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试论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文学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刘晓文
-
机构
新疆教育学院中文系
-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07-111,共5页
-
文摘
女性文学作为人类经验的二分之一的写照,不啻是一幅女性生命史的长卷,是来自有同等意义的另一个生存领域的报告。 十九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妇女作家,面对自己的深渊——不断泯灭和不断认可的私人痛苦与经验;面对外部世界的鄙视与冲击,寻找与命运抗争的支点。她们用文学“保存”了自己,更以文学“发现”了自身。 笔者试从历史的与社会的角度对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文学作一宏观的分析。 一、英伦三岛女性文学群体的崛起。
-
关键词
“女性文学”
维多利亚时代
宗教人文主义
妇女作家
乔治·艾略特
十九世纪
英国
勃朗特
《织工马南传》
家里的天使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余光中散文的美学追求
被引量:4
- 2
-
-
作者
郭澄
-
机构
新疆教育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0-93,共4页
-
文摘
余光中散文讲究“弹性、密度和质料” ,追求文学思绪的广大空间和包容意义。他以语言的“质”感为大自然抒情 ,把游览山水的艺术感触化为如雷如电的扫描 ,来表现一种对生命力的强烈渴望。所以他多选用音调高、幅度宽、气势猛的阳性词 ,节奏如霆如雷。这种葆有“大气度文学”品格的散文追求 ,一扫中国传统散文的暮气风尘 ,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
关键词
余光中
游记散文
大气度文学
美学追求
-
Keywords
Yu Guangzhong Travel prose Expressive-looking literature Aesthetic pursuit
-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重读《描写语法学初探》
- 3
-
-
作者
张燚
-
机构
新疆教育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58-160,共3页
-
-
关键词
学术思想
法学理论
系统研究
著作
-
分类号
K825.1
[历史地理—历史学]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西部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3
- 4
-
-
作者
郭澄
李建军
顾华详
-
机构
新疆教育学院中文系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政策研究室
-
出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49-54,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重点项目<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关系>(01AMZ001)第五部分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西部人才队伍规模偏小,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够高,创新能力不强;地区、行业之间分布不够合理;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科技教育比较薄弱,人才建设基础不够雄厚。西部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坚持培养、吸引和使用三者一起抓,以培养、用好本地人才为主,兼顾吸引国内外高层次、高素质和急需人才为辅。
-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人才资源
管理体制
人才培养
激励机制
-
Keywords
The Western China
talents team
training
attracting
-
分类号
F249.27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
-
题名汉语中反映的汉民族抽象思维走向
- 5
-
-
作者
邓浩
-
机构
新疆教育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30-31,共2页
-
文摘
抽象概括总是以具体的事物现象为基础。汉民族固有的经济生活丰富多彩,生动具体,它为汉民族抽象思维的发展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 汉民族很早就进入了农业社会,农业始终在汉民族的经济生活中占有显赫的地位,它绵延了几千年,使得汉民族成为典型的农耕型民族,造成了汉文化别具一格的特点——具有鲜明的农业文化色彩。正因为如此,汉语中不少表示抽象概念的意义是在农业经济生活的基础上,从直接标志农业的词汇中派生引申而来的。如“丰收”,原指农业的丰产,现在把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收获也叫“丰收”,如“劳动、思想双丰收”。“成熟”一词最初指植物的果实或种子长成。如“麦子成熟了”。后来在此基础上滋生出了表示事物发展到完善程度的意义,如“条件成熟、意见尚不成熟”。“稠”,本义指禾苗多,后引申为一切稠密之称,如“地窄人稠”。
-
关键词
汉民族
本义
抽象思维
汉语
抽象意义
经济生活
汉族人
陶器
抽象概念
果实或种子
-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