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干燥环境对茶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哈尼帕.哈不都拉 《福建茶叶》 2018年第3期14-15,共2页
绿茶能充分对叶内的内含物质保留,其中80%的茶多酚与咖啡碱、50%的叶绿素都被保留下来,与此同时,维生素基本很少流失。随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重视养生问题,对绿茶的抗菌消炎、抗氧化与抗衰老等功能十分关注,逐步加大了对茶叶化学成... 绿茶能充分对叶内的内含物质保留,其中80%的茶多酚与咖啡碱、50%的叶绿素都被保留下来,与此同时,维生素基本很少流失。随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重视养生问题,对绿茶的抗菌消炎、抗氧化与抗衰老等功能十分关注,逐步加大了对茶叶化学成分及功能的研究。本文主要是利用试验分析,以绿茶为例,对不同干燥环境影响茶叶化学成分的情况进行研究,希望可以更好地提高茶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环境 化学成分 绿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PEI复合纳滤膜的制备及性能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侯影飞 王金凤 刘敏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3-60,共8页
用聚砜超滤膜为底膜,以聚乙烯亚胺(PEI)为阳离子添加剂,与聚乙烯醇(PVA)共混制备带正电复合纳滤膜.讨论了制膜条件对膜性能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接触角对膜的化学组成、表面形态和疏水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PEI含量的增加... 用聚砜超滤膜为底膜,以聚乙烯亚胺(PEI)为阳离子添加剂,与聚乙烯醇(PVA)共混制备带正电复合纳滤膜.讨论了制膜条件对膜性能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接触角对膜的化学组成、表面形态和疏水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PEI含量的增加,纳滤膜对二价盐溶液的截留率先增加后减小,最佳制膜条件为:PVA和PEI的质量分数均为2%,PVA与PEI质量比为PVA∶PEI=8∶1,戊二醛的质量分数为2%,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热处理温度为70℃.此时复合纳滤膜对2g/L MgSO_4溶液的截留率为94.52%,通量为5.91L/(m2·h).复合纳滤膜对4种盐截留率大小顺序为:MgSO_4>MgCl_2>Na_2SO_4>NaCl.添加PEI后的膜表面电位变大,分离性能增加,亲水性变好,通量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亚胺 聚乙烯醇 纳滤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补血草根茎总黄酮的提取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梅 葛鹏 何春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9期190-192,共3页
[目的]研究大叶补血草根茎总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超声提取考察不同产地不同溶剂提取的大叶补血草总黄酮含量;采用Fenton反应体系、改良的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和硫代巴比妥酸(TBA)法分别测定大叶补血草总黄酮对羟自由基、... [目的]研究大叶补血草根茎总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超声提取考察不同产地不同溶剂提取的大叶补血草总黄酮含量;采用Fenton反应体系、改良的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和硫代巴比妥酸(TBA)法分别测定大叶补血草总黄酮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醇提总黄酮的产率高于水提取,产于阿勒泰的大叶补血草总黄酮含量略高;抗氧化试验结果显示,大叶补血草总黄酮对·OH、O2·-的产生和脂质过氧化均具有抑制作用,采于阿勒泰地区的大叶补血草中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略高于伊犁地区的,而醇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明显大于水提液的活性,当浓度达到0.83mg/mL时,醇提取液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达98.9%。[结论]大叶补血草根部总黄酮含量可观,作为抗氧化剂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价值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补血草 根茎 总黄酮 提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动力学模拟汽油组分在不同脱硫膜材料中的扩散行为
4
作者 侯影飞 蒋驰 +3 位作者 刘敏 刘熠斌 李鹏 牛青山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21-1127,共7页
为探究渗透气化脱硫膜材料脱硫性能的决定因素,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了典型汽油组分(噻吩、正庚烷、环己烷、环己烯和甲苯)在乙基纤维素(EC)、聚乙二醇(PEG)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中扩散过程,绘制小分子在聚合物中扩散轨迹并分析了... 为探究渗透气化脱硫膜材料脱硫性能的决定因素,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了典型汽油组分(噻吩、正庚烷、环己烷、环己烯和甲苯)在乙基纤维素(EC)、聚乙二醇(PEG)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中扩散过程,绘制小分子在聚合物中扩散轨迹并分析了其扩散方式。计算求得不同分子在不同膜材料中的扩散速率。通过分析扩散分子与聚合物体系的相互作用能、扩散分子三维尺寸、聚合物自由体积和聚合物链段运动对分子扩散速率的影响,考察了分子在聚合物中的微观扩散机理。结果表明,在3种膜材料中噻吩的扩散速率均大于其余4组分,与实验结果相一致;扩散分子与聚合物相互作用是噻吩类硫化物在脱硫膜材料中优先扩散的决定因素,且其余3种因素相互协同同样影响着其在聚合物中的扩散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分子扩散 汽油脱硫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装置催化剂活性波动大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2
5
作者 陶晶 谷新华 +1 位作者 门春艳 陈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0-75,共6页
针对独山子某石化公司聚丙烯装置在生产时催化剂活性波动大的问题,通过检测分析,排查了原料纯度、助催化剂加入量和杂质含量、催化剂浓度和杂质含量等各项因素,找出了催化剂波动大的原因为:催化剂计量泵至催化剂在线混合器间输送管线的... 针对独山子某石化公司聚丙烯装置在生产时催化剂活性波动大的问题,通过检测分析,排查了原料纯度、助催化剂加入量和杂质含量、催化剂浓度和杂质含量等各项因素,找出了催化剂波动大的原因为:催化剂计量泵至催化剂在线混合器间输送管线的伴冷线堵塞,致使伴冷介质流动差,造成该输送管线温度高,管线中的催化剂产生沉降。据此问题研究了温度对催化剂的影响情况,明确了在生产中催化剂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并提出了解决措施,通过清理伴冷线动力泵入口过滤器,调整催化剂输送管线的伴冷线系统压力,使催化剂温度处于理想的温度范围内。通过实际生产运行验证,确认解决措施有效。提出的催化剂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对今后的生产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催化剂 活性 温度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氨基酸各官能团对其Co(Ⅱ)配合物可逆氧合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薛鹏 魏雅娜 +2 位作者 岳凡 张翼 王吉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69-1775,共7页
选择氧合性能良好的组氨酸(His)-Co(Ⅱ)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掩蔽—NH2、取代—O-和去除—COO-,得到短肽、伪肽和多胺等类组氨酸结构.采用UV-Vis光谱法研究了α-氨基酸中的3个官能团对其Co(Ⅱ)配合物氧合性能的影响.对比研究表明:α-氨基... 选择氧合性能良好的组氨酸(His)-Co(Ⅱ)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掩蔽—NH2、取代—O-和去除—COO-,得到短肽、伪肽和多胺等类组氨酸结构.采用UV-Vis光谱法研究了α-氨基酸中的3个官能团对其Co(Ⅱ)配合物氧合性能的影响.对比研究表明:α-氨基酸中—NH2对其Co(Ⅱ)配合物的吸氧性具有决定作用;—COO-对其Co(Ⅱ)配合物氧合作用的可逆性起关键作用;而—O-对其Co(Ⅱ)配合物的吸氧性影响不大.在前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α-氨基酸-Co(Ⅱ)配合物可逆吸收和释放O2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氨基酸 Co(Ⅱ)配合物 可逆氧合 组氨酸 氧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肽掺杂的聚苯胺与氧化石墨烯共价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7
作者 陶晶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11-214,共4页
利用含有氨基和羧基官能团的多肽原位掺杂聚苯胺,在聚苯胺的表面引入游离的氨基,再通过氨基与氧化石墨烯表面羧基的酰胺化反应使聚苯胺与氧化石墨烯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共价复合物。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场发射扫描电... 利用含有氨基和羧基官能团的多肽原位掺杂聚苯胺,在聚苯胺的表面引入游离的氨基,再通过氨基与氧化石墨烯表面羧基的酰胺化反应使聚苯胺与氧化石墨烯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共价复合物。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共价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共价键能够提高复合物的稳定性,共价键还能够影响其超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氧化石墨烯 复合物 共价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