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的分离及对荒漠沙中棉花种子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吴江利 罗学刚 +4 位作者 李保强 李梓番 杨圣 钟雪梅 吴虹丽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7-82,共6页
对采集的土壤样品中解钾菌进行分离与鉴定,再以荒漠沙为土壤基质,加入含菌量为0、0.16、0.48、0.80、1.20、1.60(×108/CFU·m L-1)的菌液进行发芽试验,研究了解钾菌对棉花种子的发芽率、幼苗的鲜重、芽长和根长、超氧化物歧... 对采集的土壤样品中解钾菌进行分离与鉴定,再以荒漠沙为土壤基质,加入含菌量为0、0.16、0.48、0.80、1.20、1.60(×108/CFU·m L-1)的菌液进行发芽试验,研究了解钾菌对棉花种子的发芽率、幼苗的鲜重、芽长和根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离出的解钾菌为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当沙漠土壤中加入不同含菌量的菌液后:棉花种子发芽时间提前0∽24 h,发芽率随着菌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当菌含量为0.8×108CFU·m L-1时发芽率最高为70.29%;茎的长度增加0.5∽1.2 cm,主根的长度缩短0.20∽0.65 cm,但促进了侧根的生长,幼苗的鲜重提高了0.0662∽0.1582 g;幼苗中的相关酶和丙二醛含量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钾菌 鉴定 棉花发芽率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荒漠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滴灌生物菌肥对荒漠沙中棉花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吴江利 罗学刚 +2 位作者 李宝强 张倩 杨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3期87-90,共4页
[目的]研究微滴灌生物菌肥对新疆地区棉花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微滴灌技术施加不同种类(枯草芽孢杆菌G、沼泽红假单胞茵R、胶质芽孢杆菌K、复合菌肥c)不同稀释倍数(0、25%、50%、75%、100%)的微生物肥料稀释液于荒漠沙土壤中... [目的]研究微滴灌生物菌肥对新疆地区棉花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微滴灌技术施加不同种类(枯草芽孢杆菌G、沼泽红假单胞茵R、胶质芽孢杆菌K、复合菌肥c)不同稀释倍数(0、25%、50%、75%、100%)的微生物肥料稀释液于荒漠沙土壤中,种植棉花,并统计发芽率,通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不同处理对棉花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处理组的棉花发芽时间比对照组提前12~24h,发芽率提高1.59%~27.70%;微滴灌生物菌肥能够加快蒸腾速率(t),增强最大光化学强度(Fv/Fm)。[结论]微滴灌生物菌肥能够促使棉花种子提前萌发,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促进棉花的生长,增强对荒漠沙环境的抗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菌肥 棉花 发芽率 光合气体交换参数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降解地膜的热降解特性探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楠 罗学刚 +1 位作者 李保强 李梓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9-94,共6页
在低密度聚乙烯中添加热敏剂NiCoMnO4、NTC制备热降解地膜,通过断裂伸长率保留率、热分析、红外光谱测试,研究了热敏剂对聚乙烯地膜降解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膜在NiCoMnO4、NTC添加量为0.5%~0.6%,温度为40℃~50℃时降解效果较好... 在低密度聚乙烯中添加热敏剂NiCoMnO4、NTC制备热降解地膜,通过断裂伸长率保留率、热分析、红外光谱测试,研究了热敏剂对聚乙烯地膜降解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膜在NiCoMnO4、NTC添加量为0.5%~0.6%,温度为40℃~50℃时降解效果较好,断裂伸长率保留率分别在处理42d和60d后降低到10%以下。红外分析表明,2种地膜在处理过程中主要发生了氧化降解反应,在1717cm-1范围羰基区出现吸收峰,并随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越来越强。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发现,NiCoMnO4、NTC地膜的结晶度在处理60d后分别增加2.9%~6.45%和0.89%~3.48%,意味着地膜的热降解主要发生在分子链间距较大的非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地膜 热降解 断裂伸长率保留率 差示扫描量热法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