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油田超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储层损害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徐豪飞 马宏伟 +3 位作者 尹相荣 赵旭斌 刘学功 赖南君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3年第2期100-106,共7页
超低渗透储层由于其特殊的孔喉特性,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对外来流体的悬浮物含量与结垢性等都有很严格的要求,如何在注水开发过程中降低储层损害与有效保护储层孔喉成为高效开发超低渗透油藏的关键。以新疆油田某区块为例,通过储层敏感性... 超低渗透储层由于其特殊的孔喉特性,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对外来流体的悬浮物含量与结垢性等都有很严格的要求,如何在注水开发过程中降低储层损害与有效保护储层孔喉成为高效开发超低渗透油藏的关键。以新疆油田某区块为例,通过储层敏感性评价与注入水结垢分析,明确了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的损害因素。结果表明:该区块储层具有中等偏强的水敏、较强的盐敏以及中等偏强的碱敏性损害;混合注入水容易产生以Ca2+为主的不溶性结垢,导致堵塞注水管线及储层孔喉。因此,超低渗透油藏在注水开发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储层保护措施,更要严格控制注入水水质,从而有效地保护储层,为长期高效的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透储层 注水开发 储层保护 损害因素 新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口泉油田走滑断裂带的发现及其成藏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学文 邵鸿良 +6 位作者 尚建林 王勇 冯旭军 聂建疆 王昌勇 邢凤存 高振中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3-165,207,共4页
最近在克拉玛依百口泉油田发现了一组北北西向走滑断裂带,十余条走滑断层将北东向的克乌断层截为十数段,并依次错开。走滑断层在三维地震水平切片上有清晰显示,主要表现为:各波组同相轴的终端呈线状定向延伸;波组同相轴图像有牵引现象;... 最近在克拉玛依百口泉油田发现了一组北北西向走滑断裂带,十余条走滑断层将北东向的克乌断层截为十数段,并依次错开。走滑断层在三维地震水平切片上有清晰显示,主要表现为:各波组同相轴的终端呈线状定向延伸;波组同相轴图像有牵引现象;同属一套同相轴波组图形被明显错开;同相轴的波形突然变化;一套波组突然同向弯曲等。走滑断层在地震剖面上的显示不如水平切片明显,但也有一定特征:中生界波组突然中断消失,与石炭系基底杂乱反射对接在一起;波组有中断现象,一系列中断点呈高角度向深部延伸;波组呈现波状变动或表现为反射突然模糊等。走滑断层为张扭性质,是北东向逆断层的配套滞后产物。百口泉油田油气最为富集的区块恰与走滑断层发育带基本吻合,故百口泉走滑断裂带对油气富集成藏以建设性作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层 三维地震 水平切片 张扭性 油气成藏 建设性 百口泉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统计学反演预测百口泉油田百34井区薄砂体 被引量:9
3
作者 尚建林 李太辉 +2 位作者 霍新勇 王林生 杨建军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8-760,共3页
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百口泉油田百34井区克拉玛依组砂体预测为例,探讨了地质统计学反演在开发早期薄砂体储集层预测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地质统计学反演作为将地质统计学与传统反演方法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反演方法,提高了反演... 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百口泉油田百34井区克拉玛依组砂体预测为例,探讨了地质统计学反演在开发早期薄砂体储集层预测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地质统计学反演作为将地质统计学与传统反演方法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反演方法,提高了反演的纵向分辨率,同时可以实现多种测井参数的反演,进行储集层多参数综合描述,减少了单一参数预测的风险,为陆相砂、泥岩薄互层预测,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口泉油田 薄砂体 地质统计 电阻率反演 储集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口泉油田稠油冷采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学文 王勇 +2 位作者 徐雄 江跃民 陈建林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38-239,共2页
克拉玛依百口泉油田百重七区稠油油藏实施蒸汽吞吐开发的第二轮后,暴露出单井产油量递减快,油温下降快,周期生产时间短,产油量低,油井汽窜、出砂、套管损伤严重,油井周期回采水率低、初期油汽比低于0.2,开发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在对下侏... 克拉玛依百口泉油田百重七区稠油油藏实施蒸汽吞吐开发的第二轮后,暴露出单井产油量递减快,油温下降快,周期生产时间短,产油量低,油井汽窜、出砂、套管损伤严重,油井周期回采水率低、初期油汽比低于0.2,开发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在对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和中三叠统上克拉玛依组疏松砂岩储集层基本特征认识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稠油冷采出砂的机理与影响因素,并与研究区油藏条件进行对比分析,指出百重七区稠油油藏实施出砂冷采具有较大的潜力,目前的开发阶段是出砂冷采较有利的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冷采 蒸气驱 回采 百口泉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口泉油田抽油机井提高系统效率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枚新民 尹相荣 +2 位作者 瞿建华 艾尔肯.吐尔地 谭光志 《断块油气田》 CAS 2008年第1期121-122,125,共3页
抽油井地面效率与井下效率的高低,对整个系统的效率起决定作用。针对影响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各个环节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在系统效率测试的基础上,对系统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具体的实施工艺进行了适应性和效果分析,取得了初步认识。提... 抽油井地面效率与井下效率的高低,对整个系统的效率起决定作用。针对影响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各个环节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在系统效率测试的基础上,对系统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具体的实施工艺进行了适应性和效果分析,取得了初步认识。提高油井系统效率要坚持地面效率和井下效率一起抓的原则,将参数优化和应用增效技术这两方面结合起来,首先应从参数优化、调平衡等投资少、见效快的措施开始,做好日常生产基础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效率 影响因素 工艺措施 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孔过程中RTTS封隔器安全及密封评价
6
作者 于浩 陈方鑫 +5 位作者 秦晟毓 赵朝阳 王昊 万智勇 谢婷 肖勇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1-130,共10页
针对射孔完井过程中RTTS(Retrievable Test Treat Squeeze)封隔器密封失效等问题,基于瞬态冲击动力学理论,建立RTTS封隔器坐封前后的有限元力学评价模型,并以X1井为例,开展封隔器坐封及射孔过程中关键元件的力学行为评价。结果表明:在... 针对射孔完井过程中RTTS(Retrievable Test Treat Squeeze)封隔器密封失效等问题,基于瞬态冲击动力学理论,建立RTTS封隔器坐封前后的有限元力学评价模型,并以X1井为例,开展封隔器坐封及射孔过程中关键元件的力学行为评价。结果表明:在坐封状态下,封隔器最大应力出现在中心管上部,应力值为224.2 MPa,封隔器中心管、卡瓦、橡胶筒应力远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处于安全状态;在X1井冲击载荷75 MPa、冲击时间4 ms射孔工况下,中心管上部在响应时间为10 ms时出现最大应力值;当冲击时间增加至10 ms时,橡胶筒的最大压力为58.2 MPa,橡胶筒处于破坏的边缘;封隔器中心管在冲击时间4~10 ms、冲击载荷75~200 MPa范围内,应力值均小于材料的屈服强度;射孔过程中橡胶筒的密封性能指数在小范围内波动,射孔完成后橡胶筒密封性能指数与坐封状态下基本一致,表明橡胶筒处于良好的密封状态。研究结果为实际现场射孔作业中RTTS封隔器结构及密封安全评价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隔器 射孔工况 关键元件 安全分析 密封性能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百口泉地区白碱滩组沉积相新认识 被引量:10
7
作者 尚建林 金振奎 +4 位作者 王林生 时晓章 杜卫星 王智忠 刘林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3-585,共3页
关于准噶尔盆地百口泉地区上三叠统白碱滩组的砂、砾岩,前人普遍认为是三角洲前缘沉积,主要依据是与砂砾岩互层的泥岩为还原色,认为还原色代表水下还原环境沉积。但大量的岩心观察以及测井、录井和地震资料分析表明,白碱滩组的砂、砾岩... 关于准噶尔盆地百口泉地区上三叠统白碱滩组的砂、砾岩,前人普遍认为是三角洲前缘沉积,主要依据是与砂砾岩互层的泥岩为还原色,认为还原色代表水下还原环境沉积。但大量的岩心观察以及测井、录井和地震资料分析表明,白碱滩组的砂、砾岩储集层主要为辫状河沉积,仅少数为三角洲前缘沉积。大部分与砂、砾岩互层的泥岩虽为暗色,但含有大量植物根、杆、茎、叶等化石,甚至夹煤层,白碱滩组自下而上是一个逐渐变浅的沉积旋回,其下段为湖泊沉积,中段为三角洲沉积,上段为辫状河沉积。研究区辫状河沉积的砂体呈条带状,粒度较粗,泥质含量较低,储集物性较好,形成重要的含油层;而三角洲前缘砂体呈席状,粒度较细,泥质含量较高,储集层物性较差,目前尚未发现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百口泉 三叠系 白碱滩组 沉积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统计反演在准噶尔盆地玛北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晓平 尚建林 +5 位作者 王林生 何继涛 梅庆华 陈丹敏 宁青香 杨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0-323,共4页
针对玛北油田BW2井区地震分辨率低、储集层薄且横向变化快、控藏因素复杂等实际情况,结合该区构造背景、沉积特征和储集层的发育特点,利用对储集层敏感的电阻率曲线进行地质统计反演,根据已知井对比情况,精细刻画了8套含油砂体,基本查... 针对玛北油田BW2井区地震分辨率低、储集层薄且横向变化快、控藏因素复杂等实际情况,结合该区构造背景、沉积特征和储集层的发育特点,利用对储集层敏感的电阻率曲线进行地质统计反演,根据已知井对比情况,精细刻画了8套含油砂体,基本查明目前出油砂体的纵向和横向展布规律,通过对各个含油砂体平面位置的叠加,划分出含油有利区,对开发井网的部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方法弥补了地震资料分辨率低的缺陷,有效地提高了储集层的纵向分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玛北油田 百口泉 乌尔禾 电阻率 高斯配置协模拟 地质统计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稠油热采全生命周期经济优选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军 贾薪昌 +4 位作者 曾光 魏群 李豪 袁嘉卉 刘如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0-81,共2页
克拉玛依油田稠油主要以注蒸汽方式开采。基于全生命周期原理,探讨了燃煤与燃气产生蒸汽这2种模式在内外部成本条件下的经济优劣,并测算煤与气价格变化对稠油热采效益的影响,为克拉玛依油田稠油开采以煤代气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克拉玛依油田 稠油 注蒸汽 全生命周期 以煤代气 经济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石西油田侏罗系构造样式及其控油规律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立民 李志鹏 +3 位作者 林承焰 董波 卜丽侠 崔玲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7-29,共3页
准噶尔盆地石西油田侏罗系构造特征和油气分布研究发现,大规模的差异隆升造成侏罗系引张,在形成披覆背斜的同时,背斜翼部转换带部位形成了张性正断裂,同时也是造成油气分布在构造相对低部位的重要因素。隆升过程中,相对隆起区的侏罗系... 准噶尔盆地石西油田侏罗系构造特征和油气分布研究发现,大规模的差异隆升造成侏罗系引张,在形成披覆背斜的同时,背斜翼部转换带部位形成了张性正断裂,同时也是造成油气分布在构造相对低部位的重要因素。隆升过程中,相对隆起区的侏罗系在挤压作用下形成流体高势能区,导致断层开启时输导的油气难以进入圈闭成藏,隆升结束后断层封闭,遮挡沿斜坡带上倾方向运移的油气,从而使油气在相对低部位断层下降盘的圈闭内聚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石西油田 侏罗系 构造样式 差异隆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试井方法分析百口泉组油藏储集层物性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国辉 尚建林 +2 位作者 郭建国 王勇 李新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0-643,共4页
常规的解析试井分析方法对于多相流、多井系统、生产历史、复杂边界、复杂井网和储集层的平面非均质性等问题存在一定的困难。数值试井技术相当于井组区域的数值模拟,它通过拟合油水井生产历史和实测压力曲线,给出压力及剩余油分布状况... 常规的解析试井分析方法对于多相流、多井系统、生产历史、复杂边界、复杂井网和储集层的平面非均质性等问题存在一定的困难。数值试井技术相当于井组区域的数值模拟,它通过拟合油水井生产历史和实测压力曲线,给出压力及剩余油分布状况,并能直观地展布储集层特性变化特征。引入了数值试井技术,并结合常规的解析试井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了该油藏储集层历史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口泉油田 试井 储集层 变化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湖凹陷MZ409井区上三叠统白碱滩组物源体系与沉积充填过程分析
12
作者 祁壮壮 张小栓 +1 位作者 胡鑫 高雯璐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1,共9页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三叠系上统白碱滩组发育于构造相对平静的克拉通内坳陷阶段,MZ409井区发育于滨浅湖-半深湖区域,周缘物源供应体系不明且沉积相带认识仍存在争议。通过分析研究区白碱滩组古地貌、重矿物组分、岩屑组分、粒度特征及黏...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三叠系上统白碱滩组发育于构造相对平静的克拉通内坳陷阶段,MZ409井区发育于滨浅湖-半深湖区域,周缘物源供应体系不明且沉积相带认识仍存在争议。通过分析研究区白碱滩组古地貌、重矿物组分、岩屑组分、粒度特征及黏土矿物组分,结合构造背景、母岩岩性特征及现代沉积对比对玛湖凹陷MZ409井区白碱滩组沉积期物源及沉积充填过程进行分析探讨。研究发现:研究区白碱滩组沉积期古地貌西低东高,全区坡角在0°~2°,整体处于滨浅湖沉积环境,相对平缓的古地貌格局有利于波浪改造;研究区周缘发育3个主要物源,沉积物与周缘物源多因素对比明确了研究区白碱滩组沉积受周缘多物源供给;研究区白碱滩组沉积期为湖退背景,随湖平面降低,研究区水动力增强,物源供给充足,滩坝砂体沉积逐渐增加。可为研究区的沉积相划分提供方向,为MZ409井区的勘探开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分析 白碱滩组 充填过程 玛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砾岩油藏水流优势通道定量识别与表征--以克拉玛依油田X区克下组为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窦琰 陈平 +3 位作者 庞艳君 黄亮 李志军 丁洋洋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3-88,共6页
砂砾岩油藏水流优势通道一般是在开发后期因长期注水开发而形成,其非均质性和储层性质已发生较大变化。为准确识别水流优势通道,并且建立可运用推广的标准化定量表征技术,文中以克拉玛依油田X区克下组为例,结合地质资料和开发动态数据,... 砂砾岩油藏水流优势通道一般是在开发后期因长期注水开发而形成,其非均质性和储层性质已发生较大变化。为准确识别水流优势通道,并且建立可运用推广的标准化定量表征技术,文中以克拉玛依油田X区克下组为例,结合地质资料和开发动态数据,通过灰色关联系数、秩相关系数、井间阻力系数等参数和日注水量统计分析,根据累积概率分布规律及二八现金分流原则对水流优势通道等级进行划分。研究表明:砂砾岩油藏的孔隙体积、渗透率、注水强度、注水量、注采比是表征水流优势通道的重要动静态参数;渗透率大于950×10^(-3)μm^(2),渗透率的级差大于70,变异系数大于0.75,突进系数大于4.2等可作为水流优势通道的主要识别标准。该研究成果对于后期注聚方案调整及提高聚驱试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油藏 水流优势通道 参数表征 识别标准 克下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湖砾岩油藏油水分布状态与压裂模拟裂缝扩展研究
14
作者 田辉 郑皓轩 +3 位作者 刘嘉康 刘鑫 胡瑞雪 田雨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5-111,共7页
为解决新疆玛湖致密砾岩油藏非均质性强、单井产量影响因素不明确等问题,通过超真空扫描电镜、XRD、CT扫描等实验手段表征微观尺度孔喉及油水分布状态,利用全直径岩心尺度压裂物理模拟实验探究储层条件下的裂缝扩展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微... 为解决新疆玛湖致密砾岩油藏非均质性强、单井产量影响因素不明确等问题,通过超真空扫描电镜、XRD、CT扫描等实验手段表征微观尺度孔喉及油水分布状态,利用全直径岩心尺度压裂物理模拟实验探究储层条件下的裂缝扩展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微纳米空间的原油赋存非常有限,分布成大孔道的可动油和黏土矿物中的束缚油,原油经二次运移后无法在微纳米空间形成有效聚集.致密砾岩储层中沸石类胶结物约占30 wt.%~40 wt.%,后期溶蚀产生溶蚀孔喉.砾岩储层内部不同成分砾石和填隙物岩石强度差异大,压裂过程中易产生环砾石微裂缝,储层微结构面较发育,破压点明显,由压裂曲线可以看出裂缝呈现以1~2条主裂缝为主,多条微裂缝为辅的体积压裂模式.通过韧性剪切压裂工艺形成微裂缝体积压裂,改善近裂缝地带基质导流能力,避免大排量、大砂量产生单一长裂缝,砾岩油藏压裂液滤失快,净压力低,两向应力差大,难以暂堵转向;通过加入破压剂可以提高转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砾岩 微观尺度 油水分布 水力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玛中地区砂砾岩储层特征及非线性反演方法的应用
15
作者 张小栓 张欣 +3 位作者 廖启平 樊亚飞 刘谨铭 魏东涛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6-504,共9页
随着近年来在玛湖凹陷斜坡区下三叠统百口泉组砂砾岩储层中发现越来越多的油气藏,有关砂砾岩优质储层的预测技术也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文章分析了研究区砂砾岩储层的岩石铸体薄片、矿物成分分析和氦气孔隙度测量结果,发现塑性碎屑含量... 随着近年来在玛湖凹陷斜坡区下三叠统百口泉组砂砾岩储层中发现越来越多的油气藏,有关砂砾岩优质储层的预测技术也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文章分析了研究区砂砾岩储层的岩石铸体薄片、矿物成分分析和氦气孔隙度测量结果,发现塑性碎屑含量对该类岩石的物性有较大的影响,随着岩石中塑性碎屑含量的增加,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都会降低。同时,利用测井数据开展了优质储层的敏感参数优选,优质储层在常规测井曲线上表现为低自然伽马和高电阻率的特征,并构建了可以表征塑性碎屑含量的特征曲线,该曲线可以有效识别研究区的优质储层。利用人工智能反演技术在研究区开展了基于该特征曲线的非线性反演,结合敏感曲线交会分析认为,当特征曲线小于0.3的地区是研究区优质砂砾岩储层的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曲线 塑性碎屑 自然伽马 电阻率 砂砾岩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堡凹陷中浅层盖-断组合控油模式及有利含油层位预测 被引量:51
16
作者 吕延防 许辰璐 +3 位作者 付广 刘乃瑜 崔守凯 庞磊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6-97,共12页
对南堡凹陷中浅层油气的垂向分布起控制作用的盖层有3套,分别是明化镇组下段泥岩、馆陶组三段火山岩和东营组二段泥岩。由于受到断层的切割,盖层封闭油气的能力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通过对各盖层封闭油气的断接厚度临界值进行研究,结... 对南堡凹陷中浅层油气的垂向分布起控制作用的盖层有3套,分别是明化镇组下段泥岩、馆陶组三段火山岩和东营组二段泥岩。由于受到断层的切割,盖层封闭油气的能力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通过对各盖层封闭油气的断接厚度临界值进行研究,结合断层垂向断穿层位、平面分布以及活动历史等特点,配合油气纵向和平面分布规律的分析,发现上述3套盖层与断层组合的空间匹配控油模式有3种:①下全封模式,油气有利于在东营组二段盖层之下聚集成藏;②下开中封模式,油气有利于在馆陶组三段盖层之下聚集成藏;③中下有限封盖模式,从下至明化镇组底部皆可能有油气聚集成藏。利用所提出的3种封盖模式,在研究了南堡1-5区块盖层与断层等特征的基础上,对该区的油气有利聚集层位进行了预测,指出f1-3断裂和f2-12断裂控制区域属于下开中封模式,有利油气聚集层位为馆陶组四段、东营组一段及二段以下的各套地层;f4-48断裂控制区域属于下全封模式,有利油气聚集层位在东营组二段盖层之下;f13-1断裂控制区域属于中下有限封盖模式,明化镇组下段盖层之下的所有储层均可能有油气的聚集。提出的模式有效地指导了研究区有利含油层位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层断接厚度 控油模式 油源断裂 盖层 南堡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驱特征曲线注采比法优化配注计算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杨国红 尚建林 +2 位作者 王勇 贾永禄 周霞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62,共4页
新疆油田百口泉某区块已进入中高含水期,确定油藏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的配注量或注采比,对于稳定原油产量、控制含水上升率、实现油田合理高效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用油藏工程方法中广泛使用的水驱特征曲线公式推导出了新的注采比随... 新疆油田百口泉某区块已进入中高含水期,确定油藏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的配注量或注采比,对于稳定原油产量、控制含水上升率、实现油田合理高效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用油藏工程方法中广泛使用的水驱特征曲线公式推导出了新的注采比随含水率变化预测模型,与传统注水配注计算方法相比,其使用限制条件简单,适用范围广,给定未来某一时刻含水率就能确定其合理注采比,且只需较少生产数据,参数求取方法简便,对于静、动态参数录取较少的区块特别适用。通过实例计算分析表明,该方法应用效果很好,可在其他区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 配注 注采比 含水率 累计产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油多段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方法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文锋 张旭阳 +2 位作者 张小栓 何斌 顾明翔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31-735,共5页
针对玛湖致密油田多段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中存在误差大的问题,调研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针对性解决措施,认为产能预测误差大的原因在于储集层非均质性强,使用公式法预测水平井产能难以排除储集层横向非均质的影响。利用增产倍数法建立了... 针对玛湖致密油田多段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中存在误差大的问题,调研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针对性解决措施,认为产能预测误差大的原因在于储集层非均质性强,使用公式法预测水平井产能难以排除储集层横向非均质的影响。利用增产倍数法建立了致密油水平井产能预测流程,首先建立直井产能与地质参数的相关性,然后建立水平井增产倍数(水平井产能除以直井产能)与地质参数的相关性,最后预测水平井产能的平面分布特征。经新井产量验证,新方法预测精度比类比法和公式法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湖油田 致密油 多段压裂水平井 直井 产能模型 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储层多级转向压裂技术 被引量:29
19
作者 周丹 熊旭东 +2 位作者 何军榜 董波 贺勇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5-89,共5页
低渗透储层采用常规压裂工艺改造后,存在压裂改造波及体积小、有效期短和改造效果差等问题。为了提高低渗透油气田增储上产水平,根据油藏地质特点和多级转向压裂起裂机理,研制了溶解度高、溶解速度快、残渣含量少和对储层渗透率伤害小... 低渗透储层采用常规压裂工艺改造后,存在压裂改造波及体积小、有效期短和改造效果差等问题。为了提高低渗透油气田增储上产水平,根据油藏地质特点和多级转向压裂起裂机理,研制了溶解度高、溶解速度快、残渣含量少和对储层渗透率伤害小的高性能水溶性暂堵剂,并形成了多级转向压裂技术。在地层压开裂缝后,实时向地层中加入该高性能水溶性暂堵剂形成瞬时暂堵,提高缝内净压力,通过暂堵转向产生微裂缝和分支缝,从而形成复杂的网络裂缝,实现体积改造的目的。多级转向压裂技术在新疆油田X区块应用后,产油量大幅提高,单井日增油量为常规压裂井的2.0倍;稳产时间长,有效期较常规压裂井延长50%。多级转向压裂技术解决了低渗透砾岩储层改造难题,为低渗透砾岩储层开发后期稳产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储层 暂堵剂 多级转向压裂 新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凝析气藏气井产能的正确预测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全华 孙雷 +4 位作者 李士伦 杨世刚 张文昌 袁铁群 杨红利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2-84,共3页
地下多孔介质因具有较大的比面积而对凝析油气流体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多孔介质吸附对凝析油气渗流过程的影响是国内外较为关注的问题。文章在新的凝析油气渗流微分方程的基础上,通过渗流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建立了考虑相态变化与多... 地下多孔介质因具有较大的比面积而对凝析油气流体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多孔介质吸附对凝析油气渗流过程的影响是国内外较为关注的问题。文章在新的凝析油气渗流微分方程的基础上,通过渗流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建立了考虑相态变化与多孔介质吸附影响的凝析气井产能方程,探讨了凝析气井产能正确预测的方法。通过实例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考虑与不考虑多孔介质吸附影响的凝析气井产能存在较大的差别,凝析气井地层压力低于露点压力后,将出现反凝析液损失,将引起气井产能较快地降低,验证说明了在对凝析气井进行试井解释时可考虑采用复合气藏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油气田 多孔介质 吸附 生产能力 试井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