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油田经营管理一体化平台建设分析——以F油田为例
1
作者 章玲 兰明菊 +1 位作者 张娜 武瑛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5年第3期193-195,共3页
F油田通过使用信息系统独立进行开发部署和竖井式管理,缺少全局系统思考,部分数据重复采集,各系统信息标准不统一、无关联,仅靠接口传递信息,这些独立的、异构的系统使得彼此之间难以实现互联互通,从而造成“信息孤岛”现象,影响工作效... F油田通过使用信息系统独立进行开发部署和竖井式管理,缺少全局系统思考,部分数据重复采集,各系统信息标准不统一、无关联,仅靠接口传递信息,这些独立的、异构的系统使得彼此之间难以实现互联互通,从而造成“信息孤岛”现象,影响工作效率及信息时效性。因此,本文将基于油田信息化建设规划,根据“集成、协作、优化”的建设原则,建成高度集成、覆盖核心业务流程、协同运行的经营管理一体化信息应用平台,推进经营业务从粗放向精细和精准管理的转变,实现业务的一体化运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协作 经营管理一体化平台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油田SAGD循环预热采出液处理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森 李龙 +2 位作者 李甫 陈贤 史建英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5年第4期32-34,共3页
SAGD循环预热采出液具有温度高、携砂量大、油水乳化严重、乳化类型复杂,循环液中含有大量的带负电的微小泥质颗粒,使得SAGD采出液产生静电排斥稳定结构的双重稳定的特性,常规处理工艺和药剂体系很难将原油和污水处理达标。采用复合净... SAGD循环预热采出液具有温度高、携砂量大、油水乳化严重、乳化类型复杂,循环液中含有大量的带负电的微小泥质颗粒,使得SAGD采出液产生静电排斥稳定结构的双重稳定的特性,常规处理工艺和药剂体系很难将原油和污水处理达标。采用复合净水剂除油+微混凝处理工艺对循环预热采出液进行处理,同时使用热化学沉降处理老化油,在沉降72 h后,出水含油、悬浮物均稳定在200 mg/L以内。现场试验总体效果较好,在不需要调整现有工艺的条件下,基本能够满足现阶段循环液处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城油田 超稠油 SAGD 循环预热采出液 复合净水剂 油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风城油田稠油热采高温封堵剂研究与现场试验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晓义 肖武林 +3 位作者 王美成 康承满 张雷 王正良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3-117,共5页
新疆风城油田稠油热采过程中容易发生蒸汽地下窜流和地表汽窜,严重影响产能水平,还会造成地面污染。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稠油热采高温封堵剂研究。以苯酚、甲醛为主要原料,有机胺为催化剂,合成了油溶性酚醛树脂OSR,并与环氧树脂、有机... 新疆风城油田稠油热采过程中容易发生蒸汽地下窜流和地表汽窜,严重影响产能水平,还会造成地面污染。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稠油热采高温封堵剂研究。以苯酚、甲醛为主要原料,有机胺为催化剂,合成了油溶性酚醛树脂OSR,并与环氧树脂、有机硅偶联剂、稀释剂等复配,研制了新型酚醛环氧树脂类高温封堵剂HTD。在实验室模拟稠油油藏条件,将HTD与一定粒径的石英砂混合充填、压实、高温养护,进行了高温成胶固化试验,评价了高温固化性能、耐温性能及高温封堵性能等,并在3口井进行了现场试验。室内试验得出,HTD的抗温能力可达300℃以上,在温度高于180℃时与石英砂固结体的抗压强度高于12 MPa,在220~300℃条件下对高渗透率岩心的封堵率高于99.5%,突破压力梯度大于35 MPa/m;现场试验后,封堵了蒸汽窜流通道,试验区恢复了正常蒸汽吞吐生产,注汽压力3.5~5.5 MPa,试验两年后,产油水平提升至62.12 t/d,平均日增油22.7 t,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HTD具有优良的耐温性能和封堵性能,可有效封堵蒸汽地下窜流和地表汽窜通道,增大蒸汽波及体积,提高油井产能,且有效期长,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热采 汽窜 高温封堵剂 酚醛环氧树脂 风城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城油田重18井区结垢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金辉 王子天 +4 位作者 周伟 李洪 吴凡 黄海兵 刘军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4年第2期100-102,共3页
风城油田重18井区利用稠油回用污水作为过热蒸汽锅炉给水的主要来源,由于水中二氧化硅、矿化度含量偏高,造成重18井区结垢问题日益突出,炉管、输气管线,井下工具等部位发生不同程度的结垢。首先分析了现场结垢情况对生产的危害,然后从... 风城油田重18井区利用稠油回用污水作为过热蒸汽锅炉给水的主要来源,由于水中二氧化硅、矿化度含量偏高,造成重18井区结垢问题日益突出,炉管、输气管线,井下工具等部位发生不同程度的结垢。首先分析了现场结垢情况对生产的危害,然后从回用污水水质、垢样检测报告和注汽压力及温度分析了垢物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适应的除垢对策,有效地解决了结垢问题,保证了井区正常生产,具有良好的现场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热蒸汽锅炉 回用污水 结垢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油田风城超稠油污油热化学处理技术研究
5
作者 王亮 孙森 +2 位作者 刘东明 郑小林 朱伽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05X期274-278,共5页
以新疆油田风城超稠油污油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污油的物性,考察了不同类型破乳剂、助剂以及相互配合使用对污油的脱水效果。从微观的角度探讨了超稠油污油的稳定机理。以风城超稠油污油脱水脱杂为目的,针对影响污油破乳的最重要因素—... 以新疆油田风城超稠油污油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污油的物性,考察了不同类型破乳剂、助剂以及相互配合使用对污油的脱水效果。从微观的角度探讨了超稠油污油的稳定机理。以风城超稠油污油脱水脱杂为目的,针对影响污油破乳的最重要因素——杂质,研究优选出了热化学脱水除杂的药剂体系——有机酸+破乳剂+缓蚀剂,使污油脱水脱杂效果明显提高。采用常规热化学处理工艺开展了现场的污油处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加药浓度1500mg/L、温度≥95℃的条件下能够将超稠油污油处理合格,处理后污油含水≤1.5%。超稠油污油热化学处理技术已在风城油田实现了工业化应用,已处理污油55000t(含水40%),达到了净化油的标准,吨油药剂处理费用为3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城油田 超稠油 污油 破乳 脱杂 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城油田重18井区八道湾组旋回划分与小层对比研究
6
作者 张晓程 李维锋 +2 位作者 宿赛 张洁 宫伟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03X期194-196,共3页
利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及方法,结合岩心观察、测井及录井资料,对风城油田重18井区八道湾组(J1b)进行了旋回划分与小层对比。结果表明:J1b发育了1个长期旋回,2个中期旋回,4个短期旋回,都属于上升半旋回,地层堆叠样式呈退积结构;J1... 利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及方法,结合岩心观察、测井及录井资料,对风城油田重18井区八道湾组(J1b)进行了旋回划分与小层对比。结果表明:J1b发育了1个长期旋回,2个中期旋回,4个短期旋回,都属于上升半旋回,地层堆叠样式呈退积结构;J1b自上而下可划分为J1b1、J1b2+3、J1b4、J1h6共4段,其中J1b2+3、J1b4砂体较为发育,是该区的主要含油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城油田 重18井区 八道湾组 小层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深层稠油油藏有效开发方式探讨——以昌吉油田吉7井区梧桐沟组油藏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彭永灿 史燕玲 +6 位作者 崔志松 王桂君 刘建 程中疆 袁知宇 谢建勇 梁成钢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83-186,共4页
吉7井区二叠系梧桐沟组油藏具有油稠、埋藏深、与浅层稠油油藏相比渗透率较低等特点。针对原油性质分布规律,开展了不同的驱替介质、不同介质组合方式等多种驱替方式的综合评价研究,推荐了不同原油性质相适应的开发方式。
关键词 中深层 稠油 中渗透 驱替介质 开发方式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砾岩油藏水流优势通道定量识别与表征--以克拉玛依油田X区克下组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窦琰 陈平 +3 位作者 庞艳君 黄亮 李志军 丁洋洋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3-88,共6页
砂砾岩油藏水流优势通道一般是在开发后期因长期注水开发而形成,其非均质性和储层性质已发生较大变化。为准确识别水流优势通道,并且建立可运用推广的标准化定量表征技术,文中以克拉玛依油田X区克下组为例,结合地质资料和开发动态数据,... 砂砾岩油藏水流优势通道一般是在开发后期因长期注水开发而形成,其非均质性和储层性质已发生较大变化。为准确识别水流优势通道,并且建立可运用推广的标准化定量表征技术,文中以克拉玛依油田X区克下组为例,结合地质资料和开发动态数据,通过灰色关联系数、秩相关系数、井间阻力系数等参数和日注水量统计分析,根据累积概率分布规律及二八现金分流原则对水流优势通道等级进行划分。研究表明:砂砾岩油藏的孔隙体积、渗透率、注水强度、注水量、注采比是表征水流优势通道的重要动静态参数;渗透率大于950×10^(-3)μm^(2),渗透率的级差大于70,变异系数大于0.75,突进系数大于4.2等可作为水流优势通道的主要识别标准。该研究成果对于后期注聚方案调整及提高聚驱试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油藏 水流优势通道 参数表征 识别标准 克下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城油田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启动阶段注采参数优化 被引量:9
9
作者 霍进 桑林翔 +4 位作者 刘名 吕柏林 姜丹 杨浩哲 黄立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1-194,共4页
克拉玛依风城油田2012年开始规模化推广应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开发技术,为保证循环预热效果、增加水平段连通程度、提高油藏开发效果,对启动阶段进行了注采参数优化研究。根据油藏数值模拟,确定了启动阶段的目标函数及注采参数,... 克拉玛依风城油田2012年开始规模化推广应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开发技术,为保证循环预热效果、增加水平段连通程度、提高油藏开发效果,对启动阶段进行了注采参数优化研究。根据油藏数值模拟,确定了启动阶段的目标函数及注采参数,对"两目标、三因素、三因子"对比模拟进行敏感性分析,并对注采参数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启动阶段高压增温、低汽降耗的调控思路。启动阶段注采参数优化的结果为:预热压力应控制在低于油藏破裂压力0.5~1.0 MPa,水平段温度均匀后1~3 d增压,注汽速度在保证水平段温度均衡的条件下尽量降低。实例应用表明,该优化技术是实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风城油田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 启动阶段 注采参数优化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生产设备管理平台数字化建设与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武瑛 胡潇文 +1 位作者 杨越 郑金风 《现代信息科技》 2024年第4期5-8,14,共5页
“中国制造2025”即中国版工业4.0。作为中国制造业未来10年的顶层规划和路线图,其核心思想是借助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制造的数字化企业。从油田生产发展趋势和设备管理要求现状出发,文章遵从业务需求导向,提炼设计应用功能,将... “中国制造2025”即中国版工业4.0。作为中国制造业未来10年的顶层规划和路线图,其核心思想是借助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制造的数字化企业。从油田生产发展趋势和设备管理要求现状出发,文章遵从业务需求导向,提炼设计应用功能,将传统单一系统建设模式转变为模块化服务集成应用的全新模式,将设备全生命各个阶段纳入统一体系,建设设备数字化管理平台,改善设备综合情况、业务流程、实时数据查询方式及路径,辅助生产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设备 设备管理 全生命周期 数字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城油田超稠油SAGD采出液高温密闭脱水技术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东明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7-93,10-11,共7页
风城油田采用双水平井SAGD技术开发超稠油取得成功,但是SAGD采出液温度高,乳化程度高且复杂,油水分离困难.通过基本物性分析、显微照相和Zeta电位测定,分析SAGD采出液稳定机理,研究预脱水和热化学脱水、掺柴油降黏辅助脱水技术,研制耐... 风城油田采用双水平井SAGD技术开发超稠油取得成功,但是SAGD采出液温度高,乳化程度高且复杂,油水分离困难.通过基本物性分析、显微照相和Zeta电位测定,分析SAGD采出液稳定机理,研究预脱水和热化学脱水、掺柴油降黏辅助脱水技术,研制耐温预脱水剂SB-1和正相破乳剂KL-1,形成SAGD采出液高温密闭脱水工艺.结果表明,SAGD采出液掺入质量分数为10%的柴油,在140℃温度条件下进行预脱水和热化学脱水,净化油含水率小于2%,脱出污水含油质量浓度小于8.0g·L-1,投产年处理量为30×104 t原油的高温密闭脱水试验站,实现风城油田当前SAGD采出液的全部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SAGD 高温密闭 脱水 风城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城油田超稠油污水旋流分离技术 被引量:4
12
作者 樊玉新 魏新春 +2 位作者 胡新玉 欧阳建利 刘东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3-717,共5页
风城超稠油具有密度高、黏度高、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高,采出液泥砂含量高,以及存在多重乳液形态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采出液油水分离难度大,分离出的污水含油量高,污水处理药剂用量大,系统运行效率低,处理成本高。旋流分离是一种实现高温... 风城超稠油具有密度高、黏度高、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高,采出液泥砂含量高,以及存在多重乳液形态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采出液油水分离难度大,分离出的污水含油量高,污水处理药剂用量大,系统运行效率低,处理成本高。旋流分离是一种实现高温密闭处理,提高分离效率、污油回掺处理效果的经济、高效处理技术。通过风城超稠油污水旋流分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形成了超稠油污水旋流除油-化学反应处理技术,补充完善了新疆油田污水离子调整旋流反应法处理技术,为超稠油污水处理探索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风城油田 超稠油 含油污水 旋流除油 分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建模技术在复杂断块老油田二次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3
作者 邹拓 左毅 +3 位作者 孟立新 刘云利 邢向荣 冯金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3-147,共5页
老油田二次开发技术核心之一是重构地下认识体系,地质建模是定量表征储层新的认识体系的唯一手段。复杂断块老油田具有开发年限长、构造复杂、储层横向变化大、剩余油局部富集等特点,针对二次开发要求,提出了相应地质建模对策与方法。... 老油田二次开发技术核心之一是重构地下认识体系,地质建模是定量表征储层新的认识体系的唯一手段。复杂断块老油田具有开发年限长、构造复杂、储层横向变化大、剩余油局部富集等特点,针对二次开发要求,提出了相应地质建模对策与方法。结合复杂断块老油田断层数量多、相互切割关系复杂的构造特点,采取分步模拟—关键层控制—整体构造建模的思路,准确高效建立精细构造模型;为了逼近地质"真实"的微相模拟效果,应用垂向和平面双地质趋势约束法多次迭代微相建模技术,确保后续属性模型最大程度接近储层地质"真实"参数分布;同时,针对重点潜力油砂体,提出不同随机模拟方法嵌套使用、逐级模拟的构型精细建模技术对策,快速建立科学的地质模型。将以上技术对策与方法应用到港东油田二次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老油田二次开发地质建模提供一个借鉴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层控制 双趋势约束 构型建模 复杂断块 二次开发 港东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油藏井网重组与二元驱复合增效——以南襄盆地双河油田Ⅳ5—11层系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艾敬旭 周生友 +4 位作者 马艳 肖见 代亚竑 李洪生 惠冠洲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9-134,共6页
针对高含水油藏开发后期面临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难题,以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双河油田Ⅳ5—11层系为例,提出了井网重组与二元驱复合增效技术。鉴于研究区油砂体平面叠合情况、物性差异等地质特点,以及纵向单层动用程度差别大的状况,首先采... 针对高含水油藏开发后期面临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难题,以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双河油田Ⅳ5—11层系为例,提出了井网重组与二元驱复合增效技术。鉴于研究区油砂体平面叠合情况、物性差异等地质特点,以及纵向单层动用程度差别大的状况,首先采用相似性的原则,对层系井网细分重组;同时对原井网开展注采井网完善、充分利用水平井挖潜等方式,对研究区进行了井网三维立体重组加密调整。根据油藏特点,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主力油砂体采用二元复合驱,其他非主力油砂体进行水驱调整挖潜。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优化注入参数。研究表明,采用井网重组与二元驱复合增效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高含水油藏采收率,比"复合驱"与"井网调整"二者单独作用之和高出2.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网重组 二元驱 采收率 高含水油藏 双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属性群决策的油田承包商安全风险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陆兴 兰明菊 章玲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0-184,共5页
油田承包商安全风险评价问题已成为确保油田发展的重要环节,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承包商存在的各类风险问题,是实现事前安全风险管控的先决条件。油田承包商安全风险综合评价属于多层次多目标多人决策问题,是多属性群决策模型的典型应用... 油田承包商安全风险评价问题已成为确保油田发展的重要环节,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承包商存在的各类风险问题,是实现事前安全风险管控的先决条件。油田承包商安全风险综合评价属于多层次多目标多人决策问题,是多属性群决策模型的典型应用场景。针对当前多属性群决策理论研究中,主客观赋权法存在数学模型复杂、计算量大和反复调整参数等问题,首先使用熵权法,得到属性的客观权重;然后应用灰色关联度法调整主观权重;最后基于最小相对熵法准则反映不同权重之间的距离,建立优化模型,求解出集成权重。为多属性群决策提供了一种基于信息熵理论可行的权重集成方法,通过对油田承包商的风险评价的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油田生产安全风险事前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属性群决策 油田承包商 安全风险评价 熵权法 相对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13
16
作者 贾薪昌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9-160,共2页
针对目前油田企业存在的资金管理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强化企业资金管理意识;明确投资目标责任制,抓好决策管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使闲置资产合理流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深化目标成本管理,强化内部控制;建立企业资金管理约束机制;实施... 针对目前油田企业存在的资金管理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强化企业资金管理意识;明确投资目标责任制,抓好决策管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使闲置资产合理流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深化目标成本管理,强化内部控制;建立企业资金管理约束机制;实施多种监督方式,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企业 财务管理 资金管理 项目 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油田高含水期水淹级别划分标准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香 许维娜 +1 位作者 祁春 赵明辉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80-283,共4页
M油田主力油藏已进入注水开发后期,确立水淹级别划分标准,是油田控水稳产的关键。使用常规的相对渗透率一产水率模型,容易因中间函数过多造成误差过大,单一的电阻率变化率-产水率模型没有考虑储层非均质性与污水回注造成的电性特征... M油田主力油藏已进入注水开发后期,确立水淹级别划分标准,是油田控水稳产的关键。使用常规的相对渗透率一产水率模型,容易因中间函数过多造成误差过大,单一的电阻率变化率-产水率模型没有考虑储层非均质性与污水回注造成的电性特征混乱。通过正态概率图法将储层划分为3类,分别开展水淹机理研究,总结出M油田高含水期水淹级别划分标准。该标准经试油资料检验,符合率达87%以上,能够满足油田开发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淹级别 相对渗透率 电阻率变化率I储层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注汽锅炉新型燃气燃烧器燃烧技术发展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明 韩春雨 《石油石化节能》 2012年第1期14-15,共2页
随着新疆油田稠油、超稠油的开发规模不断增大,用于热力采油的油田注汽锅炉经历着技术革新,锅炉上使用的燃烧器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以目前使用的两种型号燃烧器为例,对油田注汽锅炉燃气燃烧器燃烧技术发展进行探讨,通过新型燃烧器与北美6... 随着新疆油田稠油、超稠油的开发规模不断增大,用于热力采油的油田注汽锅炉经历着技术革新,锅炉上使用的燃烧器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以目前使用的两种型号燃烧器为例,对油田注汽锅炉燃气燃烧器燃烧技术发展进行探讨,通过新型燃烧器与北美6131型燃烧器对比,总结新型燃气燃烧器燃烧技术特点,指导今后新型燃烧器选型及技术管理,从而降低锅炉燃料消耗及减少烟气污染物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汽锅炉 燃烧器 燃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子街油田油转气井综合治理技术
19
作者 杨宇尧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0-91,共2页
夏子街油田前期钻井设计为采油井,现已转化为采气井,由于不同性质的2种采出物对井口结构、井身结构、生产管柱结构及地面流程要求不同,导致部分油转气井已不能满足生产及安全需求。油转气井关键的技术是将环钢焊接的套管升高短节连接采... 夏子街油田前期钻井设计为采油井,现已转化为采气井,由于不同性质的2种采出物对井口结构、井身结构、生产管柱结构及地面流程要求不同,导致部分油转气井已不能满足生产及安全需求。油转气井关键的技术是将环钢焊接的套管升高短节连接采油树方式更换为正规采气套管头,安装采气树,保证本质安全,消除安全隐患。夏子街油田油转气井综合治理23口井,综合治理后井口、套管头、井下结构及固井质量均达到气井标准,消除了安全隐患,减少了各种作业风险,增强了应急处置能力,日产气量9.2×104 m3,恢复率达到5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转气井 有效固井 套管 安全泄压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开采污水处理技术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彭宏亮 王龙飞 +1 位作者 宫伟 张冰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5年第7期48-49,共2页
油田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成分非常复杂,且有很多难以降解的有机物,通常都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但该方法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不理想。单纯采用某一种处理工艺很难有效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彻底清除。通过水解酸化和A/O生物脱氮技术的联... 油田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成分非常复杂,且有很多难以降解的有机物,通常都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但该方法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不理想。单纯采用某一种处理工艺很难有效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彻底清除。通过水解酸化和A/O生物脱氮技术的联合应用试验可知,利用水解酸化池,在水解酸化工艺的基础上应用A/O生物脱氮技术,能有效去除采油污水中的污染物,对于很难被降解的采出污水都可以起到很好的处理效果,并能较好地处理氨氮超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水解酸化 A/O生物脱氮技术 污染物 处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