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金龙油田二叠系佳木河组火山岩岩相组合及产能差异
1
作者 鲍李银 庞雄奇 +8 位作者 崔新璇 陈宏飞 高军 邹亮 赵振丞 王琛茜 王雷 李闻东 刘利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6-150,共15页
为解决准噶尔盆地金龙油田二叠系佳木河组火山岩岩相类型及优势储层展布特征不清、油气资源开发难度较大问题。基于岩心观察、测井分析及实验化验数据,系统分析了研究区火山岩的岩相类型、储层物性与储集空间特征,建立了岩相组合模型,... 为解决准噶尔盆地金龙油田二叠系佳木河组火山岩岩相类型及优势储层展布特征不清、油气资源开发难度较大问题。基于岩心观察、测井分析及实验化验数据,系统分析了研究区火山岩的岩相类型、储层物性与储集空间特征,建立了岩相组合模型,提出了对产能的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准噶尔盆地金龙油田火山岩具有爆发相、溢流相和火山沉积相三大类。爆发相以熔结火山碎屑岩和安山质火山角砾岩为主,平均孔隙度大于10%,为主要储层;溢流相以熔岩为主,平均孔隙度小于6%,火山沉积相物性差。②研究区火山岩储层以气孔、杏仁体内孔及溶蚀孔为主,原生粒间孔较少,爆发相与溢流相顶部溶蚀孔洞发育最为显著。裂缝主要为构造缝和溶蚀缝,发育程度与到断裂距离紧密相关,中-酸性溢流相以斜交缝、网状缝为主,基性溢流相以高角度直劈缝为主。③研究区有中-酸性热碎屑流亚相与中-酸性溢流相互层、基性热碎屑流亚相与基性溢流亚相频繁互层、中性空落亚相与中性溢流亚相互层、中性空落亚相与中-酸性热碎屑流亚相互层等4种岩相组合。产能最高的为中性空落亚相与中-酸性热碎屑流亚相互层组合,其次为中-酸性热碎屑流亚相与中-酸性溢流相互层组合、中性空落亚相与中性溢流亚相互层组合,基性热碎屑流亚相与基性溢流亚相频繁互层组合组合日产量最低。④储层有效厚度与含油饱和度对产能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孔隙度和地层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能差异 岩相组合 火山岩储层 佳木河组 金龙油田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曼D油田水平井整体注水开发的实践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双 郭睿 +1 位作者 赵国良 黄嵩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0-733,618,共4页
介绍了中国首次利用该技术成功开发高度衰竭后期的薄储高孔低渗的阿曼D油田碳酸盐岩油藏的实例。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了长水平段、小井距、跟趾反向部署、顶采底注的水平井整体注水开发的策略。首先开展先导试验,在成功实验的基础上,... 介绍了中国首次利用该技术成功开发高度衰竭后期的薄储高孔低渗的阿曼D油田碳酸盐岩油藏的实例。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了长水平段、小井距、跟趾反向部署、顶采底注的水平井整体注水开发的策略。首先开展先导试验,在成功实验的基础上,以精细的地质模型为基础,以水平井地质导向钻井技术为保障,推广完善了水平井整体注采开发井网。在水平井注采优化过程中,应用丰富的动静态资料了解注水动态,以流线模拟技术跟踪水驱油动态,从而调整注入和产出量,达到水驱均衡推进的目的。实践结果表明,水平井注采开发效果显著,以B块为例,截至2011年底注水增油量为220×104t,含水上升稳定,预计最终采收率可达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曼 水平井 碳酸盐岩油藏 地质建模 动态监测 流线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稠油油藏CO_(2)表面活性剂复合吞吐开发——以克拉玛依油田五区南上乌尔禾组油藏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黄伟强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3-187,共5页
克拉玛依油田五区南上乌尔禾组油藏为低孔低渗稠油油藏,储集层物性差,注水开发产量递减快,地层能量保持程度低,后油井全面关停。近年来重新压裂复产,初期效果显著,但产量递减率高。为解决油井低产低效的问题,开展CO_(2)表面活性剂复合... 克拉玛依油田五区南上乌尔禾组油藏为低孔低渗稠油油藏,储集层物性差,注水开发产量递减快,地层能量保持程度低,后油井全面关停。近年来重新压裂复产,初期效果显著,但产量递减率高。为解决油井低产低效的问题,开展CO_(2)表面活性剂复合吞吐技术研究,并进行提产试验。在增油机理实验的基础上,应用多组分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对CO_(2)表面活性剂复合注入方式及参数进行优化;建立了增产油量随不同吞吐周期注入量、注气速度、焖井时间、开采强度等参数变化的响应关系,确定了复合吞吐的最佳注入参数。矿场实施后,单井自喷达240 d,增产原油630 t,补充地层能量、改善流动性的效果显著,可供同类油藏开发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油田 上乌尔禾组 低渗稠油油藏 CO_(2) 表面活性剂 复合吞吐 数值模拟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九区南低电阻率稠油油层成因 被引量:7
4
作者 董同武 张廷山 +2 位作者 霍进 黄世伟 姜照勇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6-258,共3页
克拉玛依九区南齐古组稠油油藏为一套辫状河三角洲相沉积,沉积相变快,岩性复杂。利用分析化验、测井、测试和生产资料,分析低电阻率稠油油层所处的地质环境,对该区低电阻率稠油油层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岩性偏细、泥质胶结、微孔、微... 克拉玛依九区南齐古组稠油油藏为一套辫状河三角洲相沉积,沉积相变快,岩性复杂。利用分析化验、测井、测试和生产资料,分析低电阻率稠油油层所处的地质环境,对该区低电阻率稠油油层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岩性偏细、泥质胶结、微孔、微裂缝的大量存在、粘土附加导电性、黄铁矿等骨架导电性、微幅度构造以及较高地层水矿化度都是低电阻率油层形成的因素,并提出了有效的测井解释方法,以成功地识别低电阻率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油田 低电阻率 成因分析 稠油油层 岩性 地质环境 测井解释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九_6区注蒸汽加烟道气数值模拟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卓飞 霍进 +2 位作者 吴平 黄景龙 王力兴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33-435,共3页
利用先进的CMG的STARS模型热采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克拉玛依油田九6区注蒸汽加烟道气开采方式,优化了注采参数。结果表明:在蒸汽吞吐后期添加锅炉烟道气可大幅度地提高蒸汽吞吐开采效果,烟道气辅助蒸汽吞吐可延长吞吐2~4周期,提... 利用先进的CMG的STARS模型热采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克拉玛依油田九6区注蒸汽加烟道气开采方式,优化了注采参数。结果表明:在蒸汽吞吐后期添加锅炉烟道气可大幅度地提高蒸汽吞吐开采效果,烟道气辅助蒸汽吞吐可延长吞吐2~4周期,提高蒸汽吞吐采收率7.02个百分点;蒸汽驱中加烟道气可以提高蒸汽驱开发效果,提高汽驱采收率3.7个百分点;蒸汽烟道气吞吐4个周期转蒸汽烟道气段塞驱是九6区油藏最佳开采方式,最终采收率可达4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油田 稠油 数值模拟 蒸汽 烟道气 开发 预测 汽驱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克尔地区下奥陶统鹰山组岩溶分带性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冯海霞 李树新 +2 位作者 陈冬梅 和虎 周彩虹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65-1071,共7页
塔里木盆地岩溶缝洞型储层作为重要的油气储层备受关注,而目前预测此类型储层的方法较有限。在新疆伽什县西克尔野外露头区地表岩溶现象丰富,志留系地层以填平补齐的方式充填在一系列的溶沟和溶槽中,部分洼地中还有志留系地层残留,表明... 塔里木盆地岩溶缝洞型储层作为重要的油气储层备受关注,而目前预测此类型储层的方法较有限。在新疆伽什县西克尔野外露头区地表岩溶现象丰富,志留系地层以填平补齐的方式充填在一系列的溶沟和溶槽中,部分洼地中还有志留系地层残留,表明该区发育加里东中期岩溶。在本区岩溶古地貌的基础上,基于排泄基准面的分析,划分出3级岩溶台面并对应发育3期岩溶。据现代地貌学和岩溶学理论,按照水动力条件的不同并结合本区岩溶发育特征,运用岩溶旋回的观点将第二期岩溶剖面分为表层岩溶带、垂直渗滤带和水平潜流带,认识到西克尔地区古岩溶地下水发育规律及洞穴发育程度。构造运动是垂向岩溶分带性的主控因素;因此,在大的构造背景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预测巴楚地区的缝洞型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旋回 岩溶台面 垂向岩溶分带 西克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蒸汽开发稠油油藏中的井筒热损失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曾玉强 李晓平 +2 位作者 陈礼 鲁小会 王琴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46,共3页
注蒸汽开发稠油油藏过程中,为了预测沿井深和随时间变化的蒸汽温度分布、干度分布和蒸汽压力分布、套管和地层温度分布,以及焖井、开井生产过程中温度、压力的变化,首先必须建立注入过程中的井筒-地层温度分布模型。而这一模型建立的基... 注蒸汽开发稠油油藏过程中,为了预测沿井深和随时间变化的蒸汽温度分布、干度分布和蒸汽压力分布、套管和地层温度分布,以及焖井、开井生产过程中温度、压力的变化,首先必须建立注入过程中的井筒-地层温度分布模型。而这一模型建立的基础是井筒热损失的计算分析。文中应用热传递基本理论,通过井筒内能量守恒定理建立起注蒸汽井井筒热损失计算预测模型,重点分析了井筒总传热系数Uto和注汽速度对井筒热损失和井底蒸汽干度的影响,对注蒸汽开发稠油油藏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注蒸汽 井筒 热损失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储集层脆性特征及评价方法
8
作者 翟勇 郭雅宁 +4 位作者 丁乙 李翼杉 崔一诺 李斌 刘向君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8,共7页
中国页岩油气资源丰富,但高效开采必须依赖水力压裂改造储集层。脆性是储集层改造的关键参数,也是明确工程甜点位置的核心指标。鉴于此,以东营凹陷页岩储集层为对象,综合单轴、三轴和高温高压岩石抗压实验,厘清了页岩储集层岩石力学性... 中国页岩油气资源丰富,但高效开采必须依赖水力压裂改造储集层。脆性是储集层改造的关键参数,也是明确工程甜点位置的核心指标。鉴于此,以东营凹陷页岩储集层为对象,综合单轴、三轴和高温高压岩石抗压实验,厘清了页岩储集层岩石力学性质及脆性特征。结合岩石能量平衡理论与脆性特征,依据岩石破裂前与破裂后的能量演化特征,构建了一种新的脆性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单轴环境下,页岩脆性破裂显著,呈现多裂缝破裂特征,有利于储集层改造;深部高温高压环境下,温度与围压协同作用将抑制岩石脆性破裂,增强岩石延展性,页岩脆性明显降低。基于构建的脆性评价方法,明确了页岩脆性的主控因素。岩石物性参数(孔隙度、密度、声波时差)与脆性的相关性较差,矿物和弹性参数是判断脆性的有效依据,温度和压力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研究成果有利于页岩储集层工程甜点识别,为储集层高效改造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集层 脆性评价 岩石能量 高温高压 力学性质 工程甜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城油田泌123和泌124区块核三段Ⅳ砂组沉积微相 被引量:5
9
作者 孙铭赫 程璐 田继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38,113,共5页
针对古城油田泌123和泌124区块核三段Ⅳ砂组聚合物窜流严重,注采结构调整难度大的特点,基于岩心、测井、粒度等资料识别沉积相标志,对其沉积微相进行精细研究。研究区核三段Ⅳ砂组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 针对古城油田泌123和泌124区块核三段Ⅳ砂组聚合物窜流严重,注采结构调整难度大的特点,基于岩心、测井、粒度等资料识别沉积相标志,对其沉积微相进行精细研究。研究区核三段Ⅳ砂组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前缘席状砂、河口坝、远砂坝、河道侧翼和浅湖7种沉积微相。在湖平面上升时期物源供给充足,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在研究区分布范围明显减小,三角洲前缘中心部位发育叠置的主河道砂体组合、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侧翼砂体组合,向湖方向逐渐变为叠置的河口坝—远砂坝砂体组合;在三角洲前缘末端,沉积微相垂向上主要表现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微相的正韵律构成的退积序列。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河道侧翼微相砂体储层物性较好,前缘席状砂和远砂坝微相砂体厚度较小,储层物性较差,水下分流间湾和浅湖微相砂体不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单井相测井相泌123和泌124区块古城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龙2井区致密油藏井间压窜识别及分析
10
作者 黄后传 曹晓璐 +3 位作者 李宁 加玉锋 吴国龙 巨世昌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1-207,共7页
准噶尔盆地西部隆起中拐凸起金龙2井区致密油藏采用水平井水力压裂缝网开采,受大规模加密井和储集层断裂带影响,井间压窜现象频发,极大地影响生产效率。通过调研和探讨多段压裂水平井井间压窜监测识别方法的适用性,结合金龙2井区现场压... 准噶尔盆地西部隆起中拐凸起金龙2井区致密油藏采用水平井水力压裂缝网开采,受大规模加密井和储集层断裂带影响,井间压窜现象频发,极大地影响生产效率。通过调研和探讨多段压裂水平井井间压窜监测识别方法的适用性,结合金龙2井区现场压裂施工监测和生产资料,建立了一套综合考虑生产动态、压裂施工和微地震特征的井间压窜识别流程,并对研究区井间压窜进行识别和分析。结果表明:金龙2井区井间压窜现象严重,不仅存在同层位和同断块压窜,也存在跨层位和跨断块压窜;金龙2井区水平井井距较小和储集层断层发育,会诱发井间压窜,应避免在大规模断裂区域加密布井,也应适当减小加密井压裂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西部隆起 中拐凸起 上乌尔禾组 致密油藏 水平井 水力压裂 井间压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溶性催化剂存在下委内瑞拉劣质重油悬浮床加氢活性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施余勇 杜辉 +1 位作者 李雯 刘东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23,共4页
制备了一种油溶性加氢催化剂。紫外光谱(UV)和红外光谱(IR)分析结果表明,合成产物含有目标有机基团的特征吸收谱带;原子吸收光谱(AAS)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组分Mo质量分数为5.44%;油溶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催化剂不溶于水、具有良好的... 制备了一种油溶性加氢催化剂。紫外光谱(UV)和红外光谱(IR)分析结果表明,合成产物含有目标有机基团的特征吸收谱带;原子吸收光谱(AAS)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组分Mo质量分数为5.44%;油溶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催化剂不溶于水、具有良好的有机溶剂互溶性。在高压反应釜中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及催化剂加入量对委内瑞拉重油悬浮床加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溶性催化剂对委内瑞拉劣质重油的悬浮床加氢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当催化剂加入量为200μg?g、反应温度为430℃、反应压力为8.0MPa时,单位生焦轻油收率达42.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床加氢 油溶性催化剂 轻油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肯基亚克盐上油田白垩系曲流河三角洲存在的证据与沉积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邹阳 汪孝敬 +5 位作者 李维锋 韦盼云 高立群 杨卓伟 杨远峰 李大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9期114-120,共7页
为理清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盐上油田白垩系砂体成因特征,指导油气田开发。在高密度井网条件下,利用岩心、岩石薄片、分析化验、古生物、测井等综合资料,研究储层砂体的粒度、结构、成分及砂体平面展布规律。结果表明:白垩系下统巴列姆组... 为理清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盐上油田白垩系砂体成因特征,指导油气田开发。在高密度井网条件下,利用岩心、岩石薄片、分析化验、古生物、测井等综合资料,研究储层砂体的粒度、结构、成分及砂体平面展布规律。结果表明:白垩系下统巴列姆组储层主要是细砂岩及粉-细砂岩;具有小型交错层理和水平层理,砂岩成分成熟度中等、结构成熟度较高。西北部三角洲平原有明显的二元结构及向上变细的正韵律,砂体整体呈朵状展布,具有典型的曲流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可识别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浅湖4种亚相以及水上分支河道、水下分支河道、浅湖砂坝等10个微相,并分析了各微相的沉积特征及砂体展布形态;其中巴列姆二段时期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分布在工区中西部,巴列姆一段时期工区整体演变为前三角洲——浅湖亚相,为一典型的退积式三角洲;该研究结果为肯基亚克油气田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基亚克盐上油田 白垩系 巴列姆组 沉积特征 曲流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移微重力监测技术的SAGD蒸汽腔扩展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爱萍 刘欢 +4 位作者 黄后传 赵婧含 杨登杰 马建强 李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0-686,共7页
为揭示稠油油藏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蒸汽腔扩展规律,利用时移微重力监测技术,对新疆重油油田H井区侏罗系齐古组稠油油藏的蒸汽腔扩展规律进行研究。通过时移微重力监测获取了反映油藏剩余密度的剩余重力异常数据,利用该数据进行三维... 为揭示稠油油藏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蒸汽腔扩展规律,利用时移微重力监测技术,对新疆重油油田H井区侏罗系齐古组稠油油藏的蒸汽腔扩展规律进行研究。通过时移微重力监测获取了反映油藏剩余密度的剩余重力异常数据,利用该数据进行三维最小二乘反演,确定了蒸汽腔的纵向分布,并提出了解释蒸汽腔扩展规律与剩余重力异常关系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解释H井区5个井组蒸汽腔的扩展规律,把蒸汽腔的演变过程划分为上升阶段、横向扩展阶段及向下扩展阶段,并利用井温监测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该方法揭示了SAGD蒸汽腔在油藏中的扩展规律,为稠油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有助于优化稠油油藏的生产调控措施,也为同类型油藏开发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时移微重力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 蒸汽腔 扩展规律 重力异常 剩余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龙2井区含蜡原油结蜡微观机理及预测模型
14
作者 甘磊 林铁军 +3 位作者 李建 陈昆 杨洪 尼戈热·居拉提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44-1450,共7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含蜡原油结蜡的微观机理,通过实例优选了结蜡预测模型,根据含水率对结蜡量的影响对预测模型进行修正,并提出考虑原有结蜡厚度对后续结蜡影响的计算流程。实验结果表明,初始蜡分子先在原油中分散,后在非晶细胞...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含蜡原油结蜡的微观机理,通过实例优选了结蜡预测模型,根据含水率对结蜡量的影响对预测模型进行修正,并提出考虑原有结蜡厚度对后续结蜡影响的计算流程。实验结果表明,初始蜡分子先在原油中分散,后在非晶细胞盒子中聚集形成蜡晶,随着温度升高径向分布函数峰值降低,蜡分子分布从紧密聚集向分散转变;修正后的结蜡预测模型计算误差仅为4%,随着含水率的增高结蜡厚度减小,随生产时间的延长结蜡厚度增加缓慢。修正后的结蜡预测模型能准确预测金龙2井区清蜡周期,可为现场清防蜡工艺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蜡油井 结蜡 分子动力学 微观机理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拐凸起南斜坡八道湾组油层低阻成因及识别
15
作者 李枫凌 方鑫鑫 +2 位作者 张镇 马思洁 刘荣军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1-551,共11页
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南斜坡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低阻油层与一般低阻油层对比,储集层具有形成时期早、埋藏深度大、岩石粒度较大、泥质含量低等特点,低阻成因具有较强特殊性。在对国内外典型低阻油层成因机理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该区钻井... 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南斜坡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低阻油层与一般低阻油层对比,储集层具有形成时期早、埋藏深度大、岩石粒度较大、泥质含量低等特点,低阻成因具有较强特殊性。在对国内外典型低阻油层成因机理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该区钻井、录井、测井、试井、岩心化验分析等资料,从构造、沉积、成岩作用、储集层特征、成藏条件等多角度,开展八道湾组油藏低阻主控因素研究。该区油藏低阻的形成受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共同控制,低构造幅度、弱水动力沉积等宏观背景下,低油水分异程度、高地层水矿化度及低凝灰岩岩屑含量,是油藏低阻的主控因素;束缚水饱和度偏低,是油藏低阻的次要控制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地层电阻率与油气指示系数关系图版,与该区试油和试采资料对比,符合率92.9%,为中拐凸起南斜坡八道湾组低阻油层的识别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中拐凸起 八道湾组 低阻油层 成因机理 主控因素 油层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油藏段塞蒸汽驱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卓飞 黄景龙 +1 位作者 王力兴 何鑫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30-332,共3页
针对稠油蒸汽驱开发现状和油藏特性,运用室内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技术,揭示了连续汽驱、间歇汽驱、氮气段塞汽驱和活性剂段塞驱不同汽驱方式的开采机理;对各种汽驱方式进行了开发效果对比和操作方式的研究,预测了10年后生产指标并进... 针对稠油蒸汽驱开发现状和油藏特性,运用室内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技术,揭示了连续汽驱、间歇汽驱、氮气段塞汽驱和活性剂段塞驱不同汽驱方式的开采机理;对各种汽驱方式进行了开发效果对比和操作方式的研究,预测了10年后生产指标并进行了经济评价。通过现场实验,对改善汽驱开发现状,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蒸汽驱 活性剂 氮气 段塞驱 机理 经济评价 汽驱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蒸汽吞吐提高稠油采收率试验 被引量:10
17
作者 黄伟强 王利华 +2 位作者 陈忠强 郑爱萍 彭通曙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71,共3页
为提高新疆油田稠油热采开发效果,寻求更全面、更有效的油井增产措施,针对克拉玛依油田九7+8区上侏罗统齐古组稠油油藏地质特征,开展了用复合蒸汽吞吐技术改善稠油热采开发效果的试验。采用物理模型和数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复合蒸汽... 为提高新疆油田稠油热采开发效果,寻求更全面、更有效的油井增产措施,针对克拉玛依油田九7+8区上侏罗统齐古组稠油油藏地质特征,开展了用复合蒸汽吞吐技术改善稠油热采开发效果的试验。采用物理模型和数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复合蒸汽吞吐技术机理研究,对不同原油粘度下复合蒸汽吞吐增效剂进行了筛选,对复合蒸汽吞吐岩心驱油实验结果进行了评价,并对复合蒸汽吞吐注入方式及注入参数进行了优化,为提高蒸汽驱油效率和油藏采收率提供了新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油田 稠油开采 复合蒸汽吞吐 增效剂 驱油效率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水平井裂缝参数优化实验 被引量:19
18
作者 袁帅 李春兰 +2 位作者 曾保全 李想 苏宏益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9-103,共5页
压裂是开发低渗透油气藏的有效技术手段,人工裂缝参数是影响水平井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压裂前需分析裂缝参数对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针对低渗透油藏井网产能以及单缝贡献率物理模拟研究成果甚少的现状,利用电解模拟实验,分析了水平段... 压裂是开发低渗透油气藏的有效技术手段,人工裂缝参数是影响水平井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压裂前需分析裂缝参数对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针对低渗透油藏井网产能以及单缝贡献率物理模拟研究成果甚少的现状,利用电解模拟实验,分析了水平段封闭条件下交错排状井网中水平井不等缝长压裂、人工裂缝数以及裂缝穿透比对单条裂缝及井网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总缝长一定时,不等缝长压裂对井网产能影响很小;在固定水平段长度和固定裂缝间距两种情况下增加压裂水平井人工裂缝数,单井产量递增,但缝数增加到3条后,增产幅度逐渐变缓;增大人工裂缝穿透比,中缝贡献率减小,端缝贡献率增大,但井网产量增幅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 水平井 裂缝 物理模拟 产能 低渗透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riging插值中条件数据点个数的选择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君 李少华 +1 位作者 毛平 陈玉琨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7-279,共3页
Kriging插值时使用的数据量越大,插值结果越可靠,但数据量对耗时的影响则呈指数增加。为了保证尽量多的数据参与Kriging插值,又能维持合理的计算耗时,必须正确地选择条件数据点个数。通过对地质统计学中Kriging插值算法的深入解析,利用K... Kriging插值时使用的数据量越大,插值结果越可靠,但数据量对耗时的影响则呈指数增加。为了保证尽量多的数据参与Kriging插值,又能维持合理的计算耗时,必须正确地选择条件数据点个数。通过对地质统计学中Kriging插值算法的深入解析,利用Kriging插值中产生的平均权系数分析插值过程中的条件数据点个数的选择,当平均权系数最小时,找到这个平衡点,让插值过程中的计算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尽量减少计算耗时。并改变Kriging插值的维数、网格大小和变差函数的变程,分析所选择的条件数据点个数对此3种因素的敏感度,得到条件数据点个数选择40~60最为合适,主要的影响因素为计算维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统计学 KRIGING插值 变程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东区克下组砾岩油藏精细描述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霍进 单朝晖 +1 位作者 郑爱萍 栾海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7-50,共4页
六东区克下组油藏是克拉玛依油田早期注水开发的Ⅲ类砾岩油藏 ,经历了冷采、注水、蒸汽吞吐和蒸汽驱等不同开采阶段 ,为新疆油田重要的热采生产区块。本次从该油藏静态研究入手 ,结合动态开采特征 ,对构造特征、地层特征、沉积微相及储... 六东区克下组油藏是克拉玛依油田早期注水开发的Ⅲ类砾岩油藏 ,经历了冷采、注水、蒸汽吞吐和蒸汽驱等不同开采阶段 ,为新疆油田重要的热采生产区块。本次从该油藏静态研究入手 ,结合动态开采特征 ,对构造特征、地层特征、沉积微相及储层特征分布等进行描述 ,精细刻画油层非均质性以及油、汽、水分布特征 ,建立三维地质模型 ,为全面认识评价油藏、数值模拟及开发调整跟踪研究提供了依据和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类砾岩油藏 注水开发 稠油热采 油藏描述 建模 克拉玛依油田 六东区克下组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