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岩石物理相分析的“甜点”储层评价
- 1
-
-
作者
杨凡凡
梁孝伟
印桐檑
焦伟
-
机构
新疆工程学院新疆煤炭资源绿色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新疆工程学院矿业工程与地质学院
新疆工程学院新疆煤系资源勘探与开采重点实验室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新疆地质勘查院
-
出处
《能源与环保》
2025年第3期99-107,共9页
-
基金
新疆工程学院新疆煤炭绿色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KLXGY-Z2403)。
-
文摘
针对三台油田侏罗系头屯河组一段优质储层划分尚未明确等问题,依托岩心、薄片、测井、粒度分析等资料,采用沉积、成岩和裂缝发育特征耦合的方法来表征岩石物理相,实现了对优质储层的划分。结果表明,沉积相为辫状河三角洲,微相主要发育分流河道、辫流坝、水下分流河道及前三角洲泥4种微相;识别出3种建设性成岩相(孔隙型胶结成岩相、绿泥石衬边弱溶蚀成岩相、不稳定组分溶蚀相)和2种破坏性成岩相(杂基充填成岩相和压嵌型致密成岩相);可见颗粒压碎裂缝,整体对储层物性影响较小。遵循“相叠合”原则划分岩石物理相并预测优质储层分布:PF1对应Ⅰ类储层,物性最好,主要集中在台6—北10井区,建议在此布井;PF2对应Ⅱ类储层,物性较好,多分布在台60、北49、北83井周围,可作为下一步勘探区块;PF3对应Ⅲ类储层,储层物性一般,含砂率低,不宜考虑;PF4对应Ⅳ类储层,物性最差,为非储层。通过耦合沉积、成岩和裂缝发育特征进行优质储层预测,可为具有相同类型的储层研究提供指导。
-
关键词
岩石物理相
沉积微相
成岩相
裂缝相
头屯河组
三台油田
-
Keywords
petrophysical facies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diagenetic facies
fracture facies
Toutunhe Formation
Santai Oilfield
-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