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吉克斯坦受威胁维管植物物种多样性及保护空缺研究
1
作者 李雨凡 李文军 +2 位作者 马苏力娅 苏宇琦 王洪峰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2,共10页
受威胁物种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对象。为了解塔吉克斯坦受威胁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现状,基于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塔吉克斯坦国家红色名录评估数据,梳理塔吉克斯坦受威胁维管植物物种多样性,比较世界IUCN和国家级红色名录评估的差异,... 受威胁物种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对象。为了解塔吉克斯坦受威胁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现状,基于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塔吉克斯坦国家红色名录评估数据,梳理塔吉克斯坦受威胁维管植物物种多样性,比较世界IUCN和国家级红色名录评估的差异,并结合塔吉克斯坦受威胁植物丰富度分布格局图和塔吉克斯坦保护区图层,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叠加法与差距分析(GAP分析)对塔吉克斯坦受威胁植物进行保护空缺分析。结果表明:(1)塔吉克斯坦受威胁植物物种数最高的属依次为:葱属(Allium)、郁金香属(Tulipa)、阿魏属(Ferula),主要受到放牧、采集和采矿工程等因素的显著不利影响。(2)2015年版的《塔吉克斯坦红色名录》[NRL(2015年)]与2022年IUCN红色名录第三版数据[IUCN-RL(2022年)]中共有受威胁物种228个,11种被2份名录共同收录,其中,IUCN-RL(2022年)中受威胁等级比NRL(2015年)中高的有6种、低的有4种、相同的仅1种。评估尺度、分类观点不一致和物种情况发生实质变化及评估资料不全面是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3)塔吉克斯坦各地理区受威胁物种分布较分散。受威胁物种丰富度最高的地区是吉萨尔-达尔瓦查A(Hissar-Darvasian A)。(4)塔吉克斯坦保护区仅覆盖了该区域约22%的领土,且保护区范围并未完全与受威胁物种丰富度较高地区重合,重点地区保护程度不足,需要加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吉克斯坦 植物多样性 受威胁植物 分布格局 保护空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激素在苔藓生长发育与逆境响应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瑞瑞 李小双 +1 位作者 梁玉青 张道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27-540,共14页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代谢产生的一类从产生部位移动到作用部位发挥调控功能的微量小分子有机物质,在植物生长发育、响应环境胁迫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苔藓植物作为早期登陆的非维管植物,处于陆生植物进化早期的阶段,具有许多不同于维...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代谢产生的一类从产生部位移动到作用部位发挥调控功能的微量小分子有机物质,在植物生长发育、响应环境胁迫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苔藓植物作为早期登陆的非维管植物,处于陆生植物进化早期的阶段,具有许多不同于维管植物的形态和生理特征。大部分苔藓中普遍存在8种主要的植物激素及其衍生物(包括ABA、JA、ET、SA、Auxin、CK、GAs和BRs),并且在合成代谢以及信号转导通路上存在相关同源基因,但苔藓植物中某些植物激素在存在形式及功能上与维管植物传统认知有所不同,说明苔藓植物激素的合成代谢、信号转导过程在进化上既具有保守性也具有特殊性。目前苔藓植物激素研究较少,且多集中在ABA等少数激素的功能研究上,缺乏调控机制研究。该文梳理了苔藓植物激素在合成代谢与信号转导通路中关键基因组分及其与维管植物的异同,系统综述了植物激素在苔藓生长发育、非生物与生物胁迫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调控机制,旨在对今后苔藓植物激素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激素 苔藓 生物合成 信号转导 生长发育 逆境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野苹果AP2/ERF转录因子家族鉴定与响应腐烂病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赵明奇 刘晓洁 +2 位作者 梁玉青 杨瑞瑞 李小双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30-942,共13页
AP2/ERF转录因子家族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抵抗胁迫以及植物激素响应等诸多生物过程,是植物中最重要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该研究基于腐烂病菌侵染后的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全长转录组,使用AP2保守结构域的隐马可夫模型PF00847,... AP2/ERF转录因子家族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抵抗胁迫以及植物激素响应等诸多生物过程,是植物中最重要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该研究基于腐烂病菌侵染后的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全长转录组,使用AP2保守结构域的隐马可夫模型PF00847,鉴定新疆野苹果的AP2/ERF家族成员。利用MEGA6、NCBI CDD-batch、MEME、EXPASY、BUSCA对MsAP2/ERF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分类和结构分析、理化性质和亚细胞定位分析。通过RNA-seq数据和qRT-PCR实验对差异表达的MsAP2/ERFs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和验证,旨在鉴定新疆野苹果中潜在具有腐烂病抗性的AP2/ERF家族基因资源。结果显示:(1)在新疆野苹果中共鉴定获得106个AP2/ERF基因,涵盖全部AP2(17个)、ERF(57个)、DREB(25个)、RAV(5个)和Soloist(2个)5个亚家族。(2)进一步的细化分类发现MsERF亚家族包括B1-B6 6个组,而MsDREB亚家族中只有A2、A4、A5、A6共4个组,缺少A1和A3组的基因成员。(3)RNA-seq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29个MsAP2/ERF基因在腐烂病感染过程中差异表达,其中MsERF亚家族中差异表达基因数量最多(19个)。(4)12个MsAP2/ERF代表基因的qRT-PCR结果表明:8个ERF亚家族基因均受腐烂病病菌诱导显著上调表达,其中B4类ERF成员基因(MsERF40)在腐烂病病菌侵染后5 d表达量上调表达倍数最高;4个MsDREB基因中,3个受到腐烂病病原菌诱导显著上调,1个下调表达;此外,含有TIR保守结构域的MsERF05在腐烂病病菌侵染1 d后上调表达69倍,表明ERF亚家族的MsERF40和MsERF05在新疆野苹果抗腐烂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结果为新疆野苹果AP2/ERF基因响应腐烂病的功能和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2/ERF 新疆野苹果 腐烂病 抗病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耐干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卓露 林晓华 +5 位作者 薛山 梁玉青 张卓文 李鸿彬 Wood Andrew 张道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8-34,共7页
干旱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环境因素之一。植物因固着生长,当外界水分因子变化时不能主动逃避胁迫,只能依赖自身机制来抵御外界胁迫,因此,植物的耐干性研究显得十分迫切。本文对前人有关植物耐干研究的工作进行了综述,重点阐明... 干旱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环境因素之一。植物因固着生长,当外界水分因子变化时不能主动逃避胁迫,只能依赖自身机制来抵御外界胁迫,因此,植物的耐干性研究显得十分迫切。本文对前人有关植物耐干研究的工作进行了综述,重点阐明了耐干植物的分类、耐干植物在失水再复水期间形态结构、生理及分子水平上的响应机制,以期为挖掘耐干植物耐干基因、创制耐干种质资源和培育耐干新品种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耐干植物 复苏植物 抗逆机制 耐干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份国外棉花种质黄萎病抗性鉴定与筛选 被引量:2
5
作者 马清倩 杨红兰 +4 位作者 魏鑫 张大伟 Alisher A.Abdullaev 程利华 张道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6-294,共9页
【目的】鉴定与筛选18份国外棉花种质黄萎病抗性、农艺性状,为丰富新疆棉花资源库提供黄萎病抗性资源。【方法】2018、2019年调查棉花农艺性状、黄萎病发病,检测吐絮期测产、取样考种、纤维品质。对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方差、各指标相关性... 【目的】鉴定与筛选18份国外棉花种质黄萎病抗性、农艺性状,为丰富新疆棉花资源库提供黄萎病抗性资源。【方法】2018、2019年调查棉花农艺性状、黄萎病发病,检测吐絮期测产、取样考种、纤维品质。对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方差、各指标相关性、病情指数聚类分析。【结果】18份国外种质均为中早熟性类型;均为中等株高;果枝始节差异不显著,黄萎病高抗株系占5.55%,抗病占27.77%,耐病占44.44%,感病占22.22%;病情指数除了与有效果枝、马克隆值呈正相关,与其余指标呈负相关。病情指数聚类为抗、耐、感病三类,其中,4号为高抗材料。【结论】抗病材料6份分别为2、4、6、9、11、16号,耐病材料8份分别为1、3、5、7、8、12、14、15号,感病材料4份分别为10、13、17、18号;籽棉产量较高材料5份分别为3、4、9、11、15号,纤维品质较优材料3份分别为1、9、11号;筛选出2份抗病高产优质种质资源为9号和11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态结构的新疆干旱地区真藓(Bryum argenteum)环境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卓露 薛山 +2 位作者 买买提明·苏来曼 李鸿彬 张道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8865-8874,共10页
真藓为极端恶劣环境的开拓者和主要先锋植物,同时也是世界的广布种。通过对新疆不同干旱类型:半干旱区(居群A:P1—P6)、干旱区(居群B:P7—P9)、极端干旱区(居群C:P10—P17)的17个居群真藓的外部形态与解剖结构的对比研究,探索真藓植物... 真藓为极端恶劣环境的开拓者和主要先锋植物,同时也是世界的广布种。通过对新疆不同干旱类型:半干旱区(居群A:P1—P6)、干旱区(居群B:P7—P9)、极端干旱区(居群C:P10—P17)的17个居群真藓的外部形态与解剖结构的对比研究,探索真藓植物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对不同干旱环境的适应性,以期为干旱区野生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及生态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新疆不同居群真藓的株高、叶片的长和宽、毛尖长、植株横切面直径、叶细胞长和宽等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干旱强度的增加,居群A<居群B<居群C的个体株高降低,叶片毛尖增长,叶面积减小,属于极端干旱地区种群C的叶面积变异系数最大;另外,通过研究形态解剖结构数据统计分析后发现,叶面积(0.3478)、株高(0.2957)、毛尖长度(0.2349)的变异系数依次降低,进一步说明真藓叶片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反应最为敏感。据此推测真藓的个体外部结构和解剖结构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且该特性是真藓适应各种环境的重要生存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结构 干旱 生态适应性 居群 真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种质黄萎病抗性生理鉴定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程利华 杨红兰 +4 位作者 马清倩 史莹 张大伟 Alisher AAbdullaev 张道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92-1002,共11页
【目的】研究陆地棉种质黄萎病抗性及生理鉴定,为棉花黄萎病抗性品种选育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10份国外棉花种质(Gossypium hirsutum)为材料对室内盆栽棉花接种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菌液浓度为107 CFU/mL,接菌14 ... 【目的】研究陆地棉种质黄萎病抗性及生理鉴定,为棉花黄萎病抗性品种选育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10份国外棉花种质(Gossypium hirsutum)为材料对室内盆栽棉花接种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菌液浓度为107 CFU/mL,接菌14 d后,观察并记录表型发病情况;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叶片的菌含量;测定棉花叶片的木质素、过氧化氢(H_(2)O_(2))、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等生理生化指标,结合相关性、主成分、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价棉花的5个生理指标抗性。【结果】03804、A-6、04841和05189发病较轻;03804和A-6病菌DNA含量最少;在病菌侵染过程中,这些品种对PAL、PRO、木质素等的依赖程度不同,呈现出品种间差异;当棉花受到V.dahliae侵染后,MDA与H_(2)O_(2)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AL和PRO呈极显著负相关;五项抗病指标通过简化得到2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64.951%,20.386%;10份材料根据棉花抗病综合指标可划分为1份抗病(03804)、5份耐病(05160、A-6、A-688、A-91、A-924)和4份易感病(04219、04841、A-1139、05189)材料。【结论】筛选出1份抗病、5份耐病和4份易感病的陆地棉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生理指标 主成分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草科2种短命植物功能性状的差异化协变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金欣悦 龚莉 +2 位作者 王梦亭 陶冶 周多奇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8-70,共13页
短命植物是为逃避夏季干旱而演化成的一类特殊植物类群,但不同种的短命植物功能性状是否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协变特征尚不明晰。以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广布的紫草科不同属短命植物硬萼软紫草和假狼紫草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及室内测定... 短命植物是为逃避夏季干旱而演化成的一类特殊植物类群,但不同种的短命植物功能性状是否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协变特征尚不明晰。以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广布的紫草科不同属短命植物硬萼软紫草和假狼紫草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及室内测定,使用降主轴回归、主成分分析及植物性状网络分析对比探究不同物种功能性状特征、性状间异速生长关系及性状协变关系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假狼紫草地上生物量(2.217 g·株^(-1))、全株生物量(2.407 g·株^(-1))、冠幅直径(14.26 cm)及冠幅株高比(1.550)显著高于硬萼软紫草(1.010 g·株^(-1)、1.145 g·株^(-1)、10.95 cm和1.138),但后者根冠比(0.147)高于前者(0.091)。硬萼软紫草和假狼紫草功能性状间大多具有显著的异速生长关系(a≠1),如地上生物量分配速率高于地下(a=0.888和0.909),但生物量分配具有个体大小依赖。二者株型呈现出不同的发育模式,其中硬萼软紫草株高与冠幅直径呈等速生长(a=1.095),而假狼紫草冠幅生长速率远高于株高(a=1.516),导致其个体越大越发育为“矮胖型”植株。主成分分析和性状网络分析表明,2种植物性状间的协变关系存在差异,性状网络中的中心性状和网络结构参数不相同。研究表明,即使为同科不同属的短命植物,其功能性状及性状关联特征也不完全一致,体现出一定的种间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植物 异速生长关系 性状网络 趋异适应 荒漠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ScALDH21基因棉花的耐盐性分析
9
作者 程利华 杨红兰 +2 位作者 张大伟 马清倩 张道远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7,共7页
为了进行苗期转ScALDH21基因棉花的耐盐性鉴定。以新农棉1号的T 4转ScALDH21基因棉花株系为研究材料,分别在大田条盆及温室盆栽条件下进行试验。大田条盆试验中,分别统计0.4%,0.5%,0.6%盐土栽种下转ScALDH21基因与受体棉花的叶绿素含量... 为了进行苗期转ScALDH21基因棉花的耐盐性鉴定。以新农棉1号的T 4转ScALDH21基因棉花株系为研究材料,分别在大田条盆及温室盆栽条件下进行试验。大田条盆试验中,分别统计0.4%,0.5%,0.6%盐土栽种下转ScALDH21基因与受体棉花的叶绿素含量和存活率,并测定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及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室内盆栽试验中,分别统计NaCl(150 mmol/L)和清水处理下不同棉花株系MDA、POD、木质素、Na^(+)、K^(+)及Na^(+)/K^(+)值。结果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与受体棉植株相比,转ScALDH21基因棉株的存活率上升,叶绿体含量增加,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以及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均提高;MDA含量降低,POD活性上升,木质素含量增加。从形态及生理指标层面验证了转ScALDH21基因棉花在苗期提高了植株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ALDH21基因 耐盐 光合作用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药用植物塔吉克阿魏种子萌发特性
10
作者 周睿 杨磊 +2 位作者 王喜勇 陆婷 李文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2期68-74,共7页
塔吉克阿魏(Ferula tadshikorum)是重要的珍稀药用植物资源,探究其种子休眠特性并找到解除休眠的方法,是对其开展种迁地保护和人工种植的基础与前提。以塔吉克阿魏种子为研究材料,通过室内控制试验法对果实和种子基本生物学特性、种子... 塔吉克阿魏(Ferula tadshikorum)是重要的珍稀药用植物资源,探究其种子休眠特性并找到解除休眠的方法,是对其开展种迁地保护和人工种植的基础与前提。以塔吉克阿魏种子为研究材料,通过室内控制试验法对果实和种子基本生物学特性、种子吸水性、种子结构、种子萌发抑制物进行研究,并分析了萌发温度、层积处理、不同浓度GA_(3)的交互处理对其萌发率、萌发势、萌发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种皮不阻碍种子吸水,果实形态成熟时种胚形态发育完全。种子粉末浸取液对小白菜种子萌发有显著抑制作用。使用15℃/5℃萌发温度,不使用GA_(3)浸种,低温层积45 d能显著提高塔吉克阿魏种子萌发率。塔吉克阿魏种子休眠类型为生理休眠,是由于种子内萌发抑制物质和种胚生理后熟共同作用引起的。播种前将种子层积45 d,而后置于12 h/12 h昼夜温度变化15℃/5℃的环境下萌发可有效解除种子休眠从而促进种子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吉克阿魏 种子休眠 层积 赤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假单胞菌在3种苔藓中的致病性研究
11
作者 闫振 牙库甫江·阿西木 +3 位作者 刘秀瑾 李小双 张道远 李进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3-391,共9页
【目的】探究细菌性病原菌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对2种荒漠耐干苔藓以及1种模式苔藓的致病性,为苔藓—病原菌互作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并为抗病基因的筛选提供思路。【方法】选用2种荒漠耐干苔藓——齿肋赤藓(Syntrichia ca... 【目的】探究细菌性病原菌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对2种荒漠耐干苔藓以及1种模式苔藓的致病性,为苔藓—病原菌互作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并为抗病基因的筛选提供思路。【方法】选用2种荒漠耐干苔藓——齿肋赤藓(Syntrichia caninervis)和银叶真藓(Bryum argenteum)以及1种苔藓模式种——小立碗藓(Physcomitrella patens),通过形态学观察和植物抗病指标检测分析丁香假单胞菌在3种苔藓中的致病性以及3种苔藓的响应。【结果】丁香假单胞菌侵染苔藓后,随着接种时间的增加,苔藓细胞死亡量增加,死亡细胞多集中在病害发生区域。过氧化氢(H2O_(2))和超氧阴离子原位染色结果表明:丁香假单胞菌入侵会造成3种苔藓发生免疫反应,且随着接种时间的增加,H2O_(2)和超氧阴离子产生量增多,并以发生病斑及萎蔫植株中的含量最高。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3种苔藓体内的丁香假单胞菌病原菌数量与接种时间呈正相关。【结论】供试的3种苔藓可被丁香假单胞菌成功侵染,表现为出现细菌性病斑、茎秆褐化以及发生褪绿现象。研究结果为后续进一步探讨极端干燥环境下植物—病原菌的互作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假单胞菌 苔藓 植物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