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壳聚糖-g-N-羧甲基-二(2-苯并咪唑)-1,2-乙二醇和纳米金溶胶复合物固定漆酶修饰玻碳电极的直接电化学 被引量:3
1
作者 曾涵 赵淑贤 +1 位作者 龚兰新 张国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6-332,共7页
制备了壳聚糖-g-N-羧甲基-二(2-苯并咪唑)-1,2-乙二醇(CTS-g-N-CBBIE),将其与纯化的纳米金溶胶(NGS)共混得到CTS-g-N-CBBIE-NGS复合物。以此复合物作为固酶载体固定云芝漆酶,固酶量大(31.10 mg/g),固酶比活力高(1.43 U/mg);此固酶复合... 制备了壳聚糖-g-N-羧甲基-二(2-苯并咪唑)-1,2-乙二醇(CTS-g-N-CBBIE),将其与纯化的纳米金溶胶(NGS)共混得到CTS-g-N-CBBIE-NGS复合物。以此复合物作为固酶载体固定云芝漆酶,固酶量大(31.10 mg/g),固酶比活力高(1.43 U/mg);此固酶复合物修饰的玻碳电极在无氧磷酸盐-柠檬酸盐缓冲溶液(pH=5.0)中可以实现无中介酶-电极直接电子迁移(一对准可逆氧化还原峰式电位576 mV(vs.Ag/AgCl)对应于漆酶活性中心T1位的氧化还原),电子迁移速率常数为228.3 s-1。当氧气浓度较小时,这种固酶修饰电极对氧气还原具有一定的生物电催化性能(空气饱和缓冲溶液中氧还原峰电位约为320 mV(vs.Ag/AgCl))。当氧气浓度增高后,氧还原反应受到抑制;但这种漆酶修饰电极对pH较为敏感,且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g—N羧甲基-二(苯并咪唑)乙二醇 直接电子迁移 纳米金溶胶 漆酶 生物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污染土壤降解苯并(a)芘微生物多样性及降解能力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费莹莹 曾献春 +1 位作者 郑李娟 杜为军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期69-75,共7页
以苯并(a)芘(50 mg/L)为唯一碳源,对新疆芦草沟煤矿开采区土壤微生物进行3代胁迫培养(每代60 d);采用PCR-DGGE方法了解不同污染程度土样中降解苯并(a)芘的微生物类群和多样性特点;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胁迫培养每代培养物混合菌... 以苯并(a)芘(50 mg/L)为唯一碳源,对新疆芦草沟煤矿开采区土壤微生物进行3代胁迫培养(每代60 d);采用PCR-DGGE方法了解不同污染程度土样中降解苯并(a)芘的微生物类群和多样性特点;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胁迫培养每代培养物混合菌群对苯并(a)芘的降解能力。PCR-DGGE结果显示:不同污染程度原始样品与苯并(a)芘胁迫培养第3代培养物的微生物香浓指数(H)、丰度(S)和均匀度(E)有所不同,其中重度污染培养物降解苯并(a)芘的微生物类群最丰富。对优势条带进行克隆,其主要归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经HPLC检测发现重度污染样品中的群体微生物对苯并(a)芘的降解率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污染样品,达到78.4%。研究表明新疆芦草沟煤矿开采区污染的土壤中可能蕴藏着降解苯并(a)芘的微生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污染 苯并(A)芘 微生物多样性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定量测定牙膏中的薄荷醇、丙二醇和甘油 被引量:8
3
作者 沙拉买提.托乎提 麦尔布哈.阿不都热西提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4-156,共3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牙膏中薄荷醇、丙二醇和甘油含量的气相色谱法。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在超声辅助下对8种牙膏样品进行预处理,采用6820型气相色谱仪,配19091X-233 WAX极性毛细管柱(30 m×250μm×0.25μm)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检测的... 建立了同时测定牙膏中薄荷醇、丙二醇和甘油含量的气相色谱法。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在超声辅助下对8种牙膏样品进行预处理,采用6820型气相色谱仪,配19091X-233 WAX极性毛细管柱(30 m×250μm×0.25μm)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检测的标准偏差为0.17~1.15 mg,平均回收率为89.5%~9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膏 气相色谱法 薄荷醇 丙二醇 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地产孜然芹果实油工艺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沙拉买提.托乎提 阿依古丽.塔什波拉提 麦尔布哈.阿不都热西提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11期106-109,共4页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SCF)萃取孜然芹果实油优化萃取工艺。以孜然芹果实油得率为指标,运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和萃取时间以对油得率的影响。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孜然芹果实油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SCF)萃取孜然芹果实油优化萃取工艺。以孜然芹果实油得率为指标,运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和萃取时间以对油得率的影响。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孜然芹果实油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60℃、CO2流量10kg/h,萃取时间为120min、在此条件下油的得率为8.79%,与水蒸气蒸馏萃取(4.50%)相比超临界萃取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孜然芹果实油 正交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