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相结合提高食醋质量 被引量:15
1
作者 赵德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4,共4页
该文从食醋应具备营养性能和享受性能出发,依据食醋酿造的工艺条件,阐述了传统酿醋工艺多菌种、多酶系、低温混合发酵的特点,针对目前麸曲酒母酿醋工艺和液体深层发酵酿醋工艺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 营养性能 享受性能 多菌种 多酶系 麸曲 固态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盐发酵的思索 被引量:5
2
作者 赵德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共4页
关键词 酱油 豆鼓 发酵 无盐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腐乳琐谈 被引量:6
3
作者 赵德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大豆制食品 豆腐乳 发酵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豉、纳豆和丹贝的简述 被引量:13
4
作者 赵德安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08年第3期1-4,共4页
豆豉、纳豆和丹贝是同源的大豆发酵食品,为了充分发掘传统调味品的特色,介绍了豆豉、纳豆和丹贝的起源、功能性和生产工艺,同时阐明了纯种发酵大豆食品的产品质量不如天然发酵的产品质量的原因以及改进的途径。
关键词 豆豉 纳豆 丹贝 营养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的性能、源流、工艺和品质 被引量:7
5
作者 赵德安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关键词 食醋 调味品 营养性能 享受性能 历史源流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酿醋工艺特性浅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赵德安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04年第5期1-4,14,共5页
论述传统酿醋工艺是以提高产品风味为目的。分别阐明以谷物为原料、生料制曲、多菌混合发酵和固态发酵对提高产品质量的作用。
关键词 传统工艺 酿醋 谷物 生料制曲 多菌混合发酵 食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盐发酵的思索 被引量:5
7
作者 赵德安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03年第5期1-3,共3页
关键词 酱油 生产工艺 低盐发酵 固态发酵 多菌曲 强化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液态深层发酵醋风味的设想 被引量:5
8
作者 赵德安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05年第5期6-9,共4页
阐明了液态深层发酵醋工艺具有出率高、污染少、周期短、自动化程度高和成本低等优点,同时也存在风味不足的缺点,指出液态深层发酵醋必须提高风味,传承发酵工艺优点。分析了液态深层发酵醋风味差的原因,提出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相结... 阐明了液态深层发酵醋工艺具有出率高、污染少、周期短、自动化程度高和成本低等优点,同时也存在风味不足的缺点,指出液态深层发酵醋必须提高风味,传承发酵工艺优点。分析了液态深层发酵醋风味差的原因,提出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合理配料、多菌制曲、混合发酵和适当延长发酵期等方法来改进并提高液态深层发酵醋的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深层发酵醋 工艺 风味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固定化细胞改善酱油风味的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赵德安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06年第3期7-8,共2页
为了改善酱油风味,首先阐明了传统发酵和固定化细胞发酵的各自特点。说明传统酱油酿造是多菌种混合发酵,酱油风味好。介绍了固定化细胞发酵酱油:采用固定化细胞发酵提高发酵率,缩短发酵周期,固定化细胞可长期使用,降低了成本,避免污染,... 为了改善酱油风味,首先阐明了传统发酵和固定化细胞发酵的各自特点。说明传统酱油酿造是多菌种混合发酵,酱油风味好。介绍了固定化细胞发酵酱油:采用固定化细胞发酵提高发酵率,缩短发酵周期,固定化细胞可长期使用,降低了成本,避免污染,产品质量高。介绍了国内外对固定化细胞发酵法的研究情况。提出采用固定化细胞和传统多菌种混合发酵相结合,从而改进固定化细胞发酵法,可进一步提高酱油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固定化细胞 发酵法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油与水解蛋白质调味液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德安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06年第1期22-24,共3页
为阐明酱油与水解蛋白质调味液的关系,介绍了传统酱油的工艺、产品特点、水解蛋白质调味液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对酱油质量的认识。指出必须正确区分酱油和水解蛋白质调味液的不同之处,树立酱油安全性、卫生性、营养性和享受性的整体质量... 为阐明酱油与水解蛋白质调味液的关系,介绍了传统酱油的工艺、产品特点、水解蛋白质调味液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对酱油质量的认识。指出必须正确区分酱油和水解蛋白质调味液的不同之处,树立酱油安全性、卫生性、营养性和享受性的整体质量观念。只有将现代科技与传统酿造工艺相结合,才能提高酱油质量,重振酱油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水解蛋白质调味液 质量 卫生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多菌种酿造酱油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德安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07年第5期35-37,共3页
为了大力发展传统酱油生产工艺,从多菌种酿造酱油的优点和传统酱油生产工艺特点等方面论述了酱油生产工艺,并结合日本发展多菌种发酵原因和多菌种发酵现在存在的问题,认为业内科技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多菌种发酵的重要性,为振兴我国酱油... 为了大力发展传统酱油生产工艺,从多菌种酿造酱油的优点和传统酱油生产工艺特点等方面论述了酱油生产工艺,并结合日本发展多菌种发酵原因和多菌种发酵现在存在的问题,认为业内科技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多菌种发酵的重要性,为振兴我国酱油工业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多菌种 酿造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酱油传统生产工艺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德安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06年第2期8-11,共4页
介绍了人们对传统酱油工艺的不同认识。根据传统酱油质量好的原因,提出了群酶共酵是内因、低温发酵是条件及混合发酵是必然的论点。指出酱油行业要与时俱进,必须转变观念,变高产低值为优质高值。同时指出,现代科技必须与传统工艺相结合。
关键词 :酱油 传统生产工艺 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酶制剂在调味品中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德安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07年第4期17-20,共4页
针对酶制剂在调味品中的应用,介绍了酶制剂的作用和在大豆发酵调味品中的应用,并讨论了酶制剂在大豆发酵调味品中应用的缺点,认为应用酶制剂发酵生产调味品,在工艺上尚不能保证产品原有的品质,而且酶制剂价格高,缺乏实用价值。
关键词 酶制剂 调味品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麸皮生料制醋曲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德安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05年第2期19-21,共3页
传统醋曲微生物多、酶系广,代谢产物丰富,产品质量好,但出醋率低。纯种麸曲糖化力强,出醋率高,成品质量不如传统曲醋,提出麸皮生料接入多种优良菌株制曲,保存了麸皮中丰富的酶系,发挥优良菌株群体协同作用,提高成曲生化性能,产生较多的... 传统醋曲微生物多、酶系广,代谢产物丰富,产品质量好,但出醋率低。纯种麸曲糖化力强,出醋率高,成品质量不如传统曲醋,提出麸皮生料接入多种优良菌株制曲,保存了麸皮中丰富的酶系,发挥优良菌株群体协同作用,提高成曲生化性能,产生较多的代谢产物,增加营养和风味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麸皮 醋曲 料制 代谢产物 优良菌株 产品质量 成品质量 协同作用 生化性能 风味成分 出醋率 微生物 糖化力 传统 酶系 丰富 麸曲 制曲 成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传统工艺 振兴酱油行业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德安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03年第6期1-4,共4页
揭示了传统酱油酿造工艺的实质,认为继承和发展传统工艺是酱油行业振兴之路。
关键词 酱油 传统酿造工艺 多菌种低温发酵 技术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梨的加工技术
16
作者 赵德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60-62,共3页
库尔勒香梨皮薄肉细,香甜爽口,酥脆多汁,淡雅醇香,含糖10.04%,酸0.03%,灰分0.12%、水分86.5%。
关键词 香梨 加工技术 香梨膏 香梨干 香梨脯 香梨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地制宜合理选择酿醋工艺
17
作者 赵德安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5-7,共3页
因地制宜合理选择酿醋工艺赵德安(新疆库尔勒孔雀食品厂841023)食醋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酸性调味品,风味独特,具有酸、香、鲜、甜等多种调和的味道,既可用于烹饪,也可代茶饮用。有醒酒解腥,开胃... 因地制宜合理选择酿醋工艺赵德安(新疆库尔勒孔雀食品厂841023)食醋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酸性调味品,风味独特,具有酸、香、鲜、甜等多种调和的味道,既可用于烹饪,也可代茶饮用。有醒酒解腥,开胃健脾,降血压,解诸毒,灭菌消炎,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醋 酿造工艺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油简易生产工艺
18
作者 赵德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9期56-60,共5页
酱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酱油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酱油中水分含量在70%以上,以就地生产为宜。我国幅员广大,人口分布密度很不均匀。
关键词 酱油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利用微生物恢复和发展传统酱油工艺
19
作者 赵德安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11年第4期29-32,共4页
针对《科学利用微生物推动中国酱油工艺大变革》一文的观点,论述了传统酱油生产工艺是实践经验的结晶,符合自然和思维的客观规律,产品质量好,开创了科学利用微生物酿造酱油的历史。指出日本酱油居世界领先水平,一是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 针对《科学利用微生物推动中国酱油工艺大变革》一文的观点,论述了传统酱油生产工艺是实践经验的结晶,符合自然和思维的客观规律,产品质量好,开创了科学利用微生物酿造酱油的历史。指出日本酱油居世界领先水平,一是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工艺,二是我国酱油质量下降为之创造了客观条件。认为要生产优质酱油,必须恢复和发展传统的生产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多菌种 常温混合发酵 环境 微生物 平衡调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