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镇北油田长3层多段塞复合增注剂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欢 罗跃 +2 位作者 陆小兵 姚斌 安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5期47-51,共5页
镇北油田长3储层岩性为灰褐色中-细粒长石质岩屑砂岩,孔隙度、渗透率相对低,非均质性较强。通过室内实验研究,筛选出适合该油藏的复合增注体系:12%HCl+3%CH2Cl COOH+7%SS+5%缓蚀阻垢剂HZ+3%柠檬酸+2%乙酸+2%缩膨剂PDMP,该体系具有配伍... 镇北油田长3储层岩性为灰褐色中-细粒长石质岩屑砂岩,孔隙度、渗透率相对低,非均质性较强。通过室内实验研究,筛选出适合该油藏的复合增注体系:12%HCl+3%CH2Cl COOH+7%SS+5%缓蚀阻垢剂HZ+3%柠檬酸+2%乙酸+2%缩膨剂PDMP,该体系具有配伍性好、溶蚀率高、缓蚀阻垢性能良好、地层伤害小、深部酸化能力强等优点。研究中选取3块天然岩心进行多段塞降压增注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岩心经酸液体系酸化后,渗透率得到明显提高,降压率达37.22%。2012年6月该复合增注体系应用于镇297—97井,降压率为12%,保持稳定有效的配注,降压增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压增注 缓速酸 岩性分析 酸化工艺 镇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油管环空压裂在深部火成岩储集层的应用——以克拉玛依油田克81井区玛湖5井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庞德新 郭新维 +2 位作者 赵签 黄荣辉 焦文夫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2-355,共4页
克拉玛依油田克81井区火成岩储集层埋藏深、开发难度大,油井无自然产能,需要经过压裂、酸化,才能有增产效果。通过对储集层岩石力学、裂缝特征和压裂液体系对裂缝影响的分析,优化压裂方案,采用连续油管底封环空压裂工艺,以体积压裂方式... 克拉玛依油田克81井区火成岩储集层埋藏深、开发难度大,油井无自然产能,需要经过压裂、酸化,才能有增产效果。通过对储集层岩石力学、裂缝特征和压裂液体系对裂缝影响的分析,优化压裂方案,采用连续油管底封环空压裂工艺,以体积压裂方式大排量、高泵压压裂地层,形成沟通天然裂缝为主体的缝网结构,提高储集层导流能力,以获得高产,并在玛湖5井成功应用,为今后克81井区及类似油井后续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油田 风城组油藏 火成岩 岩石力学 体积压裂 连续油管环 空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斋桑盆地东部天然气成因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得光 龚红燕 +2 位作者 鲁斌 李世宏 何云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3-606,共4页
通过分析斋桑盆地东部萨尔布拉克地区天然气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全面解剖气藏形成的地质条件,认为该区天然气为二叠系和侏罗系稠油的生物降解气,属于晚期或超晚期成藏。指出该区原油生物降解气资源量大、丰度高、勘探潜力大,喜马拉雅运动... 通过分析斋桑盆地东部萨尔布拉克地区天然气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全面解剖气藏形成的地质条件,认为该区天然气为二叠系和侏罗系稠油的生物降解气,属于晚期或超晚期成藏。指出该区原油生物降解气资源量大、丰度高、勘探潜力大,喜马拉雅运动期形成的一系列背斜、断背斜等圈闭是天然气勘探的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斯坦 斋桑盆地 萨尔布拉克地区 稠油 生物降解气 勘探潜力 勘探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求取非卷绕相位的高阶“蓝色”反褶积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华 李路路 +1 位作者 于强 陈爱萍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2-46,62,共6页
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为提取非卷绕的混合相位子波,使提高分辨率后的反射系数具有"蓝谱"特征,利用多路径平均求取高阶相位谱中非卷绕的相位主值,提取地震子波真实相位,通过重构地震子波进行确定性反褶积;利用测井资... 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为提取非卷绕的混合相位子波,使提高分辨率后的反射系数具有"蓝谱"特征,利用多路径平均求取高阶相位谱中非卷绕的相位主值,提取地震子波真实相位,通过重构地震子波进行确定性反褶积;利用测井资料和谱拟合得到与研究区沉积特点相符合的地层反射系数谱的分布特征,进行谱的交互式"蓝色"补偿,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保真性.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估算非卷绕的混合相位子波,进行交互式"蓝谱"补偿,处理后剖面分辨率较高、保真性较好,能够有效提高地震记录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记录 非卷绕相位 反褶积 交互式处理 测井资料 高阶谱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胺抑制剂与甲酸盐抑制性对比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栋 胡玲 +1 位作者 马英伟 陈波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876-1880,共5页
通过抑制膨润土造浆实验、页岩滚动回收分散粒度分析测试、X射线衍射分析层间距来对比评价聚胺与甲酸盐抑制效果。通过活度测试、表面张力测试及改性钠膨润土吸水实验等研究聚胺与甲酸盐抑制机理。结果表明,聚胺抑制剂抑制性能明显优于... 通过抑制膨润土造浆实验、页岩滚动回收分散粒度分析测试、X射线衍射分析层间距来对比评价聚胺与甲酸盐抑制效果。通过活度测试、表面张力测试及改性钠膨润土吸水实验等研究聚胺与甲酸盐抑制机理。结果表明,聚胺抑制剂抑制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甲酸盐,聚胺抑制剂可单层吸附在黏土晶层间,通过铵离子置换排挤层间水分子,使黏土层间距大大降低;铵离子可取代黏土层间水化阳离子,吸附在黏土颗粒表面,增强黏土颗粒疏水性;同时可降低钻井液表面张力,减少滤液向地层的侵入,综合作用下抑制黏土水化。而甲酸盐则主要是依靠降低溶液活度起到维持页岩井壁稳定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钻井液 聚胺抑制剂 甲酸盐 抑制性 抑制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超深层高温极强超压砂砾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四棵树凹陷高泉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为例 被引量:12
6
作者 汪孝敬 白保军 +5 位作者 芦慧 梁则亮 赵长永 胡意 胡鑫 李雷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4-65,I0004,I0005,共14页
为研究埋深为5.5~6.5 km极强超压环境下砂砾岩储层特征,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四棵树凹陷高泉地区清水河组为例,根据露头、岩心、SEM、CT扫描、铸体薄片等资料,分析岩石矿物学、物性及孔隙特征,探讨沉积、成岩、构造、超压对砂砾岩储层的影... 为研究埋深为5.5~6.5 km极强超压环境下砂砾岩储层特征,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四棵树凹陷高泉地区清水河组为例,根据露头、岩心、SEM、CT扫描、铸体薄片等资料,分析岩石矿物学、物性及孔隙特征,探讨沉积、成岩、构造、超压对砂砾岩储层的影响。结果表明:清水河组储层为中砾岩、细砾岩及砂岩,岩石类型为岩屑砂岩,发育粒内溶孔及微米级粒间孔,普遍见微细裂缝,整体为超低孔—超低渗储层;深埋压实是储层致密化主控因素,沉积相带及岩石类型控制储层物性及微观结构,表现为平原亚相河道差于前缘亚相水下分支河道,细砾岩岩相物性、喉道优于中砾岩及砂岩的;超压体系减缓伊利石的转化与储层的压实程度,多期构造运动增缝、高温酸性流体增溶,改善储层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棵树凹陷 高泉地区 清水河组 深层—超深层 极强超压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油管打捞连续油管关键工具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艾白布·阿不力米提 庞德新 +3 位作者 王一全 郭新维 杨文新 焦文夫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9-95,共7页
针对用常规管柱打捞连续油管作业效率低、风险和施工强度高等问题,在调研连续油管作业技术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连续油管打捞连续油管的思路,针对现场技术需求研发了专用打捞工具。通过模块化结构设计,在专用打捞工具中集成了鱼顶旋转引... 针对用常规管柱打捞连续油管作业效率低、风险和施工强度高等问题,在调研连续油管作业技术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连续油管打捞连续油管的思路,针对现场技术需求研发了专用打捞工具。通过模块化结构设计,在专用打捞工具中集成了鱼顶旋转引入、鱼顶检测、鱼顶抓获及剪切等功能机构,使其能够适应连续油管打捞连续油管的工况。模拟计算和室内试验证明,专用打捞工具的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该专用打捞工具在塔里木油田X–1井φ88.9 mm生产管柱内进行了13次打捞连续油管的作业,累计捞获井内严重遇卡的φ38.1 mm连续油管2 851.87 m,捞获率100%,作业效率是常规管柱打捞作业的4倍,验证了专用打捞工具性能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连续油管专用打捞工具能够满足打捞连续油管的要求,可提高打捞连续油管的成功率和作业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油管 井下落鱼 打捞工具 塔里木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