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废弃矿井压氢储能硐室潜在破裂面及其控制
1
作者
刘瑞
周舒威
+3 位作者
秦世康
何修涵
冯建业
郑晓东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5-136,共12页
对废弃矿井大巷进行改造并用于压氢储能是实现废弃资源二次利用的有效方式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受采动作用影响,废弃矿井大巷通常处于非等压状态,而非等压会降低硐室储能的可靠性。基于此,首先依据断裂过程中的剪切能量释放特...
对废弃矿井大巷进行改造并用于压氢储能是实现废弃资源二次利用的有效方式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受采动作用影响,废弃矿井大巷通常处于非等压状态,而非等压会降低硐室储能的可靠性。基于此,首先依据断裂过程中的剪切能量释放特性,建立了考虑气体压力、温度和剪切能量释放演化的相场断裂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其次依据提出的相场模型,对不同煤柱宽度和水平差下硐室潜在破裂面的起裂和发育特征进行研究;最后将提出的相场断裂模型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对不同围岩处理方式下的处理效果和起裂诱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相场断裂模型可以较好的描述硐室潜在破裂面起裂位置、起裂诱因和发育过程;煤柱的宽度直接影响硐室的起裂压力,煤柱越宽硐室起裂压力越大,且破裂面整体以剪切为主;硐室的破裂面分为主破裂面和次破裂面,煤柱宽度越大,次破裂面发育越深;硐室与采场的水平差同样影响硐室起裂压力,随着硐室与采场水平高度差增大,硐室围岩起裂压力先增大后减小,且破裂面出现由张拉应力引起的分叉现象;在对潜在破裂面进行止裂研究后表明,增打底部锚杆是提升硐室储氢性能最为有效的改造方法,其次为围岩进行注浆强化,进行采空区充填效果较弱;在采用锚杆索加强支护下的硐室起裂诱因为剪切应力,破裂面沿锚杆发育诱因为张拉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矿井
压氢储能
采动影响
相场法
改造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疏水材料改性黄土疏水机理及强度演化特性研究
2
作者
陈伟
韩建红
+5 位作者
徐宏
余宏宝
陈俊礼
陈俊智
王滢
杨琴琴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40-2150,共11页
为研究新型超疏水材料改性黄土的疏水机理及其在长期浸水饱和条件下的强度演化特性,开展14 d浸水饱和条件下改性土的无侧限压缩试验、土水接触角试验、斥水试验,并基于SEM、XRD测试结果结合Image J、Jade等图像处理软件,对超疏水材料改...
为研究新型超疏水材料改性黄土的疏水机理及其在长期浸水饱和条件下的强度演化特性,开展14 d浸水饱和条件下改性土的无侧限压缩试验、土水接触角试验、斥水试验,并基于SEM、XRD测试结果结合Image J、Jade等图像处理软件,对超疏水材料改性黄土的疏水机理及强度演化特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超疏水材料在土颗粒表面与极性的羟基发生键合反应,去除亲水的羟基并将非极性的有机硅牢牢键和在固体表面,形成纳米级硅颗粒状薄膜,大大改善了土体的水敏性;在长期浸水饱和条件下,2%及以上掺量改性土未发生崩解现象,低掺量(2%~6%)改性土强度随掺量成倍增长,6%掺量强度约达到1 MPa;素黄土试样约5 s水滴完全渗入,水滴与土体接触面积大,土水接触角约20.5°,属于亲水性土,3%及以上掺量改性土水滴团聚性显著,均表现为超级斥水性土,4%掺量下土水接触角为127.1°,约为素黄土的6.2倍;扫描电镜试验表明,素黄土微观孔隙形态分形维数为2.784,4%与8%改性土微观孔隙形态分形维数减小为1.286与1.244,XRD试验表明改性土矿物晶面间距较素黄土同样减小,说明改性土粒间孔隙进一步减少,团聚性更强。研究成果有助于揭示超疏水改性黄土疏水机理及强度演化特征,为黄土地区工程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超疏水材料
水稳定性
强度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急倾斜煤层长壁采场底板应力传递路径倾角效应研究
3
作者
朱开鹏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7-116,共10页
为探究急倾斜煤层长壁采场底板采动应力传递路径的倾角效应,以新疆2130煤矿急倾斜长壁综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物理相似模拟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全面厘定并分析底板非对称变形破坏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对底板采动应力的传递路...
为探究急倾斜煤层长壁采场底板采动应力传递路径的倾角效应,以新疆2130煤矿急倾斜长壁综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物理相似模拟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全面厘定并分析底板非对称变形破坏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对底板采动应力的传递路径及其倾角效应进行了研究,量化表征了急倾斜煤层底板主应力大小渐变以及方向偏转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急倾斜煤层开采过程中,受煤层倾角影响,底板采动应力传递路径呈非对称反拱形态;在应力拱内部,直接底以及工作面倾向中下部区域的基本底处于受拉状态;在应力拱外部,以应力偏转界线为界限,底板主应力向倾向两侧煤体传递。并且,随着煤层倾角的增大,底板应力拱的拱高以及工作面倾向下侧煤体底板的应力集中系数均呈“减—增—减”的演化趋势;底板第一主应力的大小和卸荷系数逐渐降低,最大卸荷位置向工作面倾向下侧煤体迁移;第一主应力向x轴正方向偏转,使得底板破坏深度逐渐减小。受此影响,底板的最大破坏深度位于工作面倾向中下部区域;同时,在采空区矸石的非均衡约束作用下,工作面倾向中上部区域的底板块体结构更易出现失稳滑移,且在持续的采动影响下底板滑移区易向上扩展。基于此,可通过对底板易破坏滑移区域采取“重点关注、区域治理”的防治措施,改善该区域底板的应力环境和结构特征,以期实现对急倾斜煤层长壁采场底板的稳定性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
底板
采动应力
倾角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滑坡自然电场物理模拟研究
4
作者
王子怡
向旻
高强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1期161-167,共7页
为了厘清自然电位法监测中岩土种类、含水率、坡度角在滑坡产生前的响应规律,研究了各因素作用下模拟滑坡时自然电位曲线的变化特征,通过厘清单因素、多因素综合影响的前提下滑坡产生前后自然电位如何变化,总结出实验条件下滑坡的自然...
为了厘清自然电位法监测中岩土种类、含水率、坡度角在滑坡产生前的响应规律,研究了各因素作用下模拟滑坡时自然电位曲线的变化特征,通过厘清单因素、多因素综合影响的前提下滑坡产生前后自然电位如何变化,总结出实验条件下滑坡的自然电位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采用自然电位法预测滑坡时与其自然电位数值无关,只与自然电位变化率有关;不同岩土类型和坡度角在发生滑坡之前自然电位信号值会升高,升高速率越大发生滑坡的严重程度越高;不同含水率实验在滑坡产生之前自然电位信号值会降低,且滑动前自然电位信号降低速率越快发生滑坡的严重程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电场
地质灾害预测
含水率
坡度角
岩土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废弃矿井压氢储能硐室潜在破裂面及其控制
1
作者
刘瑞
周舒威
秦世康
何修涵
冯建业
郑晓东
机构
同济大学土木
工程学
院
同济大学土木
工程
防灾减灾全国
重点
实验室
新疆
煤炭资源
绿色
开采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
新疆工程学院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5-136,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海外)(20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5227840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2120240146)。
文摘
对废弃矿井大巷进行改造并用于压氢储能是实现废弃资源二次利用的有效方式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受采动作用影响,废弃矿井大巷通常处于非等压状态,而非等压会降低硐室储能的可靠性。基于此,首先依据断裂过程中的剪切能量释放特性,建立了考虑气体压力、温度和剪切能量释放演化的相场断裂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其次依据提出的相场模型,对不同煤柱宽度和水平差下硐室潜在破裂面的起裂和发育特征进行研究;最后将提出的相场断裂模型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对不同围岩处理方式下的处理效果和起裂诱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相场断裂模型可以较好的描述硐室潜在破裂面起裂位置、起裂诱因和发育过程;煤柱的宽度直接影响硐室的起裂压力,煤柱越宽硐室起裂压力越大,且破裂面整体以剪切为主;硐室的破裂面分为主破裂面和次破裂面,煤柱宽度越大,次破裂面发育越深;硐室与采场的水平差同样影响硐室起裂压力,随着硐室与采场水平高度差增大,硐室围岩起裂压力先增大后减小,且破裂面出现由张拉应力引起的分叉现象;在对潜在破裂面进行止裂研究后表明,增打底部锚杆是提升硐室储氢性能最为有效的改造方法,其次为围岩进行注浆强化,进行采空区充填效果较弱;在采用锚杆索加强支护下的硐室起裂诱因为剪切应力,破裂面沿锚杆发育诱因为张拉应力。
关键词
废弃矿井
压氢储能
采动影响
相场法
改造方法
Keywords
abandoned mine
compressed hydrogen energy storage
mining impact
phase field method
retrofit methods
分类号
X7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疏水材料改性黄土疏水机理及强度演化特性研究
2
作者
陈伟
韩建红
徐宏
余宏宝
陈俊礼
陈俊智
王滢
杨琴琴
机构
新疆工程学院
土木
工程学
院
煤炭
精细化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
重点
实验室
新疆工程学院
矿业
工程
与地质
学院
新疆
罡诚拓瑞
工程
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
煤炭资源
绿色
开采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
新疆工程学院
)
出处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40-2150,共11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410994015)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新疆工程学院联合基金资助项目(SKLCRSM-XJIE24KF001)
+1 种基金
自治区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XJEDU2024P08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662017)。
文摘
为研究新型超疏水材料改性黄土的疏水机理及其在长期浸水饱和条件下的强度演化特性,开展14 d浸水饱和条件下改性土的无侧限压缩试验、土水接触角试验、斥水试验,并基于SEM、XRD测试结果结合Image J、Jade等图像处理软件,对超疏水材料改性黄土的疏水机理及强度演化特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超疏水材料在土颗粒表面与极性的羟基发生键合反应,去除亲水的羟基并将非极性的有机硅牢牢键和在固体表面,形成纳米级硅颗粒状薄膜,大大改善了土体的水敏性;在长期浸水饱和条件下,2%及以上掺量改性土未发生崩解现象,低掺量(2%~6%)改性土强度随掺量成倍增长,6%掺量强度约达到1 MPa;素黄土试样约5 s水滴完全渗入,水滴与土体接触面积大,土水接触角约20.5°,属于亲水性土,3%及以上掺量改性土水滴团聚性显著,均表现为超级斥水性土,4%掺量下土水接触角为127.1°,约为素黄土的6.2倍;扫描电镜试验表明,素黄土微观孔隙形态分形维数为2.784,4%与8%改性土微观孔隙形态分形维数减小为1.286与1.244,XRD试验表明改性土矿物晶面间距较素黄土同样减小,说明改性土粒间孔隙进一步减少,团聚性更强。研究成果有助于揭示超疏水改性黄土疏水机理及强度演化特征,为黄土地区工程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黄土
超疏水材料
水稳定性
强度
微观机理
Keywords
loess
superhydrophobic materials
water stability
strength
micro-mechanism
分类号
TU41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急倾斜煤层长壁采场底板应力传递路径倾角效应研究
3
作者
朱开鹏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
工程学
院
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煤矿灾害防控全国
重点
实验室
陕西省煤矿水害防治技术
重点
实验室
新疆
煤炭资源
绿色
开采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
新疆工程学院
)
出处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7-11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274139,51974227)
陕西省煤矿水害防治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21SKZD01)。
文摘
为探究急倾斜煤层长壁采场底板采动应力传递路径的倾角效应,以新疆2130煤矿急倾斜长壁综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物理相似模拟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全面厘定并分析底板非对称变形破坏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对底板采动应力的传递路径及其倾角效应进行了研究,量化表征了急倾斜煤层底板主应力大小渐变以及方向偏转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急倾斜煤层开采过程中,受煤层倾角影响,底板采动应力传递路径呈非对称反拱形态;在应力拱内部,直接底以及工作面倾向中下部区域的基本底处于受拉状态;在应力拱外部,以应力偏转界线为界限,底板主应力向倾向两侧煤体传递。并且,随着煤层倾角的增大,底板应力拱的拱高以及工作面倾向下侧煤体底板的应力集中系数均呈“减—增—减”的演化趋势;底板第一主应力的大小和卸荷系数逐渐降低,最大卸荷位置向工作面倾向下侧煤体迁移;第一主应力向x轴正方向偏转,使得底板破坏深度逐渐减小。受此影响,底板的最大破坏深度位于工作面倾向中下部区域;同时,在采空区矸石的非均衡约束作用下,工作面倾向中上部区域的底板块体结构更易出现失稳滑移,且在持续的采动影响下底板滑移区易向上扩展。基于此,可通过对底板易破坏滑移区域采取“重点关注、区域治理”的防治措施,改善该区域底板的应力环境和结构特征,以期实现对急倾斜煤层长壁采场底板的稳定性控制。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
底板
采动应力
倾角效应
Keywords
steeply pitching coal seams
floor
mining stress
dip angle effect
分类号
TD823.4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滑坡自然电场物理模拟研究
4
作者
王子怡
向旻
高强
机构
新疆
煤炭资源
绿色
开采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
新疆工程学院
)
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大队(河北省水源涵养研究中心)
出处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1期161-167,共7页
基金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21099409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22D01B131)。
文摘
为了厘清自然电位法监测中岩土种类、含水率、坡度角在滑坡产生前的响应规律,研究了各因素作用下模拟滑坡时自然电位曲线的变化特征,通过厘清单因素、多因素综合影响的前提下滑坡产生前后自然电位如何变化,总结出实验条件下滑坡的自然电位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采用自然电位法预测滑坡时与其自然电位数值无关,只与自然电位变化率有关;不同岩土类型和坡度角在发生滑坡之前自然电位信号值会升高,升高速率越大发生滑坡的严重程度越高;不同含水率实验在滑坡产生之前自然电位信号值会降低,且滑动前自然电位信号降低速率越快发生滑坡的严重程度越高。
关键词
自然电场
地质灾害预测
含水率
坡度角
岩土类型
Keywords
natural electric field
geological disaster prediction
moisture content
slope angle
rock and soil type
分类号
P642.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废弃矿井压氢储能硐室潜在破裂面及其控制
刘瑞
周舒威
秦世康
何修涵
冯建业
郑晓东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超疏水材料改性黄土疏水机理及强度演化特性研究
陈伟
韩建红
徐宏
余宏宝
陈俊礼
陈俊智
王滢
杨琴琴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急倾斜煤层长壁采场底板应力传递路径倾角效应研究
朱开鹏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滑坡自然电场物理模拟研究
王子怡
向旻
高强
《能源与环保》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