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铲除田埂杂草带对棉蚜防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吕昭智
田长彦
李莉
赵征勇
杜刚
康裕斌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新疆新和县桑塔木农场
-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03-205,共3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KZCX1-08-01
KZCX-XJ02-01)
-
文摘
通过对新和县1999、2002两年冬季铲除田埂杂草带棉田棉花卷叶率变化情况的观测,研究铲除田埂杂草对棉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苗期、蕾期防治效果可以达到70%~90%,棉花卷叶率下降3.35~16.83倍(P<0.05)。棉蚜越冬和早春迁飞与田埂上的杂草有关可能是这项技术有效的原因。
-
关键词
田埂
棉蚜
杂草
卷叶率
防治效果
棉花
蕾期
和县
技术
下降
-
Keywords
cotton aphid
ridge
control
weed
Xinjiang
-
分类号
S43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南疆第二代棉铃虫模拟为害对棉花子棉产量构成的影响
- 2
-
-
作者
盛承发
张建军
许建
陈涛
宣维健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新疆新和县桑塔木农场
新疆自治区植保站
新疆和县农技站
-
出处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12,共3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十五"重大项目"新疆棉区主要棉花害虫生物防治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ZKNB 2 0 0 1- 0 1)资助
-
文摘
在南疆棉区两种种植密度下中棉所 36棉田通过人工摘蕾模拟研究第二代棉铃虫为害对棉株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7月中旬每株损失 4个蕾加 2个小铃后 ,常规和高密度棉株每株成铃数分别减少 7.8%和 5 .2 % ,而每株损失 2~ 4个蕾或2个蕾加 1个小铃后 。
-
关键词
第二代棉铃虫
子棉
产量
南疆
棉铃虫
模拟
为害
棉花
-
分类号
S435.62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南疆第一代棉铃虫模拟为害对棉花子棉产量构成的影响
- 3
-
-
作者
盛承发
张建军
司建伟
李宏
宣维健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新疆新和县桑塔木农场
新疆自治区农技推广总站
新疆新和县农技站
-
出处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10,共3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十五"重大项目"新疆棉区主要棉花害虫生物防治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 ( ZKNB2 0 0 1- 0 1)资助
-
文摘
在南疆棉区中棉所 3 6两种种植密度棉田通过人工摘蕾模拟研究第一代棉铃虫为害对棉株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6月中旬每株损失 1~6个早蕾后 ,棉株现蕾、开花加快 ,成铃增多 ,铃重上升 ,趋向增产 ,其中常规和高密度棉株每株摘 4蕾处理的成铃数分别增加 1 8.8%和 1 0 .4% 。
-
关键词
棉花
仔棉
新疆
棉铃虫
模拟为害
产量构成
-
分类号
S435.62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