⅱ)、(Ⅲ)、(Ⅴ)、(Ⅶ)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山柑 核磁共振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