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地形流场数值模拟在新疆SPL水电站工程鱼道设计中的应用
1
作者 米热扎提·吐尔逊买买提 曹文洁 +1 位作者 尹才铭 高贝贝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6-51,共6页
传统的鱼道设计工作中,受工程区域水流流速、流态、地形及河道纵坡等众多因素影响,一般采用模型试验对鱼道设计的合理性进行验证。考虑到流场三维数值模拟相比于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具有灵活简便且结果数据更为齐全等优越性。SPL水电站工... 传统的鱼道设计工作中,受工程区域水流流速、流态、地形及河道纵坡等众多因素影响,一般采用模型试验对鱼道设计的合理性进行验证。考虑到流场三维数值模拟相比于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具有灵活简便且结果数据更为齐全等优越性。SPL水电站工程鱼道设计工作中,在充分研究上溯鱼类洄游习性之后,选择采用全地形三维数值模拟,对水电站尾水区域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分析工程区域河道水流流态后,提出在电站尾水反坡后设平直段尾水渠,尾水渠左岸或右岸布置鱼道进口的推荐方案,并对推荐方案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验证,结果表明:平直段尾水渠左岸布设鱼道方案流场基本平缓,鱼道口布设位置处流态满足要求,更符合本工程实际条件。结合全地形三维数值模拟流场布设鱼道的方法,可为今后的鱼道设计、布置提供新的思路与成功案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道设计 鱼类洄游习性 全地形建模 流场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岔管三维参数化设计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8
2
作者 韩守都 吴俊杰 王小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5-178,174,共5页
针对现有的钢岔管三维设计和分析过程中存在的模型修正量大、耗时长、效率低等问题,以CAD和CAE的无缝结合为手段,实现参数化建模,从而降低模型修正量,提高设计精度和效率,通过EXCEL对参数进行分类管理,利用Autodesk Revit软件进行三维... 针对现有的钢岔管三维设计和分析过程中存在的模型修正量大、耗时长、效率低等问题,以CAD和CAE的无缝结合为手段,实现参数化建模,从而降低模型修正量,提高设计精度和效率,通过EXCEL对参数进行分类管理,利用Autodesk Revit软件进行三维参数化建模,以SAT格式实现数据传递,并选取3个完工项目,采用CAE软件对钢岔管的网格密度、边界长度等影响钢岔管分析精度的关键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对达克曲克水电站钢岔管三维设计的应用结果表明,本文的设计方法具有合理性,结果可供水利水电工程其他结构的三维模型设计、分析、优化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化模型 三维设计 钢岔管 有限元法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吐鲁番红矾钠厂环境地质容量分析研究
3
作者 李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4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新疆 红矾钠厂 环境地质容量 “三废” 环境污染 废渣 水环境 土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厚覆盖层超高混凝土面板坝堆石体填筑标准的研究与应用
4
作者 吴俊杰 范金勇 曲苓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01-306,共6页
堆石坝一直采用孔隙率作为填筑控制指标,然而根据现场试验及国内外多个工程实践表明,单一孔隙率指标已经无法满足超高堆石坝的变形控制。由于强震区200 m级超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建设期地震动参数调整提高,坝体抗震能力有所降低,阿尔塔... 堆石坝一直采用孔隙率作为填筑控制指标,然而根据现场试验及国内外多个工程实践表明,单一孔隙率指标已经无法满足超高堆石坝的变形控制。由于强震区200 m级超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建设期地震动参数调整提高,坝体抗震能力有所降低,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面板坝坝顶最后30 m堆石填筑时,提出采用孔隙率与相对密度双控指标控制坝顶填筑,通过增加堆石体碾压遍数提高大坝抗震能力,并进行静动力计算和抗震稳定分析复核。结果表明:坝体变形量有所减小,抗震稳定性有一定提高;采用相对密度与空隙率双指标控制堆石体变形,可以更好地满足超高面板坝堆石体变形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双指标控制 孔隙率 相对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埋微润管入渗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谢香文 祁世磊 +2 位作者 刘国宏 王则玉 马小鹏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01-2205,共5页
【目的】探明微润管地埋条件下的水分入渗和分布规律,为微润灌溉的工程设计和技术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设置3 m、2 m两种压力水头,在室内土槽中进行微润灌入渗试验,观测湿润锋随时间的运移规律及横断面的土壤含水量分布状况。【结果... 【目的】探明微润管地埋条件下的水分入渗和分布规律,为微润灌溉的工程设计和技术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设置3 m、2 m两种压力水头,在室内土槽中进行微润灌入渗试验,观测湿润锋随时间的运移规律及横断面的土壤含水量分布状况。【结果】形成以微润管为中心的圆形湿润体,湿润锋运移距离、推进速度与入渗时间存在良好的幂函数关系;土壤含水率以微润管为中心对称分布,离微润管距离越远含水率越低。【结论】微润管地埋出流条件下的湿润锋运移受重力作用影响较小,湿润锋和土壤含水量以微润管为圆心对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润管 入渗 湿润锋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下游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白云岗 洪传勋 +1 位作者 宋郁东 谢吉海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6-257,263,共3页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水土流失严重。通过遥感影像数据分析了塔里木河下游水土流失的基本情况,确定了生态修复的治理目标,具体治理的生物、工程措施。最后提出塔里木河下游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治理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塔里木河 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抗震工程措施及静、动力有限元计算分析 被引量:32
7
作者 吴俊杰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0-137,共8页
鉴于强震区200 m级超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所面临的变形控制难、坝体抗震等级高、砂砾石覆盖层深厚等诸多设计难点,结合阿尔塔什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结构、坝壳料设计,借鉴已建工程经验提出抗震工程措施。通过建立坝体、覆盖层的三维有... 鉴于强震区200 m级超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所面临的变形控制难、坝体抗震等级高、砂砾石覆盖层深厚等诸多设计难点,结合阿尔塔什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结构、坝壳料设计,借鉴已建工程经验提出抗震工程措施。通过建立坝体、覆盖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堆石料静力本构分析采用邓肯张E-B模型,动力本构分析采用等效黏弹性模型,分析了考虑抗震工程措施的坝体抗震能力。结果表明:坝体在竣工期、正常运行期、正常运行+地震三个工况下的变形规律合理。混凝土防渗墙和面板结构中最大拉、压应力均可满足所选混凝土材料的规范要求。坝顶下游坝坡设置浆砌块石护坡后可有效减弱该区域局部动力剪切破坏和浅层滑移。坝顶上、下游边坡布置阻滑钢筋网以及适当提高填筑料的相对紧密度、孔隙率,可以有效提高大坝坝坡的抗震稳定性和坝体抗震能力。研究成果以期为今后300 m级面板堆石坝工程设计上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深厚覆盖层 高强震区 静、动力分析 抗震工程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下游芦苇生物量遥感估算模型研建 被引量:5
8
作者 牛婷 李霞 +2 位作者 林海军 赵钊 董道瑞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11年第4期42-45,共4页
在对塔里木河下游大西海子水库周边芦苇生物量实地调查基础上,使用同期TM数据建立了芦苇生物量遥感估算模型。结果表明:TM1~5、TM7的灰度值和垂直植被指数(PVI)、亮度植被指数(BVI)及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与芦苇生物量实测值显著相... 在对塔里木河下游大西海子水库周边芦苇生物量实地调查基础上,使用同期TM数据建立了芦苇生物量遥感估算模型。结果表明:TM1~5、TM7的灰度值和垂直植被指数(PVI)、亮度植被指数(BVI)及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与芦苇生物量实测值显著相关;生物量遥感估算模型中非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精度高于线性回归模型。NDVI在一元线性、非线性回归模型中的拟合精度最高,TM4的拟合精度最低;多元逐步回归比一元线性、一元非线性回归拟合度精度高。若仅考虑简单、可靠、便于生产部门使用,基于PVI、NDVI的一元线性模型和基于TM1的一元非线性模型是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估算模型 塔里木河 遥感 芦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牙肋钢岔管与贴边钢岔管联合受力有限元优化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吴俊杰 李国英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0-112,共3页
在"Y"型钢岔管旁接一个超压泄压贴边钢岔管进行有限元优化分析时,需采用单管受力计算或联合受力计算,才能确保所选管壁厚度满足现行规范要求。通过三维有限元计算对比联合受力分析与单体受力分析结果,以及超压泄压贴边钢岔管... 在"Y"型钢岔管旁接一个超压泄压贴边钢岔管进行有限元优化分析时,需采用单管受力计算或联合受力计算,才能确保所选管壁厚度满足现行规范要求。通过三维有限元计算对比联合受力分析与单体受力分析结果,以及超压泄压贴边钢岔管开孔位置对管壁整体应力的影响,找出最不利的受力计算方案及最合适的开孔位置。结果表明,联合计算贴边钢岔管应力大于单独计算时的应力,且开孔设置在第二管节最合理;类似开孔距离及管与管之间距离在2~3倍管节时有必要进行联合受力及开孔位置优选计算。这为钢岔管优化设计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牙肋钢岔管 贴边钢岔管 联合受力 单体受力 开孔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沙量对分离鳃的水沙分离影响试验 被引量:9
10
作者 陶洪飞 邱秀云 +2 位作者 何照青 李卫鹏 许琳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3-95,共3页
为研究含沙量对分离鳃水沙分离效果的影响,通过对分离鳃与普通管进行9组不同含沙量的静水沉降试验,运用粘性颗粒的沉降特性分析了含沙量与沉速的关系。结果表明,含沙量对泥沙沉速影响很大,含沙量越大,泥沙下沉相同距离时所需的沉降时间... 为研究含沙量对分离鳃水沙分离效果的影响,通过对分离鳃与普通管进行9组不同含沙量的静水沉降试验,运用粘性颗粒的沉降特性分析了含沙量与沉速的关系。结果表明,含沙量对泥沙沉速影响很大,含沙量越大,泥沙下沉相同距离时所需的沉降时间越长,泥沙的沉速越小;在同一含沙量下分离鳃的沉速始终大于普通管沉速,当含沙量为10~80kg/m3时,分离鳃沉速更大,水沙分离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鳃 含沙量 沉速 沉降距离 沉降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鳃最优鳃片间距的静水沉降试验 被引量:5
11
作者 陶洪飞 邱秀云 +2 位作者 李卫鹏 何照青 许琳琳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53,共5页
为了研究分离鳃的鳃片间距对水沙分离效果的影响,在分离鳃和普通管中进行了4组不同含沙量、7种不同鳃片间距的静水沉降试验,运用浅层沉淀理论对不同鳃片间距的分离鳃水沙分离性能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分离鳃的水沙分离效果好于普... 为了研究分离鳃的鳃片间距对水沙分离效果的影响,在分离鳃和普通管中进行了4组不同含沙量、7种不同鳃片间距的静水沉降试验,运用浅层沉淀理论对不同鳃片间距的分离鳃水沙分离性能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分离鳃的水沙分离效果好于普通管的,不同鳃片间距的分离鳃泥沙平均沉降速度为普通管的1.40~3.25倍;分离鳃的鳃片间距越小,分离鳃的泥沙沉降速度就越大,反之亦然;5~15cm的鳃片间距对清水层厚度和泥沙沉降速度影响最大,同时考虑制作分离鳃的经济性和工艺难易程度,鳃片间距宜为1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鳃 鳃片间距 清水层厚度 泥沙沉速 沉淀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尔科夫模型塔里木河下游输水区景观预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牛婷 邓铭江 李霞 《遥感信息》 CSCD 2011年第6期51-56,共6页
以塔里木河下游植被分布区域2000年、2002年ETM、2004年、2006年ASTER影像和景观格局分析结果为基础数据,使用马尔科夫过程模型对未来景观格局变化进行预测,并对结果进行验证,其地类模拟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偏差都在0.5%之内。结果表明:200... 以塔里木河下游植被分布区域2000年、2002年ETM、2004年、2006年ASTER影像和景观格局分析结果为基础数据,使用马尔科夫过程模型对未来景观格局变化进行预测,并对结果进行验证,其地类模拟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偏差都在0.5%之内。结果表明:2006年~2030年研究区天然植被逐年增加;沙地减少明显;河流基本维持自己的动态平衡,植被增加和沙地减少的幅度均逐渐趋于平缓,达到阈值。这预示着未来时期生态输水仍然对地类覆被变化起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科夫模型 景观预测 塔里木河 ASTER/ETM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向异重流式分离鳃在静水中的集成试验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翔 邱秀云 +2 位作者 李琳 赵涛 罗菲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9-93,共5页
通过垂向异重流式分离鳃在静水中的集成试验,分析了分离鳃数量、泥沙质量浓度与泥沙沉速的关系.试验表明:在相同质量浓度下,分离鳃集成数量越多,泥沙沉速越快;浑水的含沙质量浓度对泥沙的沉速也有影响,即泥沙质量浓度越大,泥沙沉速越慢... 通过垂向异重流式分离鳃在静水中的集成试验,分析了分离鳃数量、泥沙质量浓度与泥沙沉速的关系.试验表明:在相同质量浓度下,分离鳃集成数量越多,泥沙沉速越快;浑水的含沙质量浓度对泥沙的沉速也有影响,即泥沙质量浓度越大,泥沙沉速越慢.分离鳃集成用于水沙分离可以大大缩短泥沙沉降时间,并且具有节能环保,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鳃 集成试验 静止沉降 沉降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塘沟水库右坝肩工程地质问题初步探讨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买合木提.巴拉提 虎胆.吐马尔白 +1 位作者 吴彬 王安民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61-1465,共5页
【目的】通过现场试验、测试,对二塘沟水库右坝肩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准确评价分析,为设计提供合理的地质参数和建议。【方法】以二塘沟水库右岸坝肩区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现场岩石鉴定试验,钻孔压水试验,平洞岩石构造观测试验,室内岩... 【目的】通过现场试验、测试,对二塘沟水库右坝肩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准确评价分析,为设计提供合理的地质参数和建议。【方法】以二塘沟水库右岸坝肩区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现场岩石鉴定试验,钻孔压水试验,平洞岩石构造观测试验,室内岩石化学成分分析试验等。【结果】二塘沟水库右岸地形较为陡峭,岩性主要为层状凝灰岩夹凝灰质砂岩和砂岩。水库右坝肩整体构造发育:岩体完整性较差,靠近断层附近透水性和深度较大。据钻孔和平洞揭露,岩体强风化层厚2~3m,岩体较破碎。据钻孔水质分析得知,右岸地下水硫酸根离子含量514.37mg/L,具有结晶类硫酸盐型腐蚀性。【结论】二塘沟水库右坝肩岩体存在较深和较长的中等透水带、裂隙密集带和断层破碎带岩石碎屑水溶盐含量较高,岩体和地下水中硫酸盐对混凝土存在腐蚀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坝渗漏 中等透水带 岩石碎屑 水溶盐 溶蚀 硫酸盐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