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师学习力:核心要义、受限表征及培育路径 被引量:44
1
作者 毛菊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6-111,共6页
学生学习力是养成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而教师学习力是培养学生学习力、激活教育生命力的源头活水。教师学习力由基础力、顺应力、转换力、互惠力四个维度构成,其发展受限于机械的惯性思维范式、外塑的专业发展方式以及淡漠的环境培育意... 学生学习力是养成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而教师学习力是培养学生学习力、激活教育生命力的源头活水。教师学习力由基础力、顺应力、转换力、互惠力四个维度构成,其发展受限于机械的惯性思维范式、外塑的专业发展方式以及淡漠的环境培育意识,而"以问题解决为驱动""以创设真实学习环境为支架""以对话-合作为主要形式"是培育教师学习力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教师学习力 教师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乡村教师“乡贤”到“新乡贤”的行动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22
2
作者 毛菊 吴凯欣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6-124,共9页
重视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成为政策诉求,厘清“新乡贤”的行动逻辑对实践具有先导性作用。不同历史时期,乡村教师乡贤角色的行动逻辑经历了:从郡县制社会的“维系基层治理”、失序性社会“救亡图存”、总体性社会“服务国家建设”到... 重视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成为政策诉求,厘清“新乡贤”的行动逻辑对实践具有先导性作用。不同历史时期,乡村教师乡贤角色的行动逻辑经历了:从郡县制社会的“维系基层治理”、失序性社会“救亡图存”、总体性社会“服务国家建设”到分化性社会“成己成人”的转变。以史为鉴,当下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应建构以“公共精神”为核心,建设美好生活为群体意向,以一定限度内参与乡村文化建设为实践表达的行动逻辑。循此逻辑,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在实践中可通过“以学校公共生活为主场,厚植公民所需公共精神”“以家校合作为着力点,共建良好乡村教育生态”“以参与乡村公共生活为抓手,激发乡村文化活力”作为主要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乡贤 新乡贤 行动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文化身份差异及其体认 被引量:11
3
作者 程良宏 刘利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2-71,共10页
学生的文化身份表征了学生因地域来源、家庭来源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文化差异特质。既往教学多把学生固化为知识学习者,对学生的文化身份差异视而不见,很少考虑学生文化差异对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制约作用,甚至偏离使学生成为文化卓越者的... 学生的文化身份表征了学生因地域来源、家庭来源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文化差异特质。既往教学多把学生固化为知识学习者,对学生的文化身份差异视而不见,很少考虑学生文化差异对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制约作用,甚至偏离使学生成为文化卓越者的功能与价值。正确体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文化身份差异及其对教学的影响、寻求对学生身份文化差异的理性重构,是突破囿于知识传递教学的缺陷、寻求教学改进的可能路向。这需要教师以与"他者文化"和谐相处的文化工作者身份对待教学,以移情性文化理解者理解学生,以文化引领与构建的责任担当引导学生进行文化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实践 学生 文化身份差异 教学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知识教学到文化实践:深度教学走向深入的视域演进 被引量:31
4
作者 程良宏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0-46,共7页
知识教学层面的深度教学,意图引导师生通过知识结构和知识运用方面的深度体认实现对学科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掌握运用,对改变浅表性学习具有积极意义。但它难以摆脱知识传递教学的固有缺陷,难以达到真正的深入。教学中的知识传递同时是教... 知识教学层面的深度教学,意图引导师生通过知识结构和知识运用方面的深度体认实现对学科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掌握运用,对改变浅表性学习具有积极意义。但它难以摆脱知识传递教学的固有缺陷,难以达到真正的深入。教学中的知识传递同时是教师和学生依据具有文化特质的学科知识进行文化交往和文化构建的文化实践。将深度教学的理解视域从知识教学推进到文化实践,是更为贴近深度教学本真、深化乃至优化深度教学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教学 知识教学 文化实践 视域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学专业的高深知识:困境、重构与保障 被引量:5
5
作者 毛菊 朱旭东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8-73,143,共7页
教学专业知识对教师专业极为重要。然而,教学专业知识整体上日益陷入“高深知识旁落”“高深性受质疑”“学术性缺乏”困境。以“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育的实践特征、“临床-专业型”培养模式及教学专业属性为出发点,重构并形成了儿... 教学专业知识对教师专业极为重要。然而,教学专业知识整体上日益陷入“高深知识旁落”“高深性受质疑”“学术性缺乏”困境。以“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育的实践特征、“临床-专业型”培养模式及教学专业属性为出发点,重构并形成了儿童发展心理学、学习科学、课标与教材分析、课程资源开发、儿童观察与研究、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课堂与班级管理、教育法、教学技能九大核心教学专业高深知识。教学专业高深知识的实现需要主体、时间、意愿、准入、物质等保障,以此为破解目前教师专业的困境探索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深知识 教学专业 教学专业知识 教师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