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树木年轮重建阿勒泰地区1572-2014年初夏平均温度 被引量:4
1
作者 牛军强 袁玉江 +4 位作者 张同文 陈峰 张瑞波 尚华明 姜盛夏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35,共9页
利用阿勒泰地区3个高海拔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 sibirica)采样点的树轮样本,建立树轮宽度区域标准化年表(DKH)。通过相关普查发现,DKH年表与阿勒泰地区7个气象站当年6月平均温度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705(P<0.00001),表明6月平均温... 利用阿勒泰地区3个高海拔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 sibirica)采样点的树轮样本,建立树轮宽度区域标准化年表(DKH)。通过相关普查发现,DKH年表与阿勒泰地区7个气象站当年6月平均温度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705(P<0.00001),表明6月平均温度是影响树木年轮径向生长的主要气候限制因子。用DKH年表可较好地重建该地区1572-2014年共443 a的初夏平均温度,解释方差达49.6%,经验证表明温度重建序列是可信的。温度变化特征分析表明:重建初夏温度经历了10个偏暖和9个偏冷阶段,其中1605-1622年和1682-1723年分别是最暖和最冷的阶段,1875-1913年和1753-1804年分别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偏暖和偏冷阶段。存在2.37~2.39 a、2.19 a的显著周期(P<0.05)和73.50 a、14.00 a、7.30 a、2.29 a、2.21 a的较显著周期(P<0.10)。在1684年、1719年前后均出现了由冷转暖的突变。空间相关分析表明文章重建的温度序列对阿勒泰地区温度具有较好的空间代表性。本研究重建的初夏温度序列与阿勒泰西部5-9月平均温度和阿尔泰山南坡温度序列相比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勒泰地区 西伯利亚落叶松 区域标准化年表 平均温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赛里木湖流域过去373年降水变化的树轮记录 被引量:11
2
作者 秦莉 袁玉江 +5 位作者 喻树龙 范子昂 尚华明 陈峰 张同文 张瑞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84-1092,共9页
利用采自天山西部赛里木湖流域的树木年轮标准化宽度年表,重建了赛里木湖流域过去373年上年8月到当年7月的降水变化,重建序列的解释方差达到39.8%,多方验证表明,重建结果是稳定可靠的。分析历史降水变化特征表明,赛里木湖流域过去373年... 利用采自天山西部赛里木湖流域的树木年轮标准化宽度年表,重建了赛里木湖流域过去373年上年8月到当年7月的降水变化,重建序列的解释方差达到39.8%,多方验证表明,重建结果是稳定可靠的。分析历史降水变化特征表明,赛里木湖流域过去373年的降水经历了6干7湿的阶段变化,其中,持续最长的干旱阶段为1762—1791年,而最为干旱的阶段为1841—1865年;持续最长的湿润阶段为1794—1840年,而最为湿润的阶段为1734—1761年间;赛里木流域历史降水存在3个极端湿润年(1749,1876和1924年)和4个极端干旱年(1714,1775,1847和1917年),1910年代为最干旱的十年;降水变化存在11—12a、3.0a、2.5a、2.1a和2.0a的变化准周期;赛里木湖流域过去373年的降水的阶段变化、周期变化和极端降水年份均与天山北坡中西部和中亚天山山区降水变化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本研究的降水重建序列能较好的代表天山北坡中西部和中亚大部分区域历史降水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里木湖 树木年轮 降水 气候变化 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鲁番市不同年限人工梭梭林防风固沙效益及其与生物量的关系
3
作者 王璞 孙桂丽 +2 位作者 各文婷 孙红月 周志欣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18,共10页
[目的]评估不同种植年限的人工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林对风沙流的防风固沙效益,探索快速评价防风固沙效益的方法,界定生物量—防风固沙效益的下限,为荒漠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疆吐鲁番市的荒漠化区域不同种植... [目的]评估不同种植年限的人工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林对风沙流的防风固沙效益,探索快速评价防风固沙效益的方法,界定生物量—防风固沙效益的下限,为荒漠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疆吐鲁番市的荒漠化区域不同种植年限的人工梭梭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野外观测和室内分析对其各项防风固沙效益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对比防风固沙效益指标与生物量变化的关系。[结果]①人工梭梭林随着营造年限的增长,其防风效能、地表粗糙度、地表蚀积量与阻沙效能均随种植年限增加显著提升(p<0.05)。②人工梭梭林随着营造年限的增长,区域内的风速廓线规律发生改变,原生荒漠风速廓线呈现“L”形变化特征,2年生、4年生的人工梭梭林风速廓线呈现出“I”形变化特征,6年生、8年生、10年生的人工梭梭林风速廓线呈现出反“J”形变化特征。③人工梭梭林输沙通量随着营造年限的增加而呈现递减趋势,并随着高度的增长也呈现递减趋势。④基于5种不同年限梭梭林,本研究构建了生物量—防风固沙效益指标模型,其中,立木生物量指数与防风效益、地表蚀积量、地表粗糙度、输沙通量、阻沙效能的关系,最佳函数模型分别为幂函数模型、幂函数模型、二次方程函数、指数函数模型、Logistic函数模型,R2分别为0.651,0.962,0.790,0.804,0.925。⑤若要起到良好的防风固沙效益,人工梭梭林立木生物量指数下限需达到4.94 kg/m^(2)。[结论]人工梭梭林种植4 a以上时,防风固沙效益可达到稳定状态,可采用相应模型估算评估指标。当人工梭梭林立木生物量指数≥4.94 kg/m^(2)时,可稳定发挥防风固沙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种植年限 人工梭梭林 生物量 防风固沙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去趋势方法的新疆东天山高低海拔雪岭云杉树轮宽度年表对气候的响应 被引量:12
4
作者 彭正兵 李新建 +4 位作者 张瑞波 秦莉 张合理 陈友平 刘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95-1604,共10页
利用新疆东天山高低海拔雪岭云杉(Picea schrenkiana Fisch.et Mey.)年轮样本,采用样条函数法、负指数函数法和区域曲线法3种去趋势方法研制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通过分析不同去趋势方法的新疆东天山高低海拔云杉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特征... 利用新疆东天山高低海拔雪岭云杉(Picea schrenkiana Fisch.et Mey.)年轮样本,采用样条函数法、负指数函数法和区域曲线法3种去趋势方法研制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通过分析不同去趋势方法的新疆东天山高低海拔云杉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特征、年表与气候响应的关系和年表间在不同频域互相关,及其与其它资料对比发现:(1)3种去趋势法对东天山年表质量影响较小,低海拔树轮年表含有更多可靠的气候变化信息。(2)高海拔的雪岭云杉树木径向生长与6—9月平均气温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标准化树轮年表与7月平均气温相关系数达0.553(P<0.01,n=58),夏季温度可能是东天山高海拔雪岭云杉径向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低海拔雪岭云杉树木径向生长与春季降水显著正相关,同时与春季平均气温显著负相关,春季高温和缺水共同作用的春旱可能是影响低海拔雪岭云杉径向生长的主导因子,且负指数函数年表对气候响应更敏感。(3)区域曲线法能够保留树轮标准化年表中更多低频信息,但优势不明显。高低海拔标准化年表在低频域相关系数较大,并和历史干旱事件有很好的对应。在东天山高低海拔雪岭云杉的去趋势方法研究中,负指数函数法比样条函数法和区域曲线法更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岭云杉(Picea schrenkiana Fisch.et Mey.) 东天山 树木年轮 气候响应 去趋势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山区雪岭云杉(Picea schrenkiana)不同树干高度树木径向生长特征及其对气候响应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可祥 张同文 +4 位作者 张瑞波 喻树龙 黄力平 姜盛夏 胡东宇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10-1021,共12页
采集新疆伊犁地区雪岭云杉(Picea schrenkiana)1.3 m、5 m、10 m、15 m、20 m和25 m树干高度树轮样本并研制其树轮宽度年表。通过相关分析得出不同树干高度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要素的响应关系及其稳定性,并计算出不同气象因子的相对贡献... 采集新疆伊犁地区雪岭云杉(Picea schrenkiana)1.3 m、5 m、10 m、15 m、20 m和25 m树干高度树轮样本并研制其树轮宽度年表。通过相关分析得出不同树干高度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要素的响应关系及其稳定性,并计算出不同气象因子的相对贡献率和绝对贡献率。结果表明:(1)不同树干高度具有相似的径向生长变化特征,且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各树干高度树轮宽度与当年9月降水量的显著负相关,与上年11月平均气温的显著正相关,并且5 m至25 m树干高度处还受当年7月降水量的影响。(2)通过贡献率量化各树干高度气象因子影响情况,1.3 m和5 m树干高度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平均气温,而10 m、15 m、20 m和25 m树干高度的主要影响因子则是降水量。(3)滑动相关分析得到各树干高度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稳定性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各树干高度处与上年12月平均气温相关性减弱,与当年6月平均气温相关性先增强后减弱,与上年9月平均气温负相关性增强;1.3 m至15 m树干高度与当年9月降水量负相关性增强,10 m至25 m树干高度与当年1月降水量相关性减弱。通过分析不同树干高度树木径向生长与气候要素的关系,有助于了解各树干高度树木径向生长与气候响应的差异,为开展更精确的气候重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岭云杉 树木年轮 树干高度 径向生长 气候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博州地区高温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胡启瑞 吉春容 +3 位作者 李福生 王雪姣 李新建 郭燕云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13-120,共8页
为探究博州地区高温日数时空变化特征,利用1961—2021年新疆博州地区4个气象站点逐日最高气温资料,通过线性回归分析、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对博州地区近60 a高温天气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博州地区阿拉山口、温泉年最... 为探究博州地区高温日数时空变化特征,利用1961—2021年新疆博州地区4个气象站点逐日最高气温资料,通过线性回归分析、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对博州地区近60 a高温天气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博州地区阿拉山口、温泉年最高气温呈降低趋势,博乐、精河的呈升高趋势。阿拉山口≥35℃高温日数呈减少趋势,精河、博乐的呈增加趋势;博乐和温泉近60 a没有发生≥40℃高温天气。博州地区高温日数主要发生在6—8月,7月最多,6月最少。博州地区高温初日主要发生在6—7月,最早(4月28日)出现在精河,最晚(8月12日)出现在温泉,博乐、精河高温初日呈提前趋势,阿拉山口的呈推迟趋势。高温终日主要发生在8月中下旬,阿拉山口、博乐、精河高温终日呈推迟趋势。最高气温与高温日数呈正相关关系,最高气温每升高1℃,阿拉山口、精河≥35℃高温日数约增加4 d。综上,博州地区高温日数的增加不仅与最高气温的升高有关,还与高温初日的提前及高温终日的推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高气温 高温日数 时空变化 枸杞 博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轮灰度与树轮密度的对比分析及其对气候要素的响应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同文 袁玉江 +5 位作者 喻树龙 魏文寿 尚华明 张瑞波 陈峰 范子昂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6743-6752,共10页
通过对比新疆巩乃斯地区艾肯达坂采样点雪岭云杉5种树轮灰度年表与其对应4种密度年表的特征参数、年表曲线及其在全频域、高频域及低频域上的相关系数,发现早材平均灰度和晚材平均灰度的变化能够较好的反映早材平均密度和晚材平均密度... 通过对比新疆巩乃斯地区艾肯达坂采样点雪岭云杉5种树轮灰度年表与其对应4种密度年表的特征参数、年表曲线及其在全频域、高频域及低频域上的相关系数,发现早材平均灰度和晚材平均灰度的变化能够较好的反映早材平均密度和晚材平均密度的变化,而年轮最大灰度和年轮最小灰度的变化对年轮最小密度和年轮最大密度的变化则反映较差。与这一地区气象资料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当年5月至8月平均最高气温与年轮平均灰度年表的相关性最好且具有明确的树木生理学意义,最高单相关系数为-0.542(P<0.0001,n=51)。证明了树轮灰度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潜力,同时也为将来在这一地区开展利用树轮灰度重建历史时期气候变化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乃斯 雪岭云杉 树轮灰度 树轮密度 气候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泰山南坡树轮宽度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被引量:38
8
作者 尚华明 魏文寿 +4 位作者 袁玉江 喻树龙 张同文 瓦合提.艾则买提 李新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246-2253,共8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中高纬度地区出现了树轮宽度对气候的响应分异现象,在阿尔泰山南坡的森林上限,西伯利亚落叶松树轮宽度对生长季温度敏感,该区域树轮宽度对气候要素是否存在响应分异现象还不确定。建立了哈萨克斯坦境内阿尔泰山...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中高纬度地区出现了树轮宽度对气候的响应分异现象,在阿尔泰山南坡的森林上限,西伯利亚落叶松树轮宽度对生长季温度敏感,该区域树轮宽度对气候要素是否存在响应分异现象还不确定。建立了哈萨克斯坦境内阿尔泰山南坡的西伯利亚落叶松树轮宽度年表,利用树轮资料和卡通卡拉盖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该站1932年以来的温度和降水变化趋势,并利用相关函数分析了树轮宽度对气候要素的响应特征以及对温度响应关系的变化。结果表明:1932年以来该站温度上升趋势明显,特别是冬季的升温最为显著,降水呈微弱的下降趋势;研究区树轮宽度与6月的温度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60以上,该相关生理学意义明显;滑动序列相关分析表明,树轮宽度对6月温度的响应较为一致,没有出现明显的响应分异现象。还发现了1992年是一个响应异常的年份,是否与1991年的P inatubo火山爆发有关还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斯坦 阿尔泰山 西伯利亚落叶松 树木年轮 响应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都河流域天山桦树轮宽度年表的建立及其气候响应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同文 袁玉江 +5 位作者 魏文寿 张瑞波 喻树龙 陈峰 尚华明 秦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034-3042,共9页
利用开都河流域中段采集的天山桦树芯样本,建立了这一采样点的树轮宽度年表。该年表的特征参数与其他地区已有的桦木树轮宽度年表相近,且能较好地反映研究区内天山桦树轮宽度变化的基本特征。该年表与研究区内雪岭云杉树轮宽度年表间的... 利用开都河流域中段采集的天山桦树芯样本,建立了这一采样点的树轮宽度年表。该年表的特征参数与其他地区已有的桦木树轮宽度年表相近,且能较好地反映研究区内天山桦树轮宽度变化的基本特征。该年表与研究区内雪岭云杉树轮宽度年表间的相关分析表明,两者在全频域、高频域及低频域上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树木生长气候响应分析结果显示,天山桦树轮宽度与降水量的相关则不显著;而与上年12月呈显著正相关(r=0.346,P〈0.01,n=59),与当年6月的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r=-0.312,P〈0.01,n=60)。该年表存在2.1、4.0a和-50a变化准周期,并且其与3月多元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指数存在相似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都河 天山桦 树轮宽度 气候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树轮宽度资料重建天山中段南坡巴仑台地区过去645年来的降水变化 被引量:27
10
作者 张同文 王丽丽 +6 位作者 袁玉江 魏文寿 喻树龙 张瑞波 陈峰 尚华明 范子昂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1-256,共6页
在分析树木生长对气候要素响应的基础上,利用采自天山中段南坡夫斯坦沟的雪岭云杉树轮宽度年表,重建了巴仑台地区1360~2004 A.D.当年7月至次年6月的降水量序列,方差解释量达53%(调整自由度后为52%)。交叉检验结果表明重建方程稳定可信... 在分析树木生长对气候要素响应的基础上,利用采自天山中段南坡夫斯坦沟的雪岭云杉树轮宽度年表,重建了巴仑台地区1360~2004 A.D.当年7月至次年6月的降水量序列,方差解释量达53%(调整自由度后为52%)。交叉检验结果表明重建方程稳定可信。过去645 a以来,巴仑台地区的降水量变化存在12个偏少阶段和12个偏多阶段。巴仑台地区降水量重建序列存在10.7~11、6.7和2.1 a的显著准周期及16.5~17.2和2.4~6.6 a的较显著准周期,并且在1496 A.D.前后发生了降水量由少向多的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仑台 雪岭云杉 树木年轮 降水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米尔高原东部径流量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3
11
作者 尚华明 范煜婷 +4 位作者 张瑞波 喻树龙 张同文 魏文寿 刘卫平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2-360,共9页
水资源是制约中国西北干旱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的关键因素。以发源于帕米尔高原东部的喀什噶尔河和叶尔羌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该区6个气象站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观测资料,以及5条代表性河流的出山口水文站1950年代晚期以来的... 水资源是制约中国西北干旱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的关键因素。以发源于帕米尔高原东部的喀什噶尔河和叶尔羌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该区6个气象站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观测资料,以及5条代表性河流的出山口水文站1950年代晚期以来的月径流量观测数据,分析了该区域气候和水文年际变化特征,以及气候变化背景下径流量的响应特征。结果发现:(1)研究区降水、气温都呈显著上升趋势,除盖孜河外,所有河流径流量均呈显著上升趋势。河流径流量的年内分布和年际变化特征反映了各河流径流主要补给来源的差异。(2)帕米尔高原东部河流出山口径流量受到气温和降水的共同影响,其中以冰川补给为主的叶尔羌河、库山河和盖孜河年径流量与当年夏季(6—8月)气温显著正相关(P<0.001);以降水和积雪补给为主的提孜那甫河和克孜河年径流量与上年7月至当年6月降水量显著正相关(P<0.001)。(3)随着气温升高和降水量增加,流域的蒸发加剧,帕米尔高原东部河流径流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年径流量与夏季气温的正相关关系减弱,与上年7月至当年6月降水量正相关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米尔高原 叶尔羌河 喀什噶尔河 径流量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马尔康7月平均气温的重建及其气候周期信号检测 被引量:14
12
作者 喻树龙 袁玉江 +3 位作者 魏文寿 张同文 尚华明 陈峰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3-200,共8页
利用阿依拉山采样点的树木年轮标准化年表与川西高原的马尔康和红原前一年10月至当年9月的气候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马尔康7月平均气温与阿依拉山采样点的树木年轮生长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0.644。利用树轮年表重建了1597-2... 利用阿依拉山采样点的树木年轮标准化年表与川西高原的马尔康和红原前一年10月至当年9月的气候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马尔康7月平均气温与阿依拉山采样点的树木年轮生长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0.644。利用树轮年表重建了1597-2005年马尔康7月平均气温序列,方差解释量为41.5%,经过检验,转换方程稳定可靠。检测409年重建气温序列的周期信号,发现重建序列存在3~4年、5~9年、21~28年和56~76年的周期振荡,其中较短的年际周期的强振荡期均出现在21世纪,中周期的强振荡期主要出现在最后一次小冰期,而长周期则在工业革命之前能量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马尔康 树木年轮 气候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轮记录的吉尔吉斯斯坦东部过去百年干湿变化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瑞波 袁玉江 +5 位作者 魏文寿 何清 尚华明 张同文 ERMENBAEV Bakytbek 赵勇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91-699,共9页
利用吉尔吉斯斯坦东部chon-kyzyl-suu附近的两个树轮宽度年表,与CRU气温、降水资料和PDSI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和响应分析,重建该地区过去百年的降水和PDSI,分析近百年吉尔吉斯斯坦东部干湿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该地区树轮宽度对降水和PDS... 利用吉尔吉斯斯坦东部chon-kyzyl-suu附近的两个树轮宽度年表,与CRU气温、降水资料和PDSI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和响应分析,重建该地区过去百年的降水和PDSI,分析近百年吉尔吉斯斯坦东部干湿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该地区树轮宽度对降水和PDSI响应较好,利用树轮宽度年表可以较好地重建该地区过去百年上年7月到当年6月的降水和PDSI序列;(2)近百年该地区干湿变化具有明显的6 a、13 a和21 a左右的变化准周期;在1913年前后、1943年前后和1972年前后发生了由多到少的气候突变,在1950年前后发生了由少到多的气候突变;(3)吉尔吉斯斯坦东部过去百年干湿变化与中国境内天山山区降水变化一致:1890s偏干,1900s是最为湿润的10a,191Os是最为干旱的10 a,1917年是近百年来最干旱的1 a,1920s-1930s偏湿,1940s偏干,1950s-1960s偏湿,1970s偏干,1980s-2000s偏湿,尤其是1980年以后到现在,天山山区经历了近百年最为漫长的增湿期;重建的近百年吉尔吉斯斯坦东部干湿变化能较好的代表西天山大部分区域尤其是西天山北坡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干湿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尔吉斯斯坦 树木年轮 降水 PDSI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河山区流域树轮宽度年表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被引量:12
14
作者 袁晴雪 叶芝祥 +2 位作者 王丽丽 尚华明 喻树龙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4-403,共10页
通过对比乌鲁木齐河山区流域8个天山云杉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的多个特征参数及分析树轮年表对气候的响应,主要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在8个树轮宽度年表中,东白杨沟下年表包含的气候信息最多,其次是英雄桥沟年表,再次是跃进桥东年表;(... 通过对比乌鲁木齐河山区流域8个天山云杉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的多个特征参数及分析树轮年表对气候的响应,主要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在8个树轮宽度年表中,东白杨沟下年表包含的气候信息最多,其次是英雄桥沟年表,再次是跃进桥东年表;(2)乌鲁木齐河山区流域气候对树木年轮生长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持续性,持续年数大多为3~8 a,最短为2 a;(3)在乌鲁木齐河山区流域低海拔处气候对树木年轮宽度生长的限制作用强于高海拔地区,森林下部林缘年表中含有的气候信息多于森林上树线附近的年表;(4)通过相关函数和相关普查发现,乌鲁木齐河山区流域影响森林上树线树轮宽度年表树轮生长的主要气候限制因子是2~3月的平均温度,而影响森林下部林缘树轮宽度年表树轮生长的主要气候限制因子为5~6月的干旱强度;(5)区域森林上树线树轮宽度年表的年轮指数343 a经历了9个轮宽指数偏高时段和8个偏低时段,反映了2~3月的温度的长期变化。区域森林下部林缘树轮宽度年表的年轮指数365 a来有11个轮宽指数偏高时段和11个偏低时段,揭示了5~6月PDSI的长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河山区流域 天山云杉 树轮宽度年表 统计特征 气候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都河中游地区雪岭云杉林上下限树轮宽度对比及其气候响应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同文 袁玉江 +4 位作者 魏文寿 何清 张瑞波 喻树龙 陈峰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0-690,共11页
利用开都河流域中段采集的雪岭云杉树芯样本,采用研究区域森林上下限2个采样点的树轮宽度年表,分析该地区两个树轮宽度年表的基本特征,建立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模型,探讨树轮宽度生长与北大西洋涛动的关系。结果表明:(1)森林上限树木生长... 利用开都河流域中段采集的雪岭云杉树芯样本,采用研究区域森林上下限2个采样点的树轮宽度年表,分析该地区两个树轮宽度年表的基本特征,建立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模型,探讨树轮宽度生长与北大西洋涛动的关系。结果表明:(1)森林上限树木生长的一致性要强于森林下限,并且上限树轮宽度年表可能含有更多的气候信息;(2)森林上、下限树轮宽度年表在全频域、高频域及低频域上均存在显著正相关;(3)森林上、下限树轮宽度年表的气候响应结果基本一致,均表现出对上年9月至当年3月的逐月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且均与上年12月的平均气温相关最高。树轮宽度年表与气象因子关系的模拟结果也证明了上年9、12月份和当年2、3、4月份的月平均气温与研究区树轮宽度生长间的密切关系;(4)研究区域树轮宽度生长与冬季北大西洋涛动指数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都河 雪岭云杉 树轮宽度 气候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泰山中东部西伯利亚落叶松生长量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黄力平 高亚琪 +3 位作者 李云 张同文 胡东宇 王蕾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69-1178,共10页
利用阿尔泰山中东部两个样点(AYS、SYK)的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 sibirica)树轮资料,采用新疆西伯利亚落叶松一元材积式获得1969-2011年材积生长量序列。利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生长量数据和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气温要素与生... 利用阿尔泰山中东部两个样点(AYS、SYK)的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 sibirica)树轮资料,采用新疆西伯利亚落叶松一元材积式获得1969-2011年材积生长量序列。利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生长量数据和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气温要素与生长量的关系及树木生长对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50 a来,西伯利亚落叶松材积生长量表现出显著增加趋势,且与生长季气温有较好的相关性;与当年6月降水量呈负相关趋势,8月降水量呈正相关趋势;生长季平均气温在19~20.9℃时,西伯利亚落叶松生长量最大;SYK样点西伯利亚落叶松生长对气温变化的敏感性高,气温每升高1℃生长量增加0.936 mm^3·棵^(-1);AYS样点西伯利亚落叶松生长对气温变化的敏感性较低,气温每升高1℃生长量增加0.661 mm^3·棵^(-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泰山 西伯利亚落叶松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坡精河1615—2007年径流量变化的树轮记录 被引量:10
17
作者 尚华明 尹仔锋 +3 位作者 陈志军 魏文寿 袁玉江 陈荣毅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79-788,共10页
中国天山北坡西部精河流域山区的树木年轮记录了气候与水文变化过程,利用树轮宽度重建流域径流量长期变化历史对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流域水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精河流域山区2个采样点的天山云杉树轮宽度年表,分... 中国天山北坡西部精河流域山区的树木年轮记录了气候与水文变化过程,利用树轮宽度重建流域径流量长期变化历史对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流域水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精河流域山区2个采样点的天山云杉树轮宽度年表,分析其对流域气象和水文要素的响应特征,建立了树轮宽度标准年表与精河水文站上年9月到当年8月径流量的线性转换方程(R^2=37.5%,P〈0.001),重建了公元1615--2007年的径流量变化历史。丰枯年份和持续丰枯期分析表明:精河出山口径流量重建序列包含7个丰水年和11个枯水年,且发生了13次持续丰水期和10次持续枯水期。多窗谱分析发现径流量序列在99%的置信水平上存在56.8年、6.9年、3.8年、3.4年、2.0~2.1年周期,其中6.9年对应厄尔尼诺一南方涛动(ENSO)事件的周期,同时还发现了重建序列与南方涛动指数的显著负相关(r=-0.329,n=56),表明研究区径流量受大尺度海气耦合模式的影响。精河径流量序列与天山北坡玛纳斯河和乌鲁木齐河的丰枯阶段以及天山山区、伊犁地区降水变化的干湿阶段较好的对应,表明天山北坡水文和气候变化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驱动因子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年轮 天山云杉 径流量 精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数据季相特征的山地草甸植被分类识别 被引量:13
18
作者 郑奕 王瑶 刘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39-1947,共9页
新疆天山北坡山地草甸是天山山区草地生产力最高的草地类型,草地退化情况较为严重。对草地植被进行分类与识别,监测草地生态系统本底状况,可以快速、准确、有效的评价草地退化动态与程度,是进行生态重建的关键。为了探索适合草地植被的... 新疆天山北坡山地草甸是天山山区草地生产力最高的草地类型,草地退化情况较为严重。对草地植被进行分类与识别,监测草地生态系统本底状况,可以快速、准确、有效的评价草地退化动态与程度,是进行生态重建的关键。为了探索适合草地植被的分类方法,选择天山北坡中段山地草甸植被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光谱成像光谱仪(SOC710VP)获取了典型植被多季相(4个关键生育期)的原始反射光谱数据,通过多项式卷积平滑(S-G)及最小噪声分离(MNF)变换对光谱数据进行平滑去噪及降维处理,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SVM)、BP人工神经网络(BP-ANN)及波谱角填图(SAM)三种方法建立分类模型,并对分类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使用S-G滤波及MNF变换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的对草地植被高光谱数据进行降维除噪,获得较平滑的光谱曲线,减少了数据的冗余程度并缩短了分类时间。不同季相山地草甸植被的“绿峰”、“红谷”及“红边”等参数差异较大,在植被生长旺盛期(4月-5月)的光谱曲线特征比黄枯期的光谱曲线特征更容易区分,这个时期分类精度较高。SVM分类模型在返青期(4月)和分蘖(枝)期(5月)总体分类精度均超过了90%,Kappa系数也超过了0.9;利用SVM方法进行分类时,在植物生长旺盛期(4月-5月)Polynomial核函数分类精度较高,植物成熟期(6月-9月)径向基核(RBF)函数分类精度较高。BP-ANN在分蘖(枝)期分类精度较高,总体分类精度为91.07%,Kappa系数为0.89,其他时期分类效果一般,虽然在MNF变换降维后能极大的缩短数据处理时间,但分类时间还是较SVM时间要长。SAM分类速度最快,但在各生育期的分类精度都较低,最高值为分蘖(枝)期的总体分类精度77.80%,Kappa系数为0.73。因此,利用Polynomial核函数的SVM分类模型适合对山地草甸植被进行分类识别,分类结果类别完整,准确度高,误分、错分现象相对较少,相比BP-ANN及SAM等高光谱数据分类方法具有较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数据 多季相 山地草甸 分类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与北缘城市近地面臭氧质量浓度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新春 钟玉婷 +2 位作者 何清 陆辉 霍文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48-1155,共8页
高浓度臭氧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还会影响植物生长;臭氧也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本文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地区2010年6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和北缘城市库尔勒2010年7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地表臭氧质量浓度连... 高浓度臭氧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还会影响植物生长;臭氧也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本文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地区2010年6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和北缘城市库尔勒2010年7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地表臭氧质量浓度连续观测数据,结合PM10和气象资料,对地表臭氧质量浓度的日、周、月、季节与不同天气条件下日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影响臭氧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臭氧质量浓度日变化具有明显的单峰型日变化规律,夜间变化平缓,白天变化剧烈。09:00前后达到最低值,18:00前后达到最高值,出现时间稍迟于沿海城市。(2)臭氧质量浓度变化具有周末效应现象。最高值出现在星期日,最低值出现在星期三;星期一至星期三浓度逐渐降低,星期四又逐渐上升。(3)塔中最高月平均浓度出现在2010年6月,质量浓度为89.6μg·m-3,最低质量浓度出现在2012年12月,为22.1μg·m-3;库尔勒最高月平均质量浓度出现在2010年8月,为82.1μg·m-3,最低为2012年12月的12.5μg·m-3。月平均质量浓度以6月份为中心对称分布,两边月份逐渐降低。(4)春、夏季臭氧质量浓度较高,秋季和冬季明显低于春季和夏季,与沿海大中型城市变化特征基本一致。(5)4种天气中,日变化最剧烈的是晴天,其次为小雨天气,阴天较平缓。沙尘天气出现前,臭氧质量浓度变化较小,沙尘天气开始后质量浓度下降,且下降速度较快。(6)辐射变化具有单峰型日变化规律,臭氧质量浓度变化明显晚于辐射变化,太阳辐射的强弱直接影响光化学反应速度,从而导致臭氧质量浓度的变化;臭氧质量浓度日变化与PM10质量浓度日变化具有相反变化趋势,但在时间变化上有一定的滞后性,臭氧质量浓度变化明显早于PM10的变化。(7)晴天少云的天气情况下臭氧质量浓度明显要高于阴雨(雪)天,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风向、日照时数共同影响近地面臭氧质量浓度的变化,臭氧污染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臭氧 气象因子 对比分析 塔克拉玛干沙漠 库尔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树轮水文研究的提孜那甫河径流量长期变化 被引量:8
20
作者 尚华明 程磊 +5 位作者 朱克标 王波 温齐古丽.阿吉 范煜婷 张瑞波 范子昂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9-56,共8页
西昆仑山北坡山区分布的雪岭云杉是开展树轮水文研究的良好载体,为重建历史水文变化提供了重要的代用资料。分析了西昆仑山北坡雪岭云杉树轮宽度年表对提孜那甫河径流量的响应特征,发现树轮宽度年表与提孜那甫河年径流量(上年8月至当年7... 西昆仑山北坡山区分布的雪岭云杉是开展树轮水文研究的良好载体,为重建历史水文变化提供了重要的代用资料。分析了西昆仑山北坡雪岭云杉树轮宽度年表对提孜那甫河径流量的响应特征,发现树轮宽度年表与提孜那甫河年径流量(上年8月至当年7月)的显著正相关关系,建立了二者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重建了提孜那甫河1665~2013年径流量序列。重建径流量序列中存在7个枯水期和8个丰水期。重建径流量序列平均值为27.87 m3/s,与实测期平均值接近,但重建序列中的极端旱涝的强度和发生频率均更高。基于树木年轮宽度重建更长时间的径流量序列,对于流域水资源科学管理和分配以及下游水库和防洪工程等项目建设的风险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山 提孜那甫河 树木年轮 雪岭云杉 径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