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复杂结构井在页岩气开发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
11
1
作者
杨柳
石富坤
赵逸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7期12-20,共9页
复杂结构井作为一种高效、先进的钻井工艺,能够很好地挖掘各种油气藏的潜能,在北美页岩气工业化、商业化开采过程中,产生了显著地经济效益。在概述复杂结构井的类型、适用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国外页岩气开发中复杂结构井的应用情况,分析...
复杂结构井作为一种高效、先进的钻井工艺,能够很好地挖掘各种油气藏的潜能,在北美页岩气工业化、商业化开采过程中,产生了显著地经济效益。在概述复杂结构井的类型、适用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国外页岩气开发中复杂结构井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复杂结构井在中国页岩气开发中的应用前景。考虑到中国页岩气藏多分布于地表和地下条件复杂的山区,紧紧围绕页岩气开发产能和成本这一核心问题,建议重点发展小井眼连续管一体化钻完井、丛式水平井批量钻井和多分支水平井技术,来减少井场占地面积、优化资源配置管理、降低开发成本、最大限度提高页岩气藏整体效益,实现中国山区页岩气高效、低成本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结构井
页岩气
开发
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新算法及应用
被引量:
22
2
作者
许建红
程林松
+1 位作者
钱俪丹
库尔班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4-66,78,共4页
针对目前大多数低渗透油层的渗流研究都是通过岩芯驱替实验得到渗透率与启动压力梯度的关系,不仅费时费工,而且考虑的因素比较单一的问题。通过对中国西部某低渗油田不同渗透率岩芯室内驱替实验,从流体在低渗透多孔介质渗流机理出发,对...
针对目前大多数低渗透油层的渗流研究都是通过岩芯驱替实验得到渗透率与启动压力梯度的关系,不仅费时费工,而且考虑的因素比较单一的问题。通过对中国西部某低渗油田不同渗透率岩芯室内驱替实验,从流体在低渗透多孔介质渗流机理出发,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回归分析,建立了新的物理模型,提出了一种求解启动压力梯度的新方法,得到求解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数学模型。由数学模型可以得到启动压力梯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驱动压力梯度、流体的流度,启动压力梯度与前者成正比关系,与后者成反比关系。利用求解启动压力梯度的数学模型,结合低渗透油田实际,研究了启动压力梯度对单井产量、极限注采井距和含水上升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非线性渗流
启动压力梯度
极限注采井距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页岩储层黏土矿物对裂缝导流能力伤害的影响
被引量:
12
3
作者
杨柳
石富坤
+2 位作者
赵逸清
葛洪魁
周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3-158,共6页
页岩气的有效开发依赖于人工裂缝的产生,而要持续高效的进行页岩气开发,需要采用支撑剂保持人工裂缝的导流效果。目前,对于页岩储层支撑裂缝导流能力伤害的微观机理尚不清楚。以中国南方海相页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岩板导流能力伤害实验,...
页岩气的有效开发依赖于人工裂缝的产生,而要持续高效的进行页岩气开发,需要采用支撑剂保持人工裂缝的导流效果。目前,对于页岩储层支撑裂缝导流能力伤害的微观机理尚不清楚。以中国南方海相页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岩板导流能力伤害实验,并与致密砂岩和常规砂岩进行对比,分析压裂液注入过程中导流能力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随着压裂液的持续注入,大量的支撑剂逐渐嵌入裂缝内,引起导流能力下降。初期导流能力下降较快,后期降速逐渐减缓。海相页岩支撑裂缝的导流能力伤害程度大幅度高于常规储层。常规储层支撑裂缝导流能力伤害率约为18%;而海相页岩的支撑裂缝导流能力伤害率为47%~85%。导流能力伤害率与黏土矿物含量和类型关系密切。随着黏土矿物含量的提高,导流能力伤害率迅速升高,尤其是伊利石和伊蒙混层存在可以明显提高导流能力伤害率。黏土矿物具有极强的吸水膨胀能力,易引起支撑裂缝表面硬度软化、蠕变强化,导致支撑剂嵌入和导流能力下降。研究结果为优化压裂液配方、改进页岩气井排采制度和提高页岩气的产出提供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导流能力
黏土矿物
压裂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盐间页岩盐离子扩散对自发渗吸驱油的影响——以潜江凹陷潜江组页岩为例
被引量:
6
4
作者
杨柳
曹金栋
+2 位作者
赵逸清
鲁晓兵
周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86-1393,共8页
潜江凹陷盐间页岩富含石盐矿物,遇到水后迅速发生盐溶解、扩散,目前对于盐离子扩散对自发渗吸驱油的影响尚不清楚。以潜江凹陷的钙芒硝质盐间页岩、白云质盐间页岩和泥质盐间页岩样品为研究对象,开展页岩油储层逆向自发渗吸实验,采用低...
潜江凹陷盐间页岩富含石盐矿物,遇到水后迅速发生盐溶解、扩散,目前对于盐离子扩散对自发渗吸驱油的影响尚不清楚。以潜江凹陷的钙芒硝质盐间页岩、白云质盐间页岩和泥质盐间页岩样品为研究对象,开展页岩油储层逆向自发渗吸实验,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测试仪监测盐间页岩的渗吸过程中的油相变化。实验结果显示渗吸水进入盐间页岩后,将孔隙中的油以油滴的形式置换、排驱出来,具有小孔吸水、大孔排油的特征。初期小孔原油排出速率较高,大孔或微裂缝中的原油含量基本不变,但随着小孔原油排出速率的下降,新生的大孔或微裂缝中原油逐渐减少。此外,渗吸过程中,骨架结构中石盐矿物迅速溶解,产生大量的溶孔、裂缝。然而,量纲分析结果表明渗吸速率与石盐矿物含量具有负相关关系,石盐矿物含量越高,渗吸速率越低。石盐矿物的溶解引起颗粒崩落,堵塞基质孔隙,对储层产生了伤害作用,反而不利于孔隙中原油向新生溶孔、裂缝中迁移。研究了盐间页岩油储层中的盐的溶解、扩散机制及其对油动态迁移特征的影响,对盐间页岩的压裂液返排制度的建立和提高页岩油产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渗吸
离子扩散
石盐
储层伤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西-渝东地区嘉陵江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
5
5
作者
孙春燕
胡明毅
胡元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57-68,共12页
通过鄂西-渝东地区野外露头剖面、岩心样品镜下观察和实测数据资料,结合部分典型井段取芯样品的物性、微量元素、C—O同位素分析测试结果,对渝东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碳酸盐岩储层物性特征、岩石组分相关性、储集空间类型及控制因素进...
通过鄂西-渝东地区野外露头剖面、岩心样品镜下观察和实测数据资料,结合部分典型井段取芯样品的物性、微量元素、C—O同位素分析测试结果,对渝东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碳酸盐岩储层物性特征、岩石组分相关性、储集空间类型及控制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鄂西-渝东地区嘉陵江组中,储集岩主要为鲕粒灰岩、鲕粒白云岩、亮晶砂屑粉-细晶白云岩等,储层平均孔隙度一般在0.33%~4.98%,最高孔隙度达22.64%,渗透率一般小于0.001 md,最大为56.7 md,储层有效厚度在0~22.08 m之间。在有效储层中,以Ⅲ类储层为主,约占61.8%~89%,II类储层约占8.2%~29.7%,I类储层占2.8%~8.5%,嘉陵江组总体以中、低孔-低渗储层为主,嘉陵江组储层总体表现出孔隙性、裂缝-孔隙性或孔隙裂缝性储层的特征。结合岩石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认为,沉积微相、白云石化作用和溶蚀作用和是控制颗粒滩和白云岩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陵江组
溶蚀作用
碳酸盐岩储层
白云石化作用
鄂西-渝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杂结构井在页岩气开发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
11
1
作者
杨柳
石富坤
赵逸清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发所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7期12-2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1702296)资助
文摘
复杂结构井作为一种高效、先进的钻井工艺,能够很好地挖掘各种油气藏的潜能,在北美页岩气工业化、商业化开采过程中,产生了显著地经济效益。在概述复杂结构井的类型、适用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国外页岩气开发中复杂结构井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复杂结构井在中国页岩气开发中的应用前景。考虑到中国页岩气藏多分布于地表和地下条件复杂的山区,紧紧围绕页岩气开发产能和成本这一核心问题,建议重点发展小井眼连续管一体化钻完井、丛式水平井批量钻井和多分支水平井技术,来减少井场占地面积、优化资源配置管理、降低开发成本、最大限度提高页岩气藏整体效益,实现中国山区页岩气高效、低成本开发。
关键词
复杂结构井
页岩气
开发
成本
Keywords
complex structure well
shale gas
drilling
cost
分类号
TE37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新算法及应用
被引量:
22
2
作者
许建红
程林松
钱俪丹
库尔班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发所
新疆
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
公司
安全科
出处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4-66,78,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90210019)。
文摘
针对目前大多数低渗透油层的渗流研究都是通过岩芯驱替实验得到渗透率与启动压力梯度的关系,不仅费时费工,而且考虑的因素比较单一的问题。通过对中国西部某低渗油田不同渗透率岩芯室内驱替实验,从流体在低渗透多孔介质渗流机理出发,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回归分析,建立了新的物理模型,提出了一种求解启动压力梯度的新方法,得到求解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数学模型。由数学模型可以得到启动压力梯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驱动压力梯度、流体的流度,启动压力梯度与前者成正比关系,与后者成反比关系。利用求解启动压力梯度的数学模型,结合低渗透油田实际,研究了启动压力梯度对单井产量、极限注采井距和含水上升率的影响。
关键词
低渗透
非线性渗流
启动压力梯度
极限注采井距
含水率
Keywords
low permeability
non-linear fluid flow
start-up pressure gradient
ultimate distance between production wells and injection wells
water content ratio
分类号
TE34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页岩储层黏土矿物对裂缝导流能力伤害的影响
被引量:
12
3
作者
杨柳
石富坤
赵逸清
葛洪魁
周彤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天然气
研究院
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发所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
公司
石油
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3-15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1702296)
文摘
页岩气的有效开发依赖于人工裂缝的产生,而要持续高效的进行页岩气开发,需要采用支撑剂保持人工裂缝的导流效果。目前,对于页岩储层支撑裂缝导流能力伤害的微观机理尚不清楚。以中国南方海相页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岩板导流能力伤害实验,并与致密砂岩和常规砂岩进行对比,分析压裂液注入过程中导流能力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随着压裂液的持续注入,大量的支撑剂逐渐嵌入裂缝内,引起导流能力下降。初期导流能力下降较快,后期降速逐渐减缓。海相页岩支撑裂缝的导流能力伤害程度大幅度高于常规储层。常规储层支撑裂缝导流能力伤害率约为18%;而海相页岩的支撑裂缝导流能力伤害率为47%~85%。导流能力伤害率与黏土矿物含量和类型关系密切。随着黏土矿物含量的提高,导流能力伤害率迅速升高,尤其是伊利石和伊蒙混层存在可以明显提高导流能力伤害率。黏土矿物具有极强的吸水膨胀能力,易引起支撑裂缝表面硬度软化、蠕变强化,导致支撑剂嵌入和导流能力下降。研究结果为优化压裂液配方、改进页岩气井排采制度和提高页岩气的产出提供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
页岩
导流能力
黏土矿物
压裂液
Keywords
shale
conductivity
clay mineral
fracturing fluid
分类号
TE34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盐间页岩盐离子扩散对自发渗吸驱油的影响——以潜江凹陷潜江组页岩为例
被引量:
6
4
作者
杨柳
曹金栋
赵逸清
鲁晓兵
周彤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发所
中国科学院力学
研究
所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气体
研究
所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86-139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1702296)。
文摘
潜江凹陷盐间页岩富含石盐矿物,遇到水后迅速发生盐溶解、扩散,目前对于盐离子扩散对自发渗吸驱油的影响尚不清楚。以潜江凹陷的钙芒硝质盐间页岩、白云质盐间页岩和泥质盐间页岩样品为研究对象,开展页岩油储层逆向自发渗吸实验,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测试仪监测盐间页岩的渗吸过程中的油相变化。实验结果显示渗吸水进入盐间页岩后,将孔隙中的油以油滴的形式置换、排驱出来,具有小孔吸水、大孔排油的特征。初期小孔原油排出速率较高,大孔或微裂缝中的原油含量基本不变,但随着小孔原油排出速率的下降,新生的大孔或微裂缝中原油逐渐减少。此外,渗吸过程中,骨架结构中石盐矿物迅速溶解,产生大量的溶孔、裂缝。然而,量纲分析结果表明渗吸速率与石盐矿物含量具有负相关关系,石盐矿物含量越高,渗吸速率越低。石盐矿物的溶解引起颗粒崩落,堵塞基质孔隙,对储层产生了伤害作用,反而不利于孔隙中原油向新生溶孔、裂缝中迁移。研究了盐间页岩油储层中的盐的溶解、扩散机制及其对油动态迁移特征的影响,对盐间页岩的压裂液返排制度的建立和提高页岩油产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页岩油
渗吸
离子扩散
石盐
储层伤害
Keywords
shale oil
imbibition
ion diffusion
stone salt
reservoir damage
分类号
TE34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西-渝东地区嘉陵江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
5
5
作者
孙春燕
胡明毅
胡元伟
机构
长江大学沉积盆地
研究
中心
中国石油
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发所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57-68,共12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07-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2126,41772103,41402090)
湖北省创新群体基金(2015CFA024)资助
文摘
通过鄂西-渝东地区野外露头剖面、岩心样品镜下观察和实测数据资料,结合部分典型井段取芯样品的物性、微量元素、C—O同位素分析测试结果,对渝东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碳酸盐岩储层物性特征、岩石组分相关性、储集空间类型及控制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鄂西-渝东地区嘉陵江组中,储集岩主要为鲕粒灰岩、鲕粒白云岩、亮晶砂屑粉-细晶白云岩等,储层平均孔隙度一般在0.33%~4.98%,最高孔隙度达22.64%,渗透率一般小于0.001 md,最大为56.7 md,储层有效厚度在0~22.08 m之间。在有效储层中,以Ⅲ类储层为主,约占61.8%~89%,II类储层约占8.2%~29.7%,I类储层占2.8%~8.5%,嘉陵江组总体以中、低孔-低渗储层为主,嘉陵江组储层总体表现出孔隙性、裂缝-孔隙性或孔隙裂缝性储层的特征。结合岩石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认为,沉积微相、白云石化作用和溶蚀作用和是控制颗粒滩和白云岩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嘉陵江组
溶蚀作用
碳酸盐岩储层
白云石化作用
鄂西-渝东地区
Keywords
Jialingjiang Formation
dissolution
carbonate reservoir
dolomitization
Western Hubei and Eastern Chongqing area
分类号
TE122.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P6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复杂结构井在页岩气开发中的应用进展
杨柳
石富坤
赵逸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新算法及应用
许建红
程林松
钱俪丹
库尔班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页岩储层黏土矿物对裂缝导流能力伤害的影响
杨柳
石富坤
赵逸清
葛洪魁
周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盐间页岩盐离子扩散对自发渗吸驱油的影响——以潜江凹陷潜江组页岩为例
杨柳
曹金栋
赵逸清
鲁晓兵
周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鄂西-渝东地区嘉陵江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孙春燕
胡明毅
胡元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