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哈密瓜产业现状及高质量发展对策探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超 张连文 +2 位作者 谢晓定 李淳昊 陈慧芳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4期87-91,96,共6页
新疆哈密瓜种植历史悠久,品质口感上乘,风味独特,属于夏季消暑佳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近年来,经过种植户和农产品科技工作者的持续探索实践,在栽培、采收、贮藏、包装、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都比过去有了较大提升,基本上可安全快捷... 新疆哈密瓜种植历史悠久,品质口感上乘,风味独特,属于夏季消暑佳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近年来,经过种植户和农产品科技工作者的持续探索实践,在栽培、采收、贮藏、包装、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都比过去有了较大提升,基本上可安全快捷地销往全国各地乃至境外市场。为促进新疆哈密瓜高质量发展,在全产业的各环节中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正视和解决。针对新疆哈密瓜产业存在的问题和产生原因进行了论证,并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提出了改善对策和建议,以期充分发挥政府、合作社、瓜农和运输者的作用,形成合力,促进新疆哈密瓜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哈密瓜 产业现状 问题和原因 改善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性教育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转化
2
作者 张洁 王改红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1-44,共4页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性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党性理论为基石,聚焦大党独有难题的深层困境,植根于民族文明基因的精神传承与时代再造,是理论创新、现实观照与文化赓续的辩证统一。其理论特质凝练为“人民至上”的价值情怀、“自我革命”的政...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性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党性理论为基石,聚焦大党独有难题的深层困境,植根于民族文明基因的精神传承与时代再造,是理论创新、现实观照与文化赓续的辩证统一。其理论特质凝练为“人民至上”的价值情怀、“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和“知行合一”的实践品质;其价值意蕴体现为筑牢意识形态防线、强化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干部队伍执政能力的三维耦合,彰显了应对百年变局、净化政治生态、锻造高素质队伍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其实践方略聚焦哲学思维引领、党内政治生活淬炼、党校教育赋能、制度体系保障的四维框架,可推动党性教育从理论建构向实践转化的创造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党性教育 理论特质 价值意蕴 实践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劳动力回流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3
作者 张超 张克一 +1 位作者 郑宇 敬珠玛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9,共10页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助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提振农村经济,已成为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关键支撑。选取2014—2023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量化考察新...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助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提振农村经济,已成为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关键支撑。选取2014—2023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量化考察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以及农村劳动力回流的作用渠道。研究结果显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能够显著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进程。同时,在经过内生性探讨和稳健性考察后发现,这一结论具有较好稳健性。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回流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作用渠道。异质性分析结果证明,在南方地区和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正向驱动作用更明显。空间溢出效应检验结果说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能够在正向赋能本地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同时,推进毗邻地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农村劳动力回流 高质量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行状况调查研究
4
作者 库蓝·巴拉提 王丽 +1 位作者 任真 祝言卿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S02期78-81,88,共5页
本文探讨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路径,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高校实践提供生动的实例。为更好地推动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养出新一代人才,笔者依托新疆工程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基地课题,以新疆工程学... 本文探讨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路径,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高校实践提供生动的实例。为更好地推动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养出新一代人才,笔者依托新疆工程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基地课题,以新疆工程学院学生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等方式,对当前我国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状况、影响因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推进方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为我国高校如何更好地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高校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知行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力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会萍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69-73,共5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社会存在的反映,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大学生思想与行为影响力的生成逻辑、内涵、构成要素及提升路径,可以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将内化的思想道德素质外化为大学生主体自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社会存在的反映,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大学生思想与行为影响力的生成逻辑、内涵、构成要素及提升路径,可以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将内化的思想道德素质外化为大学生主体自觉践行民族团结的行动,汇聚成实现伟大祖国繁荣兴盛、人民生活幸福美好而顽强拼搏、努力奋斗的磅礴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大学生思想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集聚、要素市场化与新质生产力
6
作者 张超 郑宇 王建华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1,共9页
高技术产业集聚能够变革和升级生产方式,开辟创新增长新赛道,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选取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高技术产业集聚、要素市场化与新质生产力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能够显著... 高技术产业集聚能够变革和升级生产方式,开辟创新增长新赛道,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选取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高技术产业集聚、要素市场化与新质生产力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能够显著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且该结论在进行更换核心解释变量、剔除直辖市样本以及缩尾处理这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存在明显异质性,具体表现为高技术产业集聚在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要素市场化在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中发挥中介作用,即高技术产业集聚能够通过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新质生产力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此,提出构筑高技术产业集聚新高地、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辐射引领新质生产力高阶发展的政策建议,为加速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研究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集聚 要素市场化 新质生产力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执行现状与提升对策 被引量:11
7
作者 孙万君 姚娟娟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67,共4页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我国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正从“送文化”向“种文化”与“送文化”相结合不断地完善优化。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如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支持不足与人才短缺、政策的执行...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我国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正从“送文化”向“种文化”与“送文化”相结合不断地完善优化。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如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支持不足与人才短缺、政策的执行效率有待提升、村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仍不高。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执行效果需要加强资金保障和人才保障、明确权责关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并健全政策执行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地区 公共文化 政策演变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质量的四个着力点 被引量:35
8
作者 雷莉 汤先萍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年第1期104-107,共4页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新时期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应从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法治四个维度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质量。具体而言,要通过理想信念教育筑牢医学生人文素...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新时期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应从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法治四个维度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质量。具体而言,要通过理想信念教育筑牢医学生人文素质之“魂”;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医学生人文素质之“本”;要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涵养医学生人文素质之“根”;要通过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夯实医学生人文素质之“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育 人才培养 社会主义价值观 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法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统文化根基 被引量:11
9
作者 尹茵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S02期31-35,共5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源泉和价值归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凝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源泉和价值归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凝聚、价值整合、行为规范、情感依托的价值意义,“同源共祖”“和合共生”“家国同构”“天下大同”的精神内涵,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强大的文化基因。以此构建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根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乡村共同富裕机制构建 被引量:6
10
作者 戴春亮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4-86,共3页
共同富裕是人民共同的愿望,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在我国乡村贫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背景下,推动乡村共同富裕成为一项重要任务。以共同富裕为导向完善乡村制度机制,兼顾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有助于从整体上推动乡村... 共同富裕是人民共同的愿望,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在我国乡村贫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背景下,推动乡村共同富裕成为一项重要任务。以共同富裕为导向完善乡村制度机制,兼顾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有助于从整体上推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当前而言需衔接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主要任务,建立乡村各产业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乡村发展的内外联动机制,与共同富裕相关联的社会保障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机制建设 理论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历史的节点中寻找信仰--论电视剧《焦裕禄》彰显的价值意蕴
11
作者 张超 王建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92-96,共5页
电视剧《焦裕禄》(2012)由河南影视制作集团等单位组织策划制作,全景式地展现了焦裕禄同志从十几岁到中年逝世的壮丽人生轨迹,刻画出一个有血有肉、富有领导魅力和可学可做的优秀共产党员形象。该剧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以人带史”,具... 电视剧《焦裕禄》(2012)由河南影视制作集团等单位组织策划制作,全景式地展现了焦裕禄同志从十几岁到中年逝世的壮丽人生轨迹,刻画出一个有血有肉、富有领导魅力和可学可做的优秀共产党员形象。该剧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以人带史”,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鲜明的教育性,淡化宣传教化痕迹,有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表达。一部好的影视剧不应止于与观众形成“共鸣”“共情”,更重要的还在于高于两者的潜意识“激活”与“对位”。其中,“激活”并非“理性表述的过程,是瞬间打动人的点”,而这个无法依靠煽情触及的“点”也正是与观众形成了“对位”。[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焦裕禄》 影视制作 领导魅力 话语表达 策划制作 价值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