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莎车巴旦木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1
作者 刘嘉豪 李慧玲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5年第6期48-52,共5页
新疆莎车县作为我国巴旦木主产区,巴旦木种植规模持续扩大,精深加工日益多样化,品牌建设不断加强,产业链不断向后端延伸,但受种植技术、行业低小散、市场知名度不够、产业化经营组织程度低等方面的制约,其经济效益未能得到充分释放。鉴... 新疆莎车县作为我国巴旦木主产区,巴旦木种植规模持续扩大,精深加工日益多样化,品牌建设不断加强,产业链不断向后端延伸,但受种植技术、行业低小散、市场知名度不够、产业化经营组织程度低等方面的制约,其经济效益未能得到充分释放。鉴于此,全产业链建设是莎车县巴旦木产业向高质量转型的着力点,应推进科学化、规模化种植,着力行业整合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强化品牌建设和知名度提升,完善紧密型利益联结,促进莎车县巴旦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莎车 巴旦木 全产业链 发展现状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Malmquist方法的新疆与全国小麦主产区生产效率动态比较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宸熙 商燕 奥布力·塔力普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7-234,共8页
基于2004—2021年我国十大小麦主产区和新疆小麦的成本收益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Malmquist)、从地域横向和时间纵向上分析了新疆小麦全要素生产率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发现:(1)规模效率、综合技... 基于2004—2021年我国十大小麦主产区和新疆小麦的成本收益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Malmquist)、从地域横向和时间纵向上分析了新疆小麦全要素生产率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发现:(1)规模效率、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在两个阶段上显著,新疆小麦生产效率主要受技术水平制约。(2)新疆小麦全要素生产率在整体上处于增长趋势,技术进步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3)新疆小麦生产在纯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方面均优于主产区平均水平,规模效率则还有较大进步空间。由此进一步优化生产规模并促进技术水平的提升对于新疆小麦生产效率的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数据包络分析 新疆小麦 MALMQUIST指数 粮食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产业振兴的约束与突破
3
作者 魏建 马海霞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7-113,178,共8页
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第一位的任务,然而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着耕地红线、粮食安全底线、生态红线的约束,制度改革不彻底的制约以及乡村资源再配置的困难。我国已经进入城乡融合发展阶段,乡村展现出生产、生态、文化、情绪等多重功能和价... 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第一位的任务,然而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着耕地红线、粮食安全底线、生态红线的约束,制度改革不彻底的制约以及乡村资源再配置的困难。我国已经进入城乡融合发展阶段,乡村展现出生产、生态、文化、情绪等多重功能和价值,这些功能和价值丰富了乡村产业的内在基础。要围绕乡村产业多元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深化三农领域的改革,实施国土综合整治工程,有效完成乡村资源优化再配置,推动乡村多元功能的实现,全面提高乡村产业的整体收益水平,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产业 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功能多元化 产业收益 国土综合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OD理念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仝德 徐珩 +1 位作者 潘向向 吾买尔艾力·艾买提卡力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1,共10页
研究目的:针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践困境,探讨将生态导向开发(EOD)理念应用于其中的理论逻辑及具体实践路径。研究方法:逻辑演绎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当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面临资金筹措难、规划统筹难、可持续运营难三大难题;(2... 研究目的:针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践困境,探讨将生态导向开发(EOD)理念应用于其中的理论逻辑及具体实践路径。研究方法:逻辑演绎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当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面临资金筹措难、规划统筹难、可持续运营难三大难题;(2)按照“目标—理念—工具”逻辑,建立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目标、以EOD为理念、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工具的实施机制,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3)实践路径上,构建“三资”转化平台形成明晰的自然资源价值显化标准与渠道,打造土地利用“产品包”形成具有市场动力的供地新方式,鼓励多元主体协同合作保障权利、责任共担、利益共享;(4)广东梅州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采取“财政资金支持+社会资本滚动+金融工具联动”“四田+四地+四治”“市级统筹+县级主导+镇级实施+村庄参与”等措施,有效打通“经济流”“生态流”“权益流”,有很强的示范推广价值。研究结论:EOD理念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互促,可以有效协调“人、地、业、钱”等资源,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协调发展,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力支撑乡村振兴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EOD理念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及其演进——以新疆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磊 陈军 王太祥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6-101,共6页
基于资源富集的新疆7类资源型产业2001—2012年面板数据,构建资源型产业生态化发展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资源型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及其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比较分析不同类型资源型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及其演进。研究发现:新疆资源型... 基于资源富集的新疆7类资源型产业2001—2012年面板数据,构建资源型产业生态化发展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资源型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及其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比较分析不同类型资源型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及其演进。研究发现:新疆资源型产业生态化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增长较慢。资源效率较高,增长缓慢;环境效率较低,增长较快。不同类型资源型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不同类型资源型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演进过程中,效率及技术条件差异较大、国有大中型企业支撑作用突出、对环境污染治理的依赖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产业 产业生态化 发展水平 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五省人口生育率时空演变特征及政策启示——基于1990—2020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分析
6
作者 董晔 李智雯 +1 位作者 周书航 包安明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180,共8页
基于1990—2020年人口统计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研究西北五省人口总和生育率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1990—2020年西北五省人口总和生育率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总和生育率城乡差异缩小,... 基于1990—2020年人口统计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研究西北五省人口总和生育率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1990—2020年西北五省人口总和生育率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总和生育率城乡差异缩小,均处在低生育水平阶段。(2)西北五省的人口总和生育率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高值集聚区从研究区的西部逐渐迁移至东部和南部,而低值集聚区则由东南部向西部汇集,最终形成了“西低东高”的空间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总和生育率 时空演变 空间自相关分析 西北五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新疆工业创新效率及其区域差异 被引量:10
7
作者 徐妍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2-86,114,共6页
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对促进新疆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明确新疆工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绩效特点,采用三阶段DEA模型以及地级行政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测度并分析了新疆工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区际差异。2008年以来,各区域... 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对促进新疆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明确新疆工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绩效特点,采用三阶段DEA模型以及地级行政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测度并分析了新疆工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区际差异。2008年以来,各区域工业创新活动普遍缺乏DEA有效性,规模效率低下是主要原因;经济市场化、产业集聚都有利于区域工业创新效率提升,但人力资本积累表现为反向作用,FDI和出口的影响不显著;剔除环境效应和统计噪音后,工业创新效率分布呈现"北疆高于南疆、核心区高于外围区"的空间极化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创新效率 三阶段DEA模型 区域差异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哲学思维能力抉微——基于WSR系统方法论视角
8
作者 时文龙 丁红艳 周月华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76,共7页
提升领导干部的哲学思维能力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以“物理—事理—人理”为构成要素的WSR系统方法论为提升领导干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哲学思维能力提供了全新视角与方法论视角的支持。依循“能力呼唤”“能力堕距”“三... 提升领导干部的哲学思维能力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以“物理—事理—人理”为构成要素的WSR系统方法论为提升领导干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哲学思维能力提供了全新视角与方法论视角的支持。依循“能力呼唤”“能力堕距”“三理归一”的逻辑脉络,分析发展新质生产力对领导干部哲学思维能力提出的新诉求,对领导干部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进行“能力画像”,从明“物理”、通“事理”、知“人理”的维度来看,领导干部运用哲学思维能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行动路向为:以系统性学习为前提,敏锐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规律;以创新性改革为关键,塑造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以创造性应用为指向,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领导干部 哲学思维能力 WSR系统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韧性的影响研究——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铠 陈军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72,共12页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国际贸易活动面临严峻挑战,数字经济的发展日益蓬勃,数字技术更新迭代加快,企业作为国际贸易活动的微观主体,能否通过数字化转型来增强其出口竞争力,进而提升出口韧性,成为重要研究议题。选取2008—2...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国际贸易活动面临严峻挑战,数字经济的发展日益蓬勃,数字技术更新迭代加快,企业作为国际贸易活动的微观主体,能否通过数字化转型来增强其出口竞争力,进而提升出口韧性,成为重要研究议题。选取2008—202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基于文本分析法测度制造业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程度,分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出口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出口韧性产生的正向影响效应显著,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抑制管理成本,进而对其出口韧性产生影响。异质性分析指出,不同要素配置、不同规模和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时对其出口韧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出口韧性 生产效率 管理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的劳动力市场和少数民族劳动者 被引量:3
10
作者 涂伟 丁红艳 《西北人口》 CSSCI 2014年第3期102-107,共6页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分割性,这种"分割性"具体表现在城乡之间的分割、城市内部之间的分割、农村内部之间的分割。本文以新疆劳动力市场为例,考察了劳动力市场的地区分割,特别是民族地区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及其...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分割性,这种"分割性"具体表现在城乡之间的分割、城市内部之间的分割、农村内部之间的分割。本文以新疆劳动力市场为例,考察了劳动力市场的地区分割,特别是民族地区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及其产生的主要问题。新疆劳动力市场呈现出民族成分构成较高,劳动者主要集中在第一和第二产业就业,人力资本投资普遍不足的特点。从劳动力市场指标来看,新疆的失业率水平虽然总体比较平稳,但是少数民族劳动者的失业率较高。他们的工资水平较低,流动意愿也不高,这进一步阻碍了其提高收入和改善经济地位的可能性。政府在制定宏观劳动政策时必须注意这些特点,改善劳动力市场中弱势群体的经济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少数民族劳动者 地区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师跟踪网络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曾婉慧 王生年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105,共15页
以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分析师信息共享网络模型,研究分析师跟踪网络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分析师跟踪网络能促进信息传播,从而提高股价信息含量;这种影响在分析师开展实地调研、明星分析师比例较... 以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分析师信息共享网络模型,研究分析师跟踪网络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分析师跟踪网络能促进信息传播,从而提高股价信息含量;这种影响在分析师开展实地调研、明星分析师比例较高以及分析师地理位置分布更广时更为显著,且企业盈余管理水平越高、行业竞争程度越低,分析师跟踪网络的信息溢出效应越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分析师跟踪网络通过提高个体分析师的预测准确性从而提升股价信息含量。结论表明,分析师跟踪网络促进了分析师个体信息的外溢传播,有利于改善证券市场定价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师跟踪网络 网络中心度 网络结构洞 股价信息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县域工业生产率时空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妍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95-902,共8页
通过DEA和ESDA方法,研究1998年以来新疆县域工业生产率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新疆县域工业生产率呈现稳步增长,主要由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提升推动,但技术进步的增长贡献不足。相对于北疆而言,东疆和南疆的县域工业生产率呈现追... 通过DEA和ESDA方法,研究1998年以来新疆县域工业生产率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新疆县域工业生产率呈现稳步增长,主要由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提升推动,但技术进步的增长贡献不足。相对于北疆而言,东疆和南疆的县域工业生产率呈现追赶式增长,三大地区间的效率差异在平均意义上表现出缩小趋势。工业生产率增长的县(市)主要集中于天山北坡经济带,2007年以后不断向北疆北部、东疆及南疆北部和西南部扩散,致使东北-西南方向上新疆县域工业发展的异质性较弱。新疆县域工业生产率布局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但集聚水平较低且具有一定的波动性,2011年以后表现出微弱的空间分散趋势。热点区的数量相对稳定但空间分布却由连续型集聚向离散型集聚转变,大致形成一条沿东北-西南方向的高生产率"带状"区域,冷点区的数量明显减少且零散分布于南疆贫困地区和北疆沿边高寒地区。由于各县(市)工业生产率的普遍增长,新疆工业经济发展的空间非均衡性有所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工业 全要素生产率 MALMQUIST指数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空间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集聚能否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13
作者 热依汗古丽·依沙克 睢党臣 吕心妍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0-46,共7页
以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不仅能直接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还可通过激发技术创... 以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不仅能直接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还可通过激发技术创新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即高技术产业集聚通过提升区域创新能力,间接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中西部地区的正向效应高于东部地区。为此,建议依据各地经济基础差异,精准布局高技术产业集群,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与制度支持力度,推动区域间均衡发展与创新驱动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集聚 低空经济 技术创新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驱动下R&D投入对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棉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王乾润 布娲鹣·阿布拉 +1 位作者 陈俊科 李敬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96,共7页
伴随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及“一带一路”深耕细作,强化R&D经费配置,催生双边棉产品贸易发展新动能意义重大。本文采用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环境、... 伴随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及“一带一路”深耕细作,强化R&D经费配置,催生双边棉产品贸易发展新动能意义重大。本文采用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环境、科教与创新环境、区域经济合作、空间距离5大项指标共同作用,从不同程度对双边棉产品贸易产生影响;(2)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R&D投入、区域贸易协定、跨境人民币结算极大地促进了双边棉产品贸易增长;(3)R&D投入对双边棉产品贸易增长的拉动作用最为显著,R&D投入强度每增加1%,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棉产品贸易将显著提高2.520%。本文研究对于提升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棉产品贸易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 R&D 丝绸之路经济带 棉产品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马海霞 潘承旺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83,共14页
随着产业融合的发展,探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成为重要议题。选取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域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两业”融合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两业”融合能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效... 随着产业融合的发展,探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成为重要议题。选取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域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两业”融合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两业”融合能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并且在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两业”融合主要通过促进创新资源配置、产业结构调整间接提升区域创新效率;环境规制力度会弱化“两业”融合对区域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产业集聚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则起到正向调节作用;人力资本在“两业”融合对区域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中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显示,东、中部地区“两业”融合对区域创新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则不显著;行业异质性方面,高技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融合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相对微弱。因此,在提升“两业”融合水平过程中,促进创新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营造产业集聚和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充分发挥人力资本赋能作用是提升区域创新效率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 区域创新效率 产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坡城市群城市韧性时空演变特征及发展趋势预测
16
作者 黄思源 周书航 董晔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9-570,共12页
城市群城市韧性建设已成为城市风险治理研究的热点话题。选取2010—2022年天山北坡城市群15个城市面板数据,基于DPSR模型从动态视角出发,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4个维度,构建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核密度分析城市韧性... 城市群城市韧性建设已成为城市风险治理研究的热点话题。选取2010—2022年天山北坡城市群15个城市面板数据,基于DPSR模型从动态视角出发,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4个维度,构建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核密度分析城市韧性的时空演化特征、借助地理探测器探索主要影响因子、运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2010—2022年天山北坡城市群城市韧性有明显提升,当前形成以乌鲁木齐市西部地区为高韧性区、城市群边缘为低韧性区的“核心-边缘”空间格局。(2)扰动响应能力对城市韧性影响最为显著,随着时间推移,环境管制和生态污染方面影响力开始逐渐增强。(3)2023—2027年天山北坡城市群城市韧性“核心-边缘”的空间分布格局将会进一步得到巩固,地区间不平衡发展将会进一步加剧。研究结果可为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规划、城市群韧性提升提供理论参考,从而增强城市在面对各种扰动时的适应能力、恢复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韧性 DPSR模型 时空演化 灰色预测模型 天山北坡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基于动态QCA分析
17
作者 陈军 张靖凯 张铠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1-36,共6页
推动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而多元治理主体与数字经济发展间的协同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揭示。本文基于协同治理视角,构建包含政府、企业、社会的多元主体分析框架,选取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 推动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而多元治理主体与数字经济发展间的协同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揭示。本文基于协同治理视角,构建包含政府、企业、社会的多元主体分析框架,选取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采用动态QCA方法探究数字经济发展的驱动路径。研究发现:单个因素无法单独发挥作用实现高水平的数字经济发展;形成高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路径有四条,覆盖度由大到小分别为创新协同—政社推动型、财政赋能—社企推动型、政策引领—社会推动型、需求拉动—政府推动型。研究发现有助于丰富数字经济治理理论和厘清数字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为地方政府实施差异化的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提供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多元主体 协同治理 动态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粮食生产效率及动态演进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证分析
18
作者 张宸熙 李慧玲 +1 位作者 陈高科 奥布力·塔力普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4-262,共9页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既要追求粮食总产量的上升,又要追求粮食生产投入要素合理化,如何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基于1978—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粮食贡献率模型测算了各省份小麦、玉米、稻谷和豆类对全国粮食贡献程度,分析...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既要追求粮食总产量的上升,又要追求粮食生产投入要素合理化,如何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基于1978—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粮食贡献率模型测算了各省份小麦、玉米、稻谷和豆类对全国粮食贡献程度,分析了粮食作物在全国的空间分布,运用BCC、CCR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中国粮食生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并运用核密度图分析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粮食生产效率的动态演进趋势。实证结果表明:(1)中国3种主要粮食作物呈“V”型分布,稻谷对全国粮食作物贡献率最高(37.72%);(2)中国粮食生产效率可分为三阶段,1978—1998年我国粮食处于高效率生产阶段,1998—2003年为非规模生产导致的生产效率下降阶段,2003—2022年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共同推动粮食生产效率提高;(3)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在研究区间内略有下降,技术进步对于推动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依据各地区粮食生产效率的不同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推动粮食生产效率提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效率 贡献率 MALMQUIST指数 核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金融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
19
作者 陆颖瑾 李慧玲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231-236,共6页
基于中国2012—2021年省际面板数据,深入分析了数字金融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农业经济韧性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支农水平的提升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都有利于增强农业... 基于中国2012—2021年省际面板数据,深入分析了数字金融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农业经济韧性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支农水平的提升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都有利于增强农业经济韧性。数字金融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但对本区域农业经济韧性的提升效果更突出。农业科技创新在数字金融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即数字金融能够通过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进而增强农业经济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农业经济韧性 农业科技创新 空间溢出效应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吐鲁番市葡萄酒产业提质升级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25
20
作者 汪玉杰 郭辉 杨兴元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39-246,共8页
吐鲁番是新疆最早酿造葡萄酒和葡萄酒企业最多的区域,也是新疆四大葡萄酒生产地之一。借助实地调查、访谈法,发现目前该产区定位不清楚,产区推广不够导致产区公共品牌影响力低;葡萄酒制造相关配套匮乏,企业生产成本高,经营收益较低,无... 吐鲁番是新疆最早酿造葡萄酒和葡萄酒企业最多的区域,也是新疆四大葡萄酒生产地之一。借助实地调查、访谈法,发现目前该产区定位不清楚,产区推广不够导致产区公共品牌影响力低;葡萄酒制造相关配套匮乏,企业生产成本高,经营收益较低,无法有效聚焦更优质生产要素以促成产业提质升级。为破解此困境,建议该产区充分依托本地葡萄知名度,将吐鲁番打造成中国“白兰地之都”,打响葡萄酒产区品牌知名度;继续强化对葡萄酒产业发展的统筹管理,在融资、人才、土地等方面优化现有的产业支持政策,提升葡萄酒产业集聚水平;充分发挥吐鲁番市旅游资源和葡萄酒庄相互内嵌的天然优势,打造一批“葡萄酒+旅游”双向融合的旅游产品,实现吐鲁番葡萄酒一、二、三产业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葡萄 葡萄酒产区 产业竞争力 葡萄酒公共品牌 葡萄酒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