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库尔勒市水资源压力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魏兴 周金龙 +2 位作者 曾妍妍 冯书同 王燕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47,共4页
评价水资源压力状况对于区域水资源管理有重要意义。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水资源公报、区域地下水位监测和孔雀河径流量等数据,从水资源数量、水资源经济和水资源生态环境压力3个角度出发,选取6个指标构建水资源综合... 评价水资源压力状况对于区域水资源管理有重要意义。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水资源公报、区域地下水位监测和孔雀河径流量等数据,从水资源数量、水资源经济和水资源生态环境压力3个角度出发,选取6个指标构建水资源综合压力指数,分析库尔勒市2000~2015年的水资源压力状况。结果表明,库尔勒市近16年来水资源综合压力指数为0.260 2~0.745 2,水资源压力长期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安全极为脆弱,具有累积性风险。2011年后水资源综合压力指数波动较大,迅速升至0.622 9~0.745 2的高位。随后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落实下,压力有所缓解,2015年综合压力指数回落至0.450 9。研究成果可为区域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尔勒市 水资源长期压力 生态环境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鲁番盆地绿洲区地下水硼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及健康风险
2
作者 丁启振 周殷竹 +7 位作者 周金龙 姜凤 孙英 雷米 任乐 赵水金 赵纳言 李军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83-2196,共14页
新疆吐鲁番盆地绿洲区作为西北典型的干旱区,地下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水源.基于6组地表水和49组地下水水样,利用水化学、同位素和UNMIX模型等方法分析了地下水硼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及潜在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1)研究区地表水呈中性-弱碱... 新疆吐鲁番盆地绿洲区作为西北典型的干旱区,地下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水源.基于6组地表水和49组地下水水样,利用水化学、同位素和UNMIX模型等方法分析了地下水硼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及潜在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1)研究区地表水呈中性-弱碱性,地下水为弱酸-弱碱性;硼在地下水中以H_(3)BO_(3)和B(OH)_(4)-形式混合存在,H_(3)BO_(3)占主导.(2)地下水硼浓度介于ND~4.26mg/L,24.5%的水样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的限值1.0mg/L,高硼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Cl·SO_(4)-Na·Ca为主;硼浓度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聚集在含硼河流下游的高昌区.(3)山区岩石风化淋溶是地下水硼富集的主要来源,废水和化肥排放也影响着硼浓度,地表水补给是硼进入地下水的主要途径.p H值、竞争吸附、阳离子交换、蒸发盐溶解和混合作用控制着地下水硼的富集,不同含水层具有明显差异.(4)UNMIX模型识别出4个因子:地表水入渗补给(36.6%)、碳酸盐-硅酸盐溶解(21.8%)、蒸发盐溶解(21.6%)和工农业活动(20.0%),其中硼主要来源于地表水入渗补给(56.0%).(5)就硼在地下水中构成的风险而言,弱势群体的顺序为:婴儿>成年男性>成年女性>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地球化学过程 稳定同位素 UNMIX 吐鲁番盆地绿洲 西北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绿洲城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研究——以新疆库尔勒市为例 被引量:14
3
作者 雷米 周金龙 +3 位作者 曾妍妍 范薇 魏兴 孙英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7-74,共8页
新疆库尔勒市地下水超采严重,造成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孔雀河沿岸植被稀疏、局部地下水水质劣化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生产生活。针对这一问题,对库尔勒市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水位动... 新疆库尔勒市地下水超采严重,造成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孔雀河沿岸植被稀疏、局部地下水水质劣化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生产生活。针对这一问题,对库尔勒市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水位动态法、开采系数法、引发问题法等3种不同的方法对超采区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库尔勒市地下水埋深呈逐年增大趋势,2003-2017年地下水位统测点水位下降速率最大达5.33m/a,乡级行政区地下水开采系数最大高达6.18。库尔勒市地下水超采区总面积为819.86km2,其中严重超采区面积为709.98km2,一般超采区面积为109.88km2。同时提出科学合理的地下水压采方案和措施,为库尔勒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干旱区绿洲城市的地下水研究提供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城市 库尔勒市 地下水动态 地下水超采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地下水砷氟碘分布及共富集成因 被引量:4
4
作者 康文辉 周殷竹 +2 位作者 雷米 韩双宝 周金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832-3842,共11页
为了更好地掌握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地下水中As、F、I的分布及富集成因,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地球化学模拟,分析了高As、高F、高I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空间分布状况;结合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赋存环境进一步阐明地下水As、F和I的来源、迁移与富集... 为了更好地掌握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地下水中As、F、I的分布及富集成因,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地球化学模拟,分析了高As、高F、高I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空间分布状况;结合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赋存环境进一步阐明地下水As、F和I的来源、迁移与富集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结果表明:地下水砷、氟、碘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13~41.35µg/L、0.06~8.02mg/L、<0.025~0.249mg/L,地下水As、F、I超标分别为62.9%、45.7%、45.7%,有31.4%的地下水砷氟碘均超标.砷氟碘共富集的地下水主要分布在玛纳斯河流域东部靠近沙漠边缘的平原区,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SO_(4)·Cl-Na型.自山前单一结构潜水区至平原承压水区,地下水As含量沿流向先增大后在沙漠边缘区减小,水平方向上,地下水的淋滤作用导致南部富As岩层中的As向平原承压水区富集,且碱性条件下SO_(4)2-的还原有助于As的解吸附;地下水F含量沿地下水流向逐渐增大,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达到2.5mg/L.高HCO_(3)^(-)、高Na^(+)、高pH值的地下水还原环境是F从含水层基质向地下水释放的重要原因;地下水I含量沿地下水流向整体呈上升趋势,在承压水区潜水中主要受蒸发浓缩作用的影响,在承压水中主要受岩石风化作用的影响.砷氟碘共富集地下水主要分布于100~310m的承压水中.在封闭的承压含水层,碱性还原环境下矿物溶解与沉淀和水岩相互作用是地下水砷氟碘共富集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富集成因 水化学 玛纳斯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焉耆盆地平原区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时空演化 被引量:19
5
作者 赵江涛 周金龙 +3 位作者 高业新 曾妍妍 李巧 杜明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0-125,共6页
为研究新疆焉耆盆地平原区地下水污染现状,2014年在焉耆盆地平原区设置42个采样点,采集42组地下水样本,测定样本中溶解性总固体(total dissolved solids,TDS)及阴阳离子含量,并利用SPSS软件及MAPGIS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其时空动态。结果... 为研究新疆焉耆盆地平原区地下水污染现状,2014年在焉耆盆地平原区设置42个采样点,采集42组地下水样本,测定样本中溶解性总固体(total dissolved solids,TDS)及阴阳离子含量,并利用SPSS软件及MAPGIS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其时空动态。结果表明,1999年与2014年地下水TDS总体存在显著差异性;对地下水中TDS与宏量阴、阳离子组分及p H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地下水TDS与SO42-、Cl-、K++Na+、Mg2+、Ca2+具有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在0.717~0.964之间,与宏量阴离子SO42-、Cl-相关性明显大于阳离子,相关系数分别为0.963及0.964。在时间尺度上,1983-2014年地下水TDS均值整体呈现先升高再有所降低而后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均值由1983年305.0 mg/L上升至1999年1773.1 mg/L后又降低至2014年589.44 mg/L;在空间尺度上,1999-2014年地下水TDS〈1 g/L区域面积变化呈增加的趋势,面积由1999年2 011.7 km2增加至2014年2 229.3 km2,与1999-2014年地下水TDS均值呈下降趋势相对应。研究区地下水TDS变化主要原因有2方面:一是地下水水位由2000年4.98 m下降至2014年7.34 m,地下水水位下降促使土壤及其下层沉积物中的钙、镁易溶盐、难溶盐及交换性钙镁由固相向水中转移使更多的钙镁离子进入地下水中,使地下水TDS增高,同时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水中溶质浓缩也会造成TDS增高;二是生活及工业污水的排放导致大量Cl-、SO42-和部分Mg2+、Ca2+进入地下水中,造成TDS升高,这与TDS中Cl-和SO42-占主导地位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污染 化学特性 TDS 焉耆盆地平原区 时空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什地区不同TDS浅层地下水分布及资源量估算 被引量:14
6
作者 魏兴 周金龙 +2 位作者 贾瑞亮 曾妍妍 陈大春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1-54,共4页
对2014年喀什地区浅层地下水112个水样统计分析得出,TDS平均值为2.49 g/L,达到中盐度地下水标准;TDS为正偏态分布,值域范围分布较广。克里金插值对浅层地下水TDS分区得出,喀什地区淡水(≤2 g/L)、中盐度地下水(2~7 g/L)和高盐度地下水(... 对2014年喀什地区浅层地下水112个水样统计分析得出,TDS平均值为2.49 g/L,达到中盐度地下水标准;TDS为正偏态分布,值域范围分布较广。克里金插值对浅层地下水TDS分区得出,喀什地区淡水(≤2 g/L)、中盐度地下水(2~7 g/L)和高盐度地下水(>7 g/L)分布面积分别12 209.5、29 315.9和873.5 km^2,分别占总面积42 398.9km^2的28.8%、69.1%和2.1%。采用GIS技术,依据2002-2004年完成的"新疆平原区地下水资源调查与评价"地下水补给资源模数分区成果,与TDS分区交并,计算了淡水、中盐度地下水和高盐度地下水的总补给量分别为28.52、32.85和0.42亿m^3/a,分别占总补给量61.79亿m^3/a的46.1%、53.2%和0.7%。由此提出合理利用喀什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下水 TDS分区 克里金插值 地下水补给模数 地下水资源量 喀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于田县绿洲区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云飞 曾妍妍 +3 位作者 周金龙 王松涛 杜江岩 刘延锋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3-273,共11页
以新疆于田县绿洲区为研究区,对1 165组表层土壤样品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测定。通过综合运用多元统计分析、地统计学、空间自相关理论、空间分析和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以新疆于田县绿洲区为研究区,对1 165组表层土壤样品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测定。通过综合运用多元统计分析、地统计学、空间自相关理论、空间分析和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165组土壤采样点中,有3个取样点超过风险筛选值,非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值均低于新疆土壤背景值,农用地中Cd、Hg、Cr含量均值大于新疆土壤背景值; Cd、Pb的变异函数理论模型为指数模型,Hg、As、Cr、Cu、Ni、Zn的变异函数理论模型为球状模型,Cd块金系数小于25%,说明Cd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其他元素块金系数介于25%~50%之间,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土壤重金属空间自相关莫兰指数均大于0。县域尺度内,土壤重金属具有一定的空间正相关分布,其空间分布格局总体呈从研究区中心向四周含量逐渐减小的趋势。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在不同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下呈现的分布特征不同。Hg、As、Pb、Cr、Cu、Ni、Zn具有相同的来源,其含量还受土壤质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变异函数 自相关 空间分布特征 新疆于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焉耆盆地平原区地下水有机污染评价及污染成因 被引量:14
8
作者 赵江涛 周金龙 +3 位作者 高业新 栾风娇 李巧 杜明亮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7-124,共8页
在新疆焉耆盆地平原区采集了42组地下水样品和10组地表水样品,首次将有机污染物纳入检测项目,检测有机污染物共计39项.对所有水样测试结果的统计显示:焉耆盆地平原区地下水中检出的有机污染物共有3种,分别是三氯甲烷、1,2-二氯乙烷和1,2... 在新疆焉耆盆地平原区采集了42组地下水样品和10组地表水样品,首次将有机污染物纳入检测项目,检测有机污染物共计39项.对所有水样测试结果的统计显示:焉耆盆地平原区地下水中检出的有机污染物共有3种,分别是三氯甲烷、1,2-二氯乙烷和1,2-二氯苯,检出率分别为30.95%、2.38%和2.38%,检出的三项有机污染物含量均低于饮用水标准.通过多介质污染评价系统进行有机污染评价,各有机污染物检出点不会对环境造成明显危害.在焉耆盆地平原区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有机污染物检出率不同,检出率为牧草地>耕地>建设用地;检出的14组地下水有机污染物大部分分布在包气带岩性为亚黏土与亚砂土区域,其余分布在包气带岩性为砂砾石区域;地表水采样点中只有B03(开都河)检测出微量的三氯甲烷,地下水中检出的有机污染物不是来自于地表水的补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焉耆盆地 地下水 有机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若羌县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被引量:15
9
作者 范薇 曾妍妍 +2 位作者 周金龙 王松涛 杜江岩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90-1196,共7页
参照《(DZ/T 0295-2016)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测定了土壤样品中17项元素指标,查明了土壤环境质量和土壤养分丰缺状况,综合评价得到土壤质量综合等级.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用地环境综合质量状况较好,地球化学等级以中等为主,面积占85.... 参照《(DZ/T 0295-2016)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测定了土壤样品中17项元素指标,查明了土壤环境质量和土壤养分丰缺状况,综合评价得到土壤质量综合等级.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用地环境综合质量状况较好,地球化学等级以中等为主,面积占85.9%;土壤养分综合等级以稍缺为主,有机质、N、Fe和Zn较缺乏,Mo较丰富.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轻度-重度污染面积不足8%,土壤污染主要受As、Cr和Cd的影响.同时,本次评价发现了占研究区面积5.3%的富硒土地资源,为当地发展富硒特色农产品提供了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量 地球化学评价 若羌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昌吉市平原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质量评价 被引量:14
10
作者 纪媛媛 周金龙 +1 位作者 孙英 雷米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1-560,共10页
为探究新疆昌吉市平原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质量时空分布规律,采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Gibbs图、离子比值法、F值评分法和质量比对等方法对昌吉市平原区2016年42组及2011年9组地下水取样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昌吉市平原区潜... 为探究新疆昌吉市平原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质量时空分布规律,采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Gibbs图、离子比值法、F值评分法和质量比对等方法对昌吉市平原区2016年42组及2011年9组地下水取样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昌吉市平原区潜水水化学类型主要有HCO_(3)·SO_(4)-Na·Ca型和HCO_(3)·SO_(4)-Na·Ca·Mg型,承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有HCO_(3)-Na·Ca型和HCO_(3)·SO_(4)-Na·Ca型;研究区潜水水化学成分主要受蒸发浓缩和岩石风化共同作用的影响,承压水水化学成分主要受岩石风化作用的影响。通过2011年与2016年地下水原位点比对发现,潜水取样点中有3组质量不变、3组质量有所改善、2组质量劣化,承压水取样点1组无变化。影响地下水化学特征和质量时空分布的因素主要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吉市 平原区 地下水化学特征 质量评价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地区高盐度水面蒸发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阳 贾瑞亮 +2 位作者 周金龙 李巧 高业新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4-27,6,共5页
通过新疆昌吉地下水均衡试验场中的不同矿化度EФ20蒸发器水面蒸发试验研究,得出高盐度水面蒸发的一般规律。通过数据对比分析,表明在外部环境条件相同时,高盐度水面蒸发量与矿化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即矿化度越高,水面蒸发越微弱,... 通过新疆昌吉地下水均衡试验场中的不同矿化度EФ20蒸发器水面蒸发试验研究,得出高盐度水面蒸发的一般规律。通过数据对比分析,表明在外部环境条件相同时,高盐度水面蒸发量与矿化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即矿化度越高,水面蒸发越微弱,反之则蒸发越强烈,这主要是由于水体中的盐分子对水分子的吸引力作用造成的。根据实测数据拟合出水面蒸发量与矿化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并计算出高盐度水面蒸发折算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地区 高盐度水体 水面蒸发 拟合曲线 高盐度水面蒸发折算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若羌县土壤微量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2
作者 曾妍妍 周金龙 +3 位作者 陈云飞 王松涛 杜江岩 范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2-28,共7页
基于若羌县2015年143组0~20 cm土层土壤6种微量营养元素(Fe、Mn、Zn、Cu、Mo和B)的实测含量,运用多元统计分析、地统计学和Arc 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土壤微量营养元素的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e、Mn、Zn、Cu、M... 基于若羌县2015年143组0~20 cm土层土壤6种微量营养元素(Fe、Mn、Zn、Cu、Mo和B)的实测含量,运用多元统计分析、地统计学和Arc 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土壤微量营养元素的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e、Mn、Zn、Cu、Mo和B变异系数介于18.2%~47.4%,均属于中等变异。Fe、Mn、Zn、Mo和B的块金效应均小于25%,空间相关性较强,空间变异主要受到土壤母质等结构性变异主导;Cu的块金效应介于25%~75%之间,属于中等空间相关,空间变异受到人为活动等随机因素和结构性因素的共同影响。Fe、Mn、Zn和Cu的空间分布格局相似,总体呈现出从研究区四周向中心含量逐渐增大的趋势;Mo和B的空间分布格局相似,总体呈现出从南向北含量逐渐增大的趋势。土壤有机质、pH值和不同的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微量营养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营养元素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表层土壤 若羌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南部典型地区地下水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8
13
作者 曾妍妍 周殷竹 +2 位作者 周金龙 刘景涛 陈玺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10-2312,共3页
为研究新疆南部地区地下水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在新疆南部选取典型区(叶尔羌河流域、焉耆盆地和若羌-且末地区),并对地下水重金属Fe、Cu、Mn、Zn、Hg、Cr(Ⅵ)、Pb、Cd、Al和As等10项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除Hg和Al外,其余指标均... 为研究新疆南部地区地下水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在新疆南部选取典型区(叶尔羌河流域、焉耆盆地和若羌-且末地区),并对地下水重金属Fe、Cu、Mn、Zn、Hg、Cr(Ⅵ)、Pb、Cd、Al和As等10项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除Hg和Al外,其余指标均有检出;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的标准值,叶尔羌河流域Fe、Mn和As的超标率分别为48.0%、53.3%和20.0%,焉耆盆地Fe和Mn的超标率分别为11.9%和4.8%,若羌-且末地区Fe和Mn的超标率分别为33.3%和11.1%.研究区地下水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显著,水平分布上表现为叶尔羌河流域地下水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垂向分布特征为地下水中超标的Fe、Mn和As主要分布于承压水区,且表现为浅层承压水中的超标率高于深层承压水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重金属 分布特征 新疆南部典型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典型剖面地下水位动态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魏兴 贾瑞亮 +1 位作者 周金龙 王新中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7-133,共7页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是水资源开发力度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对玛纳斯河流域13眼监测井组成典型剖面的2010年-2014年监测数据进行趋势性分析得出,整个监测剖面地下水位呈持续下降趋势,上部冲洪积平原单一潜水区地下水位下降速率为...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是水资源开发力度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对玛纳斯河流域13眼监测井组成典型剖面的2010年-2014年监测数据进行趋势性分析得出,整个监测剖面地下水位呈持续下降趋势,上部冲洪积平原单一潜水区地下水位下降速率为0.65~0.83m/a(平均0.74m/a);中部潜水溢出带地下水位下降速率为1.12m/a;冲积细土平原区上部、下部地下水位下降速率分别为0.59~3.07m/a(平均1.77m/a)和0.35~3.98m/a(平均2.41m/a);地下水位年下降速率由上游至下游呈增大趋势。在年内变化上,冲洪积平原单一潜水区埋深变化为"降-升-降";潜水溢出带及以北区域为"升-降-升"。地下水动态类型除上部冲洪积平原单一潜水区为入渗-径流型外,潜水溢出带至冲积细土平原区均为开采型。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使现状地下水埋深(5.89~67.46m)远大于6.0m荒漠化临界埋深,生态环境面临恶化。通过对石河子市、玛纳斯县水资源利用分析得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因素是地下水超采、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使地下水补给量减小双重作用下形成的。提出必须科学规划用水,缩减灌溉面积和地下水开采量,开展生态补偿机制,使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纳斯河流域 地下水位动态 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地下水超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石河子地区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林丽 曾妍妍 +1 位作者 贾瑞亮 周金龙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5-69,共5页
采用层级阶梯评价方法对石河子地区2014年的23组地下水水样进行了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评价。地下水质量评价结果为地下水水质较差,影响潜水质量的主要因素是pH值和耗氧量,影响浅层承压水质量的主要因素为pH值、耗氧量、总硬度、TDS、Al^(3+... 采用层级阶梯评价方法对石河子地区2014年的23组地下水水样进行了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评价。地下水质量评价结果为地下水水质较差,影响潜水质量的主要因素是pH值和耗氧量,影响浅层承压水质量的主要因素为pH值、耗氧量、总硬度、TDS、Al^(3+)、SO_4^(2-)、总Fe和Mn,影响深层承压水质量的主要因素为pH值和耗氧量,当地混合井的开采导致承压水质量劣于潜水质量。地下水污染评价结果:潜水污染等级为1级,浅层承压水污染等级为1级、2级和3级的井数分别占调查总井数(8眼)的75.0%、12.5%、12.5%,深层承压水污染等级为1级、2级和3级的井数分别占调查总井数(10眼)的40.0%、20.0%、40.0%。研究区地下水水质劣化主要受地表水水质及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有机物污染源对其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质 地下水污染 石河子地区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若羌县绿洲带土壤硒含量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范薇 周金龙 +1 位作者 王松涛 杜江岩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70-1478,共9页
为研究若羌县土壤Se含量、分布特征与土壤性质的关系,在研究区采集434个表层土壤样品,分析了若羌县土壤Se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若羌县表层土壤Se含量变幅为0.06—0.47 mg·kg-1,平均值为0.18 mg·kg-1,总体属于中等、边... 为研究若羌县土壤Se含量、分布特征与土壤性质的关系,在研究区采集434个表层土壤样品,分析了若羌县土壤Se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若羌县表层土壤Se含量变幅为0.06—0.47 mg·kg-1,平均值为0.18 mg·kg-1,总体属于中等、边缘及缺硒土壤,不存在硒中毒土壤.不同土壤类型中草甸土Se含量最高(0.23 mg·kg-1),盐土最低(0.13 mg·kg-1).成土母质以洪积物发育的土壤Se含量最高(0.25 mg·kg-1),湖积物最低(0.14 mg·kg-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水田土壤Se含量最高(0.32 mg·kg-1).研究区土壤MgO、有机碳Corg、黏粒含量、TN和铁锰氧化物是影响土壤Se含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硒含量 影响因素 新疆若羌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喀什地区东部地下水“三氮”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4
17
作者 於嘉闻 周金龙 +3 位作者 曾妍妍 贾瑞亮 栾风娇 陈云飞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402-2410,共9页
本文对新疆喀什地区东部地下水"三氮"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地下水"三氮"含量总体较低;NO_3-N含量范围为ND(未检出)—8.02 mg·L^(-1)、样点均值1.17 mg·L^(-1);NO_2-N含量范... 本文对新疆喀什地区东部地下水"三氮"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地下水"三氮"含量总体较低;NO_3-N含量范围为ND(未检出)—8.02 mg·L^(-1)、样点均值1.17 mg·L^(-1);NO_2-N含量范围为ND(未检出)—0.15 mg·L^(-1)、样点均值0.006 mg·L^(-1);NH_4-N含量范围为ND(未检出)—至0.28 mg·L^(-1)、样点均值0.04 mg·L^(-1);仅个别监测井NO_2-N和NH_4-N含量超标.水平分布特征表现为:NO_3-N含量总体呈南高北低,NO_2-N和NH_4-N含量总体呈南低北高.垂向分布特征表现为:潜水中NO_3-N含量(均值3.14 mg·L^(-1))高于浅层承压水(均值0.50 mg·L^(-1))和深层承压水(均值1.28 mg·L^(-1)),浅层承压水中NO_2-N(均值0.008 mg·L^(-1))和NH_4-N含量(均值0.05 mg·L^(-1))高于深层承压水(NO_2-N均值0.002 mg·L^(-1);NH_4-N均值0.02 mg·L^(-1))和潜水(NO_2-N均值0.001 mg·L^(-1);NH_4-N未检出);NO_2-N和NH_4-N超标点全部集中在浅层承压水中.该地区地下水"三氮"迁移和转化主要受氧化还原条件、地表水水质、包气带岩性、地下水径流条件、潜水埋深、土地利用类型和生活污染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硝态氮 亚硝态氮 氨氮 空间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新疆喀什地区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叶尔羌河流域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咸化空间分布及成因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杰 周金龙 +3 位作者 乃尉华 曾妍妍 陈云飞 魏兴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26-134,共9页
为了解新疆叶尔羌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咸化特征及成因,该文运用多元统计、地统计等方法并结合遥感技术和地球化学方法对浅层地下水(井深≤100 m)水质演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呈中性或弱碱性,水化学类型以HCO3·SO4-Ca... 为了解新疆叶尔羌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咸化特征及成因,该文运用多元统计、地统计等方法并结合遥感技术和地球化学方法对浅层地下水(井深≤100 m)水质演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呈中性或弱碱性,水化学类型以HCO3·SO4-Ca·Mg、SO4·HCO3-Na·Ca、SO4·Cl^-Na·Ca(Mg)和Cl·SO4-Na型为主。咸化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单一结构潜水咸化程度较高,承压水区潜水咸化程度相对较低,浅层承压水咸化程度最高。潜水和浅层承压水Cl^-、SO4^2-、溶解性总固体(TDS)半变异函数分析表明,各指标的空间相关性较强;沿地下水流向,潜水Cl^-、SO4^2-、TDS浓度总体呈现升高的趋势,浅层承压水则呈现高低值相间分布的特征。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地下水咸化的影响因素可分为水文地质条件控制(GW1)、地下水化学环境影响(GW2)和人为活动影响(GW3)3类。GW1类地下水分布范围较广,离子浓度主要受蒸发岩矿物的溶解控制;GW2类地下水分布于草地,地下水化学环境对地下水咸化影响相对较大;GW3类地下水主要分布于耕地和建设用地,地下水咸化受人为活动的影响显著,潜水受到农业灌溉、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影响较大,浅层承压水受污染程度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地统计 地下水咸化 叶尔羌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南部典型地区地下水中氟的分布特征及其富集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栾风娇 周金龙 +2 位作者 曾妍妍 高业新 刘景涛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03-1211,共9页
以新疆南部典型平原区地下水中的氟为研究对象,依据地下水污染调查数据,分析研究区地下水中氟的分布特征及富集因素.结果表明,水平上,焉耆盆地平原区地下水中氟的含量总体上呈南高北低,若羌-且末地区和叶尔羌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中的氟... 以新疆南部典型平原区地下水中的氟为研究对象,依据地下水污染调查数据,分析研究区地下水中氟的分布特征及富集因素.结果表明,水平上,焉耆盆地平原区地下水中氟的含量总体上呈南高北低,若羌-且末地区和叶尔羌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中的氟含量呈北高南低;垂向上,焉耆盆地平原区深层承压水的氟含量高于浅层承压水和潜水中的氟含量,若羌-且末地区和叶尔羌河流域平原区浅层承压水的氟含量高于深层承压水和潜水中的氟含量.地下水中的氟主要来源于地层中的含氟矿物;氟的富集主要受气候、地形、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水化学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分布特征 富集因素 新疆南部典型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奎屯河流域地下水砷富集因素 被引量:20
20
作者 袁翰卿 李巧 +3 位作者 陶洪飞 马合木江·艾合买提 杨文新 宿彦鹏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24-530,共7页
通过对奎屯河流域49组地下水样中常量元素(K、Ca、Na、Mg、S、Cl)、微量元素分析(As、Fe、Mn、F、P),研究了奎屯河流域高砷地下水的水化学特性,探讨了地下水中砷富集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奎屯河流域地下水pH平均值为8.16,地下水处于还... 通过对奎屯河流域49组地下水样中常量元素(K、Ca、Na、Mg、S、Cl)、微量元素分析(As、Fe、Mn、F、P),研究了奎屯河流域高砷地下水的水化学特性,探讨了地下水中砷富集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奎屯河流域地下水pH平均值为8.16,地下水处于还原环境,且研究区沉积层深厚,地下径流更替缓慢,蒸发量大,年降雨量少.较高pH值、无机物、还原环境、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封闭的地球化学环境及交替缓慢的水文地质条件为奎屯河流域地下水中砷的富集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砷地下水 奎屯河流域 还原环境 富集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