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PGA的宽带实时数字边带分离接收机技术研究
1
作者 杜文龙 陈卯蒸 +2 位作者 刘艳玲 李健 闫浩 《天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4,共9页
边带分离(Sideband Separating,2SB)接收机可同时实现上边带(Upper Sideband,USB)和下边带信号(Lower Sideband,LSB)的观测,观测效率高且避免了频谱混淆,在宽带复杂天文谱线的观测中具有广泛应用.但由于两路信号传输路径中模拟组件存在... 边带分离(Sideband Separating,2SB)接收机可同时实现上边带(Upper Sideband,USB)和下边带信号(Lower Sideband,LSB)的观测,观测效率高且避免了频谱混淆,在宽带复杂天文谱线的观测中具有广泛应用.但由于两路信号传输路径中模拟组件存在不可避免的增益和相位不匹配,导致全模拟边带分离接收机系统的边带抑制率较低.为了尝试解决这个问题,设计搭建了一套基于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宽带实时数字边带分离接收机原型机,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了对两路中频信号幅度和相位的实时校准.经实验室测试,该原型机在整个1024 MHz的射频带宽内,边带抑制率达到了30 d B以上,有效地提高了接收机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射电天文接收机 技术:边带分离 技术:边带校准 方法: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电天文相控阵馈源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凯 陈卯蒸 +6 位作者 马军 宁云炜 曹亮 闫浩 李健 段雪峰 项斌斌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7-402,共26页
相控阵馈源是近年在射电天文领域新兴的一种阵列天线接收系统,在射电望远镜焦平面上以矩形、六边形等方式排布电小天线单元阵列。通过波束合成对各个阵元施加不同的激励,调控各个阵元的幅度与相位,使得各波束相互交叠、相位中心紧密相邻... 相控阵馈源是近年在射电天文领域新兴的一种阵列天线接收系统,在射电望远镜焦平面上以矩形、六边形等方式排布电小天线单元阵列。通过波束合成对各个阵元施加不同的激励,调控各个阵元的幅度与相位,使得各波束相互交叠、相位中心紧密相邻,从而能够对焦平面区域进行完全采样,实现连续的视场覆盖以提高巡天效率。从焦平面阵列出发,对比介绍了相控阵馈源及多波束技术;之后进一步详细描述了现今世界范围内相控阵馈源技术前沿研究,其中主要包括美国的NARO,荷兰的ASTRON,加拿大的DRAO和澳大利亚的CSIRO等研究机构在PAF研制方面的具体工作;之后介绍了国内在大科学装置及SKA等大科学工程推动下开展的相控阵馈源的技术预研及工程实践;最后针对现有相控阵馈源技术发展,提出了该项技术未来的研究难点及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电望远镜 接收机 多波束技术 相控阵馈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阵列天线的去耦合技术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曹亮 马军 +2 位作者 段雪峰 王凯 闫浩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24-126,共3页
相控阵接收机是将小型阵列天线放置在射电望远镜焦平面位置,通过波束合成器瞬时形成多个交叠波束、实现连续视场覆盖的信号接收技术。作为阵列天线的一种,相控阵接收机前端的天线阵列由于各阵元排列紧密,阵元之间的电磁耦合在所难免。... 相控阵接收机是将小型阵列天线放置在射电望远镜焦平面位置,通过波束合成器瞬时形成多个交叠波束、实现连续视场覆盖的信号接收技术。作为阵列天线的一种,相控阵接收机前端的天线阵列由于各阵元排列紧密,阵元之间的电磁耦合在所难免。本文利用常规互阻抗法对四阵元微带天线阵列进行耦合效应分析,通过各端口开路电压及阻抗矩阵求解耦合电压,借此调整波束合成网络以实现阵列的去耦合功能。通过去耦前后的实测方向图比对,可以看到阵列的主波束方向、旁瓣电平及对称性都有了一定的改善,以此验证了该解耦技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机 阵列天线 耦合 阻抗 方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电天文台址干扰的CTS特征识别方法
4
作者 王丹洋 朴春莹 +2 位作者 刘奇 关磊 李赞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93,共14页
无线电技术的蓬勃发展致使射电天文台址频繁遭遇射频电磁干扰,进而导致天文观测数据受到污染。针对射频干扰的时序非连续特性导致以原始IQ数据及其提取的统计特征作为残差神经网络输入的方法出现损失函数收敛难和识别准确率低的难题,文... 无线电技术的蓬勃发展致使射电天文台址频繁遭遇射频电磁干扰,进而导致天文观测数据受到污染。针对射频干扰的时序非连续特性导致以原始IQ数据及其提取的统计特征作为残差神经网络输入的方法出现损失函数收敛难和识别准确率低的难题,文中提出了基于复合时间尺度特征的射频干扰识别方法。首先,在时频域进行高维映射以揭示数据隐含信息,并融合长短时特征以提升描述多样性。其次,搭建射频电磁干扰识别网络,网络包括三部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实现特征高效抽取;路径聚合网络融合浅层图形与深层语义特征;预测输出层则整合多尺度特征进行最终识别判断。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方法整体精度达到96%,相比于以原始IQ信号作为神经网络输入的整体准确率提升超过30%,有效解决了信号的时序非连续特性导致神经网络难以训练、性能较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干扰 神经网络 干扰信号 信号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duino的微波功率测量系统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段雪峰 李健 +5 位作者 裴鑫 王凯 闫浩 李笑飞 温志刚 托乎提努尔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28-231,共4页
微波功率测量是射电天文强度校准的关键环节,本文针对微波功率测量,设计了一种基于Arduino的微波功率测量系统。该系统以Arduino UNO和AD8318对数检波器为核心,设计并编写了Arduino UNO的程序,实现了微波功率测量,并通过串口输出至PC端... 微波功率测量是射电天文强度校准的关键环节,本文针对微波功率测量,设计了一种基于Arduino的微波功率测量系统。该系统以Arduino UNO和AD8318对数检波器为核心,设计并编写了Arduino UNO的程序,实现了微波功率测量,并通过串口输出至PC端。通过搭建微波功率计测量系统,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5个频率下10个输出功率的测试信号,进行功率测量,实验结果显示功率测量系统能保持±1dBm的误差范围。还使用了2点法校准在5个频率下对系统做了校准,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工作频率下测得的斜率和截距会有略微的差别。可通过系统本论文相关的分析研究可为射电天文接收机的功率测量提供参考,尤其对强度校准具备很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电天文 接收机 强度校准 功率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射电暴观测数据干扰缓解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艳玲 陈卯蒸 +3 位作者 袁建平 李健 闫浩 翟楠楠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31,共11页
从海量的天文观测数据中快速搜寻罕见的快速射电暴(Fast Radio Burst,FRB)事件,干扰缓解是其中一项关键而具有挑战的工作.射频干扰(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RFI)会淹没真实的天文事件,还会导致搜寻管线输出大量的假阳性候选体.由... 从海量的天文观测数据中快速搜寻罕见的快速射电暴(Fast Radio Burst,FRB)事件,干扰缓解是其中一项关键而具有挑战的工作.射频干扰(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RFI)会淹没真实的天文事件,还会导致搜寻管线输出大量的假阳性候选体.由于干扰来源及其种类的复杂性,目前并没有一种通用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为了降低干扰对FRB观测搜寻的影响,分析和研究了南山26m射电望远镜L波段观测数据中的干扰情况,针对主要的窄带干扰和宽带干扰建立了3层次的干扰缓解处理流程,从而有效缓解了观测数据的干扰污染情况.将该流程嵌入到FRB色散动态谱搜寻(Dispersed Dynamic Spectra Search,DDSS)管线中,实验结果表明,搜寻管线的检测率和检测精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该方法为FRB观测数据干扰缓解处理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电连续谱:暂现源 射频干扰 方法: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Q波段喇叭天线的设计及实现
7
作者 曹亮 马军 +2 位作者 王凯 闫浩 宁云炜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20-23,共4页
本文设计了一款工作在Q波段的宽带波纹喇叭天线,带内回波损耗仿真结果在-12 dB以下,在30、40、50GHz天线方向图增益仿真结果分别为22.1、19.9、23.2 dBi,半功率波束宽度分别为14.3、19.7、11.6度,交叉极化高于30 dB。经喇叭天线的加工... 本文设计了一款工作在Q波段的宽带波纹喇叭天线,带内回波损耗仿真结果在-12 dB以下,在30、40、50GHz天线方向图增益仿真结果分别为22.1、19.9、23.2 dBi,半功率波束宽度分别为14.3、19.7、11.6度,交叉极化高于30 dB。经喇叭天线的加工试制后,目前已完成常温接收机集成。后续将利用该天线建立测试平台,实现对应波段天空亮温度的精确获取,同时将该测试方法移植到其它波段,以备为其它波段的相控阵接收机噪声温度测试提供精确的天空亮温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 波纹喇叭 天空亮温度 接收机 噪声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PAF接收机的低温设计及实现
8
作者 曹亮 王凯 +2 位作者 闫浩 马军 陈卯蒸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390-393,共4页
本文基于全阵列整体制冷的低噪声PAF研制需求,为现有的PCB Vivaldi天线PAF阵列开展低温设计。采用密封薄膜搭配硬质泡沫组成平口真空窗,整个低温杜瓦采用圆柱形设计,杜瓦直径为570 mm、高度为430 mm,杜瓦内部嵌套的冷屏同样采用圆柱形设... 本文基于全阵列整体制冷的低噪声PAF研制需求,为现有的PCB Vivaldi天线PAF阵列开展低温设计。采用密封薄膜搭配硬质泡沫组成平口真空窗,整个低温杜瓦采用圆柱形设计,杜瓦直径为570 mm、高度为430 mm,杜瓦内部嵌套的冷屏同样采用圆柱形设计,直径为522 mm、高度为200 mm。经低温杜瓦整体装配完成后,进行了制冷测试,阵列天线温度可以达到60 K以下。目前,初步进行了常温和低温环境下阵元回波损耗以及隔离度的测试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电望远镜 相控阵 低温 真空窗 杜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阵元微带天线馈源阵列研制及测试
9
作者 王凯 闫浩 +4 位作者 马军 陈卯蒸 曹亮 段雪峰 宁云炜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58,共11页
基于新疆天文台南山25 m射电望远镜,设计了工作在1.25 GHz的4×4矩形排布16阵元微带天线馈源阵列,阵元间距为0.7倍波长,2×2子阵合成一个波束,可实现偏轴扫描一个波束宽度,瞬时可形成9个波束.经阵列样机加工后的实验室测试,得... 基于新疆天文台南山25 m射电望远镜,设计了工作在1.25 GHz的4×4矩形排布16阵元微带天线馈源阵列,阵元间距为0.7倍波长,2×2子阵合成一个波束,可实现偏轴扫描一个波束宽度,瞬时可形成9个波束.经阵列样机加工后的实验室测试,得到阵列各端口回波损耗均在-10 dB以下,阵元间耦合度均在-30 dB以下,独立阵元、2×2子阵和4×4全阵均匀赋权合成后波束增益分别为3.64、14.7和18.5 dBi.通过在不同扫描方式下选择对应阵元按照共轭匹配法进行赋权,并将馈源阵列的实测结果导入仿真软件模拟25 m反射面下的各项性能,最终得到天线增益在30 dBi左右,旁瓣电平在-20 dB以下,轴向波束的波束宽度为0.61°,波束扫描角度为1.6°.上述实测数据与仿真结果的差异,与阵列加工以及幅相调整和测试平台精度有关,相关工作为相控阵接收机前端馈源阵列设计及实测积累了经验,对未来更多阵元数量的阵列设计及性能验证具备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远镜 技术:雷达天文 仪器: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阵列天线的模拟波束合成测试
10
作者 李笑飞 刘烽 +2 位作者 王凯 李光辉 王仕强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233-235,共3页
本文基于一款16阵元微带天线阵列,为阵列接收机前端的阵列天线开展波束合成性能测试。通过分析阵列天线的波束合成基本原理,以及用于接收功能的阵列天线的耦合效应,实际测试在有无耦合情况下阵列各端口的输出电压,求解出抵消耦合的加权... 本文基于一款16阵元微带天线阵列,为阵列接收机前端的阵列天线开展波束合成性能测试。通过分析阵列天线的波束合成基本原理,以及用于接收功能的阵列天线的耦合效应,实际测试在有无耦合情况下阵列各端口的输出电压,求解出抵消耦合的加权信息,将加权信息转换为去耦合的模拟波束合成网络,开展16阵元微带天线阵列的波束合成实践。经与仿真的波束合成方向图进行比对,实测解耦方向图轮廓与阵列无耦合的仿真结果非常接近,较好的实现了解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电望远镜 接收机 阵列天线 波束合成 方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电天文台址周边干扰电磁兼容分析
11
作者 蔡明辉 马凌 +4 位作者 董晓玉 刘奇 苏晓明 王娜 党振伟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6-714,共9页
为研究射电天文台址周边固定、移动干扰源对射电天文观测的影响,细化射电天文业务与其他业务间的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干扰源状态和辐射量级的EMC分析方法。首先,判断干扰源状态,依据其类型采... 为研究射电天文台址周边固定、移动干扰源对射电天文观测的影响,细化射电天文业务与其他业务间的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干扰源状态和辐射量级的EMC分析方法。首先,判断干扰源状态,依据其类型采集电磁干扰评估区域,划分区域得到各点/网格至望远镜的相对地形;然后,计算射电天文天线指向干扰源的增益并根据地形特征选用适宜电波传播模型预测电波传输损耗,进而预估干扰到达望远镜的功率大小;最后结合干扰电平限值、望远镜的指向,确定该干扰源对望远镜的干扰影响。本文对移动状态干扰源和固定状态干扰源的EMC分析与评估结果,可为台址周边电磁干扰协调及干扰兼容性分析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干扰源 移动干扰源 干扰限值 遮挡 电磁兼容(E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树莓派的压缩机压力采集与监测系统设计
12
作者 段雪峰 李健 +6 位作者 李笑飞 闫浩 曹亮 王凯 马军 裴鑫 温志刚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398-401,共4页
微波接收机是射电望远镜专门用于接收射电信号的设备,氦气压缩机是射电望远镜接收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冷可以大大降低接收机系统的噪声温度,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因而制冷环节比较重要。射电天文的制冷接收机系统多采用压缩机压... 微波接收机是射电望远镜专门用于接收射电信号的设备,氦气压缩机是射电望远镜接收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冷可以大大降低接收机系统的噪声温度,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因而制冷环节比较重要。射电天文的制冷接收机系统多采用压缩机压缩氦气循环制冷方式,压缩机工作时氦气管路的压力将会影响接收机的制冷效率。又因压缩机以及制冷接收机系统都放置在望远镜上,如望远镜处于观测时间,运维人员无法及时获取压力的异常状态。结合南山26米天线的制冷系统,我们建立了8路氦气管路压力采集,4台压缩机控制以及一路压缩机房温度监测,并实现远程监测,更好地保证制冷接收机的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接收机 压缩机 压力采集 监测控制 噪声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Q波段正交器的研制
13
作者 段雪峰 曹亮 +2 位作者 王凯 张华 宁云炜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81-83,共3页
本文设计了一款工作在Q波段的宽带正交模耦合器,采用Turnstile结构的十字转结形设计,各端口的回波损耗在-20dB以下,两个输出端口的插入损耗在0.1dB以内、隔离度可达60dB。目前已完成加工试制,后续计划利用该Q波段正交模耦合器,结合前级... 本文设计了一款工作在Q波段的宽带正交模耦合器,采用Turnstile结构的十字转结形设计,各端口的回波损耗在-20dB以下,两个输出端口的插入损耗在0.1dB以内、隔离度可达60dB。目前已完成加工试制,后续计划利用该Q波段正交模耦合器,结合前级喇叭天线建立天空亮温度测试平台,实现对应波段天空亮温度的精确获取,同时将该测试方法移植到其它波段,以备为其它波段的相控阵接收机噪声温度测试提供精确的天空亮温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电天文 接收机 正交器 噪声温度 天空亮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 GHz的平行耦合微带滤波器设计
14
作者 李嘉辉 王凯 +2 位作者 闫浩 马军 于涵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32-135,共4页
本文旨在设计一个1.25GHz平行耦合微带滤波器。该滤波器采用微带线技术,通过精确控制线宽和间隙,实现信号的有效过滤。在设计过程中,将注重提高选择性和抑制谐波,以优化观测信号的质量。滤波器的设计考虑了实际应用场景,具有良好的稳定... 本文旨在设计一个1.25GHz平行耦合微带滤波器。该滤波器采用微带线技术,通过精确控制线宽和间隙,实现信号的有效过滤。在设计过程中,将注重提高选择性和抑制谐波,以优化观测信号的质量。滤波器的设计考虑了实际应用场景,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经验证,该滤波器在1.25GHz处具有符合要求的传输特性和较低的插入损耗。这款平行耦合微带滤波器为射电望远镜中的接收天线提供了一种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信号处理解决方案,有助于提升观测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 微带滤波器 带通 射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射电天文干扰监测的宽带频谱的周期RFI统计方法
15
作者 董晓玉 马凌 +3 位作者 刘奇 杜清清 蔡明辉 苏晓明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4-630,共7页
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射频干扰(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RFI)对射电天文观测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周期性RFI对天文观测的影响越来越显著。本文围绕宽带、高时间分辨率频谱数据,采用阈值计算、噪声通道过滤、快速傅里叶变换、周... 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射频干扰(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RFI)对射电天文观测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周期性RFI对天文观测的影响越来越显著。本文围绕宽带、高时间分辨率频谱数据,采用阈值计算、噪声通道过滤、快速傅里叶变换、周期计算、通道合并、来源分析和模板库建立等步骤,提出一种面向宽带频谱序列的周期RFI统计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新疆天文台南山观测站26 m射电望远镜(Nan Shan 26 m Radio Telescope,NSRT)脉冲星观测终端数据,有效地检测并提取出了频谱序列中的周期性RFI,可为进一步电磁干扰缓解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电天文 射频干扰(RFI) 周期 统计 模板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列天线耦合特性测量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凯 宁云炜 +2 位作者 曹亮 段雪峰 闫浩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17-120,共4页
阵列天线是将单天线以一定的排列方式组成天线阵列,以此实现更高信号收发性能的装置。阵列天线作为一种高效的信号接收设备,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射电天文领域。随着射电天文对高灵敏度、超宽带、大视场等性能的追求,对阵列天线的各项指... 阵列天线是将单天线以一定的排列方式组成天线阵列,以此实现更高信号收发性能的装置。阵列天线作为一种高效的信号接收设备,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射电天文领域。随着射电天文对高灵敏度、超宽带、大视场等性能的追求,对阵列天线的各项指标也在不断攀升。耦合性是由于阵列天线各单元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特殊效应。传统阵列天线阵元间隔一般都至少保持0.5倍的波长以降低耦合。本文设计并研制工作于1.25 GHz下的窄带16阵元微带天线阵列,阵元间距为0.7倍的波长,通过S参数测试,独立阵元的回波损耗在-24 dB以下,阵元间耦合性在E面方向上低于-32 dB、在H面方向上低于-39.6 dB,满足设计指标。后续工作将进一步开展该阵列天线的阻抗、方向图及交叉极化等性能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天线 射电天文 相控阵 耦合性 S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宽带Vivaldi天线仿真设计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凯 王洋 宁云炜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33-136,共4页
相控阵馈源接收机相互交叠的波束可形成更为连续的视场,大大提高了射电天文巡天观测效率,作为一种新兴的阵列天线接收系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射电天文领域。随着射电天文对超宽带、大视场等需求的不断攀升,相控阵馈源系统的工作带宽也... 相控阵馈源接收机相互交叠的波束可形成更为连续的视场,大大提高了射电天文巡天观测效率,作为一种新兴的阵列天线接收系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射电天文领域。随着射电天文对超宽带、大视场等需求的不断攀升,相控阵馈源系统的工作带宽也在不断拓展。Vivaldi天线作为一种端射行波天线,被广泛应用于相控阵系统中。相对相控阵馈源应用来说,Vivaldi天线在展现自身宽带性能的同时,在紧密排列的紧耦合阵列情况下可实现超宽带特性。本文设计一种工作于0.7~1.8GHz下的宽带Vivaldi天线,带内回波损耗仿真结果在-10dB以下,带内天线增益仿真结果大于4.2dB。后续工作将进一步开展相控阵馈源阵列仿真及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电天文 接收机 相控阵馈源 VIVALDI 宽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电天文台址常驻电磁干扰检测与识别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蔡明辉 刘奇 +3 位作者 王玥 苏晓明 党振伟 张国福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17,共12页
为有效统计射电天文台址常驻电磁干扰的变化,提高实时电磁环境监测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先验信息的常驻电磁干扰信号检测与识别方法.首先通过信噪分离,信号能量估值从电磁环境历史监测数据中提取移动通信,地面数字电视等常驻大信号的中心... 为有效统计射电天文台址常驻电磁干扰的变化,提高实时电磁环境监测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先验信息的常驻电磁干扰信号检测与识别方法.首先通过信噪分离,信号能量估值从电磁环境历史监测数据中提取移动通信,地面数字电视等常驻大信号的中心频率、极化方式、来波方向等特征,经对无线信号传播信道的衰落方式进行分析,提出信号能量模型服从的分布函数假设并采用K-S检验验证该假设,合理设置能量阈值,建立信号模板库.其次,根据信号模板库中的信号特征对实时频谱数据进行双门限能量检测、信号相关性识别,从而提高信号检验的准确率,实现了常驻信号的快速统计.针对射电天文台址实测频谱,运用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并统计频谱中的常驻信号,从而为台址干扰缓解策略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干扰 假设检验 信号识别 信号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毫米波段大气不透明度测量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凯 段雪峰 +2 位作者 曹亮 马军 项斌斌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50-153,共4页
大气不透明度是大气对射电信号衰减的一个度量,精确的射电信号强度校准需要修正大气的吸收效应。大气不透明度测量方法有数值模拟及非线性拟合等方式。为了在7毫米波段实现高精度的强度校准,进一步学习及实践大气不透明度测试方法,通过... 大气不透明度是大气对射电信号衰减的一个度量,精确的射电信号强度校准需要修正大气的吸收效应。大气不透明度测量方法有数值模拟及非线性拟合等方式。为了在7毫米波段实现高精度的强度校准,进一步学习及实践大气不透明度测试方法,通过组建7毫米波段大气不透明度测量系统,采用俯仰扫描及非线性拟合方式开展7毫米波段大气不透明度测量研究。最终,在30-32 GHz频段内测试到大气不透明度值在0.11-0.13之间。下一步工作拟结合对应波段的地基式测量设备,例如水汽辐射计,对测量到的不透明度进行比对,以便对测试系统进行可靠性验证以及后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电天文 接收机 7毫米 强度校准 大气不透明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巴特勒矩阵波束形成网络的快速原型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宁云炜 王凯 +2 位作者 曹亮 马军 陈卯蒸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29-232,共4页
相控阵馈源(PAF)可以同时形成多个波束,有效扩大视场,提高扫描速度,是下一代射电望远镜的关键技术之一。波束形成网络是相控阵馈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相控阵馈源的仿真结果误差更小,有必要把相控阵馈源和波束形成网络放在一起进行... 相控阵馈源(PAF)可以同时形成多个波束,有效扩大视场,提高扫描速度,是下一代射电望远镜的关键技术之一。波束形成网络是相控阵馈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相控阵馈源的仿真结果误差更小,有必要把相控阵馈源和波束形成网络放在一起进行场路联合仿真。和有源相控阵相比,无源相控阵波束形成网络具有价格低廉、易于设计的优点。文中采用COMSOLMultiphysics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对巴特勒矩阵波束形成网络的原型设计进行仿真,相比于传统的电磁仿真软件,能极大减少建模和仿真时间,减小场路联合仿真的复杂性,更快地对相控阵馈源进行性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馈源 巴特勒矩阵 波束形成网络 COMSOL多物理场仿真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