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思想内涵
1
作者 成军芳 阿合买提·艾赛因 司庸之 《昌吉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5-8,共4页
新时代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要把马克思主义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党中央作出分“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思想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 新时代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要把马克思主义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党中央作出分“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思想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思想的深化、拓展、升华,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两步走”战略安排 “四个伟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体意识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以新疆坎儿井为例
2
作者 周得华 尹茵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1期78-82,共5页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民族认同与社会责任的重要使命。文章以新疆坎儿井为切入点,分析其作为中国古代伟大水利工程的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阐明坎儿井在区域多民族共生和文化交融中...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民族认同与社会责任的重要使命。文章以新疆坎儿井为切入点,分析其作为中国古代伟大水利工程的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阐明坎儿井在区域多民族共生和文化交融中的象征意义。通过将坎儿井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探索高校如何在新工科教育体系中构建协同育人模式,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创新能力和工匠精神。文章进一步提出,高校应加强课程思政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依托多元一体的教学体系,推动共同体意识的深度培育,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意识 课程思政 坎儿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高质量建设研究
3
作者 李宁 李扬 《昌吉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3-98,共6页
根据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从“试点开设”到“普遍开设”实现了量的积累,当前各高校高质量推进课程建设就是在前期量变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在正确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根据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从“试点开设”到“普遍开设”实现了量的积累,当前各高校高质量推进课程建设就是在前期量变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在正确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高质量建设的重大逻辑和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必须在理顺与其他思政课之间的关系完善课程设置、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优化教学内容、按照“两性一度”要求推进教学改革、提升师资队伍能力水平以及完善相关保障机制等方面整体把握,打好“组合拳”,真正实现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铸魂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课程建设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启发式教学的实践路径研究
4
作者 吕湘阳 肖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3期95-99,共5页
启发式教学作为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是推进“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是实现“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目标的重要方式,也是落实“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任务的必要举措。运用启发式教学提升思政课质效,要坚持灌... 启发式教学作为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是推进“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是实现“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目标的重要方式,也是落实“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任务的必要举措。运用启发式教学提升思政课质效,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过程,以真理力量引导学生;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丰富启发方法,以问题导向吸引学生;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优化启发技巧,以情理交融感染学生;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提升启发质效,以使命担当激励学生,教育引导学生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与法治 启发式教学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团结奋斗的理论渊源、实践进路和基本经验
5
作者 张湘宾 张伟 《昌吉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1-16,共6页
中国共产党团结奋斗就是党带领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不懈奋斗、跨过难关、取得胜利、创造辉煌。中国共产党坚持团结奋斗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团结起来斗争的思想,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团结奋斗的精神,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 中国共产党团结奋斗就是党带领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不懈奋斗、跨过难关、取得胜利、创造辉煌。中国共产党坚持团结奋斗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团结起来斗争的思想,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团结奋斗的精神,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中团结奋斗思想。中国共产党坚持团结奋斗主要体现在不同历史时期党带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完成使命任务。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百年实践中,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根本保证,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实践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团结奋斗 爱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倩 《昌吉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8-23,共6页
加强新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需要。本文分析了新疆农村在建设美丽家园、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党建引领农村文化振兴三个方面的现状,围绕加强“五个认同”教... 加强新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需要。本文分析了新疆农村在建设美丽家园、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党建引领农村文化振兴三个方面的现状,围绕加强“五个认同”教育、发掘红色文化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具体实践策略,以期助力新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疆农村 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高校大学生社会参与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雷莉 李雪静 骆新华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第1期50-55,共6页
社会参与作为青年发展的重要领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生社会参与对促进社会发展进步、增强大学生群体身份和社会认同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大学生社会参与状况总体上呈健康态势,但依然存在参与动机不明确、参与渠道有限、... 社会参与作为青年发展的重要领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生社会参与对促进社会发展进步、增强大学生群体身份和社会认同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大学生社会参与状况总体上呈健康态势,但依然存在参与动机不明确、参与渠道有限、参与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构建社会参与长效机制、提高网络空间治理水平、加强社会参与相关知识培训是提升大学生社会参与水平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参与 提升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加强新疆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研究
8
作者 张小敏 李雪静 骆新华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3期37-41,共5页
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青年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新疆大学生是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中间力量,加强对新疆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是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对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和中华民族永... 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青年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新疆大学生是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中间力量,加强对新疆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是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对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新疆大学生 民族团结教育 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行合一:新疆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选择
9
作者 李宁 李娟 《昌吉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6-51,共6页
认知、情感和意志是社会个体心理活动的三个步骤和环节,行为则是对认知、情感、意志的实践和最终结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因此,要想在新疆高校大学生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知”入手,以思政课、校园... 认知、情感和意志是社会个体心理活动的三个步骤和环节,行为则是对认知、情感、意志的实践和最终结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因此,要想在新疆高校大学生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知”入手,以思政课、校园文化、榜样示范等为切入点,齐头并进,牢固共识;从“行”做起,以社会实践活动、日常学习生活管理等为切入点,多力并举,多管齐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行合一 新疆高校大学生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10
作者 赖兴洁 王广元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4年第18期192-194,共3页
本文探讨了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教学内容、针对性、备课、教育方式与载体、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为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效果,本文探索和分析了教学改革的路径,包括建立以研究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增加教育内... 本文探讨了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教学内容、针对性、备课、教育方式与载体、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为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效果,本文探索和分析了教学改革的路径,包括建立以研究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增加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和针对性、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手段、严格执行教育管理制度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问题 教学改革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与现实基础
11
作者 张小敏 杨跃华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27-32,38,共7页
中国自古以来的历史就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历史,是统一多民族大家庭的历史。在此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蕴育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可以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人民共同的心愿,体现... 中国自古以来的历史就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历史,是统一多民族大家庭的历史。在此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蕴育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可以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人民共同的心愿,体现了各族人民共同利益和价值追求。多年来,我国各族人民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作为中华民族最高利益,携手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 历史与现实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定位与多元融通:新文科视域下建设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超 王建华 刘永腾 《昌吉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31-37,共7页
新文科的提出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新文科以其创新文科建构逻辑、重塑文科建构价值的显著特征,从战略性、创新性与融合性的高度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范畴、理念与范式重新定位。资源的高效有序配置、建设... 新文科的提出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新文科以其创新文科建构逻辑、重塑文科建构价值的显著特征,从战略性、创新性与融合性的高度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范畴、理念与范式重新定位。资源的高效有序配置、建设主体的协调一体化、建设机制的条理有机化与平台技术的信息智能化等多元因素融通,是实现课程思政铸魂育人与立德树人的高效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课程思政 新定位 多元融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历史的节点中寻找信仰--论电视剧《焦裕禄》彰显的价值意蕴
13
作者 张超 王建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92-96,共5页
电视剧《焦裕禄》(2012)由河南影视制作集团等单位组织策划制作,全景式地展现了焦裕禄同志从十几岁到中年逝世的壮丽人生轨迹,刻画出一个有血有肉、富有领导魅力和可学可做的优秀共产党员形象。该剧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以人带史”,具... 电视剧《焦裕禄》(2012)由河南影视制作集团等单位组织策划制作,全景式地展现了焦裕禄同志从十几岁到中年逝世的壮丽人生轨迹,刻画出一个有血有肉、富有领导魅力和可学可做的优秀共产党员形象。该剧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以人带史”,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鲜明的教育性,淡化宣传教化痕迹,有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表达。一部好的影视剧不应止于与观众形成“共鸣”“共情”,更重要的还在于高于两者的潜意识“激活”与“对位”。其中,“激活”并非“理性表述的过程,是瞬间打动人的点”,而这个无法依靠煽情触及的“点”也正是与观众形成了“对位”。[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焦裕禄》 影视制作 领导魅力 话语表达 策划制作 价值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媒体时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样态与实践重塑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湘宾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第5期34-38,33,共6页
在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将呈现出全新的样态特征。话语主体从单向施动到双向互动发展,话语内容从理论灌输到价值培育转换,话语传播从理论语态到生活语态转化等。面对新发展态势,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以人为本”理念的首... 在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将呈现出全新的样态特征。话语主体从单向施动到双向互动发展,话语内容从理论灌输到价值培育转换,话语传播从理论语态到生活语态转化等。面对新发展态势,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以人为本”理念的首位度,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培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守正创新能力等,切实有效推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进脑入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样态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成人教育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
15
作者 王兴旺 《中国成人教育》 2019年第2期22-24,共3页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阶段,成人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发展机遇和挑战。分析新常态下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必要性,提出新常态下成人教育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希望能为成人教育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常态 成人教育 教育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