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水开发油田水质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蒋建勋 王永清 +1 位作者 李海涛 吴勇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26-29,共4页
油田注水是保持一定地层压力水平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有效措施 ,保证油田正常注水 ,达到预期的油田注水开发效果就显得非常重要 ,尤其对中低渗透砂岩油藏更是如此。大量研究表明 ,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注入水水质方案和操作与管理水平。在综... 油田注水是保持一定地层压力水平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有效措施 ,保证油田正常注水 ,达到预期的油田注水开发效果就显得非常重要 ,尤其对中低渗透砂岩油藏更是如此。大量研究表明 ,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注入水水质方案和操作与管理水平。在综合考虑油田注水水质的配伍性、水质处理工艺、注水井吸水能力、注入水增注措施、油田配注要求以及注入水综合成本等因素的基础上 ,以经济评价为手段 ,以降低注水成本提高注水开发效益为目标 ,提出了全新的注水水质优化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 水质 优化 增注措施 经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层钻井的钻柱设计及使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元华 施太和 +3 位作者 徐显广 李维轩 查永进 李润方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7-49,共3页
在深井和硬地层钻井中 ,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倾角大、地层研磨性强 ,机械钻速低、钻具失效严重 ,钻柱设计是其中的制约因素之一。为此 ,文章提出以钻柱的强度和沿程水力损失为依据 ,对深井、强化钻井钻柱设计进行了探讨。针对 12 7mm钻... 在深井和硬地层钻井中 ,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倾角大、地层研磨性强 ,机械钻速低、钻具失效严重 ,钻柱设计是其中的制约因素之一。为此 ,文章提出以钻柱的强度和沿程水力损失为依据 ,对深井、强化钻井钻柱设计进行了探讨。针对 12 7mm钻杆在深井、强化钻井的不足 ,提出采用 139.7mm或 14 9.2mm钻杆 ;对深井尾管段小井眼 ,针对 88.9mm钻柱的不足 ,提出采用 10 2mm钻杆。同时 ,以钻杆材料的力学性能为例 ,指出在正确认识API标准的基础上 ,制定高于API标准的企业标准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工程 钻柱 地质构造 地层倾角 钻具 机械钻速 井眼 API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重介质油藏水平井试井解释模型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李成勇 刘启国 +2 位作者 张燃 杨琨 孙来喜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35,共4页
孔、洞、缝三重介质油藏在碳酸盐岩储层中较为普遍。采用W arrant-Root的方法建立了三重介质油藏水平井渗流数学模型,并采用Lord Kelvin点源解、贝塞尔函数积分和泊松叠加公式等方法求解了各向异性无限大三重介质油藏水平井在拉氏空间... 孔、洞、缝三重介质油藏在碳酸盐岩储层中较为普遍。采用W arrant-Root的方法建立了三重介质油藏水平井渗流数学模型,并采用Lord Kelvin点源解、贝塞尔函数积分和泊松叠加公式等方法求解了各向异性无限大三重介质油藏水平井在拉氏空间中的无因次压力响应函数。通过计算得到了无因次压力和压力导数双对数理论图版,并在其基础上分析了三重介质油藏水平井渗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点源函数 三重介质油藏 渗流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D地震勘探实例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凌云 黄旭日 +4 位作者 孙德胜 高军 林吉祥 熊万强 李岩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4期339-352,共14页
3D和随时间推移(TL)地震是油田评价与开发阶段重要的地震勘探方法。近年来,TL地震正逐步成为油藏开发和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但TL地震受到储层条件、开采方式、TL地震勘探过程中非重复性噪声以及一些油田在开发早期未开展基础3D地震... 3D和随时间推移(TL)地震是油田评价与开发阶段重要的地震勘探方法。近年来,TL地震正逐步成为油藏开发和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但TL地震受到储层条件、开采方式、TL地震勘探过程中非重复性噪声以及一些油田在开发早期未开展基础3D地震观测等诸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使得这一技术在陆上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受到了制约。为此,提出了3.5D地震勘探方法。3.5D地震勘探方法应用油田开发中、晚期的高精度3D地震数据,结合油田开发动态信息解决油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剩余油气分布区域。通过对中国西部某油田的开发实例研究,认为:3.5D地震可以较有效地解决油田开发中的问题,发现剩余油气的分布,不但解决了一些油田早期没有3D地震或早期3D地震数据质量存在严重非重复性噪声影响的问题,同时还可降低TL地震勘探的风险,提高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地震 随时间推移地震 3.5D地震 提高分辨率处理 高精度3D地震数据 油藏开发动态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砂体刻画技术在彩南油田头屯河组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徐亚楠 冀冬生 +1 位作者 卞龙 贺陆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279-284,18,共7页
受地震分辨率的影响,常常成为优质储集体的河道砂体准确刻画难度较大。为此以准噶尔盆地彩南油田头屯河组曲流河河道为例,在层序地层格架约束下,依据钻、录、测等井资料,结合河道砂体地震响应特征,采用GeoEast软件的多属性综合分析、分... 受地震分辨率的影响,常常成为优质储集体的河道砂体准确刻画难度较大。为此以准噶尔盆地彩南油田头屯河组曲流河河道为例,在层序地层格架约束下,依据钻、录、测等井资料,结合河道砂体地震响应特征,采用GeoEast软件的多属性综合分析、分频解释、地层切片、三维立体雕刻等技术精细刻画砂体,实现对彩南油田头屯河组河道砂体的识别与精细刻画。实际钻井结果表明,在彩南油田侏罗系头屯河组应用本文提出的河道砂体识别与精细刻画技术取得了成功,钻遇河道成功率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East系统 河流层序 河道砂体刻画 彩南油田 头屯河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反射面元叠加波场属性参数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覃天 段云卿 赵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0-533,共4页
共反射面元叠加是一种获得与宏观速度模型无关的零炮检距剖面的方法。该法利用出射到地表的零炮检距射线的出射角α、出射到地表的Normal波和NormalIncidencePoint波的波前曲率半径三个地震波场属性参数描述反射界面与走时的关系。通过... 共反射面元叠加是一种获得与宏观速度模型无关的零炮检距剖面的方法。该法利用出射到地表的零炮检距射线的出射角α、出射到地表的Normal波和NormalIncidencePoint波的波前曲率半径三个地震波场属性参数描述反射界面与走时的关系。通过对共反射面元双曲型时距关系式进行泰勒二阶展开,求得CRS叠加公式。由于这种叠加方法考虑到了地下反射面不同的几何状态,而且是在一个菲涅尔带内的叠加,所以此法更加接近实际的地下地质情况。对模型和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表明:应用此法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连续性,而且可以获得三个地震波场属性参数,有利于提高地震波速度反演的精度、剩余静校正量的求取精度以及AVO分析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反射面叠加 波场属性 剩余静校正 速度反演 AVO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部白垩系清水河组清一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及岩性油气藏预测 被引量:23
7
作者 斯春松 王海东 +2 位作者 唐勇 沈金龙 徐洋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329-333,共5页
通过钻井、岩芯和测井等资料的分析,清水河组清一段划分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5个短期基准面旋回。MSC1中期基准面旋回主要为辨状河三角洲沉积,MSC2中期基准面旋回为湖泊相沉积,局部地区夹有辫状三角洲沉积,极易形... 通过钻井、岩芯和测井等资料的分析,清水河组清一段划分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5个短期基准面旋回。MSC1中期基准面旋回主要为辨状河三角洲沉积,MSC2中期基准面旋回为湖泊相沉积,局部地区夹有辫状三角洲沉积,极易形成岩性油气藏。区域性隔层发育在非对称型长期基准面旋回的上部,有利的储集体主要分布于中期基准面上升的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准面旋回 沉积体系 岩性油气藏 白垩系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山子背斜构造演化序列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8
作者 冀冬生 肖立新 +1 位作者 徐亚楠 李艳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4-158,共5页
独山子背斜位于准噶尔南缘四棵树凹陷,背斜北翼陡南翼缓,北翼近于直立,造成背斜北翼地震剖面呈现空白区。通过二维地震反射剖面和钻井资料精细构造解析,结合正演以及运动学数值模拟技术,提出独山子背斜构造模型:独山子背斜发育上、下两... 独山子背斜位于准噶尔南缘四棵树凹陷,背斜北翼陡南翼缓,北翼近于直立,造成背斜北翼地震剖面呈现空白区。通过二维地震反射剖面和钻井资料精细构造解析,结合正演以及运动学数值模拟技术,提出独山子背斜构造模型:独山子背斜发育上、下两套滑脱层,下部滑脱层发育断层转折褶皱,上部滑脱层发育三角剪切型断层传播褶皱,构成一个叠加背斜构造。独山子背斜中上组合构造发育喜马拉雅运动期3期构造演化序列,即早期(N2d沉积时期)转折褶皱、中期(Q1沉积时期)传播褶皱及晚期(Q4沉积时期)冲断改造。喜马拉雅运动期3期构造演化序列控制了独山子背斜中上组合油气运聚与油气藏展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山子背斜 正演模拟技术 断层转折褶皱 三角剪切型断层传播褶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