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技术性教学批判及教学行动逻辑的回归
- 1
-
-
作者
蹇轶
李瑞娜
陈得军
-
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石河子开放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新疆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0,共8页
-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南疆教育脱贫成果巩固模式及其效果研究”(项目编号:2023BJYX116)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新疆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成效跟踪研究”(项目编号:22XJJA880001)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新疆地区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质量提升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2YJC880007)的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审视教育的技术性实践,并不仅仅是批判教学中对于技术的机械应用,更重要的是反思技术性教学的机械性、控制性和效率主义倾向。技术性教学导致了教育目标的功利化和平庸化、教育过程的压迫性和控制性、教育主体的孤立化和隔离化。以效率主义哲学为基础的技术性教学用行为逻辑取代了行动逻辑,加剧了技术性教学的危害。超越技术性教学,需要回归教学的行动逻辑,保持教学的开放性,追求教育的卓越性。
-
关键词
技术性教学
行为逻辑
行动逻辑
-
Keywords
technical teaching
behavioral logic
action logic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论康德哲学的教育学意义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陈得军
刘琴
李欢欢
-
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1期3-9,共7页
-
基金
新疆师范大学智库招标课题“新《教师法》背景下新疆教师核心素养现状与提升路径研究”(课题编号:ZK202282B)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康德作为哲学家和教育学家的身份是可能的,因为康德哲学体系本身构成了他对教育的批判性论述。他以哲学的方式开启了教育的现代化,开启了教育科学研究的新时代;在反思过往哲学的基础上,将“目的论”重新纳入哲学体系之中,并将“目的论”引入了对自然的分析,赋予了“目的论”新的意义;基于“人的规定与使命”提出,教育促使人类向着“更好的状态”持续发展,教育是人类进步的支柱;而人作为一个持续发展的类,需要引入宗教和历史理性,才能进一步理解人类的进步。
-
关键词
康德
哲学
教育
目的论
历史理性
-
Keywords
Kant
philosophy
education
telelogy
historical reason
-
分类号
G40-011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