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0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30 a新疆地州市旅游气候舒适度时空特征分析
1
作者 贾妮娅·叶力肯 侯建楠 刘思博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222,共11页
依据1990—2020年新疆105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点采集的详尽气候观测资料,采用了温湿指数(THI)、风寒指数(WCI)以及着衣指数(ICL)3项关键指标,对新疆15个地州市的旅游气候舒适度与舒适期进行了系统性评估与科学分析。结果表明:(1)新疆全... 依据1990—2020年新疆105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点采集的详尽气候观测资料,采用了温湿指数(THI)、风寒指数(WCI)以及着衣指数(ICL)3项关键指标,对新疆15个地州市的旅游气候舒适度与舒适期进行了系统性评估与科学分析。结果表明:(1)新疆全年旅游气候舒适度最高月主要集中在5—6月和9月。(2)根据综合旅游气候舒适度指数,哈密市、阿勒泰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县市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年内旅游气候舒适度呈“倒U”型变化,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吐鲁番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塔城地区、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呈“M”型变化。(3)通过对旅游舒适期的分析发现,南疆地区旅游舒适期最长,北疆地区次之,东疆较短,其中,喀什地区与和田地区的旅游舒适期最长,为3—10月,然而舒适期的长短不是制约旅游客流量最关键的要素,有时也会出现反舒适度的旅游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气候舒适度 时空特征 温湿指数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卡拉麦里山保护区土壤黏粒与含水量的关系及其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2
作者 彭黄叶 孙刚 +4 位作者 王旭 谢立杰 严彩玉 罗玲吕 韩炜 《土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4-672,共9页
以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的红砂群落和梭梭群落为研究对象,定期在植物生长季节对固定样方进行土壤和植物调查,分析0~100 cm土层中土壤黏粒含量、水分含量及地表植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群落的土壤理化性... 以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的红砂群落和梭梭群落为研究对象,定期在植物生长季节对固定样方进行土壤和植物调查,分析0~100 cm土层中土壤黏粒含量、水分含量及地表植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群落的土壤理化性质与植被多样性显著不同。红砂群落下的土壤黏粒含量与分形维数在各土层均高于梭梭群落,其中红砂群落下两个指标的最大值均位于40~60 cm土层,分别为3.40%和2.73,而梭梭群落下两个指标的最大值均位于0~20 cm表层,分别为2.22%和2.69。红砂群落下的土壤黏粒含量和含水量重心位于较浅土层,平均深度分别为28.7 cm和34.5 cm,而梭梭群落下平均深度分别为29.8 cm和36.0 cm。红砂群落下的土壤含水量普遍较高,尤其在干旱季节能有效保持水分,有利于早春浅根性植物的生长和生态系统的稳定。红砂群落因较优的土壤结构和水分保持能力,具备更好的植被状况,物种多样性指数及科属种数量均高于梭梭群落,分别为12科17属20种和8科10属13种。土壤黏粒含量和水分含量与植物多样性之间呈正相关,说明土壤黏粒含量和含水量不仅是评价土壤质地和水分状况的关键指标,同时也是植物多样性评价的重要参考,为卡拉麦里山区域的生态保护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黏粒含量 土壤含水量 植物多样性 分布重心 分形维数 卡拉麦里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3
作者 努尔孜巴·阿布都塞拉木 安瓦尔·买买提明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85-189,共5页
以新疆为研究区,通过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相对发展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深入探究2010—2022年新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情况。结果表明:2010—2022年新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 以新疆为研究区,通过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相对发展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深入探究2010—2022年新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情况。结果表明:2010—2022年新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虽有起伏,但整体呈上升趋势;新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相对发展度从2010年的2.9983下降至2022年的0.6240,协调特征由2010年的新型城镇化滞后型转变为2018年的同步发展型再转变为2019年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滞后型;耦合协调度从2010年的0.4894上升至2022年的0.8458,耦合协调类型由2010年的濒临失调型转变为2022年的良好耦合型,整体向良性互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新型城镇化 耦合协调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生物质能资源调查与地理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卢燕 蒙晓琴 +1 位作者 高婧 王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121-5123,共3页
调查分析新疆生物质能源种类及数量,将新疆生物质能资源分为4类: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城市生活垃圾和废水,对其地理分布进行探讨,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新疆生物质能资源蕴藏丰富,2006年新疆生物质能总蕴藏量和理论... 调查分析新疆生物质能源种类及数量,将新疆生物质能资源分为4类: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城市生活垃圾和废水,对其地理分布进行探讨,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新疆生物质能资源蕴藏丰富,2006年新疆生物质能总蕴藏量和理论可获得量分别为5 522.11×104和862.22×104t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能 地理分布 秸秆 畜粪 城市生活垃圾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旅游对新疆旅游业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谢雪梅 孙根年 韩春鲜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7-492,共6页
事件旅游给区域旅游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正确分析和评价事件旅游的影响,有利于发现事件旅游的影响规律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办法。使用1986-2007年的新疆旅游统计数据,利用旅游本底趋势线模型分析旅游危机事件和旅游节庆... 事件旅游给区域旅游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正确分析和评价事件旅游的影响,有利于发现事件旅游的影响规律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办法。使用1986-2007年的新疆旅游统计数据,利用旅游本底趋势线模型分析旅游危机事件和旅游节庆事件对新疆旅游业的影响,并建立了入境旅游、国内旅游、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4条本底趋势线。研究结果显示:入境旅游对事件影响比较敏感,容易形成明显的"凸形峰"和"凹形谷",且持续时间长;新疆国内旅游受各类事件影响的程度较小,影响持续时间短;相对而言,事件对于新疆入境旅游的影响比国内旅游影响时间更长,影响程度更深。旅游本底趋势线虽属描述性模型,但在事件效应定量评估方面是个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旅游 本底趋势线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亚奇 陈学刚 关丽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4期6352-6353,6389,共3页
在研究新疆旅游业与城镇化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利用Eviews软件对2002~2011年新疆旅游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趋势分析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疆地区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 在研究新疆旅游业与城镇化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利用Eviews软件对2002~2011年新疆旅游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趋势分析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疆地区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城镇化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新疆自治区旅游竞争力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孙颖玲 王哲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7期143-144,共2页
利用因子分析法,分别从旅游接待能力、旅游贡献能力、旅游社会经济环境等(反映旅游竞争力)方面选取了影响新疆自治区16个地、州、市的旅游竞争力的10个相关指标进行分析,采用SPSS15.0社会经济统计软件进行计算,按照累计贡献率超过85%的... 利用因子分析法,分别从旅游接待能力、旅游贡献能力、旅游社会经济环境等(反映旅游竞争力)方面选取了影响新疆自治区16个地、州、市的旅游竞争力的10个相关指标进行分析,采用SPSS15.0社会经济统计软件进行计算,按照累计贡献率超过85%的原则提取公因子,结果显示,3个主成分因子可以分别被称为旅游接待与旅游贡献因子、社会经济背景因子、旅游交通因子。进而对16个地州市计算因子得分,按照得分高低进行排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新疆自治区旅游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竞争力 因子分析法 新疆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旅游图专题要素的表示 被引量:2
8
作者 马应贤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9-91,共3页
关键词 新疆 旅游图 专题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旅游经济网络特征的时空演变研究--基于修正的引力模型及社会网络分析 被引量:28
9
作者 王松茂 徐宣国 +1 位作者 马江涛 王艳威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58-465,共8页
通过构建"旅游综合质量"评价指标,继而将引力模型进行修正以衡量各区域间旅游经济联系度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了2008-2017年新疆15个地州旅游经济的空间网络特征。结果表明:(1) 2008-2017年间,新疆旅游经济关联网络密... 通过构建"旅游综合质量"评价指标,继而将引力模型进行修正以衡量各区域间旅游经济联系度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了2008-2017年新疆15个地州旅游经济的空间网络特征。结果表明:(1) 2008-2017年间,新疆旅游经济关联网络密度的均值仅为0.356、网络效率均值为0.718、网络等级度均值为0.367。(2) 10 a间,乌鲁木齐市、伊犁州直属、喀什地区、昌吉州、吐鲁番市等地属于度数中心度与中间中心度双高区域;阿勒泰地区、巴州等地属于度数中心度较高、中间中心度较低区域;克拉玛依市属于度数中心度较低,中间中心度较高区域;博州、和田地区、哈密地区、塔城地区、克州、阿克苏地区、石河子市等地属于度数中心度、中间中心度双低区域。(3)乌鲁木齐市、昌吉州、喀什地区、伊犁州直属、阿勒泰地区等地在研究时限内属于"双向溢出板块";石河子市、克拉玛依市、巴州、吐鲁番市属于"经纪人板块";博州、哈密地区、塔城地区属于"净受益板块";阿克苏地区、克州、和田地区属于"主受益板块"。本文旨在丰富旅游经济网络研究视角,同时为新疆各地州旅游经济发展与合作提供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综合质量 引力模型 旅游经济 社会网络分析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图尔荪古丽.米吉提 孙浩捷 +1 位作者 董煜 陈雪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162-165,共4页
评价新疆区域旅游竞争力可以明确竞争实力、自身优势及弱势,从而通过找到自身与旅游发达地区的差距,挖掘隐性发展潜力,释放显性竞争优势。以竞争优势理论、区域旅游系统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为基础,构建了新疆... 评价新疆区域旅游竞争力可以明确竞争实力、自身优势及弱势,从而通过找到自身与旅游发达地区的差距,挖掘隐性发展潜力,释放显性竞争优势。以竞争优势理论、区域旅游系统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为基础,构建了新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法对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以及各因子权重的重要性进行比较。得出新疆旅游产业竞争力具有很大的发展能力和竞争力,应着重以挖掘和提升新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为重点,为实现建设旅游强区的最终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 产业竞争力 层次分析法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文化遗址旅游资源及开发思路 被引量:22
11
作者 耀平 焦黎 蒙莉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9-154,共6页
文化遗址旅游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具有深刻的旅游文化内涵。笔者在对新疆部分地、州旅游资源进行普查与旅游业发展规划中 ,发现各地未能充分开发和利用文化遗址旅游资源。本文通过对文化遗址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其分布... 文化遗址旅游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具有深刻的旅游文化内涵。笔者在对新疆部分地、州旅游资源进行普查与旅游业发展规划中 ,发现各地未能充分开发和利用文化遗址旅游资源。本文通过对文化遗址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其分布的规律性、目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 ,提出了新疆文化遗址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文化遗址旅游资源 旅游文化 旅游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新疆焉耆绿洲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和潜在生态风险预警 被引量:7
12
作者 阿吉古丽.马木提 麦麦提吐尔逊.艾则孜 +1 位作者 买托合提.阿那依提 艾尼瓦尔.买买提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8-663,共6页
在新疆焉耆绿洲采集农田土壤,测定As、Cd、Cr、Cu、Mn、Ni、Pb和Zn等8种重金属的含量。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并采用污染负荷指数(I_(PL))、潜在生态风险指数(I_R)和生态风险预警指数(I_(ER))对焉耆绿洲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 在新疆焉耆绿洲采集农田土壤,测定As、Cd、Cr、Cu、Mn、Ni、Pb和Zn等8种重金属的含量。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并采用污染负荷指数(I_(PL))、潜在生态风险指数(I_R)和生态风险预警指数(I_(ER))对焉耆绿洲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焉耆绿洲农田土壤Cd是《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二级标准限值(0.60mg/kg)的10.13倍。Cd、Cr、Ni、Pb和Zn分别是新疆灌耕土背景值的50.67、1.40、1.33、2.63、4.92倍。农田土壤Cd和Zn呈现重度污染,Pb为中度污染,Cr和Ni为轻度污染,Cu为轻微污染,As与Mn为无污染。重金属I_(PL)平均值为2.00,呈现轻度污染。重金属I_R平均值为318.38,属于较强风险。重金属I_(ER)平均值为4.83,属于中度预警。重金属I_(PL)、I_R与I_(ER)空间分布均呈现明显的地带性分布格局。Cd是污染水平与生态风险等级最高的重金属,表明焉耆绿洲农田土壤Cd污染风险必须给予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重金属污染 生态风险 预警 焉耆绿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剧场类旅游演艺产品游客满意度研究——以新疆《丝路秀》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阿依提拉.库尔班 孙浩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5期182-185,208,共5页
以新疆的剧场类旅游演艺产品之一爯丝路秀爲为例,对新疆剧场类旅游演艺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游客满意度和新疆剧场类旅游演艺发展情况进行分析.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发放问卷收集数据和开发商访谈,结合游客的满意度调查情况并对新疆剧场类旅... 以新疆的剧场类旅游演艺产品之一爯丝路秀爲为例,对新疆剧场类旅游演艺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游客满意度和新疆剧场类旅游演艺发展情况进行分析.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发放问卷收集数据和开发商访谈,结合游客的满意度调查情况并对新疆剧场类旅游演艺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分析影响游客满意度的因素,最终提出提高游客满意度的解决方法并提出了改善意见.目的是为建设"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增添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剧场类旅游演艺 满意度 丝路秀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地理野外考察实践力的测评体系的构建——基于新疆乌鲁木齐高中地理教师的调查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宁 叶茂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8-11,共4页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与评价也成为地理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地理实践力的界定与描述建立测评指...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与评价也成为地理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地理实践力的界定与描述建立测评指标,采用问卷调查法与统计加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从而建立野外考察地理实践力测评量表,为地理教师开展地理野外实践活动,对学生地理实践力进行表现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实践力 野外考察 测评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艾比湖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尼亚孜海尼木·肖开提江 马倩 +2 位作者 包安明 塞米热·吾斯曼 姜展鹏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27,共10页
对艾比湖流域生态脆弱性进行评价,并对其驱动力进行定量分析,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生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从自然因素和人类因素2个方面选择高程、坡度、坡向、植被覆盖度、年降水、地表温度、河网密度、土壤类型、... 对艾比湖流域生态脆弱性进行评价,并对其驱动力进行定量分析,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生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从自然因素和人类因素2个方面选择高程、坡度、坡向、植被覆盖度、年降水、地表温度、河网密度、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人均GDP及人口密度等11个指标,构建艾比湖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利用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选取2000、2010及2020年3个时间点进行流域生态脆弱性(EVI)研究和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艾比湖流域生态脆弱性以中度脆弱与轻度脆弱为主,占总面积的85.53%,整体上生态脆弱性有所改善。地理探测器分析表明,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多种影响因子共同交互作用的结果,植被覆盖度和土地利用类型是影响区域生态脆弱性状况的主要因子。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生态脆弱性具体解释力的值分别为0.592、0.721和0.7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性 熵权法 地理探测器 驱动力 艾比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2时序数据的新疆焉耆盆地农作物遥感识别与评估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旭辉 玉素甫江·如素力 +2 位作者 仇忠丽 亚夏尔·艾斯克尔 阿卜杜热合曼·吾斯曼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2-683,共12页
为及时准确地获取干旱区农作物种植信息,研究借助PIE-Engine Studio平台,以新疆焉耆盆地为研究区,基于2022年Sentinel-2影像和1948个野外定位采样数据提取农作物生育期内14种植被指数,使用See5.0决策树、随机森林(Randomforest,RF)和多... 为及时准确地获取干旱区农作物种植信息,研究借助PIE-Engine Studio平台,以新疆焉耆盆地为研究区,基于2022年Sentinel-2影像和1948个野外定位采样数据提取农作物生育期内14种植被指数,使用See5.0决策树、随机森林(Randomforest,RF)和多元回归(Multiple regression,MR)模型优选特征参数,结合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算法构建5种分类模型和5种样方分割方案进行农作物种植信息提取,通过目视解译和混淆矩阵对比分析分类结果,确定最佳分类方案。结果表明:(1)所有分类模型的总体精度(OA)和Kappa系数均在92.20%和0.9037以上,说明在PIE平台中使用SVM算法提取农作物信息是可行的。(2)SVM-有红边的OA和Kappa系数均值为93.77%和0.9236,比SVM-无红边方法提高了0.96%和0.0120。(3)相比于SVM-有红边方法,植被指数的引入提高了SVM-RF、SVM-MR和SVM-See5.0的OA和Kappa系数。(4)5种分类模型的OA和Kappa系数均值的大小关系为:SVM-RF>SVM-MR>SVM-See5.0>SVM-有红边>SVM-无红边,表明红边波段和植被指数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农作物识别的精度,其中SVM-RF(8:2)为最佳分类模型,OA和Kappa系数分别为98.72%和0.9866。研究结果可为准确快速获取大尺度干旱区农作物信息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Sentinel-2 支持向量机 PIE-Engine Studio 焉耆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乡村韧性耦合协调、时空演变与驱动因素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文娟 黄佛君 +1 位作者 叶茂 孙景鑫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247-256,共10页
基于韧性理论构建乡村韧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新疆68个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结合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综合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探析2000—2020年新疆乡村结构韧性与功能韧性的耦合协调、时空演变规律... 基于韧性理论构建乡村韧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新疆68个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结合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综合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探析2000—2020年新疆乡村结构韧性与功能韧性的耦合协调、时空演变规律及内在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新疆乡村韧性空间分布不均衡,耦合协调度呈基本失调向基本协调缓慢发展的趋势;高、低值区域集聚化特征明显;结构韧性均值特征为小幅下降再平稳发展,低值单元呈“品”字形分布,农村居民点用地占比和土地垦殖水平相互作用为空间格局形成的主导因素;功能韧性均值特征为上升—下降—上升,整体上以较低、中、较高韧性为主导,高、低韧性县域零星分布,农业生产效益、现代化生产程度和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对乡村功能韧性发展格局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韧性 耦合协调 时空演变 驱动因素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天然草原分类系统调整合并的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闫凯 阿斯娅·曼力克 +5 位作者 姜永辉 艾尼玩·艾买尔 茹克亚·萨吾提 李晓敏 朱进忠 伊力努热·热夏提 《草食家畜》 2024年第1期52-60,共9页
【目的】草地类型的划分是草地经营管理中的基础性工作,是人们有效保护、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和培育草地的理论基础。为了简化原有繁杂的分类系统,紧紧围绕林业、草原和国家公园“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着眼新疆草地资源特点,统... 【目的】草地类型的划分是草地经营管理中的基础性工作,是人们有效保护、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和培育草地的理论基础。为了简化原有繁杂的分类系统,紧紧围绕林业、草原和国家公园“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着眼新疆草地资源特点,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提出新的草地分类系统和标准势在必行。【方法】本文参照2016年农业部《草地分类》行业标准,结合现阶段林草融合机制与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的需求,草地类的名称与全国草地分类系统及农业部《草地分类》行业标准保持基本一致,并与国土三调土地分类标准相协调,取消亚类和组的分类;型的命名减少优势种数量的原则进行归并;面积小于平均值、仅分布局部地区、代表性不强的型归并到临近草地型或者删除;具有地方特色植物种类组成的特有型保留。【结果】新疆原天然草地分类系统的11类687个型,调整归并为9类106个型。【结论】新疆原天然草地分类系统及草地资源资料是30多年前形成的,之后未系统地开展全疆草地调查,实际的草地类、型或分布范围可能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本分类系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推动草地资源本底数据的更新和数字化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天然草原 分类系统 归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新疆喀纳斯景区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梦洁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24期108-110,共3页
选取布尔津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的月气温、降水、风速、相对湿度及日照时数等数据,以温湿指数(THI)、风寒指数(WCI)和着衣指数(TCL)为评价指标,对喀纳斯景区旅游气候舒适期进行划分。结果表明:喀纳斯景区在11月至次年3月不适宜旅游,1... 选取布尔津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的月气温、降水、风速、相对湿度及日照时数等数据,以温湿指数(THI)、风寒指数(WCI)和着衣指数(TCL)为评价指标,对喀纳斯景区旅游气候舒适期进行划分。结果表明:喀纳斯景区在11月至次年3月不适宜旅游,10月较不适宜旅游,4月和9月较适宜旅游,5~8月为旅游适宜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气候 舒适度 喀纳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植被总初级生产力对大气水分亏缺的响应 被引量:2
20
作者 姜萍 袁野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3-412,共10页
近几十年来新疆气候变化显著,“暖湿化”转型与“湿干转折”先后出现,势必对地区植被生产力、大气干旱状况以及二者间的响应关系产生影响。以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和大气水分亏缺(VPD)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1982—2018年新疆地区植被GPP... 近几十年来新疆气候变化显著,“暖湿化”转型与“湿干转折”先后出现,势必对地区植被生产力、大气干旱状况以及二者间的响应关系产生影响。以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和大气水分亏缺(VPD)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1982—2018年新疆地区植被GPP、VPD的时空分布与演变规律,并揭示了大气水分胁迫对植被GPP的影响。结果表明:(1)新疆植被GPP整体具有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年均值为256.6 g C·m^(-2)·a^(-1),呈显著上升趋势。GPP增加趋势占植被总面积的82.00%,其中增加显著区约占42.81%,多分布于南疆绿洲和北疆山前农业区;GPP下降趋势占比较小且分布零散。(2)新疆地区VPD具有“山区低、平原/盆地高”的鲜明格局,年均值为0.66 kPa,呈不显著波动上升趋势。全疆大部地区表现出VPD显著性上升,下降趋势零星出现在昆仑山脉高海拔山区。(3)新疆植被GPP对VPD的响应“正负共存”,并具有明显空间异质性。GPP与VPD的负相关占植被区总面积的54.52%,主要出现在山前草地地带;正相关则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和天山北坡及其东段,以栽培作物和灌木类型为主。VPD对GPP的影响在不同植被类型间差异鲜明,而在同一植被类型内正、负响应共存。分析认为,虽然大气水分胁迫尚未成为地区植被生产力变化的主导驱动力,但在新疆干旱化急剧增加背景下,仍需加强对GPP与VPD响应关系的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 大气水分亏缺(VPD) 时空变化 相关分析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