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纤维改性粗粒硫酸盐渍土的微观结构及强度变化规律
- 1
-
-
作者
丁金华
李家俊
宫淼淼
罗巍
李腾飞
-
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新疆水工岩土与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新疆水利工程安全与水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堤坝工程安全与灾害防治兵团重点实验室
-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0-198,共9页
-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D01A200)
“天池英才”引进计划项目
+1 种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XJEDU2024J044)
新疆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dxscx2023387)。
-
文摘
西北内陆干旱区广泛分布粗粒盐渍土,盐分类型多样,工程性质复杂,有别于一般的细粒盐渍土,对工程建设危害严重。引入2种不同表面特性的纤维,结合室内纤维吸水试验、扫描电镜试验(SEM)、X射线能谱分析(EDS)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等方法,对不同含盐量盐渍土改性前后的强度变化规律开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含盐量增大使盐渍土应力-应变关系逐渐由应变软化型向应变硬化型转变,无侧限抗压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含盐量1.5%时最大,较非盐渍土提高约40.3%;不同纤维对盐渍土抗压强度的影响效果和机制与纤维的微观构造、盐分溶解度和结晶度、水盐吸附作用等密切相关。木质素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水吸盐性,提高了盐分的溶解比例,盐分多聚集在纤维表面,对弱-中-强盐渍土的抗压强度有改善效果,最优掺量在2%左右,强度增幅12%~118%,但对超盐渍土,强度反而降低;聚丙烯纤维对盐分的吸附效应不明显,纤维在土中交织成网络,更易发挥其抗拉性能,显著增强盐渍土的强度,随纤维掺量的增加,强度增幅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弱-中-强盐渍土最优纤维掺量为0.35%,强度最大增幅可达150%~213%。
-
关键词
粗粒硫酸盐渍土
木质素纤维
聚丙烯纤维
无侧限抗压强度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X射线能谱分析(EDS)
-
Keywords
coarse-grained sulphate saline soils
lignin fibers(LF)
polypropylene fibers(PP)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X-ray energy spectrometry(EDS)
-
分类号
TU448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P642.16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
-
题名循环荷载下复合土工膜的蠕变及恢复特性
- 2
-
-
作者
马书涵
李晓林
杨武
刘亮
杨海华
-
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新疆水工岩土与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7337-7343,共7页
-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22D01B10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才发展基金“天池英才”引进计划。
-
文摘
复合土工膜的动应力应变关系预测是土石坝防渗工程长期运营涉及的关键问题之一。为研究循环荷载作用对复合土工膜应力应变的影响,开展了10%、20%、30%共3个不同应力水平下循环加载-卸载试验,并进行10%~80%应力水平下复合土工膜的蠕变试验,对比分析其蠕变和蠕变恢复特性,提出了循环加载累积条件下应变的表达式,构建了循环加载条件下复合土工膜边界面的本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土工膜在加载和卸载的瞬间,变形量会瞬时增加,之后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变缓;完全卸载后,当应力水平低于30%时,复合土工膜变形几乎能恢复;当应力水平大于等于40%时,随着应力水平的增加,残余变形逐渐增大。循环加载次数对土工膜蠕变变形的影响并不是呈简单的线性关系;此外,建立了改进的三参数黏弹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复现复合土工膜在不同荷载水平下的蠕变恢复过程。研究成果可为复合土工膜在土石坝中的长期变形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
关键词
复合土工膜
循环荷载
蠕变
蠕变恢复
三参数黏弹模型
-
Keywords
composite geomembrane
cyclic loading
creep
creep recovery
three parameter viscoe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
分类号
TV41
[水利工程—水工结构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