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杨树不同种、品种(无性系)造林初期对腐烂病的抗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岳朝阳 张新平 +3 位作者 马沛沛 焦淑萍 克热曼 王成祥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3-118,共6页
对新疆57个杨树种、品种(无性系)的腐烂病Cytospora chrysosperma (Pers.) Fr.病情指数和相对抗性指数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57个种、品种(无性系)除三倍体毛白杨外在造林初期均发病较轻,病情指数0.00~9.72,相对抗性指数65... 对新疆57个杨树种、品种(无性系)的腐烂病Cytospora chrysosperma (Pers.) Fr.病情指数和相对抗性指数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57个种、品种(无性系)除三倍体毛白杨外在造林初期均发病较轻,病情指数0.00~9.72,相对抗性指数65.98~100。通过差异显著性分析,不同杂交组合的相对抗性指数存在差异,但在多数杂交组合间差异不显著,同一杂交组合的不同品种(无性系)抗病性出现分化,部分品种(无性系)间的相对抗性指数存在显著差异。高感的种、品种(无性系)有三倍体毛白杨,低抗的种、品种(无性系)主要有准葛尔1号20、南林2141,中抗的种、品种(无性系)有天演杨、南林2144、南林106-南林105、栅栏杨、90-ⅡC15,其余49个种、品种(无性系)均表现为高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腐烂病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水源地荒漠有蹄类野生动物监测
2
作者 吴洪潘 江晓珩 +3 位作者 戚英杰 葛炎 阿依江·叶尔肯 初红军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07-113,138,共8页
有蹄类野生动物是荒漠、半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物种,其种群数量对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国内外对同域分布的荒漠有蹄类野生动物活动规律的研究鲜有报道。2016年4月至10月,在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内的12处... 有蹄类野生动物是荒漠、半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物种,其种群数量对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国内外对同域分布的荒漠有蹄类野生动物活动规律的研究鲜有报道。2016年4月至10月,在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内的12处水源地布设了41台红外相机,对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盘羊(Ovis ammon)和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进行调查监测。结果显示:1.在7143个相机工作日拍摄到有蹄类动物的有效照片46662张,独立照片4257张。其中,蒙古野驴照片最多,鹅喉羚、盘羊次之,普氏野马最少。2.四种有蹄类动物日活动节律不一致,相对丰富度(RAI)和夜间相对丰富度(NRAI)也不同。鹅喉羚、蒙古野驴的夜间相对丰富度高,夜间活动性强,盘羊的昼行性相对不明显。而普氏野马的昼间活动相对较强,黄昏时段达到活动高峰。有蹄类动物在水源地的活动差异与体型大小、日活动节律、昼夜活动习性、水份的消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红外相机 有蹄类 水源地 活动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弧目大蚕蛾幼虫取食量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岳朝阳 阿里木 +3 位作者 刘建 克热曼 马沛沛 张新平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14,共2页
弧目大蚕蛾Neoris haraldi Schawerda幼虫5龄,平均龄期29.67 d。1龄幼虫取食量较少,平均日取食叶面积为4.25 mm2,2龄幼虫平均日取食叶面积为7.00 mm2,3龄幼虫取食量猛增,平均日取食叶面积为83.06 mm2,4龄幼虫平均日取食叶面积为231.90 m... 弧目大蚕蛾Neoris haraldi Schawerda幼虫5龄,平均龄期29.67 d。1龄幼虫取食量较少,平均日取食叶面积为4.25 mm2,2龄幼虫平均日取食叶面积为7.00 mm2,3龄幼虫取食量猛增,平均日取食叶面积为83.06 mm2,4龄幼虫平均日取食叶面积为231.90 mm2,5龄幼虫平均日取食叶面积为278.86 mm2。2龄以前幼虫食量较小,仅占全部食量的1.19%;3龄后幼虫食量占全部食量的98.81%。5龄幼虫日均食量较多,取食天数也达到8 d,占总取食量的52.35%,危害也较2龄以前的幼虫严重。弧目大蚕蛾幼虫头宽、体长、体重、取食量与龄期相关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目大蚕蛾 幼虫 取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杉灰霉病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岳朝阳 张新平 +2 位作者 克热曼 焦淑萍 马沛沛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7-113,共7页
云杉灰霉病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引起,分布于新疆阜康、乌鲁木齐、呼图壁、玛纳斯、沙湾、霍城、伊宁、察布查尔、新源、巩留等林区,主要发生在苗圃,生长季节发生危害,尤以温棚育苗发病严重,寄主除本地的天山云杉(Piceaschre... 云杉灰霉病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引起,分布于新疆阜康、乌鲁木齐、呼图壁、玛纳斯、沙湾、霍城、伊宁、察布查尔、新源、巩留等林区,主要发生在苗圃,生长季节发生危害,尤以温棚育苗发病严重,寄主除本地的天山云杉(Piceaschrenkiana var. tianshanica)、雪岭云杉(P.schren-kiana)外,还有引种的青海云杉(P.crassifolia)、川西云杉(P.likiangensis var. balfouriana)。病原菌菌落在PDA培养基上以22℃生长最佳,第6天产生附着孢,第7天产生菌核,第10天产生分生孢子。菌核在4~28℃均能萌发,22℃萌发速度最快,1 d菌核萌发率即达63.3%。大田条件下,在新梢生长期(5月下旬至6月下旬)喷施25%多菌灵500~800倍液;在温棚育苗条件下,重病区每年喷药2~3次,每次间隔7~10 d,每天定时2次揭开棚膜距地面1 m,通风降低空气湿度,可消除云杉灰霉病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 灰霉病 灰葡萄孢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西部新疆野苹果种群特征 被引量:31
5
作者 刘华 臧润国 +4 位作者 丁易 张炜银 郭仲军 白志强 刘双成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7,共7页
在天山西部大莫合沟、小莫合沟和交吾托海沟3个新疆野苹果典型分布区,开展新疆野苹果群落学调查。结果表明:新疆野苹果多以纯林形式分布于天山山脉的阴坡或半阴坡,在部分地段伴生少量的野杏、天山云杉等树种;3个地点新疆野苹果种群的径... 在天山西部大莫合沟、小莫合沟和交吾托海沟3个新疆野苹果典型分布区,开展新疆野苹果群落学调查。结果表明:新疆野苹果多以纯林形式分布于天山山脉的阴坡或半阴坡,在部分地段伴生少量的野杏、天山云杉等树种;3个地点新疆野苹果种群的径级分布均呈单峰型;3个种群在Ⅱ~Ⅵ径级的株数较多,其他径级较少;大莫合沟种群的各径级都有个体分布,其结构较小莫合沟和交吾托海沟2个种群完整;3个地点新疆野苹果种群的高度结构也均呈单峰型,3个地点新疆野苹果种群在同一径级的平均树高差异显著;在新疆野苹果主要分布海拔范围1200~1700m内,新疆野苹果地径和枝下高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树高和冠幅随海拔的升高呈下降或单峰型的变化趋势;调查区内新疆野苹果林分的平均郁闭度比较低,为0.48±0.03,大莫合沟林分郁闭度仅为0.38±0.04,与小莫合沟(0.55±0.09)和交吾托海沟(0.51±0.08)间差异显著;大莫合沟的平均林分密度为(319.2±44.1)株.hm-2,较小莫合沟的(502.3±151.1)株.hm-2和交吾托海沟的(325.0±91.1)株.hm-2的小;大莫合沟林分密度和郁闭度随海拔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小莫合沟和交吾托海沟新疆野苹果林分密度和郁闭度随海拔的增加而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由于农田开垦、过度放牧和打草以及苹果小吉丁虫的蔓延危害,新疆野苹果的幼苗极少,影响其种群的更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野苹果 种群 径级结构 树高结构 林分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山小东沟林区木本植物群落数量分类、排序及其环境解释 被引量:25
6
作者 臧润国 井学辉 +5 位作者 丁易 成克武 白志强 张新平 郭仲军 张炜银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31,共8页
在野外样方调查和主要环境因子测定的基础上,利用聚类分析和DCCA排序技术对新疆阿尔泰山小东沟林区的森林植被进行类型划分,并定量分析植被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用聚类分析可将阿尔泰小东沟林区的木本植物群落划分为6个类型(... 在野外样方调查和主要环境因子测定的基础上,利用聚类分析和DCCA排序技术对新疆阿尔泰山小东沟林区的森林植被进行类型划分,并定量分析植被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用聚类分析可将阿尔泰小东沟林区的木本植物群落划分为6个类型(灌丛、欧洲山杨林、苦杨林、疣枝桦林、新疆落叶松林和新疆落叶松与新疆冷杉、新疆云杉的针叶混交林)。DCCA排序分析表明,海拔和坡向等地形因子以及土壤类型、土壤全氮、土壤全磷、土壤水分含量和大石砾含量等土壤因子是影响阿尔泰林区植物分布的主要因子,林区不同群落类型的分布格局主要是由地形和土壤因子的共同作用所控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泰山 聚类分析 DCCA 群落类型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山小东沟北坡植物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分布格局 被引量:21
7
作者 井学辉 臧润国 +4 位作者 丁易 张炜银 张新平 白志强 郭仲军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8,共6页
分析新疆阿尔泰山小东沟北坡植物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东沟山区总体上物种种类简单,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多... 分析新疆阿尔泰山小东沟北坡植物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东沟山区总体上物种种类简单,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沿海拔上升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的单峰趋势,即中间高度膨胀,且多样性峰值均出现在海拔1600~1800m处;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沿海拔升高,略微有所上升,变化不明显;乔、灌、草总的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沿海拔上升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单峰趋势。针阔叶混交林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从而使海拔1600~1700m处出现乔木层、灌木层及总的物种多样性峰值。随海拔升高,林分郁闭度减少,从而使得林下草本多样性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坡 海拔梯度 物种多样性 小东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中部3种自然生境下天山雪莲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华 臧润国 +6 位作者 张新平 丁易 江晓珩 张炜银 郭仲军 白志强 张毓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48,共9页
2006年8月2—8日的连续晴天中,在天山中部的国家林业局天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野生天山雪莲自然分布区3种生境(分布下限区2630m,中部区2740m,上限区2890m),利用便携式光合测定仪LI-6400测定天山雪莲野生植株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分布下... 2006年8月2—8日的连续晴天中,在天山中部的国家林业局天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野生天山雪莲自然分布区3种生境(分布下限区2630m,中部区2740m,上限区2890m),利用便携式光合测定仪LI-6400测定天山雪莲野生植株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分布下限区、中部区和上限区天山雪莲的光补偿点(LCP)分别为(15.69±0.31),(15.94±0.05)和(19.93±0.12)μmol·m-2s-1,光饱和点(LSP)在1550~1610μmol.m-2s-1之间,3者之间无差异性,而3者间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差异显著。表观量子效率(AQY)在3个生境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在上限区处的羧化效率(CE)分别与下限区和中部区处的差异显著。相同生境下天山雪莲的光呼吸速率值(Rp)要高于暗呼吸速率值(Rd),且下限区处的光呼吸速率分别与中部区和上限区处的有显著的差异。下限区全天接受日光直接照射的天山雪莲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日变化为单峰曲线,在中部区和上限区未接受到太阳直接辐射时段的Pn值随时间迅速下降,Tr下降缓慢,而Gs则有所上升。随着海拔的升高,天山雪莲Pn的日均值降低,但光能利用率(PE)却显著增加。不同生境下天山雪莲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s)没有显著差异。天山雪莲的Pn与叶温(Tl)、大气温度(Ta)和光照强度(PAR)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海拔高度(E)呈显著的负相关,但与空气相对湿度(RH)和大气CO2浓度(Ca)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Tr与Ta,Tl和PAR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与RH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Gs只与Ca浓度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其他因子之间相关性不显著。Pn与Tr,Gs和叶温下蒸汽压亏缺(Vpdl)分别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与Ci呈极显著的负相关。通过对不同海拔高度内光合生理参数与光、温等生态因子关系的对比分析表明:天山雪莲具有一定的对高山自然环境变化的温度和光强有明显的生态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莲 净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气孔导度 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北屯段景观格局及破碎化 被引量:8
9
作者 井学辉 臧润国 +2 位作者 曹磊 陈东立 郭仲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28,共8页
利用多波段遥感影像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植被图及外业调查,采用多个景观格局指数首次定量分析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景观空间格局及破碎化特征。借助ERDAS image8.7软件,将额河流域景观类型划分为7大类10小类,其中包括5大类8小类... 利用多波段遥感影像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植被图及外业调查,采用多个景观格局指数首次定量分析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景观空间格局及破碎化特征。借助ERDAS image8.7软件,将额河流域景观类型划分为7大类10小类,其中包括5大类8小类植被类型,影像总的分类精度达到87.2%。5大类植被类型面积比例分别为耕地16.5%、河漫滩林地2.6%、湿地1.6%、草地10.5%、荒漠52.2%。格局指数分析表明:河漫滩林地在景观中呈小斑块分布,其斑块最大周长和最大面积及平均面积均小于其他植被类型;河漫滩林地的斑块形状比较复杂,其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平均斑块分维数和类型边界密度指数均高于其他植被类型;多个景观指数都表明河漫滩林地在景观中的破碎化程度最高,这主要是由于河漫滩林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资源富集性吸引了人类高强度的干扰所致。额河流域景观类型面积分布最不均匀,但景观类型斑块数分布相对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尔齐斯河流域 景观格局 破碎化 景观格局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额河流域两种野生杨树萌蘖苗叶片的气体交换特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华 臧润国 +4 位作者 江晓珩 丁易 张炜银 白志强 郭仲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5-53,共9页
选择额河流域天然林内苦杨(Populus laurifolia)和银白杨(P.alba)的3个年龄的自然萌蘖更新苗,于2006年的6-8月间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并分析了2种杨树的光合及相关气体交换特性(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气孔限制值(Ls)、... 选择额河流域天然林内苦杨(Populus laurifolia)和银白杨(P.alba)的3个年龄的自然萌蘖更新苗,于2006年的6-8月间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并分析了2种杨树的光合及相关气体交换特性(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气孔限制值(Ls)、蒸腾速率(Tr)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等)。结果表明:6-8月间,2种树木叶片的Gs随月份的变化呈下降趋势。不同年龄的2种杨树苗叶片Gs的日变化基本上表现出单峰和双峰型的趋势。其中,苦杨在6月的Gs日变化为双峰型,7、8月份为单峰型,且均在11:00时左右出现最大Gs值;银白杨在6和7月Gs的日变化均为双峰型,最大Gs值出现在11:00时和13:00时。选择最大气孔限制时段内15:00时的Ls值进一步比较2种杨树光合生理特性,其中,Tr在6,7月均受Ls的限制,且对苦杨的蒸腾限制性要高于银白杨;而Pn和WUE均不受Ls的影响。到8月,当苦杨的Ls大于0.3时,其叶片的Pn就受到明显的抑制,而银白杨的叶片由于不耐干旱均已脱落。总体上,苦杨自然萌蘖更新苗要比银白杨对自然干旱的适应性强,这可能是苦杨在额河流域比银白杨自然分布范围广的原因之一。未来气候或人为截流引起进一步干旱后,苦杨可能会比银白杨有更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尔齐斯河 杨树 萌蘖苗 光合生理 气孔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额尔齐斯河天然杨树林根系生物量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晓成 张秋良 +2 位作者 雷庆哲 马利强 白志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720-5722,5740,共4页
采用标准地法对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天然杨树林的根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系总生物量大小排序为:额河杂交杨〉欧洲黑杨〉银灰杨〉苦杨〉银白杨,分别为46.265、39.261、31.663、23.416和11.820t/hm^2,各级根的生物量占总根... 采用标准地法对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天然杨树林的根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系总生物量大小排序为:额河杂交杨〉欧洲黑杨〉银灰杨〉苦杨〉银白杨,分别为46.265、39.261、31.663、23.416和11.820t/hm^2,各级根的生物量占总根量的比例各不相同;kit系主要分布在土层0-40cm左右,欧洲黑杨占94.0%,苦杨占94.7%,额河杂交杨占89.5%,银白杨占95.0%,银灰杨占90.1%;根系生物量密度的大小排序为额河杂交杨〉欧洲黑杨〉银灰杨〉苦杨〉银白杨,分别为33.046、32.718、24.356、18.012和10.745t/(hm^2·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尔齐斯河 根系生物量 根生物量密度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西部野杏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与其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7
12
作者 白志强 毛培利 +3 位作者 刘华 刘端 韩燕梁 郭仲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321-2327,共7页
在新疆天山西部伊犁野果林资源发展研究中心的野杏林选定野生成年杏树为样株,用Li-6400光合仪测定晴天和阴天两种天气状况下野杏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并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回归分析探讨其净光合速率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 在新疆天山西部伊犁野果林资源发展研究中心的野杏林选定野生成年杏树为样株,用Li-6400光合仪测定晴天和阴天两种天气状况下野杏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并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回归分析探讨其净光合速率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1)野杏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和光饱和点(LSP)分别为12.63和1 389.44μmol.m-2.s-1,属喜光的阳生树种。(2)晴天和多云天气下野杏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最大值和日均值之间差异不显著,晴天Pn日变化为单峰型,而多云为双峰型,具典型的"午休"现象,而且是由非气孔限制因素造成,与叶温(Tl)的降低有关。(3)野杏气孔导度(Gs)与Pn和蒸腾速率(Tr)呈显著正相关;随着其Tl的增加,晴天Pn、Gs和Tr为单峰形;多云Pn和Tr呈线性增加,而Gs呈线性降低;Tl增加超过最适值后Gs的降低是晴天野杏产生严重光抑制的重要原因;气孔的快速关闭降低了Tr,造成Tl增加和Pn降低,在最大程度上控制了水分丢失。(4)晴天和多云天气下影响野杏叶片Pn日变化主导生理因子均为Gs,主要限制因子为胞间CO2浓度(Ci);主导生态因子为空气相对湿度(RH),限制因子为气温(Ta)。研究表明,野杏能够适应高光强环境条件,这是野杏主要分布在较为干旱阳坡上的重要原因之一;多云天气条件对野杏进行光合作用的抑制程度较弱,这为野杏种群天然更新环境条件的人工调节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杏 光合速率 生理生态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洪潘 刘冬志 +3 位作者 马伟 戚英杰 邵长亮 初红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9511-9524,共14页
啮齿动物的群落结构受生态环境特征影响,并能反映环境变化规律。为探讨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利用铗捕法获得了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9种生境类型的环境因子及啮齿动物群落结构数据。2019—2020... 啮齿动物的群落结构受生态环境特征影响,并能反映环境变化规律。为探讨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利用铗捕法获得了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9种生境类型的环境因子及啮齿动物群落结构数据。2019—2020年春、夏季,共布设样地291块,有效铗日55269个,调查总面积176.875 km^(2),记录了啮齿类分布的12个环境因子。捕获啮齿动物419只,分属1目4科10属12种,优势种为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和五趾跳鼠(Allactaga sibirica),分别占捕获总个体数的34.13%和27.68%。分析结果显示,卡山自然保护区啮齿类捕获率最高的生境类型为沙漠(2.18%);捕获鼠种的主要分布型为耐旱型(98.09%)。12个环境因子在9个生境类型中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说明该保护区啮齿动物分布的生境异质性高。冗余分析表明,海拔高度、植被种类、灌木盖度和灌木高度是决定啮齿动物群落结构最主要的4个环境因子,其中植被种数与啮齿类群落多样性呈正相关,随着植被种数数值的增加,除优势度指数外,其它多样性指数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啮齿动物 群落多样性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格尔盆地南缘不同生态功能区夏季空气负离子浓度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翔 何平 +1 位作者 张毓涛 常顺利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4期229-234,共6页
[目的]对准格尔盆地南缘不同生态功能区夏季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监测和分析,为不同地区空气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就不同生态功能区(水体、林区、停车场、聚集区)进行空气负离子浓度监测及评价,通过AIC-1000型空气离子测量仪... [目的]对准格尔盆地南缘不同生态功能区夏季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监测和分析,为不同地区空气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就不同生态功能区(水体、林区、停车场、聚集区)进行空气负离子浓度监测及评价,通过AIC-1000型空气离子测量仪进行数据采集并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不同区域生态功能区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由高到低依次为:精河>天池>哈密>巴尔鲁克,且精河、天池与哈密、巴尔鲁克之间差异显著(p<0.05);(2)不同生态功能区中水体和林区空气负离子浓度含量较高,且空气负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出现早、晚较高,中午较低的动态变化趋势;(3)空气质量等级指标:天池(A级,1.28±0.42ind/cm3)>精河(A级,1.16±0.08ind/cm3)>哈密(D级,0.33±0.14ind/cm3)>巴尔鲁克(D级,0.32±0.03ind/cm3);(4)不同天气状况对空气负离子浓度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雨天(699ind/cm3)>沙尘(507ind/cm3)>晴天(428ind/cm3)>阴天(395ind/cm3)。[结论]不同生态功能区空气质量变化与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基本一致,空气质量沿准格尔盆地南缘由东到西呈现劣—优—劣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格尔盆地 生态功能区 空气负离子 空气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新疆野杏光合作用的日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端 白志强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2-174,共3页
为揭示新疆野杏的基本光合生理生态特征,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其光合作用日变化与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新疆野杏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形,在10:00左右均出现最大值,分别为20.95μmol/(m2.s)和0.42 mol/(m2.... 为揭示新疆野杏的基本光合生理生态特征,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其光合作用日变化与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新疆野杏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形,在10:00左右均出现最大值,分别为20.95μmol/(m2.s)和0.42 mol/(m2.s);(2)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形,峰值出现在12:00,为7.45mmol/(m2.s);(3)胞间CO2体积分数不随气孔导度的降低而减小,控制野杏光合速率的因子为非气孔限制;(4)环境因子中以光合有效辐射对光合特征参数的影响最大,与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呈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野杏 净光合速率 气孔导度 蒸腾速率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中部天然林分中不同龄级天山云杉光合特性 被引量:11
16
作者 臧润国 刘华 +4 位作者 张新平 丁易 江晓珩 郭仲军 张炜银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68,共9页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天山中部天山生态站天然林分中4个龄级(即Ⅰ(0~20年)、Ⅱ(20~40年)、Ⅲ(40~60年)及Ⅳ≥60年以上)天山云杉林木不同叶龄叶片的光合速率进行测定,分析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天山云杉的基本光合特性。结果表...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天山中部天山生态站天然林分中4个龄级(即Ⅰ(0~20年)、Ⅱ(20~40年)、Ⅲ(40~60年)及Ⅳ≥60年以上)天山云杉林木不同叶龄叶片的光合速率进行测定,分析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天山云杉的基本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在自然林分中,不同龄级不同叶龄天山云杉的光补偿点在10~25μmol.m-2s-1之间,光饱和点在870~1220μmol.m-2s-1之间;不同龄级不同叶龄天山云杉阳生叶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单峰型曲线,分别在10:00—13:00时段内达到最大光合速率;相同叶龄不同龄级天山云杉的净光合速率大小顺序为Ⅲ龄级>Ⅳ龄级>Ⅱ龄级>Ⅰ龄级;阴生叶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除Ⅰ龄级为单峰曲线外,其他3个龄级的为双峰曲线;最大净光合速率值随着林木龄级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有所降低的趋势,Ⅲ龄级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值最大;相同年龄不同叶龄的净光合速率值基本上为当年生叶>1年生叶>2年生叶。阳生叶的净光合速率与环境因子中的光照强度、温度、室中CO2浓度、空气相对湿度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而阴生叶只与光照强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与空气相对湿度成极显著的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云杉 光合作用 天然林分 叶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管理措施对杏园昆虫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阿地力.沙塔尔 叶尔江 +1 位作者 张新平 罗卿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0-514,共5页
为全面了解杏树林害虫的危害与发生规律,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应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了英吉沙县不同管理措施杏园生态系统中昆虫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3种类型的杏园中有昆虫37种,分别隶属于9目26科;不同杏园昆虫群落的科数、物种... 为全面了解杏树林害虫的危害与发生规律,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应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了英吉沙县不同管理措施杏园生态系统中昆虫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3种类型的杏园中有昆虫37种,分别隶属于9目26科;不同杏园昆虫群落的科数、物种数及丰富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不同生境集中性指数也有一定的差异;各园的优势种主要以刺吸式口器的朝鲜球坚蚧为主;不同杏园昆虫群落及各类群生态优势集中性在不同时段并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园 昆虫群落 多样性 均匀度 优势集中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雪岭云杉林地土壤汞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俭 王训 +1 位作者 常顺利 张毓涛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23-1732,共10页
土壤汞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是研究森林系统汞循环的基础与关键.为了了解天山雪岭云杉林地土壤汞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天山雪岭云杉8 hm2林地动态监测样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总汞在土壤剖面及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并利用路径分析探究... 土壤汞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是研究森林系统汞循环的基础与关键.为了了解天山雪岭云杉林地土壤汞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天山雪岭云杉8 hm2林地动态监测样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总汞在土壤剖面及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并利用路径分析探究了土壤总汞与土壤有机碳、海拔高度、郁闭度等的关系.研究表明,天山雪岭云杉林0-60 cm土壤总汞均值为(35.43±24.53)ng·g^(−1),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样地内土壤总汞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0-20 cm土壤总汞水平空间差异显著,表现出北高南低,沟壑高坡顶低的特点;土壤中有机碳与总汞相关最显著,海拔、郁闭度和雪岭云杉胸径、树高、冠幅等因素对土壤总汞空间分布影响并不显著,说明雪岭云杉林土壤总汞空间分布主要由有机碳决定.本研究可为天山森林土壤汞储量的研究提供数据参考,同时为更深入了解天山雪岭云杉森林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提供必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汞 土层剖面 土壤有机碳 森林动态监测样地 云杉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