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量子遗传算法辨识超混沌系统 被引量:2
1
作者 何颖 张海丽 +1 位作者 石黄霞 鹿剑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78-583,共6页
混沌系统的参数辨识是非线性科学混沌控制与同步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具有良好全局搜索能力的改进量子遗传算法,将其用于混沌系统参数辨识问题。通过减小实际系统与数学模型的状态同步误差构造适应度函数,将参数辨识问题转化为多维优化问题... 混沌系统的参数辨识是非线性科学混沌控制与同步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具有良好全局搜索能力的改进量子遗传算法,将其用于混沌系统参数辨识问题。通过减小实际系统与数学模型的状态同步误差构造适应度函数,将参数辨识问题转化为多维优化问题.用此改进的算法对超混沌Chen系统进行了研究,并与基本量子遗传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具有更好的寻优能力,并证实了改进量子遗传算法的有效性、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混沌参数辨识 改进量子遗传算法 超混沌Chen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安卓手机客户端与服务器的污水处理监控通信系统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何颖 鹿剑 朱婷婷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6年第12期52-54,59,共4页
针对偏远地区工业污水处理实时远程监控和供电问题,基于安卓系统提出一种客户端/服务器的实时监控通信系统。系统以现场级的总线系统为基础,客户端的远程实时访问为目的,小型光伏发电系统为供电系统,解决了厂区边远地区的供电问题,并通... 针对偏远地区工业污水处理实时远程监控和供电问题,基于安卓系统提出一种客户端/服务器的实时监控通信系统。系统以现场级的总线系统为基础,客户端的远程实时访问为目的,小型光伏发电系统为供电系统,解决了厂区边远地区的供电问题,并通过建模仿真验证了供电的可靠性。通过程序设计的安卓手机客户端,即可实时监控污水处理设备状态及工艺参数,实现了偏远地区污水处理工艺的实时监控,并保证了该系统的可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安卓 客户端/服务器 远程访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遗传算法的混沌系统异结构反同步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海丽 关保林 任甜甜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5-81,共7页
对异结构超混沌系统的反同步问题进行了研究.利用量子遗传算法(QGA)对反馈增益矩阵进行了参数优化,克服了反馈增益中参数不易整定的缺点.数值仿真结果表明,QGA结合反馈反同步法能使异结构的超混沌Chen系统和Lorenz系统在短时间内迅速达... 对异结构超混沌系统的反同步问题进行了研究.利用量子遗传算法(QGA)对反馈增益矩阵进行了参数优化,克服了反馈增益中参数不易整定的缺点.数值仿真结果表明,QGA结合反馈反同步法能使异结构的超混沌Chen系统和Lorenz系统在短时间内迅速达到反同步,体现了该算法的优越性,并验证了QGA在解决异结构反同步问题上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 超混沌系统 混沌反同步 量子遗传算法 反馈反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型叶尖结构对风力机叶尖区域气动噪声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代元军 任常在 +1 位作者 徐立军 李保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72-477,共6页
针对叶尖部位是影响近尾迹流动和声辐射的主要区域,提出V型叶尖结构,对其气动特性和叶尖区域声辐射的特征进行测试。结果发现:V型叶尖结构风力机在输出功率减小0.95%~3.50%的范围内,使得改型后风轮旋转基频及其谐波关系的频率所对应的... 针对叶尖部位是影响近尾迹流动和声辐射的主要区域,提出V型叶尖结构,对其气动特性和叶尖区域声辐射的特征进行测试。结果发现:V型叶尖结构风力机在输出功率减小0.95%~3.50%的范围内,使得改型后风轮旋转基频及其谐波关系的频率所对应的旋转噪声减小2.7%~4.5%。同时对叶尖涡的脱落频率所对应的叶尖涡噪声产生影响,使之降低了2.8~9.0 d B,找到V型叶尖的高度是影响风轮旋转噪声和叶尖涡噪声降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V型叶尖结构 叶尖高度 噪声 声阵列 叶尖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AMAS2修正算法的旋转声源定位识别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枭 陈永艳 +3 位作者 高志鹰 张翠青 代元军 汪建文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9-114,共6页
针对常规束形成声源识别技术分辨率低、未考虑声源旋转运动造成的识别误差等问题,推导得到DAMAS2修正算法。该方法在原本的静止框架中加入转速,得到修正的指向矢量与波束形成修正结果,随后结合波束形成修正结果建立阵列点传播函数与真... 针对常规束形成声源识别技术分辨率低、未考虑声源旋转运动造成的识别误差等问题,推导得到DAMAS2修正算法。该方法在原本的静止框架中加入转速,得到修正的指向矢量与波束形成修正结果,随后结合波束形成修正结果建立阵列点传播函数与真实声源位置之间的卷积关系,最终通过迭代求解获得真实声源位置。首先通过数值模拟构建两个频率及幅值均一致的对称点声源,对比分析常规波束形成算法与DAMAS2修正算法的识别效果,然后结合激光测速原理及波束形成测试理论进行旋转声源实验研究。结果表明:DAMAS2修正算法主瓣宽度小、虚假声源少,不仅可以识别出旋转声源的径向位置,而且能得到运动声源某一时刻的周向位置,能够更精确地定位识别旋转声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声源识别 旋转噪声 波束形成 反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机近尾迹叶尖区域气动噪声变化规律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代元军 李保华 +1 位作者 徐立军 任常在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6-341,共6页
在采用LES计算流场的基础上,提高时间分辨率,利用K-FWH方程所定义的声源积分面形成声波辐射特征,采集设计来流风速最佳攻角状态下叶轮尾迹流场的声场数据。重点研究风轮叶尖尾迹区域高幅值的频率噪声及其谐波分布和传播以及不同区域噪... 在采用LES计算流场的基础上,提高时间分辨率,利用K-FWH方程所定义的声源积分面形成声波辐射特征,采集设计来流风速最佳攻角状态下叶轮尾迹流场的声场数据。重点研究风轮叶尖尾迹区域高幅值的频率噪声及其谐波分布和传播以及不同区域噪声相互影响的声辐射特征。计算结果表明:风轮在旋转过程中,叶轮基频声压能量在叶轮尾迹声辐射中占主导地位,而且由叶尖涡引起的涡流声辐射也较重要,基频谐波的能量耗散相对较慢,致使频谱图中峰值部位较多,但随着频率的不断增加,基频谐波的能量耗散速率也在加快。叶尖涡的运动轨迹,随着监测点远离旋转中心沿X轴正向距离的增大,具有叶尖涡影响的声压值变化特征的监测点沿径向外移并近似于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叶尖区域 K—FWH方程 噪声 声压级 叶尖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叶尖小翼对风力机叶尖尾迹区域噪声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代元军 汪建文 +1 位作者 赵虹宇 吴伟民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75-779,共5页
通过在叶尖加装V型和S型小翼探究小翼对风力机噪声的影响。利用声阵列对S参考翼型风力机加装V型和S型小翼进行风洞的声学测试。结果表明:加装V型或S型小翼使得风轮叶尖区噪声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加装S型小翼降噪效果要优于V型小翼,... 通过在叶尖加装V型和S型小翼探究小翼对风力机噪声的影响。利用声阵列对S参考翼型风力机加装V型和S型小翼进行风洞的声学测试。结果表明:加装V型或S型小翼使得风轮叶尖区噪声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加装S型小翼降噪效果要优于V型小翼,加装S型最优小翼使得风轮噪声最大降低了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S翼型 小翼 噪声 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型叶尖结构对风力机近尾迹流场及声场特性影响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任常在 代元军 +1 位作者 李保华 徐立军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8-133,共6页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利用FW-H声学计算方程分析不同V型叶尖结构对风力机近尾迹流场和声场造成的影响,分析额定尖速比下不同V型叶尖结构风力机流场、涡量场分布情况及叶尖区域内声压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合理改变叶尖结构能够有效...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利用FW-H声学计算方程分析不同V型叶尖结构对风力机近尾迹流场和声场造成的影响,分析额定尖速比下不同V型叶尖结构风力机流场、涡量场分布情况及叶尖区域内声压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合理改变叶尖结构能够有效改善风力机叶轮叶尖速度分布情况,进而改变叶轮叶尖处涡量场的大小;V型叶尖结构风力机叶尖处产生的涡量小于未改型叶尖型风力机;V型叶尖结构风轮旋转基频所对应的旋转噪声总声压级低于未改型叶尖型风力机4~6 d B,降幅在4.72%~6.39%;V型叶尖的高度是影响风轮旋转噪声和叶尖涡噪声降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V型叶尖结构 流场 声场 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番茄品质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婷婷 姜波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1期5334-5337,共4页
为探索加工番茄品质与其影响因素的内在关联性,选取番茄红素、可溶性固形物、色差3种品质性状作为母因素,平均气温、灌水总量、氮肥投入量、磷肥投入量、钾肥投入量作为子因素,通过关联分析法得出上述番茄品质性状与影响因素的关联程度... 为探索加工番茄品质与其影响因素的内在关联性,选取番茄红素、可溶性固形物、色差3种品质性状作为母因素,平均气温、灌水总量、氮肥投入量、磷肥投入量、钾肥投入量作为子因素,通过关联分析法得出上述番茄品质性状与影响因素的关联程度,并对关联结果进行了优势分析。结果表明,上述影响因素与番茄红素的关联度次序为平均气温>灌水总量>钾肥投入量>氮肥投入量>磷肥投入量,且最大关联度数值达0.760 4;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关联度次序为氮肥投入量>灌水总量>钾肥投入量>磷肥投入量>平均气温,氮肥投入量与可溶性固形物显著相关,数值达0.786 6;与色差的关联度次序为灌水总量>氮肥投入量>磷肥投入量>平均气温>钾肥投入量,色差与灌水总量相关性最大,数值为0.697 0。根据关联矩阵优势分析结果,得出灌水总量为相对优势因素,其对番茄品质的相对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品质 关联性 可溶性固形物 灌水总量 氮肥投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废基硫铝酸盐胶凝材料用于建筑3D打印的特性与过程仿真 被引量:10
10
作者 任常在 王文龙 +1 位作者 李国麟 王彪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270-3278,共9页
为了解决建筑3D打印材料的性能、成本及技术应用等问题,通过以工业固体废弃物为原料制备了硫铝酸盐胶凝基质材料,配以促凝剂、缓凝剂等形成的建筑3D打印粉体,并应用多物理场耦合软件对同一喷嘴结构不同水灰比(W/C)下喷出浆体速度及质量... 为了解决建筑3D打印材料的性能、成本及技术应用等问题,通过以工业固体废弃物为原料制备了硫铝酸盐胶凝基质材料,配以促凝剂、缓凝剂等形成的建筑3D打印粉体,并应用多物理场耦合软件对同一喷嘴结构不同水灰比(W/C)下喷出浆体速度及质量的影响规律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以工业固体废弃物为原料能成功制备达到GB-2007-R525的硫铝酸盐胶凝材料,且经过外加剂改性后凝结时间可控制在10~30 min,2 h抗压强度15~20 MPa,后期强度稳定;水灰比高于0.6,打印浆体出现堆叠、坍塌的现象,影响打印精度及打印构件质量;水灰比低于0.4,喷射浆体会出现拖尾,影响打印速度,最终确定水灰比在0.5附近较适合相应尺寸喷嘴的3D打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物处理 硫铝酸盐 3D打印材料 浆料黏度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轴风力机中心涡流动的PIV测试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星 陈永艳 +3 位作者 高志鹰 东雪青 张立茹 代元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88-296,共9页
试验采用光电传感器定位周期采样及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对小型水平轴风力机中心涡的运动规律进行初步探索。试验在B1/K2式风洞开口段进行,在风轮叶根后方的不同拍摄窗口内针对不同工况下对风力机中心涡的运动规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 试验采用光电传感器定位周期采样及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对小型水平轴风力机中心涡的运动规律进行初步探索。试验在B1/K2式风洞开口段进行,在风轮叶根后方的不同拍摄窗口内针对不同工况下对风力机中心涡的运动规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风力机中心尾迹区内形成的中心涡,是以旋转方向相反的正负涡成对出现,负涡在上,正涡在下,呈现一排,且一排涡生成的位置,分别位于风轮叶根处后缘点。正、负涡的产生是由于翼型表面的边界层分离,并与叶片根部的攻角很大的关系。随着来流风速、尖速比的增加,涡量值也增大,产生的位置不变;随着方位角的增加,涡量值呈现递减趋势。随着中心尾迹延伸,在2号窗口涡量值大幅递减,从而有力证明了中心涡在轴向方向快速递减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涡流 涡量 PIV技术 水平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型叶尖结构对风力机结构动力学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建伟 代元军 +1 位作者 李保华 任常在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7-141,共5页
为找到不同几何参数V型叶尖结构对风力机结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利用PULSE18.0结构振动分析系统和ME scope VES 5.1模态测试软件结合瞬态激振法,选取振动频率范围0~400 Hz和特定激励点,获得叶轮的固有频率;在低速风洞中,通过三向振动加... 为找到不同几何参数V型叶尖结构对风力机结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利用PULSE18.0结构振动分析系统和ME scope VES 5.1模态测试软件结合瞬态激振法,选取振动频率范围0~400 Hz和特定激励点,获得叶轮的固有频率;在低速风洞中,通过三向振动加速度传感器测定额定风速12 m/s时不同转速所对应的振动加速度,并分析改型前后叶轮前三阶振动频率。结果表明:3种叶片均在叶轮转速375~625 rad/min发生明显振动现象,叶轮在500 rad/min一二阶低频时,V-1型叶尖叶片偏离值为5.6%和4.4%,发生共振的可能性较低,V-2型叶尖叶片偏离值为3.4%和2.1%,发生共振的可能性较高,在三阶时改型前后的偏离值超过20%发生共振的可能性都比较低。该结果对风力机叶片叶尖改型的设计和避免共振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V型叶尖结构 固有频率 振动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