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S,GPS和GIS集成系统在新疆北部天然草地估产技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4
1
作者 李建龙 蒋平 戴若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04-510,共7页
利用1991~1996年在新疆天山北坡不同草地类型上观测的草地可食产量,环境与遥感资料等,使用RS技术、GPS和GIS集成系统进行了多重相关分析和遥感估产技术的深入研究,并在图象处理、信息提取、信息应用和RS-GPS... 利用1991~1996年在新疆天山北坡不同草地类型上观测的草地可食产量,环境与遥感资料等,使用RS技术、GPS和GIS集成系统进行了多重相关分析和遥感估产技术的深入研究,并在图象处理、信息提取、信息应用和RS-GPS-GIS一体化估产方法及遥感知识与草原生态专业知识结合方面获得一定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4个草地类型的可食鲜干草产量与两种遥感绿度值间存在着极显著相关性(P<0.01),r值均在0.679以上,且通过F检查和精度分析。一般在类型Ⅱ、Ⅲ和Ⅳ,是鲜草产量与RVI相关性好于NDVI,而在类型Ⅰ则相反。进而从6种数学方程式中选优,建立了地学、光学和非线性遥感估产模型,并在实际估产中加以应用、检验和给出了生态学解释及机理分析,使大面积草地可食牧草遥感估产精度达到75.8%以上,实现了遥感大面积估产目标和草地生态学意义及RS-GPS-GIS与草地专家系统一体化集成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RS GPS GIS 草地 大面积估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因素探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成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20,共6页
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因素是一个复合体,危害新疆社会稳定的最主要因素是宗教极端思想的蔓延与传播,这是宗教极端势力产生的根源及本质,其宗教极端思想传播渠道包括借助媒体传播、假借宗教名义传播、借助校园开展渗透、以威副利诱方式传... 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因素是一个复合体,危害新疆社会稳定的最主要因素是宗教极端思想的蔓延与传播,这是宗教极端势力产生的根源及本质,其宗教极端思想传播渠道包括借助媒体传播、假借宗教名义传播、借助校园开展渗透、以威副利诱方式传播等四种;其外显特征一是频繁制造暴恐案件并声称对事件负责以显示其现实存在,二是极力营造泛清真化氛围,三是在各重要节日、活动节点制造影响,四是歪曲社会治安事件,制造民族冲突,五是境内外勾连,利用国际舆论歪曲现实,六是制造暴恐活动不针对特定民族,七是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形式多样。对此,应正视新疆的分裂与反分裂历史根源,建立打击宗教极端现象的法律支持体系,引导民众正确认识民族间的层次性差别,大力培养与时俱进的基层宗教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宗教极端势力 宗教极端思想 社会稳定 长治久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克里雅绿洲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变异性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海米提.依米提 安外尔.艾则孜 +1 位作者 赛迪古丽.哈西木 艾则买提.艾赛提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7-134,共8页
选择克里雅绿洲喀尔克乡西部的一块带状芦苇地为研究区,在研究区内布设28个样点,采集芦苇覆盖度、株高、冠幅长、冠幅宽和密度这5个生长指标,分0—10,10—30,30—50cm三层取土壤样品并测定各层的土壤含水量,在此基础上,利用描述性统计... 选择克里雅绿洲喀尔克乡西部的一块带状芦苇地为研究区,在研究区内布设28个样点,采集芦苇覆盖度、株高、冠幅长、冠幅宽和密度这5个生长指标,分0—10,10—30,30—50cm三层取土壤样品并测定各层的土壤含水量,在此基础上,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地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芦苇分布区表层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各层土壤含水量与芦苇生长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改善研究区脆弱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从描述性统计分析来看,芦苇分布区三层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幅度均较大,各层均表现为中等变异强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加,但其变异程度逐渐减小。土壤含水量垂直分布特征有4种:即底聚型、中聚型、表聚型、表聚型和底聚型混合等。底聚型土壤含水量剖面为研究区最主要的剖面类型,其次是中聚型土壤含水量剖面,再次是表聚型和底聚型混合的土壤含水量剖面,表聚型土壤含水量剖面的分布面积最小。土壤含水量与芦苇生长指标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各层土壤含水量与芦苇生长呈正相关关系。其中各层土壤含水量对芦苇覆盖度、株高和密度的正面效应不太明显;对芦苇冠幅长和冠幅宽等生长指标的促进作用较明显。下层土壤含水量相对于上层土壤含水量而言,对芦苇生长起到更重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里雅绿洲 土壤含水量 空间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势传播与柔性传播:对外传播的新向度 被引量:47
4
作者 李建军 刘会强 刘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0-195,共6页
在传播中,通常仅仅以传播的主体和媒介形态将传播划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国际传播等。而换一种视角,从传播的行为取向和施力程度不同又可将文化传播分为强势传播与柔性传播,这是一种新的传播向度。强势传播则... 在传播中,通常仅仅以传播的主体和媒介形态将传播划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国际传播等。而换一种视角,从传播的行为取向和施力程度不同又可将文化传播分为强势传播与柔性传播,这是一种新的传播向度。强势传播则具有传播取向的扩张性、传播方式的直接性、传播行为的主动性、传播意图的明指性等特征;柔性传播具有方法的含蓄性、内容的曲指性、行为的内敛性、目标的暗指性等特征。强势传播和柔性传播各有优长:强势传播可析出"有的放矢"、"反客为主"、"多管齐下"、"与时俱进"等途径;柔性传播可分为"抛砖引玉"、"他山之石"、"绵里藏针"、"求同存异"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对外传播 强势传播 柔性传播 中华文化 主体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韧性传播与间歇传播:国际传播的新视角--以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为例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建军 刘会强 刘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5-149,共5页
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国际传播等区分,是传播学中以传播主体和媒介形态作为分类标准的惯常尺度。换一种方式,从传播过程或者是活动的时间取向上可将传播分为韧性传播和间歇传播,兹为一种新的传播向度。韧性传播具... 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国际传播等区分,是传播学中以传播主体和媒介形态作为分类标准的惯常尺度。换一种方式,从传播过程或者是活动的时间取向上可将传播分为韧性传播和间歇传播,兹为一种新的传播向度。韧性传播具有语言交流的本土性、传播过程的连续性、传播行为的持久性、目标的稳定性等特征。间歇传播含有语言沟通的便利性、传播过程的间隔性、行为的非持续性、目标的相对灵活性等特点。韧性传播和间歇传播优长互补,具有通约性。韧性传播可厘定"一以贯之"、"持之以恒"、"潜移默化"等途径。间歇传播可析出"以逸待劳"、"张弛有度"、"曲径通幽"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对外传播 韧性传播 间歇传播 中华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情感传播的特点和原则 被引量:40
6
作者 李建军 马瑞雪 周普元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0-106,F0002,共8页
情感传播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其作为一种传播手段和传播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相对于理性传播而言,情感传播是直指人心的传播活动,是一种理想的传播方式,是“国之交”与“民相亲”的主要传播方式和深层互动平台。情感传播具有内容的主观性... 情感传播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其作为一种传播手段和传播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相对于理性传播而言,情感传播是直指人心的传播活动,是一种理想的传播方式,是“国之交”与“民相亲”的主要传播方式和深层互动平台。情感传播具有内容的主观性、情感的移情性、目的的价值性和角色的转换性等特点;情感传播要固守主体间性原则、本土化原则、均衡原则、得体原则、和谐原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传播 跨文化交际 特征 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7
7
作者 周普元 彭无情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110-117,共8页
中国宗教心理学从民国初期在教会内传播到改革开放后的起步,历经开端、停滞、起步三大时期。随着西方宗教心理学人物流派著作翻译不断拓展,中国宗教心理学相关理论梳理、研究日渐深化,并逐渐与国际接轨。该学科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系统的... 中国宗教心理学从民国初期在教会内传播到改革开放后的起步,历经开端、停滞、起步三大时期。随着西方宗教心理学人物流派著作翻译不断拓展,中国宗教心理学相关理论梳理、研究日渐深化,并逐渐与国际接轨。该学科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系统的学科体系,梳理中国哲学各大流派的宗教心理思想,持续"去宗教化"与"研究方法"探讨,多维度开展宗教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重视宗教心理测量研究,重视宗教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认清宗教心理学是宗教与科学对话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宗教心理学 宗教心理学 中国宗教心理学学术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问题为中心”的高校综合性学报办刊模式探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娟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6-48,共3页
"以问题为中心"是学术期刊强烈关注的话题,是一种淡化学科界限,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渗透,使"问题"贯穿于办刊的全过程,强化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新的办刊模式。突出问题研究,走综合性学报专业化办刊的道路——跨学科... "以问题为中心"是学术期刊强烈关注的话题,是一种淡化学科界限,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渗透,使"问题"贯穿于办刊的全过程,强化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新的办刊模式。突出问题研究,走综合性学报专业化办刊的道路——跨学科问题综合研究模式,是高校综合性学报改变困境、力求突破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研究为中心” 高校综合性学报 办刊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人民观的历史演进及其经验启示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文龙 李建军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0-59,共10页
党的人民观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史进程中对人民群众的立场、地位、作用、评价标准的总体看法和具体态度。作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它的形成和发展是理论演进的内在需要和实践活动的深刻变动彼此印证和相互推动的必然结果。因此,要将其... 党的人民观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史进程中对人民群众的立场、地位、作用、评价标准的总体看法和具体态度。作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它的形成和发展是理论演进的内在需要和实践活动的深刻变动彼此印证和相互推动的必然结果。因此,要将其置放在不同的历史坐标上来把握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话语逻辑和演化规律;要在理论的不断生成和构建过程中彰显其鲜明品格和独特魅力;要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中获得历史启迪和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党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 人民观 以人民为中心 演进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搞好学报发行的根本途径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建军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学报发行 市场化 作者管理 读者服务 特色栏目 品牌建设 公共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龟兹石窟壁画在视觉艺术上的宗教功能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普元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5-107,共3页
龟兹石窟壁画对信徒及群众在色彩唤醒和强化宗教情感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心理暗示作用,而壁画内容通过审美判断进一步加深了教徒的宗教情感。宗教情感是组成宗教意识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并作为宗教共时态结构的内在要素,在宗教中占... 龟兹石窟壁画对信徒及群众在色彩唤醒和强化宗教情感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心理暗示作用,而壁画内容通过审美判断进一步加深了教徒的宗教情感。宗教情感是组成宗教意识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并作为宗教共时态结构的内在要素,在宗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宗教情感构成了宗教信仰的非理性力量的主要方面,是整个宗教系统的内在动力机制所在,对宗教的存在、巩固和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兹石窟壁画 色彩效应 审美 宗教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文化中亚传播的新向度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建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3-169,共7页
中华文化中亚传播要克服传统的以"我"为主,强调中国文化的单向、强势传播和推广,强调意识形态式的灌输,不注重行为体之间的互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应运用主体间性的原则,强调文化交流,强调以共存互补、敬其所异为准则,谋求... 中华文化中亚传播要克服传统的以"我"为主,强调中国文化的单向、强势传播和推广,强调意识形态式的灌输,不注重行为体之间的互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应运用主体间性的原则,强调文化交流,强调以共存互补、敬其所异为准则,谋求区域重叠共识;以地缘和人文资源优势为依托,弘扬地域性优秀文化传统;以民间交往为行为主体,增强交往信度和情感引力;以中亚国家孔子学院为通道,提升中华文化亲和力和显示度;以政治文化精英为纽带,共推"区域性和谐文化走廊"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国际传播 对外传播 文化交流 主体互动 新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管理下学报主编能力的“度”量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建军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58,共3页
学报的精细化管理是以科学管理为基础,以精细化操作为特征,致力于降低出版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管理方式,是相对于粗放式管理而言的。“精、准、细、严”是其操作的特征。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学报主编 能力 粗放式管理 科学管理 出版成本 管理方式 工作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草原鞍马与鹿纹风格的中原鞍马美术——从敦煌壁画中的鞍马绘画谈起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建朋 仇春霞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9-112,共4页
在敦煌壁画中有一些具有鹿的特征的鞍马绘画,它们与汉唐以来中原鞍马绘画矫健的风格是不一样的。如果把汉唐以来形成的中原鞍马比喻成米开朗琪罗的绘画,那么敦煌壁画中的鞍马则是拉斐尔的绘画。在中原鞍马绘画的文化背景中,马是被歌颂... 在敦煌壁画中有一些具有鹿的特征的鞍马绘画,它们与汉唐以来中原鞍马绘画矫健的风格是不一样的。如果把汉唐以来形成的中原鞍马比喻成米开朗琪罗的绘画,那么敦煌壁画中的鞍马则是拉斐尔的绘画。在中原鞍马绘画的文化背景中,马是被歌颂的对象,它是实现国富民强的具体因素,反映在绘画上,是按中原人的良马标准进行细致的图绘;在草原鞍马绘画的文化背景中,神灵是被歌颂的对象,马只是神灵的使者,反映在绘画上,是留意于马身上的使者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马绘画 具装铠 原始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马术和西域马对唐代鞍马美术风格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建朋 仇春霞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7-110,共4页
唐代鞍马美术在写实的基础上形成了昂扬矫健、崇高优雅的风格特征。文章运用图像学原理对这一风格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这种风格的形成既与相马术有重要的关系,同时又与唐朝大量涌入的西域马息息相关,前者主要从解剖学意义上形成了唐... 唐代鞍马美术在写实的基础上形成了昂扬矫健、崇高优雅的风格特征。文章运用图像学原理对这一风格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这种风格的形成既与相马术有重要的关系,同时又与唐朝大量涌入的西域马息息相关,前者主要从解剖学意义上形成了唐代鞍马绘画的造型特征,后者则从精神气质上影响了其审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马术 西域马 鞍马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期刊中几对关系的谐调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建军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1-112,共2页
学术期刊的和谐问题,日益成为期刊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学术期刊的主要矛盾入手,阐明只有正确处理好政治导向与学术价值、内向性与开放性、编者作者读者、同质化与个性化、市场化与市场化经营、图与文等几大对应关系,才能促进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的和谐问题,日益成为期刊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学术期刊的主要矛盾入手,阐明只有正确处理好政治导向与学术价值、内向性与开放性、编者作者读者、同质化与个性化、市场化与市场化经营、图与文等几大对应关系,才能促进学术期刊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和谐 对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是学报发展的灵魂——“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高校学报的困境与出路”学术研讨会综述
17
作者 李建军 李蕾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中国高校 高校学报 学报发展 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学报 学报编辑部 核心期刊 出路 《中共中央 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hen类时频分布算法的改进及其在地震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18
作者 田琳 陈颖频 刘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1期9413-9416,共4页
为了简化离散Cohen类时频分布的计算方法,探索了现有离散Cohen类时频分布算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瞬时自相关函数改进的计算方法。通过对地震信号的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离散Cohen类时频分布计算方法是可行的,改进离散Cohen类时... 为了简化离散Cohen类时频分布的计算方法,探索了现有离散Cohen类时频分布算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瞬时自相关函数改进的计算方法。通过对地震信号的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离散Cohen类时频分布计算方法是可行的,改进离散Cohen类时频分布算法和现行算法发频分布相同,而且有效降低了Cohen类整体算法的复杂度,解决了离散Cohen类时频分布计算量较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hen类时频分布 瞬时自相关函数 算法复杂度 地震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性负面信息的传播特点及影响
19
作者 李建军 田芳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3-114,共2页
本文以汶川大地震为例,对自然性负面新闻信息的自然性、偶发性、独特性、破坏性和刺激性等特点作了阐述,并对自然性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认知、激励、借鉴和审美等积极作用进行了挖掘。
关键词 自然性负面信息 特征 传播 积极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树木年轮重建阿勒泰地区1572-2014年初夏平均温度 被引量:4
20
作者 牛军强 袁玉江 +4 位作者 张同文 陈峰 张瑞波 尚华明 姜盛夏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35,共9页
利用阿勒泰地区3个高海拔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 sibirica)采样点的树轮样本,建立树轮宽度区域标准化年表(DKH)。通过相关普查发现,DKH年表与阿勒泰地区7个气象站当年6月平均温度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705(P<0.00001),表明6月平均温... 利用阿勒泰地区3个高海拔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 sibirica)采样点的树轮样本,建立树轮宽度区域标准化年表(DKH)。通过相关普查发现,DKH年表与阿勒泰地区7个气象站当年6月平均温度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705(P<0.00001),表明6月平均温度是影响树木年轮径向生长的主要气候限制因子。用DKH年表可较好地重建该地区1572-2014年共443 a的初夏平均温度,解释方差达49.6%,经验证表明温度重建序列是可信的。温度变化特征分析表明:重建初夏温度经历了10个偏暖和9个偏冷阶段,其中1605-1622年和1682-1723年分别是最暖和最冷的阶段,1875-1913年和1753-1804年分别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偏暖和偏冷阶段。存在2.37~2.39 a、2.19 a的显著周期(P<0.05)和73.50 a、14.00 a、7.30 a、2.29 a、2.21 a的较显著周期(P<0.10)。在1684年、1719年前后均出现了由冷转暖的突变。空间相关分析表明文章重建的温度序列对阿勒泰地区温度具有较好的空间代表性。本研究重建的初夏温度序列与阿勒泰西部5-9月平均温度和阿尔泰山南坡温度序列相比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勒泰地区 西伯利亚落叶松 区域标准化年表 平均温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