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54
1
作者 刘昊楠 林欣 +3 位作者 潘海涛 闫家智 崔维 艾依热提.买买提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827-832,共6页
目的评估经皮椎间孔镜(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2010年8月~2011年5月应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2例,其中男22例,女20例,患者平均... 目的评估经皮椎间孔镜(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2010年8月~2011年5月应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2例,其中男22例,女20例,患者平均年龄39.5岁(20岁~67岁),平均病程11个月(3个月~6年)。所有患者均为单间隙突出,突出间隙:L3/4 3例,L4/5 26例,L5/S1 13例。手术效果按照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JOA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Association Scores)、0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0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改良MacNab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平均手术时间70 min(55~120min),术中出血量5~15 mL。术后3例患者出现下肢神经感觉异常;3例患者术后症状即刻缓解,出院后症状加重;1例患者术后症状缓解不明显,所有患者均经保守治疗后恢复正常或症状好转。无患者出现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和硬脊膜破裂等合并症。术后随访时间9个月。腰痛、腿痛VAS评分由术前(5.8±1.4)分、(7.4±2.2)分减少到术后9个月时的(1.6±0.9)分、(1.4±0.2)分,术后不同随访时间点VAS评分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JOA评分由术前(12.1±3.7)分升高至术后9个月时的(22.5±2.1)分,ODI由术前(68.83±14.18)%下降至术后9个月时(21.02±11.34)%。根据改良MacNab标准,术后末次随访时优12例(28.6%),良25例(59.5%),可4例(9.5%),差l例(2.4%),优良率88.1%。结论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间孔 内窥镜 微创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滑膜不同部位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守龙 艾依热提.买买提 +1 位作者 潘海涛 曾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411-415,共5页
目的研究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f knee,KOA)滑膜不同部位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的表达强度,探索其与KOA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选取48例KOA患者为研究对象,膝关节镜下滑膜清理术中分别取患侧膝关节内... 目的研究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f knee,KOA)滑膜不同部位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的表达强度,探索其与KOA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选取48例KOA患者为研究对象,膝关节镜下滑膜清理术中分别取患侧膝关节内侧间室、髌上囊及外侧间室滑膜,并将患者按综合评分方法进行临床评分。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滑膜不同部位MMP-3的表达强度,并分析MMP-3表达强度与临床评分的相关性。结果①内侧间室滑膜MMP-3表达强度为3.45±0.22,髌上囊滑膜为2.69±0.21,外侧间室为1.99±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②内侧间室及髌上囊滑膜MMP-3表达强度与临床评分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1=0.894(P=0.000)、r2=0.803(P=0.000);外侧间室滑膜MMP-3表达强度与临床评分无明显相关性r3=0.485(P=0.057)。结论 MMP-3在KOA膝内侧间室滑膜的表达高于滑膜其他部位的表达,与临床表现为膝内侧症状重相符合;膝滑膜病变程度与临床评分呈正相关,为临床上有限切除滑膜病变缓解症状、改善功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滑膜 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 临床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亢卫波 艾依热提.买买提 曾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121-125,共5页
目的观察在手术显微镜下完成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的疗效。方法分别选取30例住院行显微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surgical lumbar discectomy,MSLD)和传统手术(open lumbar discectomy,OL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比较2种手术的... 目的观察在手术显微镜下完成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的疗效。方法分别选取30例住院行显微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surgical lumbar discectomy,MSLD)和传统手术(open lumbar discectomy,OL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比较2种手术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手术后JOA、VAS和ODI改善率情况。结果 MSLD组及OLD组的切口长度分别为(2.8±0.8)cm和(5.5±1.8)cm,手术时间分别为(57.0±16.9)min和(72.0±30.5)min,出血量分别为(85.0±33.0)mL和(110.0±48.0)mL,住院天数分别为(10.2±2.5)d和(12.2±3.6)d,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随访时,MSLD组及OLD组的JOA改善率分别为85.3%±8.3%和84.9%±7.6%,VAS改善率分别为86.4%±1.9%和84.4%±2.1%,ODI改善率分别为81.5%±6.3%和80.8%±5.6%,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显微镜下完成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视野清晰,可减少对神经根及硬膜囊的手术刺激,安全、可靠性好,但熟练操作需要较长时间的显微外科训练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 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